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亲生母亲到底是谁?碽妃?马皇后?永乐帝身世为何扑朔迷离

朱棣亲生母亲到底是谁?碽妃?马皇后?永乐帝身世为何扑朔迷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888 更新时间:2024/1/22 11:36:42

朱棣

永乐帝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五征漠北,三讨安南,修大典,下西洋,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算得上成绩斐然,为明朝日后百年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但他为了从侄子朱允炆手中篡夺皇位,发动靖难之役,对建文党人进行了残忍屠杀。

他的夺权过程一直为后人诟病,关于他继位的正统性也备受争议。在嫡庶长幼有序的时代里,非嫡非长的皇子继承皇位是是要背负巨大的道德枷锁的。虽然他自称生母为马皇后,但很多人认为他是碍于政治需要篡改了历史。他到底是不是马皇后的亲生子?又是否有朝鲜、蒙古血统?

一、 非异族女所生

1. 猜测一:高丽贡妃所生

“高丽妃说”最早见于近人朱彝尊的《跋南京太常寺志》,其根据是谈迁的《枣林杂俎》,但《枣林杂俎》中并未确切记载其母为高丽人。在高丽史、朝鲜史中,对朱棣生母也没有明确记载,只在民间口传中大肆盛行。

这一说法显然是不可靠的。朱棣出生于公元1360年5月,就在该年爆发了龙湾之战。陈友谅联合张士诚对朱元璋驻地集庆 (今江苏南京),发起东西夹击。不料反中了朱元璋的“诱敌深入”之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无数。

朱棣

经此一役,朱元璋才算是站稳脚跟,乘胜追击,占领了太平、安庆、信州、袁州等地。由此可推测,朱棣生母嫁予朱元璋时,朱元璋只是一个小将军,离建立统一王朝还很远。当时陈友谅、张士诚俱在,远在朝鲜半岛的高丽国想要进贡女子给南京的朱元璋难度很大。

况且,高丽国也很难有如此慧眼,提前预知朱元璋日后能一统中华。所以说,朱元璋有一个高丽老婆的概率很低。

2. 猜测二:蒙古妃所生

成书于明末的蒙古编年史《诸汗源流黄金史纲》中有记载,成组生母是蒙古人洪吉剌氏,为元顺帝的第三福晋。当时朱元璋攻破元大都之后,纳了身怀有孕的洪吉剌氏,生下来的便是朱棣。《蒙古源流》、《鄂尔多斯口头故事集》等稍晚一些的著作中也有类似记录。

显然这一说法杜撰的可能性很大。朱元璋攻入元都的时候,朱棣已经虚九岁了,怎么可能是元妃之子?

那么,不是所谓元顺帝的遗腹子,可不可能是其他蒙古女子所生?其实这种可能性也很小。朱元璋的第二子秦王朱樉正妻王氏乃元朝王保保之妹,可见,蒙古女子并不为朱元璋以及明初朝廷所不容。而洪武年间未见有蒙古后妃的任何记载,很大概率就是并没有这么一位蒙古妃子的存在。

此外,永乐帝本人的生平事迹也可以看出“蒙古妃说”的不靠谱。朱棣五征漠北,与蒙古军队多次交战,他还亲临前线上阵杀敌。他这与蒙古人不说是血海深仇,至少也是无甚亲缘吧。由此可见,蒙古妃子的说法并不能自圆其说。

马皇后

二、嫡出可能性更高

1. 猜测三:碽妃所生

明朝天年间沈若霖所编撰《南京太常寺志》中记载,马皇后无子,朱元璋无嫡子。懿文太子朱标,以及秦王、晋王的生母都是淑妃李氏,朱棣的生母则为碽妃。这种说法一出现就在当时引起了热议。此前的主流观点都认为,朱元璋前五子皆为马皇后所出,而碽妃则是闻所未闻,史书中未见只字片语。

《南京太常寺志》为何书?我们都知道,明朝建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后来朱棣迁都北京,但主要宗庙机构都还是设在南京,这里就包括太常寺。太常寺主管宗庙礼仪,负责皇家太庙和祭祀事务。《南京太常寺志》中所言,多源于沈若霖在太常寺的公务,应当有一定的可信度。

此外,明末钱谦益、李清、张岱等人曾实地走访孝陵享殿,核其真伪。明时宗庙配享按“左昭右穆”来排位次,即中间为祖先,其下左(东)为昭,右(西)为穆,依长幼尊卑之序排列,碽妃的地位是“穆位第一”,独居右(西)列第一位。这似乎佐证了《南京太常寺志》中的说法,可还有一些疑点未清:

祭祀牌位顺序当真如此吗?嘉靖年间郑晓的《今言》中有记载,“太祖陵不知祔葬几妃。今陵祭旁列四十六案,或坐或否,大抵皆妃嫔也。”

郑晓对孝陵牌位是有详细记载的,但只说是一人一案,未见有位序差别一说,更没有任何关于碽妃的记录。沈若霖的说法与前人郑言说法有悖,碽妃是否为尊位尚存疑。

祭祀牌位顺序可否推理出朱棣生母?言之凿凿几位皇子生母的《南京太常寺志》,到了今天已经失传,虽然被明末清初诸多学者称引,但其原文如何今人不可知。此外,持“碽妃说”观点者,皆是通过牌位顺序得出的推论。但是,牌位顺序更多是说明此妃与朱元璋的关系,并不能直接说明其与朱棣的关系。

马皇后

如果明孝陵享殿的碽妃尊位,是朱棣为了私祀其生母所刻意安排的,那么只需在享殿中安排太祖、马皇后、碽妃三人即可,何必帮懿文太子等人张罗,将其生母李淑妃也供奉起来?

再者,如果马皇后真无所出,朱元璋无嫡子,那朱棣私改生母以迎合嫡长子继承制的说法,不更是无稽之谈吗?综上来看,“碽妃说”也不太靠得住。

2. 猜测四:马皇后所生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朱元璋前五子都是马皇后所生,其中就包括第四子明成祖朱棣。《明太祖实录》成书于建文三年,但在永乐帝登基后又修改过两次,所以我们今天看见的版本是朱棣授意修改后的。

但是《明实录》毕竟是我们研究明史的最正统材料,而其他有朱棣生母记载的史料,最早成书也在明朝末年,年代相隔久远,信息来源未必靠谱,真实性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其次,修改史料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朱棣要抹杀隐藏一位给朱元璋生过儿子的后妃的全部记录,包括谕旨、档案、起居注等诸多文书,是如何做到滴水不漏,是如何堵上言官清流的悠悠众口,以至于在明朝中后期之前未见质疑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建文帝朱允炆原本也是庶出。在太子朱标的元妻常氏去世后,朱允炆的生母吕氏被朱元璋和朱标扶正为继室。虽然常氏所生嫡长子朱雄英早亡,但嫡次子朱允熥也是皇太孙之位的合法继承者。

既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允炆的继位合法性能得到认可,那么如果朱棣要篡改历史,与其将生母的所有记录抹除,并假称为马皇后亲生之子,为什么不直接将生母篡改为朱元璋继皇后呢?

朱棣

在他前面三个哥哥死后下,他这个新晋嫡子顺位继承大统,不也是名正言顺吗?还能给自己亲生母亲正名,何乐而不为呢?

三、永乐生母为何如此扑朔迷离

依上文分析,马皇后为永乐帝生母的概率极大。可为何这么多年众说纷纭,以至于至今成谜呢?

1. 精神胜利法

高丽妃、蒙古妃等说法,多见于蒙古、高丽的民间传闻。如同乾隆帝是海宁陈氏之子,元顺帝是宋恭帝之子等谣传一样,都是亡国者的一种自我慰藉,一种“精神胜利法”。

2. 篡位“污点”

在古代,篡位被认为有悖儒道,朱棣的造反篡位为当世所不容。他以清君侧的名义发起靖难之役,在世人眼中是杀侄背德之人,理所当然的认为他名不正言不顺。就是到了今天,因为朱棣对建文旧臣的残忍迫害,他仍然遭受众多非议,很多人在道德上不认可他,情感上更偏向于他篡改史书的说法。

而他也确实有私改的前科。明朝皇家族谱《天潢玉牒》最初采用二子论,将行四的成祖和行五的周王记为马皇后所出,将他的前三位哥哥皆记为庶出。但此举意在改为“嫡长子”。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明文规定,“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而朱棣前面三位兄长皆有子嗣,无论如如何轮不到他来继承皇位。

那么就只有将自己改为嫡长子才有继位的合法性。而最终定稿改回“五子同母”,也恰恰说明了篡改历史并非易事,君王的所作所为必须顾忌着天下人的看法,以免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3. 传奇色彩

朱棣

早在明末的时候,元妃、高丽妃等说法就在街头巷尾开始流传,因为有传奇色彩,大家喜闻乐道。 到了现代,在诸多的影视作品中,编剧们又大撒狗血,为了增加冲突性可看性对野史上的说法极尽描写。

自媒体时代,为了吸引碎片化阅读的用户的眼球,为了满足大家高强度工作之余的八卦需求,出现各种“震惊!永乐帝的母亲竟然是她”的文章,也就不足为奇了。加上朱棣本人毁誉参半,“黑粉”不少,乐意费工夫为他塑造弃生母、撒谎言的不义形象。

四、结语

历史其实就是过去的故事。因为距今年代遥远,我们今人只能从古籍记录中寻找蛛丝马迹,用断案推理的方法,揭秘历史的真相。历史真相的探究不能依靠主观臆测和一厢情愿,要靠证据说话。

我们了解历史最主要还是为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对于历史的隐秘幽微之处,我们只要在既有史料的基础上,尽力还原历史的真相便可。

更多文章

  • 朱棣为什么没杀沐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可以尝试分析一下朱元璋为什么不杀沐英,而朱棣为什么不取消沐王府(即黔国公府)的原因。 沐氏作为封疆大吏,手握重兵,却长期镇守云南,没有惹来杀身之祸,主要是因为有功而不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而历明朝一朝,南方并不那么安定,所以,沐氏就有存在的必要。沐英作为云南沐氏的鼻祖,自幼被

  • 朱棣为什么会被朱标踩在脚下?史学家:他不过是个“野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为什么怕朱标,山河月明朱标拿鞭子抽朱棣,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关系

    朱标与朱标相差的距离到底是什么?文章篇幅较长大家慢慢鉴赏! 朱标根正苗红朱标从一出生起,朱元璋就对他抱有极大的期望。自朱标记事起便开始认真的学习,事事都听从朱元璋的安排。朱标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吴王世子了,这样宠爱在朱家王朝几乎是没有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笔者会说朱标是根正苗红,他作为马皇后的第一个儿子

  • 朱棣临终狂呼一死囚的名字,太子哭着将他释放,从此开创大明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棣临死说出的秘密,朱棣的棣怎么读,山河月明朱标拿鞭子抽朱棣

    朱棣的一生确实值得让人叹息,朱棣从小就是一个不受父亲喜爱的孩子,即使朱棣战功赫赫,父亲的眼里好像也从来看不见他。后来,父亲死去,侄子登上皇位,又对他忌惮重重,想要夺了他的权力。 后来,朱棣作为帝王,他的一生也极不安稳,所有人都在说他是夺了侄子的皇位,是一个不知忠义的君王。而朱棣呢,除了要巩固上任皇

  • 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保江山连杀功臣,傅友德自提儿子首级扔他面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所有的开国皇帝中,属朱元璋最特殊,他放过牛、出过家、讨过饭,在所有草根出身的皇帝中,也属他出生最为低贱,即便是汉高祖刘邦都至少是个亭长,唯有他是真真实实的"草根"。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所有皇帝中,他最为爱民,他在上台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没有一件事是不为民做,没有一件事是不为民想。但是一个人的经历

  • 朱标不死,如果坐上皇位,会是朱棣的对手吗?专家一席话让人心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标不死朱棣还能够当上皇帝吗,朱标和朱棣对话,如果朱标没死朱棣会造反吗

    朱标十三岁时,朱元璋当上了吴王,随即把朱标封为王世子,告诉整个集团的人,我的这个儿子就是你们以后的主公了。把全部政治资源向朱标倾斜,派大儒宋濂给他做老师。朱元璋一有空闲还亲自教导他的孩子朱标。 洪武元年,朱元璋登位做皇帝后,也立马册封朱标为皇太子。为他开府东宫,命令朱元璋集团骨干兼职为东宫官:李善

  • 朱元璋:有人造反吗?无人敢答,一老头回复8个字,朱元璋: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同时为了防止贪官污吏盘剥百姓,朱元璋还制定了十分严苛的惩罚措施。他曾诏令天下说:“为惜民命,凡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宥。”即使制定了如此严厉的惩罚措施,但在利益面前,一些贪官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铤而走险。同时由于天下太大了,朱元璋精力又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为了防止小官大贪,朱元璋也采

  • 朱元璋:我寿命多久?道士:比我多1天,老朱听后下令:给我斩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有些人会相信星座,在古代也是有专门的占卜师根据星星的位置判断国家的运势,而一般都是国师担任这个职位,因为可以预测到未来,所以这种人的身份很是受人尊敬。当明朝没有建立的时候,朱元璋和张士诚、陈友谅等人争霸全国,旗鼓相当,胜负未卜没有可知,朱元璋听说了刘伯温长于看相算命,就命人将刘伯温找来让刘日新为

  • 清代最后一任伊犁将军--志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哪年设置伊犁将军,清朝伊犁将军品级,伊犁将军有多少兵力

    戊戌变法失败后,志锐被划入翁同和集团,险些入狱。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再度被贬,派往伊犁任索伦营领队大臣,这是志锐第一次到新疆。按清朝体制,领队大臣只管带兵,对朝中大事及地方政务均无权过问,也不得单独向朝廷递送奏折。一向关注时事的志锐在伊犁任职期间深居简出,寡于言语,终日饮酒作诗排遣内心郁闷。

  • 她是乾隆亲自指定的皇后,收养了一个儿子,养子最后也当上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永琰对钮祜禄氏还是比较喜爱的,婚后三年纽祜禄氏生下一个女儿,可惜这个女儿名字都还未来得及取就早早夭亡。乾隆六十六年,钮祜禄氏又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绵恺,之后又生下一个儿子绵忻,也就是说,钮钴禄氏一共生育了2子一女,除了女儿早夭外,2个皇子都健康长大。嘉庆二年,因孝淑皇后去世,中宫之位不可一直空悬,钮

  • 雍正到死都不明白,为何甄嬛在怀孕后,还要挺着大肚子去荡秋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甄嬛传》这部电视剧中,甄嬛初入宫中并没有奢望皇恩,并且也不想被宠幸,甚至称病来躲避皇恩,在宫中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一生。但是一切都因一个秋千被毁了,当时甄嬛想在御花园荡秋千,便让小允子去御花园中扎一个秋千。秋千扎好以后,甄嬛带着流朱一起去玩耍,也是在这一刻,她认识了皇帝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甄嬛坐在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