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保江山连杀功臣,傅友德自提儿子首级扔他面前

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保江山连杀功臣,傅友德自提儿子首级扔他面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680 更新时间:2024/1/17 3:45:02

在所有的开国皇帝中,属朱元璋最特殊,他放过牛、出过家、讨过饭,在所有草根出身的皇帝中,也属他出生最为低贱,即便是汉高祖刘邦都至少是个亭长,唯有他是真真实实的"草根"。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所有皇帝中,他最为爱民,他在上台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没有一件事是不为民做,没有一件事是不为民想。

但是一个人的经历,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朱元璋在小时经历了太多,父母双亡,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看遍了世间的一切苦与恶,这也或间接或直接地造成了朱元璋本身性格中的多疑。

1. 世事难料多变数

其实朱元璋在一开始看重的并不是他的孙子朱允炆,而是他的儿子——朱标。朱元璋,早在25岁时便已立朱标为太子,任命宋濂作为他的老师,教他学习经传,对他进行多方培养,又在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朱标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可以说朱元璋也是为这个接班人操碎了心,让他学习治国之道,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事,以练习国政"的同时,也为他留下了一批忠心耿耿的武将,也就是蓝玉手下的武人集团班底。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世事难料,朱元璋也没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培养了二十七年、从未想过要换的皇室接班人,竟会在二十七岁那年就离开这人世。

这下朱元璋可就陷入了僵局,那朱标是自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在众大臣中颇具威信甚至是相较朱元璋,都更能得众大臣之心。

而这蓝玉,手握大权,不将其除掉,是因为其与朱标交好,对他更是忠心耿耿,留下他对朱标日后处理国事是百利而无一害。

自己能镇住这些大臣,朱标也能镇住这些大臣,可年幼又在大臣中毫无威信的皇孙朱允炆可镇不住。于是朱元璋便走了许多君主的老路,既然子孙镇不住,那便直接帮子孙了结这些老麻烦,这也就是著名的"蓝玉案"。

虽说这朱元璋解决蓝玉使用的罪行是"谋反"。可说到底,这蓝玉也只是有谋反之动机,无谋反之实证罢了。但还是凭借锦衣卫指挥蒋瓛找到的所谓有关蓝玉谋反的证据,将蓝玉杀害。

其实"蓝玉案"解决的,不只蓝玉,更是与蓝玉有关的对皇权有威胁的一干人,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元朝的开国大将除了一个主动放弃兵权的汤和以外,几乎没人逃过一死。

解决了蓝玉这对皇权威胁最大的一干人后,朱元璋又将目光转向了冯胜。朱元璋其实早就想对冯胜下手,只是冯胜经营多年,在军中威望极高,贸然将其处死,只怕是会引起军中骚乱。

据说,就在朱元璋苦恼之际,冯胜的一个亲戚层向朝廷告发冯胜有谋反嫌疑,朱元璋这下是终于抓住了冯胜的把柄,不分青红皂白地便一举将其处决。

而在处决之前,朱元璋还特意宴请冯胜,席间感叹冯胜为国为民,听得冯胜是涕泪齐下,痛哭不止,甚至也在席中表明自己将会继续为国家尽忠,只可惜,冯胜有尽忠之心,朱元璋却无继续留他之打算。

这宴席之后不久,冯胜还未来得及继续尽忠,就死在了他的尽忠对象手下。

2. 为保江山杀功臣

冯胜之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傅友德,朱元璋对他心生猜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跟蓝玉走得很近,也同蓝玉一样,战功累累。却也同样是苦于无把柄,难以下手。

但很快,这机会就来了,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朱元璋召集文武大臣参加一个大型宴会,就在他走到门口时,他却发现门卫其中一人似是有些不同,细细看去,却发现此人未按规定佩戴剑囊。

朱元璋深深地看了一眼那人,虽说是心有怒气,却是没有立刻发作,因为那人,正是傅友德的儿子傅让。他知道,机会来了。

在后来的宴席之上,傅友德对面前的菜品兴致缺缺,毫无兴趣。于是朱元璋立刻借题发挥,刚开始只是抱怨傅友德的毫无兴趣,之后却又提了一嘴傅让道"你儿子的剑法不错" 。

此话一出,傅友德便惊出一身冷汗。其实不止是傅友德,在宴席中坐的各位,都是个顶个的精明,哪能不知道这话意在说明傅让未佩戴剑囊?各自都在心里暗道一句大事不妙。但傅友德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物,没有任何言语,只是默默听朱元璋细数他父子二人不懂礼数的罪行。

在朱元璋话毕后,傅友德便起身告罪,说是要去找家中犬子。这一动作又引起朱元璋的不满,认为他是刻意在无视自己,命人传了一句"为何对朕不敬?"给傅友德。傅友德听后却也未有任何回应。

只是在回宴席上时,手中多了两个头颅,这正是他两个儿子的头颅,当即扔在朱元璋面前。可此行为只换来朱元璋两声冷笑和一句"你为何如此残忍?"的质问。

傅友德那时也是真的怒极了,这朱元璋早就对他有所怀疑,从进门入席起便早已盯上了他的性命。如此反复刁难,也不过是想要达到目的罢了。

不管这事放在谁身上,都是受不了的,更何况是一名带过兵,打过无数次胜仗的大将。

于是傅友德当下也毫不客气地反击一句:"你不就是想要我们父子的性命吗?这不正是你想看到的吗?"说罢便从袖中拿出宝剑,在文武宴会之上,当着众大臣之面,自杀身亡。

"伴君如伴虎"这说法自古便有,这帝王心中,只有这天下大家,哪有什么私人情感?即便是开国大臣,即使是你有天大功劳,也不敌一句"于皇权有威胁"。

其实若是朱标不死,蓝玉也不必死,而蓝玉不死,哪又有后来冯胜、傅友德之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标不死,如果坐上皇位,会是朱棣的对手吗?专家一席话让人心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标不死朱棣还能够当上皇帝吗,朱标和朱棣对话,如果朱标没死朱棣会造反吗

    朱标十三岁时,朱元璋当上了吴王,随即把朱标封为王世子,告诉整个集团的人,我的这个儿子就是你们以后的主公了。把全部政治资源向朱标倾斜,派大儒宋濂给他做老师。朱元璋一有空闲还亲自教导他的孩子朱标。 洪武元年,朱元璋登位做皇帝后,也立马册封朱标为皇太子。为他开府东宫,命令朱元璋集团骨干兼职为东宫官:李善

  • 朱元璋:有人造反吗?无人敢答,一老头回复8个字,朱元璋: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同时为了防止贪官污吏盘剥百姓,朱元璋还制定了十分严苛的惩罚措施。他曾诏令天下说:“为惜民命,凡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宥。”即使制定了如此严厉的惩罚措施,但在利益面前,一些贪官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铤而走险。同时由于天下太大了,朱元璋精力又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为了防止小官大贪,朱元璋也采

  • 朱元璋:我寿命多久?道士:比我多1天,老朱听后下令:给我斩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有些人会相信星座,在古代也是有专门的占卜师根据星星的位置判断国家的运势,而一般都是国师担任这个职位,因为可以预测到未来,所以这种人的身份很是受人尊敬。当明朝没有建立的时候,朱元璋和张士诚、陈友谅等人争霸全国,旗鼓相当,胜负未卜没有可知,朱元璋听说了刘伯温长于看相算命,就命人将刘伯温找来让刘日新为

  • 清代最后一任伊犁将军--志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哪年设置伊犁将军,清朝伊犁将军品级,伊犁将军有多少兵力

    戊戌变法失败后,志锐被划入翁同和集团,险些入狱。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再度被贬,派往伊犁任索伦营领队大臣,这是志锐第一次到新疆。按清朝体制,领队大臣只管带兵,对朝中大事及地方政务均无权过问,也不得单独向朝廷递送奏折。一向关注时事的志锐在伊犁任职期间深居简出,寡于言语,终日饮酒作诗排遣内心郁闷。

  • 她是乾隆亲自指定的皇后,收养了一个儿子,养子最后也当上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永琰对钮祜禄氏还是比较喜爱的,婚后三年纽祜禄氏生下一个女儿,可惜这个女儿名字都还未来得及取就早早夭亡。乾隆六十六年,钮祜禄氏又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绵恺,之后又生下一个儿子绵忻,也就是说,钮钴禄氏一共生育了2子一女,除了女儿早夭外,2个皇子都健康长大。嘉庆二年,因孝淑皇后去世,中宫之位不可一直空悬,钮

  • 雍正到死都不明白,为何甄嬛在怀孕后,还要挺着大肚子去荡秋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甄嬛传》这部电视剧中,甄嬛初入宫中并没有奢望皇恩,并且也不想被宠幸,甚至称病来躲避皇恩,在宫中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一生。但是一切都因一个秋千被毁了,当时甄嬛想在御花园荡秋千,便让小允子去御花园中扎一个秋千。秋千扎好以后,甄嬛带着流朱一起去玩耍,也是在这一刻,她认识了皇帝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甄嬛坐在秋千

  • 嘉庆驾崩后的一份遗诏,安排了继承人,其中一句话,暴露乾隆出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对于嘉庆帝的死因一直是众说纷纭的,不过他不是死在了紫荆城,而是死在承德避暑山庄倒是真的。公元1820年,嘉庆帝去这里避暑,只是不过在这里呆上了一天时间。第二日的上午身体便开始不适了,到了下午,甚至是说不上话,最后随着一道雷神,61岁的嘉庆帝就这样咽气了。因为死的实在是太过突然,所以根本没有来得

  • 太平天国灭亡后,3万残军为何跑到南美洲?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平天国历史事件,太平天国失败后这些兵去了哪里,太平天国发生的历史背景

    绝大分太平天国的军民被清军集体处死,但依旧有少部分军人逃了出来,流窜到东南沿海一代继续游击。其中有一支太平天国部队,人数接近3万人左右,首领名为翁德容,是与清军决一死战,还是远走他方,找一个活动的地方?太平军群龙无首,因此首领翁德容决定效仿当年殷纣王失败后,其南方军队远走美洲的传奇。翁德容联系了一位

  • 一把乾隆“九龙宝剑”,拥有的五人皆无善终,是不是有什么魔咒?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九龙剑有多可怕,乾隆收藏的宝剑有哪些,乾隆九龙宝剑解密

    孙殿英偷盗东陵, 盗窃了大批金银财宝,但这些财宝中的大部分下落不明。在这些财宝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恐怕当属乾隆的“九龙宝剑”。“九龙宝剑”长5尺,剑柄特长,上雕9条金龙,象征“九九归一”。据《清实录·高宗实录》记载,九龙剑,剑身如水,剑周围有一层雾气,剑身有9条龙图案,剑鞘用名贵鲨鱼皮制成,嵌满红蓝宝

  • 清朝有12个皇帝,为何故宫中只有11个牌位?专家冷笑:他没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十二位皇帝为何只有八个牌位,故宫奉先殿供奉了几位清朝皇帝,清朝12位皇帝牌位

    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封建朝代无数,从最早的秦朝再到最后的清朝,中间相隔了2000多年,而在清朝之后,我国便彻底结束了这个曾经腐朽落后的制度,开始了全新的制度。清朝作为我国的最后一个朝代,可供研究的地方自然很多,光是清朝的皇帝,都值得我们仔细研究,比如说其中很有作为的几个皇帝,康熙雍正和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