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国初建的官员,为何都是来自曹操的手下?

魏国初建的官员,为何都是来自曹操的手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882 更新时间:2024/2/4 1:12:53

[var1]

在官渡之战前

尚书台又增设左右仆射两个官职,荣郃任左仆射,卫臻任右仆射。从当时情况来看,战争一触即发,而袁绍实力强大,此时增设这两个官职,应该是为了能够让荀彧腾出手来帮助曹操应对和袁绍的战争。而原来的尚书仆射钟繇已经去长安抚慰西部。史书中关于荣郃的记载不多,中记录他之前为执金吾。卫臻为卫兹之子,卫兹在曹操起兵时就帮助曹操,后战死。卫臻应该也是曹操的心腹。 六卿应为郎中令、大理、太仆、大鸿胪、少府和大司农。不过检索各类典籍,找不到最初担任魏国大鸿胪的官员。

[var1]

洪饴孙认为六卿中有中尉,中尉在晋制中为卿,但是否为魏国初期的六卿之一还不确定。不过这些机构设置可能只是最初的一个组织构架,最开始还没有确定具体的人选,那些官员只是渐次任职。最后只能确定其中的五卿:郎中令、太仆、大理、大司农和少府。 首先来看一下魏国初建时的官员。在魏国建立之前,袁涣杜袭为丞相军祭酒,国渊、王修都曾为魏郡太守,钟繇为前军师,荀攸为中军师,凉茂为左军师,毛玠为右军师,谢奂为长史,崔琰、常林、何夔为丞相东曹掾,徐奕为丞相长史,和洽为丞相掾属,王粲为丞相掾,卫觊为汉侍中,韩浩为中领军,曹洪为中护军。

[var1]

曹操设置各个官职

前军师、中军师、左军师、右军师、中领军和中护军都由曹操设置,都是丞相私属,不是汉朝官名;丞相军祭酒、丞相东曹掾、丞相掾属、丞相长史都是丞相府官吏;谢奂为人不详,担任长史为丞相府官员还是汉廷官员还不确定,不过从他劝曹操为魏公来看,应该是丞相府长史;魏郡就位处魏国领域内,邺城就在魏郡内,魏郡应该是魏国的中心,魏郡太守必然是曹操十分信赖的人;卫觊虽然是汉廷的侍中,但他曾在曹操的司空府任职,也是曹操的坚定拥护者。

[var1]

从这些可以看出,魏国初建的官员大部分原来是丞相府的官员,由曹操选举而来。比起丞相府,魏国更像是个小朝廷。从官员本身来看,他们的政治升迁与曹操息息相关,而和汉帝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们也不需要汉帝的任命,因为曹操有了设置官员的权力。从曹操这方面来说,他有了属于自己的比较完整的官僚体系,以后做起事来更加方便。魏国虽然有了相对完整的官僚机构,但是在名义上它还是汉制下的诸侯国,而丞相府还是中央政府,具有领导地方的权力。之后曹操又不断调整魏国和丞相府的关系。

[var1]

结束语:

一方面增设丞相府机构,加强丞相府的军事职能,如在建安十九年置理曹掾属来掌管军法,高柔由魏尚书郎转拜丞相理曹掾。另一方面也有魏官入丞相府任职或魏官兼任丞相府官员。如司马懿曾经为魏太子中庶子,在建安二十二年调任丞相军司马;杜袭以魏侍中领丞相长史,陈群以魏侍中领丞相东西曹掾。如此来看,这些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汉丞相府和魏国政府的职能分工,魏国政府主要负责处理政务,汉丞相府负责对外征战的军事管理和指挥。还有一些官员在魏国担任职位后,又重新返回汉廷。例如卫觊,曾为魏尚书,在曹丕既位后,回到汉廷担任汉侍郎,“劝赞禅代之义,为文诰之诏。”由此来看,卫觊返回汉廷只是为了完成汉魏嬗代。

更多文章

  • 三国冷门奇才陈登:文能治徐州、除吕布,武能破孙策!可惜死于吃生鱼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除了这些著名的一线三国名人,还有一些冷门的二三线人物,虽然他们的名气不是很大,但是在历史上所做的事情丝毫不逊色,本期以史为鉴就跟大家聊聊三国中的一位冷门奇才——文能治理徐州,武能除吕布 ,破孙策的陈登陈元龙!陈家是徐州本土的豪族,陈登的叔爷爷陈球在汉灵帝时当过太尉,他的父亲陈珪和四世三公的袁绍袁

  • 项羽死后楚国还有15万兵马,为什么钟离昧只身投靠韩信最终被抛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项羽死后他的十万部队去了哪里,钟离眛为啥背叛项羽,项羽死后的三个情况

    [var1]1钟离眛是对项羽始终不离不弃的将领之一,另一位是龙且,早已战死,暂且不论,垓下之战项羽无颜过江见江东父老因而自刎而死,那么项羽无颜面回江东见父老,且江东还有属于项羽的地盘,人口还有上百万,兵马还有至少15万之众,钟离眛完全可以打着项羽的旗号回到江东,招兵买马继续与刘邦对抗,即使要投靠韩信

  • 奥利给!秦始皇靠爱豆C位出道,33岁翁斐然变素人,五官依旧耐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有这样评价,历代未有之。当然是因为他建立了不世功业,统一了中国。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是开创大一统中华的始皇帝,是推动历史进步,大有作为的皇帝。有位博主,以现代正当红的爱豆年龄为例,用饭圈思维,给网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秦始皇的牛掰。他是这样说的,秦始皇在丁程鑫进18楼的年纪当上了皇帝,在蔡徐坤的年纪出掉了

  • 都知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但很少有人知道,周公才是儒学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孔子为什么崇拜周公,孔子为什么能创立儒家,儒家创始人孔子

    [var1]那么,什么是周公解梦?为什么叫《周公解梦》?周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周公解梦到底真实可信吗?周公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孔子以“吾不复梦见周公矣”之言,隐喻周代礼仪文化的失落。孔子特别推崇周代礼仪,在他看来,周代的政治制度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周公是经常在孔子梦中出现的人物,在长期以儒教文化

  • 秦时明月:李斯走过的“道路”并不平坦,到处铺满了“枯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李斯出身小圣贤庄,曾和韩非一起 拜在荀子门下学习,由于嫉妒韩非的才华,学成之时便投入了当时最强的秦国,目的就是想有实力和韩非一较高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李斯是个嫉妒心极强的人,他为了能有实力和韩非一较高下不惜以身犯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敲开了秦相吕不韦的大门,成为吕不韦的食客。后来他不小心卷入了八玲珑的

  • 谈谈战国时期,赵国和燕国出现的两次禅让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燕王哙的禅让燕王哙是战国中期燕国的国君,他在位时期正是齐、秦两国崛起,将战国初期称霸的魏国赶下霸主宝座的混乱时期。而燕国作为资格最老的诸侯国,虽然跻身战国七雄之列,但是实力并不强。整个战国中前期的历史就是一部变法图强的历史,由于战国初期魏文侯任用李悝开展变法,使魏国迅速成为战国的第一位霸

  • 汉朝名将霍去病,一生未娶英年早逝,为何会留下一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国家内部的政策改革与发展,汉武帝对外采取扩张政策,彻底解决匈奴的威胁,夺取河西走廊,将汉朝的北部疆域,从最初的长城沿线,推到了北漠地区。众所周知,自古君王皆多疑,但是汉武帝对当时功劳最高的霍去病加官进爵,却从来不疑心他,这是为何呢?霍去病是平阳公主府的丫鬟卫奴儿所生,因不被父亲承认,更是落得私生

  • 秦穆公说:德行有缺的姬夷吾更加有利于秦国控制晋国^Retitle^1676595816798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国的由来中,一直到了平王东迁才有了正式的地盘和名号,当然这样的地盘是周平王许诺的已经被戎狄部落占领的土地,所以秦国只能浴血奋战,自己打拼土地。但就算是这样的自强不息也不被其他诸侯国接受,因为秦国的先祖是养马的。到了秦穆公时期,秦国明白自己的势力一直在中原之外的西边,想要和中原先进文明接

  • 三国盛产人才的两个郡:一个盛产谋士,一个名将辈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颍川郡一、荀彧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跟随曹操后,荀彧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于寿春忧郁而亡(一说服毒自尽),享年五十岁。二、荀攸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曹操迎天子

  • 秦国得蜀中奠定灭六国之基,三国诸葛亮却说益州疲弊,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答案是否定的,这里有三个原因:其一是二者参照的角度不同;其二是秦国的国土面积更大,不光拥有益州一地;其三是诸葛亮笔下的益州连年战乱,确实已经过度的消耗了民力。(一)秦与六国当时的秦国相比于六国,无论在国土面积上还是在综合国力上都是比较强的国家。而三国时期的蜀国则不是这样,他们的综合实力与吴国相当,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