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荀子的徒弟,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官居丞相,却最终被腰斩

他是荀子的徒弟,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官居丞相,却最终被腰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58 更新时间:2024/4/17 5:43:43

[var1]

李斯

1.从老鼠身上悟出成功哲学

李斯是楚国人,他早年在楚国的上蔡当一个小吏,如果没有意外,他应该也就在这个地方平淡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但有一回他上厕所时,看到厕所中的老鼠见人就逃,上完厕所他去了粮仓,那里也躺着一只肥胖光鲜的老鼠,吃着大米、住着粮仓,见人来了也不害怕照样悠哉闲适。李斯见状,大有感慨:看来人生就像老鼠一样,地位决定一切!这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观,他辞去了小吏的工作。

辞职后的李斯拜荀子为师,但他并不像荀子那样学习儒家的理论,他的思想更加偏重于法家,他认为治理国家,法律最为重要。很快他也不满足于著书立说了,他对老师荀子说:干事业都有一个时机问题,现在各国争雄,正是立功成名的大好机会。秦国雄心勃勃,想统一天下,到那里可以大干一场。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只能遭人耻笑。于是他拜别老师,前往秦国。

[var1]

荀子

2.一封谏书,成就美名

李斯到秦国的时候恰好秦王嬴政即位,非常重视各国来的人才。李斯于是在当时的相国吕不韦家里当了门客,并很快通过吕不韦的关系,得到了直接向嬴政直接的机会,他的法家思想非常符合嬴政的胃口,很快便被提升为客卿。

正当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秦国爆发了嫪毐的叛乱事件,而且吕不韦也受到了牵连,最终被流放赐死。而且这时还有韩国间谍混入秦国被抓获,一连串的政治风波搞得嬴政非常头疼,他一怒之下突然下令,驱逐所有在秦国的六国人士,李斯因为是楚国人,也在驱逐的名单里。

李斯知道以后,给秦王写下了著名的《谏逐客书》,他历数秦国功臣,从百里奚商鞅,从张仪范睢,都不是秦国人,要是把这些人都赶出去,他们只能投奔其他国家,这样六国的实力反而会得到壮大。逐客令会让秦国失去统一天下的人才。

[var1]

谏逐客书

嬴政看到这封书信以后才如梦初醒,他于是赶紧收回成命,并且更加重用李斯。李斯则继续为嬴政出谋划策,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自己也被提拔为丞相。他在秦国统一以后,又主持完成了车同轨、书同文,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制,为秦王朝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3.因为嫉妒,杀害同门

由于李斯出身于小吏,在成为了嬴政的重臣以后,就格外贪恋权力,凡是可能威胁到他的人,他就要加以铲除,因为这个原因,他杀害了自己的同门韩非。

[var1]

韩非

嬴政曾经阅读韩非的著作《孤愤》、《五蠹》等著作,连连赞叹,说:要是能够和作者韩非一起交谈,就死无遗憾了!后来秦国进攻韩国,迫使韩国把韩非派到秦国来当使节,嬴政见到韩非以后,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准备重用他。

李斯很担心韩非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向嬴政说韩非的坏话,嬴政一气之下把韩非关进大牢。这时李斯又送给韩非毒药,要他自杀,韩非不肯,想要向秦王表明心迹,李斯却不给他机会,还百般催督。等到嬴政感觉自己判断有误,派使者来赦免韩非时,韩非已经自杀身亡了。

4.秦始皇“焚书”的帮凶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有一次在咸阳宫举行庆祝宴会,有一个叫淳于越的人向他进言,要他重新恢复分封制,秦始皇听了非常不高兴,于是叫丞相李斯主持讨论。

李斯认为,由于时代的变化,每个国家的治国办法也不同,以前的做法并不一定值得效法。现在天下已经统一,是非黑白只应该有一种统一的说法,可是民间的那些私学还胆敢来议论批评,只要帝国推行了新的制度,他们就要出来唱反调,搅乱民心。对于造谣惑众,不利于统一天下的言行必须禁止,否则将会影响政局的稳定,有损于皇帝的权威。

最后他将这归结于读书的缘故,向秦始皇建议,民间家里收藏的所有的文学、诸子百家的书籍,统统要烧掉,只准留下医药、种树等和技术性有关的书。秦始皇批准了他的建议,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令”,先秦许多文献古籍都被烧掉了,这使中国文化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var1]

焚书坑儒

5.拥立胡亥,自取灭亡

秦始皇有 20 多个儿子,但他一直没有立太子,长子扶苏因为有几次劝谏秦始皇,惹得秦始皇不高兴,就把扶苏打发到北方边疆去监军。后面秦始皇在沙丘出巡时突发急病,他在去世前嘱咐李斯和太监赵高,赶紧回都城咸阳继位。

[var1]

赵高

但赵高一直和胡亥交好,他希望胡亥能够继承皇位,于是找到李斯,对他说:丞相您和扶苏的关系怎么样啊?扶苏继位以后还会不会让您继续当丞相?

越高一语中的,李斯深知自己和扶苏的关系一般,扶苏继位以后肯定会重用忠于自己的将军蒙恬和蒙毅,自己的相位可能就不保了,而秦国的历代丞相,一旦被罢相,结局一般都比较惨。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他决定和赵高他们一伙,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让胡亥继承了皇位,并派使者到边疆,骗扶苏自杀。

胡亥继位以后,不仅大肆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且为了修建阿房宫,征发徭役,把人民推向苦难的深渊,于是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都云集响应。李斯见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多次劝阻胡亥,胡亥不仅不听,也对他越来越反感,这时赵高为了当上丞相,又向胡亥进谗言,胡亥于是将李斯关进大牢。赵高又组织人诬陷李斯父子准备造反,并对李斯父子严刑拷打,李斯熬刑不过,被迫承认谋反罪名。最终李斯被判处夷三族、具五刑并腰斩。

相传在临刑前李斯叹着气问儿子:现在想跟你一起回上蔡的老家,领着自家的黄狗出东门,追野兔,还能行吗?父子二人相拥大哭。

可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唐朝诗人胡曾专门为李斯作了一首诗: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或许正是因为出身小吏,靠着自己的奋斗达到位极人臣,使得李斯格外重视权力,才让他最终迷失了心智,自取灭亡吧!

更多文章

  • 他是被演义耽误的唐朝第一武将,唐太宗专门用他治愈各种“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唐朝,不但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最为强盛的几个时代之一,更是同时期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因为当时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与文化,使得各国使者、商贩、学者、传教士等趋之如骛,于是便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正因为如此,被世人美誉为“盛唐”。当然,唐朝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除了雄才大略的李世民的治世之功以外,同样也要

  • 他是比秦国赵高时代更早的奸佞小人,先后迫害两位战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外国人看赵高演技炸裂网友点评,赵高简介,赵高给芸姜上刑完整版

    [var1]与赵高相比,另外一位奸佞小人的生活时代更早,手段之恶毒也绝不亚于赵高。不过,这个人却可以说是秦统一的“功臣”。这个人就是赵国的嬖臣—郭开。郭开,发家之路与赵高颇为相似。早年靠着讨好卖乖,深得太子赵偃信任。公元前245年,廉颇以代相国身份统领赵军伐魏,攻克繁阳,连战连捷。[var1]郭开忧

  • 隋唐往事:长孙无忌满脸大麻子,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会漂亮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溷,音义皆同混,就是肮脏浑浊的意思。面团团,就是满脸麻子的意思。把欧阳率更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说:“长孙无忌这个小伙子,不懂得尊重老人,因为他心里的想法太肮脏,所以才会长了满脸大麻子!”从这段史料来看,著名的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居然是个大麻子脸。麻子脸,在古代相当的普遍,对于男人来说,有麻子脸不影

  • 孟浩然这首诗亏大了,王维也在场,竟然还被皇帝误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孟浩然和王维谁的成就大,王维哭孟浩然完整版,孟浩然写过哪几首诗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年近40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了。满腹经纶的孟浩然居然落榜了,使他大为怨愤,心情沮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心中又十分犹豫。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复杂心情的驱动下写出来的。“多病故人疏”同样也很精

  • 六国国君去世前都预言嬴政下场,一一应验,是巧合还是另有他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赋》已接近尾声,从韩国开始,六国陆续被秦国所灭,原先六国的国君大多被俘虏,下场凄惨。从高高在上的君王到如今沦为阶下囚,他们心中必定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只好以预言秦始皇嬴政的凄惨下场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愤恨。奇怪的是,六国国君的谶语后来均一一应验,这是巧合还是另有他因呢?[var1]大秦赋中的嬴政韩

  • 她8岁丧父,13岁嫁人,25岁成皇后,36岁去世,武则天视其为偶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个人简历,武则天一生两次出家,最想见的历史人物武则天

    武则天的一生堪称轰轰烈烈,但是有一个女人是她一辈子都超不过的,那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8岁的时候,父亲去世,长孙皇后13岁就嫁给了唐太宗李世民,当时的李世民之后16岁,在后来的日子里,长孙皇后陪着李世民南征北战,最后打下李家王朝,长孙皇后都是一直陪在李世民身边不离不弃,长孙皇后一共给李世民生了三个儿

  • 他出生被立为皇太孙1岁却被废 19岁竟被奶奶武则天乱棍打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被武则天杀死的孙子孙女,唐高宗为什么允许武则天杀儿子,和尚仗着武则天的宠爱当街杀三人

    李重润,出生于永淳元年(682年),他的父亲是唐中宗李显,祖父是唐高宗李治,祖母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李重润刚出生三个月,爷爷唐高宗就因为太高兴而立他为皇太孙,很笃定地认为这个大孙子将来可以继承皇位。父亲李显还是太子,儿子就直接立为皇太孙,这样的殊荣,李重润可谓是史上独一份,仿佛他的一生都应该

  • 太平公主每晚都要召见数名美男,第二天一早,宫女都很难打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隆基有多爱太平,太平公主临终遗言,太平女将被俘后结局

    历史上的武则天其实是一个有着两面性的人,一方面她又像个明君一样,勤于政事,另一方面,她又心狠手辣,对权力十分看重。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哪怕是亲人,她的会毫不犹豫的下手。武则天开始只是皇宫里一个普通的秀女,但是她对权力的欲望从进入皇宫的那一刻就开始了,那时候她还是唐太宗的女人,可是她竟然去勾引太子,等

  • 十二岁就能在秦国拜相的甘罗,究竟是怎样百炼成钢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正史上的甘罗之死,甘罗十二岁拜相,甘罗12岁拜相的故事150字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後,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var1]甘罗的爷爷叫甘茂,是秦武王时秦国的国相,在秦兵临三川的时候,是统领秦军的主将。秦武王去世后,因为甘茂是楚国人,因此遭到排挤而失势,他颠沛流离各国不得重用,最后在魏国病逝。甘茂去世的时候,甘罗才

  • 太平公主每晚召见数名美男,宫女早上收拾寝宫尖叫连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隆基有多爱太平,太平公主怎么被处死的,太平女将被俘后结局

    很多人都知道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亲生女儿,其实武则天还有一个女儿,就是很小的时候被武则天掐死嫁祸给王皇后的小公主,也是武则天的第一个女儿,安定公主。当年,武则天与唐高宗在感业寺相见,王皇后为了对付萧淑妃,就向唐高宗提出把武则天接回宫。后来武则天确实抢了萧淑妃的风头,但是武则天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她更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