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拉拢谁要平分天下?朱元璋善谋的孩子成了聪明的傻瓜

朱棣拉拢谁要平分天下?朱元璋善谋的孩子成了聪明的傻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60 更新时间:2024/1/18 15:57:42

1

蔡东藩在《明史通俗演义》中说:“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燕王者,朱元璋的皇四子朱棣。

而宁王,为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也。

蔡氏这句话,八个字,交代了朱元璋最聪明的两个儿子。

洪武二十四年,不到十三岁的朱权受封为宁王,三年后到大宁赴任。大宁是北京以北一大重镇,防御蒙古、女真,朱元璋将他封此就藩,也是有足够的信任。

朱权

焦竑《国朝献征录》记载:朱权“生而神姿秀朗,白皙,美须髯,慧心天悟。始能言,自称大明奇士,好学博古,诸书无所不窥”。他的母亲为杨妃,比不了马皇后的尊贵,也比不了李淑妃、郭宁妃、郭惠妃的受宠。但是,对于这个庶出的朱权,朱元璋“独钟爱之”,无疑是因为他是一个天资聪颖、博览好学的帅小伙。

《明史·朱权传》说:“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权数会诸王出塞,以善谋称。”

朱权擅长野战和谋略,手握重兵,手下的朵颜三卫骑兵更是精锐之师。

朱元璋两次封藩,藩王各拥重兵,坐镇一方,其中尤以秦、晋、燕、宁诸王势力最强。

不曾想,时势变幻,善谋的朱权,却被善战的朱棣绑架上了造反的战车。

2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打着遵祖训、诛奸臣的旗号,发起靖难一役。他与建文帝都想到拉拢朱权。

朱棣对诸将说:以往我巡察塞上时,见大宁诸军十分剽悍。如果我能获得大宁,截断辽东,采用边骑助战,便大事可成!

建文帝惧怕宁王助燕,派人诏令朱权回京。朱权不傻,这明摆着要削其兵权,至京了说不定会被废圈禁,于是不理。建文帝见此情况,削减宁王三护卫。

幼主是书生办事,自会让千里之外坐拥重兵的朱权心里不舒服。

此时,朱棣抓住了机会。建文元年九月,朝廷派江阴侯吴高率军进攻永平,燕王朱棣前往营救。吴高退兵,朱棣于是从刘家口抄小路直趋大宁,诈称因穷蹙前来求救。

朱权邀请朱棣一人骑马入城,朱棣握住朱权的手大哭,诉说自己也是被侄皇帝所逼而起兵,求他代为起草奏章谢罪。朱棣居住七日,朱权都诚恳相待,全无防备之心,当然也会因相同遭遇而考虑出路。

朱棣

此时的朱棣大本营北平城,已经危在旦夕。建文帝新任的大将军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张掖门也差点被攻破,而朱棣仅留下了一万人马和满城妇孺。然而,朱棣仍然坚持要将朱权拉下水。

你不跟着造反,建文要削藩,对你论罪幽禁。

这不是危言耸听,已有多个哥哥成了建文帝的阶下囚。

更何况,朱棣这次是一定要拿下朱权,否则他的靖难军的兵力严重不够。

燕王的精锐部队则埋伏城外,官兵也渐渐入城,暗中勾结朵颜三卫首领及诸守军。朱棣这才告辞离去,朱权到郊外为其饯行,伏兵趁机而起,将朱权拥往前行。三卫弓广骑及诸守军,一呼云集。守将朱鉴抵挡不住,力战而死。

“大宁之众及朵颜三卫卒俱南”( 《明史·成祖本纪》),不仅如此,燕军还将宁“王府妃妾世子均随入松亭关,归北平”,使大宁成了一座空城。

3

朱权被绑架胁迫,进入燕军之后,时常为朱棣草拟檄文。

朱权之所以情愿被胁迫,而且主动为之运筹帷幄,不无原因:

一、他害怕建文的削藩令,他想做永远的大宁王。

二、他的部队被朱棣渗透,他弄不好就成了光杆司令。

三、他被朱棣成功的诱惑,将来平分天下,即便做不了大明皇帝,也可以做个一字并肩王。

《明史·朱权传》记载:“燕王谓权,事成,当中分天下。”

有了朱权的倒戈相助,朱棣是如虎添翼,更有胜算。

建文四年六月,南京城破,朱棣即皇帝位。

做了皇帝的朱棣,马上忘了对朱权的政治承诺。

他成了绝对的胜利者,断了朱权的去路。即便他假惺惺地拿出疆域图,拉着朱权要进行纸上分割,吓得朱权跪地求饶。

这一跪,就有了严格的君臣之分。

这一跪,兄弟之情只是皇上的恩赐。

这一跪,朱权只能接受朱棣的号令。

朱棣说,兄弟,朕做皇帝也是情势所迫,最担心还有人起兵造反。

宁王的重兵已充公,他回不了大宁了,请求改封其藩地为苏州。朱棣不允,说那是京畿范围。宁王再请浙江钱塘,朱棣干脆搬出他们的父亲朱元璋来说事:“皇考以予五弟,竟不果。建文无道,以王其弟,亦不克享。建宁、重庆、荆州、东昌皆善地,惟弟择焉。”(《明史·朱权传》)他显得很关心,但已经对这个昔日承诺要给平分江山的弟弟,开始设防了。

永乐元年二月,改封朱权到南昌,临行前永乐写诗赠送。但是,朱棣专门下诏,朱权在南昌,“布政司为邸,瓴甋规制无所更”。就是说,朱权不能另建宁王府,也不许对官邸拓建。

面对不平与屈辱,朱权借“刊著”“求道”来发泄。朱权不再研究历史,完全脱离政治,在昌北的西山遐岭峰巅构筑了学道的精庐,“鼓琴读书其间”,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于刊著与仙道,请示朱棣获准敕建“南极长生宫”,内供南极仙翁老子庄子及鹤、鹿偶像。朱权撰写了《神隐志》进呈朱棣。此外,朱权还写出了《太和正音谱》《琼林雅韵》等纯学术论著。

虽至如此,朱棣对朱权还是不放心,派人监视,故有“人告权巫蛊诽谤事,密探无验”,才使得在朱棣其间稍安无事。

《大明风华》王学圻饰朱棣、梁冠华饰朱高炽与朱亚文饰朱瞻基

仁宗即位,平反了朱棣制造的许多冤案。

朱权上书说南昌非其封国。确乎,

宁王被徙封南昌,但没划分多少田地,名不副实,且一直未建王府,宁王府还在大宁。

朱高炽的回复是:“南昌,叔父受之皇考已二十余年,非封国而何?”

即便不伦不类,但先帝把你安置在此二十余年,算是封国。

宣宗三年,朱权请求侄孙皇帝朱瞻基给他“近郭灌城乡土田”,见不允,就发闹骚,“论宗亲不应定品级”。

宣宗大怒,指责这个老叔公不知满足,弄得朱权赶紧向孙皇帝承认错误。

按理,朱棣及其后世之君最应该优待宁王朱权,虽其属于被胁迫,但也是真正的造反者之一。而其所得,远不及其他或被建文圈禁、或作壁上观的其他藩王。朱棣对其他藩王,大多复其旧封,或加官进禄。唯最有功劳的朱权,不但被莫名其妙地削减了亲王该有的待遇和权利,还要被朱棣祖孙三代皇帝严密监控着,只能沉迷仙道声色方得以苟全。

还好,朱权政治失意,而寄情于音乐,不仅作有杂剧十二种,且编有古琴曲集《神奇秘谱》和北曲谱及评论专者《太和正音谱》(中国现存最早杂剧曲谱,是中国戏曲史上重要的理论著作),还所制作得明代第一琴“中和”琴,号“飞瀑连珠”,制琴人署“云庵道人”。

更多文章

  • 朱棣当年如果把皇位传给朱高煦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与朱高煦,朱棣可能传位给朱高煦吗,朱棣朱高煦吵架完整版

    这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就是让朱高煦多努力,将来有换继承人的打算。 朱棣这样说时,正是靖难之役,朱高煦的勇猛善战对战争的胜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等朱棣登上皇位后,仍然立世子朱高炽为太子,并没有改立朱高煦为太子,朱棣为什么要食言呢?因为此时的朱棣已经取得靖难之役的成功,身为皇帝不得不通盘考虑,看

  • 朱棣帝御驾亲征漠北时,途经张家口万全和张北野狐岭时的情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河北#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徐达北伐,几经鏖战,终于收复脱离中原王朝429年之久的燕云十六州。当时张家口市区是蛮荒之地,西太平山翠屏庵有条小路可翻越长城,通往元朝重镇张北。明朝大将蓝玉和李文忠都曾率军经张家口攻克兴和。 有小路就有大路,大路是北京大都到蓝旗上都的西路驿道兴和路。兴和路原为抚州,元

  • 朱棣娶了徐达的女儿,为何是高攀了?徐氏的优点多到你瞠目结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为啥?因为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按照过去的历史,徐达这身份铁定是要跟朱元璋的接班人联姻才对啊!可是朱元璋的接班人朱标,也只是娶了常遇春的女儿做媳妇儿,常遇春虽然也功勋卓著,可跟徐达一比,也就逊色不少了。徐达是元帅,而常遇春只是先锋大将,不是一个档次。朱元璋偏偏要把徐达的长女嫁

  • 朱棣夺取皇位后,发现朱允炆的最后1道圣旨,看完之后痛哭流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准备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朱标,但是朱标不长命,死的早。在朱标没有死之前,朱棣是没有想过造反的,因为朱标是自己的大哥。都知道朱棣的父亲死后,他的侄子登上了皇位,然后因为一些原因朱棣起兵造反了。据说后来他攻陷了皇宫之后发现了一个圣旨,等他打开圣旨看过之后,突然大哭起来说他自己对不起自

  • 朱棣在谋反时,找到弟弟朱椿帮忙,朱椿用4个字助他成功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朱棣朱元璋是一位传奇帝王,他从一个放牛娃,一步步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不过朱元璋的人生,却算错了一件事,那就是继承人的问题,本来他预定的继承人是长子朱标,结果朱标的身体不好,早早就去世了。后来朱元璋就培养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继承人,并且为了让孙子能

  • 朱棣在位22年间,为什么没生孩子,一个宫女道出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棣临死说出的秘密,朱棣在位22年为什么没有生下子女,朱棣篡位前的经历

    前言:朱棣当上皇帝,确实有很多的非议,毕竟他的父亲朱元璋很害怕他当皇帝,所以才传位给孙子朱允炆,但是不得不说,朱棣的很多作风和朱元璋非常像,有其父必有其子,而他在争权夺位的路上,也让人看出了他的野心和厉害之处,在他争权成功之后,他一共在位时间22年,但是很多人也很惊讶在他当权的那些年间,他并没有生下

  • 朱棣去世前,是如何安排传位的?朱高炽能顺利继位,纯粹靠运气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才不操那门子心,因为他心里只有打仗。这辈子只爱好打仗,治国的事情,全都交给了大儿子朱高炽。当年朱元璋把后事安排的妥妥的,结果呢?老朱所立的朱允炆,还不是被朱棣给拱了?所以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朱棣才不去操那门子心呢!永乐二十二年,鞑靼入侵山西大同,65岁的朱棣亲自带着大军追击,一路杀到了答兰纳木儿

  • 朱棣即将攻克南京,朱允炆为何派一位女子议和,她的下场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的老婆一览表,朱棣的棣怎么读,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尽管朱棣南征北战,是一位悍将,但以燕地一军对抗朝廷大军,大部分人都不看好。然而,令世人没想到的是,朱棣竟真的击溃了朝廷的数十万大军,兵锋直指朱允炆所在的南京。都城即将陷落,军队溃不成军,藩王们按兵不动,朱允炆开始慌了,他害怕朱棣真的攻入南京,于是打算派人前去和朱棣议和,哪怕和朱棣共治天下也行。 只是

  • 朱棣亲生母亲到底是谁?碽妃?马皇后?永乐帝身世为何扑朔迷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的生母是谁是马皇后还是碽妃,永乐皇帝朱棣,朱棣的生母殉葬了吗

    朱棣 永乐帝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五征漠北,三讨安南,修大典,下西洋,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算得上成绩斐然,为明朝日后百年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但他为了从侄子朱允炆手中篡夺皇位,发动靖难之役,对建文党人进行了残忍屠杀。他的夺权过程一直为后人诟病,关于他继位的正统性也备受争议。

  • 朱棣为什么没杀沐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可以尝试分析一下朱元璋为什么不杀沐英,而朱棣为什么不取消沐王府(即黔国公府)的原因。 沐氏作为封疆大吏,手握重兵,却长期镇守云南,没有惹来杀身之祸,主要是因为有功而不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而历明朝一朝,南方并不那么安定,所以,沐氏就有存在的必要。沐英作为云南沐氏的鼻祖,自幼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