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五大名臣排行榜:皆是忠臣良将,第一实至名归

康熙五大名臣排行榜:皆是忠臣良将,第一实至名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804 更新时间:2023/12/18 3:09:09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圣(1624~1683年),字熙止,号忧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隶汉军镶红旗。清朝康熙年间政治家、军事家,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康熙二年(1663),乡试中举,授广东香山知县,因擅开海禁,罢官从商。三藩之乱后,捐资募兵,投入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麾下,署诸暨知县,屡献奇谋,擢为浙江温处佥事。

康熙十五年(1676),劝降耿精忠,迁福建布政使。康熙十七年(1678年),升任福建总督,负责平台事宜。康熙十九年(1680),率兵攻克海澄,收复金厦,迫使郑经退兵澎湖,授兵部尚书衔、少保兼太子太保、右都御史。康熙二十一年(1682),协助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驻守福州。1683年,因旧疾复发病逝。

姚启圣为政统军执法严明,在收复台湾过程中功勋卓著。著有《忧畏轩奏疏》、《忧畏轩文告》等。

二、施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郑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了施琅,施琅借故杀曾德而得罪了郑成功,郑成功诛杀了施琅父亲与兄弟。由于亲人被郑成功杀害的大恨,施琅再次降清。施琅投降清朝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

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帝采纳了李光地的意见,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积极进行攻讨台湾的部署准备。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决定攻台,命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一起进取澎湖、台湾。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力主保留台湾、守卫台湾。因功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施琅逝世,赐谥襄庄,赠太子少傅衔。施琅死后与其妻王氏、黄氏合葬。泉州城内有靖海侯府和施氏大宗祠。在同安东郊有绩光铜柱坊,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三、田文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田文镜 (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原隶籍汉军正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监生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二十二岁的田文镜出仕县丞,升知县、知州,历二十余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官内阁侍读学士。雍正帝即位后,深受宠待。

雍正元年(1723年),署山西布政使,次年调任河南布政使,擢升巡抚。田文镜凭借多年担任地方官的经验,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针,以整饬弊政。清查积欠,实行耗羡提解;限制绅衿特权,严限交纳钱粮;严行保甲制度等。但引起一些官员不满,先后受直隶总督李绂、监察御史谢济世参劾。然而雍正帝以其实心任事,称之为“模范疆吏”,任用如故。

四、李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李卫(1688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字又玠,江南铜山(今江苏徐州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清代名臣。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入朝为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不论所任何职,在位时能体察民间疾苦,深受百姓爱戴。乾隆三年(1738年)病逝,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五、赫舍里·索额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赫舍里·索额图(1636年-1703年),号愚庵,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索尼第三子(庶子),孝诚仁皇后叔父。清代康熙年间权臣。

崇德元年(1636年)前后,生于盛京。康熙八年(1669年)至康熙四十年,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熙帝继位之初,鳌拜擅权,索额图辅佐计擒鳌拜,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故深受信任。平定三藩时,赞画图谋,颇有功劳。康熙中期,代表满清朝廷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征谋反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后期因参与皇太子之争,1703年5月被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饥饿而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曾国藩在30岁之前有三大爱好:爱抽烟、爱美色、爱瞧不起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曾国藩是如何戒烟的,曾国藩的十大爱情故事,曾国藩最让人感动的一生

    提起曾国藩,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是晚清重臣,一介文人却去创立湘军,让天下人都看到了湘军的英勇,最终平定太平天国运动。而他本人也通过不懈地努力,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梁启超曾评价曾国藩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岂惟我国,亦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但是,在他3

  • 三藩之乱中的郑氏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行程2023-02-04 11:40广东已关注明末抗清战争之所以多次功败垂成,很大因素是各势力纷纷各怀鬼胎,互不配合,甚至隔岸观火,希望借助清军消除异己,如何腾蛟攻打大顺军“忠贞营”,郑成功坐视李定国败走缅甸后方才挥师饮马长江,致使各军皆被清廷各个击破。这一点直到三藩之乱时仍未改变。康熙十二年(

  • 都是皇太极的妃子,孝庄为何远比不上“二婚”的海兰珠受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孝庄爱极了皇太极,可即便她为他生下了儿子,也无法与宠冠后宫的姐姐海兰珠相比一二。公元1625年,思念夫君的孝庄浑身装扮一新,然后欣然前往皇太极所在的大殿去给他请安,可当孝庄刚走到殿门处,便听见里面传来姐姐海兰珠如同珠玉落盘般的娇笑声。孝庄闻声尴尬地停住了脚步,原本一颗热切的真心马上就凉了下来,也正是

  • 乾隆的真实长相:被一位外国画师画了下来,和现在的一位明星很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清朝的历代皇帝,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就要数乾隆了。后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说他是一代明君,不仅完美地承接了康熙开创的大清盛世,更是平定内乱、开疆拓土,让清朝百姓又过上了几十年安定祥和的生活。有的人怪罪他晚年“闭关锁国”,致使中国无法与“世界”接轨,导致中国的发展遭到了限制,才有了日后的鸦片战争

  • 顺治帝给康熙留了四位辅政大臣,真正圆满结局的只有这一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顺治醒世歌全文,顺治怎么死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

    虽然康熙是一位铁血帝王,但是他当初登基的时候,也还只是一个八岁的奶娃娃。皇帝年幼,上一任皇帝难免会为他找可靠的大臣辅佐。顺治帝去世之前,给康熙安排了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能得顺治帝亲封顾命,这四位大臣自然是他信任之人。四位辅政大臣最开始的时候,的确尽心尽力辅佐康熙,稳定国

  • 为何胤祥会被雍正封为铁帽子王?慈禧为何要废除胤祥后人的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通常清朝的铁帽子王都是清初开国时期那些立下赫赫战功的皇室宗亲以军功而获得,清世宗雍正皇帝的十三弟怡亲王胤祥是清朝第九位铁帽子王,他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没有军功靠着皇帝的恩封而获得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不过后来在慈禧太后掌权期间,怡亲王爵位被废除了。那么胤祥为何会获得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待遇,为何后来慈禧

  • 顺治皇帝驾崩后,小玄烨问父皇去哪了,孝庄太后:他,做和尚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顺治驾崩玄烨登基,福临儿子玄烨出生,怀玉玄烨

    其实,这本来就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死亡嘛,谁都避免不了,还没有人能够真的长生不老,那是传说中的神仙,而皇帝也是人,所以也会死,不过就是走得急了点,才24岁。然而,就是这样一件正常的死亡事件,却被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因为顺治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出宫外的同时,另一个消息也在北京城的茶馆里神神秘秘的

  •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功臣,却成为道光皇帝的替罪羊,被发配边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评价,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间及影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间及历史意义

    也是在这一年,工业革命浪潮正在改变世界。一开始,英国人还是衣冠楚楚、含情脉脉,颇有几分绅士风度。但他们显然失算了,清朝政府不仅税收奇高,对洋人生产的洋玩意也不感兴趣。看着每年几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流入中国,他们实在坐不住了。一块板砖,盖楼是原料,杀人是凶器。鸦片这个东西也一样,本是珍贵药品,管控不好、

  • 末代皇帝溥仪与民国元首张作霖二人之间的“送礼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1919年,紫禁城突然收到一笔巨款,溥仪的父亲载沣打开一看,原来是奉天代售皇产庄园的款子。那时候紫禁城的开销全靠民国政府的施舍,或偷偷盗卖文物国宝度日,现在意外地收一笔数目不小的钱,自然对张作霖感激不尽。随后,由内务府选出两件古物,都是国宝,一件是《御制题咏董邦达澹月寒林图》画轴,另一件是一对乾隆款

  • 开国皇帝才能称“祖”,清朝为什么一反常态有三个皇帝敢称“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帝王庙号的起源中国历史之中的帝王庙号实际上是起源于最古代的商朝,从那个时候开始,位于华夏中原地区的商朝就朝着四方不断传播自己的文明。这些带着华夏子民开拓四方,扩大疆域的皇帝因为对于国家和百姓都有巨大的功劳,所以在史书的记载之中会专门的为他们举行一个盛大的礼仪环节,这个礼仪环节就是为君王建立宗庙,在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