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文韬武略,朱元璋为何不让他当皇帝?

朱棣文韬武略,朱元璋为何不让他当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32 更新时间:2024/2/12 5:22:57

一介猛人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因为是庶子,所以并不怎么受老爹朱元璋的重视。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十岁的青年朱棣就藩燕京北平,当时的北平不像现在的北京,那时北平还是个寒苦之地,而且和北方战乱之地多接壤,所以此地算是边防重地,经常有战事发生。

况且当年朱元璋封朱棣为燕王之意,也是想让其镇守边关,阻止蒙古铁骑的入侵。之后朱棣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在抗击外敌的同时,朱棣也精心蓄力培养一支受命于自己的优良军队。在寒光利刃中磨砺出来的朱棣,军事实力逐渐达到了非常可怖的地步。

受缚于边远之地,每天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念起在应天府养尊处优的兄长太子朱标,想必朱棣心中隐有怨怼之情。嫡庶之差,天沟地壑,庶子赴边远之地就藩,太子坐镇京都坐享其成,这其间的种种差别加剧了朱棣心中的不甘。

时间来到了建文元年(1399年),朱允炆即位。这时距离太子朱标病故已经七年,埋藏在朱棣心底的不甘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秦晋两王逝去后,论资排辈,皇帝的位置怎么也应当轮到他朱棣。

但最后登上大位的却是朱棣自己的侄子,这让他如何甘心。而同时,因为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把握军权,将开国武将功勋屠戮殆尽,只余下北方诸王固守疆边,拥兵自重。如何解决自己野心勃勃,年富力强的叔叔们继而削藩巩权,也是摆在建文帝面前的头等难题。

因为燕王朱棣势大难图,所以削藩从朱棣同母弟周王开始,周、代、岷、湘、齐诸王先后削夺,湘王自焚,其余都废为庶人。接着,建文帝另行种种举措,加强对燕王防范措施。

形势一触即发,眼见着其他藩王的悲惨下场,再加上朱棣蛰伏多年的不甘与野心,思虑再三后,建文元年七月,朱棣打着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的旗号,誓师出征。后世史称的靖难之役,历时三年余。

因为建文帝的用人不当(或无良将可用),最终不敌燕师狼虎之势。燕王朱棣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政权中,凭借着出色的军事实力,以一介藩王之力,逆民心,攻王师,登帝位。不得不说是王朝迭代的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奇迹。

后来许多人存疑,朱棣文韬武略,能力出众,为何不受朱元璋宠爱,大有一种处处与其针锋相对的韵味?原因很现实。在太子朱标死后,不传位给自己最出色的儿子燕王朱棣。反而对其处处打压,剥削其势力,为皇孙朱允炆后来的承位造势。这些举措是为什么呢?

原因可能并不复杂。朱元璋在位的三十多年可以说是励精图治,但生于洪武年间的官吏却过得战战兢兢,官员的可怖境地,由当时的洪武四大案可见一斑。

朱元璋为了能达到所期盼的清明政治蓝图,用尽杀戮手段,一经发现贪赃等行为,宁可错杀也不放过,甚至导致了当时在位官员十分缺乏的境况。或许是朱元璋意识到了自己统治时治国过严,杀戮太过,他希望这个朝代的第二代帝王为仁厚之君,仁以治国,宽以处政,以缓朝政。

在太子朱标死后,对于酷似自己的儿子朱棣,朱元璋担心他苛政而不能稳定时局。而很好地继承了朱标仁厚品性的朱允炆从满足了朱元璋对继承大统者品性上的要求。再者,从身份上,朱棣生母卑微,所以其子可能也因此不得重视。

但不论朱元璋偏心几何,或出于其他考虑。历来胜者为王,实力说话,呕心沥血数十载,四十三岁的燕王朱棣用自己的军事硬实力,挤掉了侄子朱允炆,登上了朝堂的最高位。从此之后历史篡改,朱棣不再是史书上一个可以一笔带过的藩王。

他从不宠爱自己的父亲那里继承了皇位,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的第三位帝王。且从永乐帝的从政二十余载的作为和后世的评价来看,他或许比守成仁厚之君更适合这个盘踞中国历史三百年的帝国,他确实缔造了自己引领之下繁荣昌盛的永乐盛世!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历史回忆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棣攻入皇宫后,为何先不急着称帝,而是斩尽所有的后宫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的老婆一览表,朱棣的棣怎么读,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公元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按照其生前遗嘱,皇长孙朱允炆继承帝位,史称“建文帝”,登基后,朱允炆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并改革了祖父留下的一些弊政,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算得上是位好皇帝。 只可惜,朱允炆有位不省心的叔叔,他的皇位还没坐热,叔叔便开始谋划造

  • 朱棣攻入南京时,发现了一道圣旨,看见内容后:父皇你害的我好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朱棣的登基之路上也有一些抹不去的污点,那便是靖难之役,他是通过军事政变才夺得皇位的。在古人的眼里,这属于名不正、言不顺,方孝孺就曾斥责过朱棣。值得一提的是,在朱棣靖难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件事情,就是他攻入南京城后,发现了一道圣旨,随即痛哭道:“父皇你害得我好苦啊!”那么,圣旨中究竟写了什么,为何朱

  • 朱棣拒绝郑和从西洋带来的侍女?想多了,这事多半没发生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拒绝郑和从西洋带来的侍女?老套路,我们先来看看这件事真实与否。 对于历史人物或事件,要证明真实发生与否,要么是史书记载,要么是考古遗迹,如果只有前者,则不是绝对证据,但我们可以姑妄信之;如果两者都有,就一定实锤了。单就侍女一事,考古遗迹就不要说了,我们直接看史料吧。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外交通史上的

  • 朱棣拉拢谁要平分天下?朱元璋善谋的孩子成了聪明的傻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教训朱棣,朱元璋让朱棣娶徐达的女儿,朱棣最怕的还是朱元璋

    1蔡东藩在《明史通俗演义》中说:“燕王善战,宁王善谋。”燕王者,朱元璋的皇四子朱棣。而宁王,为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也。蔡氏这句话,八个字,交代了朱元璋最聪明的两个儿子。洪武二十四年,不到十三岁的朱权受封为宁王,三年后到大宁赴任。大宁是北京以北一大重镇,防御蒙古、女真,朱元璋将他封此就藩,也是有足够的信

  • 朱棣当年如果把皇位传给朱高煦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与朱高煦,朱棣可能传位给朱高煦吗,朱棣朱高煦吵架完整版

    这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就是让朱高煦多努力,将来有换继承人的打算。 朱棣这样说时,正是靖难之役,朱高煦的勇猛善战对战争的胜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等朱棣登上皇位后,仍然立世子朱高炽为太子,并没有改立朱高煦为太子,朱棣为什么要食言呢?因为此时的朱棣已经取得靖难之役的成功,身为皇帝不得不通盘考虑,看

  • 朱棣帝御驾亲征漠北时,途经张家口万全和张北野狐岭时的情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河北#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徐达北伐,几经鏖战,终于收复脱离中原王朝429年之久的燕云十六州。当时张家口市区是蛮荒之地,西太平山翠屏庵有条小路可翻越长城,通往元朝重镇张北。明朝大将蓝玉和李文忠都曾率军经张家口攻克兴和。 有小路就有大路,大路是北京大都到蓝旗上都的西路驿道兴和路。兴和路原为抚州,元

  • 朱棣娶了徐达的女儿,为何是高攀了?徐氏的优点多到你瞠目结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为啥?因为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按照过去的历史,徐达这身份铁定是要跟朱元璋的接班人联姻才对啊!可是朱元璋的接班人朱标,也只是娶了常遇春的女儿做媳妇儿,常遇春虽然也功勋卓著,可跟徐达一比,也就逊色不少了。徐达是元帅,而常遇春只是先锋大将,不是一个档次。朱元璋偏偏要把徐达的长女嫁

  • 朱棣夺取皇位后,发现朱允炆的最后1道圣旨,看完之后痛哭流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准备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朱标,但是朱标不长命,死的早。在朱标没有死之前,朱棣是没有想过造反的,因为朱标是自己的大哥。都知道朱棣的父亲死后,他的侄子登上了皇位,然后因为一些原因朱棣起兵造反了。据说后来他攻陷了皇宫之后发现了一个圣旨,等他打开圣旨看过之后,突然大哭起来说他自己对不起自

  • 朱棣在谋反时,找到弟弟朱椿帮忙,朱椿用4个字助他成功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朱棣朱元璋是一位传奇帝王,他从一个放牛娃,一步步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不过朱元璋的人生,却算错了一件事,那就是继承人的问题,本来他预定的继承人是长子朱标,结果朱标的身体不好,早早就去世了。后来朱元璋就培养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继承人,并且为了让孙子能

  • 朱棣在位22年间,为什么没生孩子,一个宫女道出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棣临死说出的秘密,朱棣在位22年为什么没有生下子女,朱棣篡位前的经历

    前言:朱棣当上皇帝,确实有很多的非议,毕竟他的父亲朱元璋很害怕他当皇帝,所以才传位给孙子朱允炆,但是不得不说,朱棣的很多作风和朱元璋非常像,有其父必有其子,而他在争权夺位的路上,也让人看出了他的野心和厉害之处,在他争权成功之后,他一共在位时间22年,但是很多人也很惊讶在他当权的那些年间,他并没有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