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冷门奇才陈登:文能治徐州、除吕布,武能破孙策!可惜死于吃生鱼片

三国冷门奇才陈登:文能治徐州、除吕布,武能破孙策!可惜死于吃生鱼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008 更新时间:2024/1/5 9:21:25

但是除了这些著名的一线三国名人,还有一些冷门的二三线人物,虽然他们的名气不是很大,但是在历史上所做的事情丝毫不逊色,本期以史为鉴就跟大家聊聊三国中的一位冷门奇才——文能治理徐州,武能除吕布 ,破孙策陈登陈元龙!

陈家是徐州本土的豪族,陈登的叔爷爷陈球在汉灵帝时当过太尉,他的父亲陈珪和四世三公的袁绍袁家都是一起混过的,袁术想当皇帝的时候直接写信叫陈珪过来帮自己,还把陈珪的二儿子扣下来当人质。但是被陈珪大义凛然地骂了一顿,双方就此结仇。

陈登就是陈珪的长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陈登不但家学渊源,而且少年时代就有扶世济民之志,更重要的是陈登还是个实干派,没有像孔融那样只会空谈。

陈登25岁举孝廉,当了东阳县长,就把当地治理得很好。恰好徐州赶上天灾人祸,粮食很成问题,于是陶谦直接把陈登提拔为典农校尉,让他来解决徐州人吃饭问题。

陈登也没有谦虚,直接上任派人巡查土地问题,开凿水利设施,短短几年就搞了大丰收出来,老百姓交口称赞。

(陈登)乃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粳稻丰积。——三国志

陶谦死后,刘备接管了徐州,这就是小说里的三让徐州的故事。但是刘备能接管徐州,更多的是靠着陈登、糜芳、孔融等人的大力支持之下,要是没有陈家、糜家、孔家的支持,刘备根本不可能顺利接管徐州。

而且刘备和陈登关系极为融洽,互相都非常欣赏,要是没有吕布乘着刘备打袁术抢占了徐州,陈登估计就能先入为主成为刘备的“军师”,没有诸葛亮啥事了。

刘备被吕布打跑后,陈登父子对于吕布可以说是恨得牙根痒痒,表面上臣服于吕布,但是但凡是吕布想要做的,陈氏父子都要给他破坏了。

吕布想和袁术结为亲家,陈珪一想,吕布的徐州和袁术的扬州要是连起来,就会成为大汉的心腹大患,就给吕布献计,破坏了双方的联姻。

随后陈登借着给吕布求官的借口前去见曹操,跟曹操密谋除掉吕布的计策。

图注:影视剧中的陈珪

果然没多久吕布就白门楼了,其中陈登父子出了大力气。

明代大才子李贽zhì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直接感慨道: 陈珪父子,弄吕布如婴儿,可怜吕布全不知也。

陈登在这里更多体现的是他治理地方以及出谋划策的能力,后来被曹操任命为广陵太守的时候,却表现出来了超强的军事能力。

陈登在当广陵太守的时候,把当地治理得服服帖帖,而且陈登早就看出江南位置非常重要,经常建议曹操乘着孙策还没有发育起来,赶紧先把江南给收了!

但是曹操此时忙着搞定袁绍以及河北等地,没时间管江南。虽然曹操顾不上,但是陈登看着孙策一天天攻城略地,也早早就做好了战争的准备。

果然,孙策在拿下皖城后也看上了广陵这块肥肉,就派十倍于广陵的士兵来攻。陈登直接命令偃旗息鼓,示弱于人,自己登上城楼仔细观察敌军阵型,等到敌人士气低迷,阵型混乱之时,突然帅军从城中冲出,杀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还派出仅有的骑兵从后包抄,阻隔了对手上船的后路。

这一战直接打得孙策的队伍弃船逃命,陈登亲自擂鼓助威,斩首万数。

乃申令将士,宿整兵器,昧爽,开南门,引军诣贼营,步骑钞其后。贼周章,方结陈,不得还船。登手执军鼓,纵兵乘之,贼遂大破,皆弃船迸走。登乘胜追奔,斩虏以万数。——三国志

后来孙策死了,孙权也想拿下广陵,再一次派重兵围攻。陈登一方面大张旗鼓地派人去跟曹操求救,一方面偷偷摸摸在救兵必来的路上每隔一段就放上一堆柴火,还整整齐齐排成行。

等孙权围城围得差不多了,陈登偷偷派人点燃柴火,远远望去跟援军抵达一样。吴兵大吃一惊,没想到援兵这么多,还来得这么快,于是军心不稳,被陈登再次出击击败,陈登再次乘胜追击,又一次斩首万级。

陈登也因功被升迁到东郡当太守,而且陈登离任的时候,父老乡亲都舍不得,都说你去哪我们就跟着你,再来一个领导我们都不一定能活下去。

这种老百姓跟着离开的故事,整个三国故事里也只有以仁义著称的刘备在荆州逃难时才堪匹敌。

可以说陈登无论文才武略都非常出众,可惜的是陈登年轻的时候爱吃生鱼片,结果中了河鱼中的寄生虫,年仅39岁就因病去世了,不然整个三国时期还会多出不少精彩。

陈登去世后,曹操终于有时间向南发展了,但是此时孙权已经在江南站稳脚跟,曹操每次想到这里都后悔地说:“临大江而叹,恨不早用陈元龙计。”

虽然陈登后来成了曹操的得力助手,但是刘备依然对陈登非常尊重。

刘备在荆州的时候,有一个名士许汜从徐州来,刘表和刘备陪他一起吃饭,席间就问这一路上的见闻。

这哥们直接说:我在徐州的时候见到了陈登,他名气很大,没想到却是一个非常高傲的人,满是江湖气。

刘备就不愿意了,他先问问主人刘表是怎么个看法?

刘表老滑头就打了个呵呵,说:名满天下的陈登不应该是这样的人呀,但是客人是名士也不至于说谎吧。

刘备于是又问:你说陈登有江湖气,他做了啥事吗?

许汜说:我去下邳的时候,陈登坐在高处,让客人们坐在下面,正眼都不瞧我们,所以我说他这个人太高傲。

刘备直接讽刺道:您素有国士之风。现在天下大乱,连皇帝都没地方呆。陈登胸怀大志,希望结交的都是有匡扶汉室之志的人。可是您直接跟陈登要多少田地,修多少宅院,假如当时是我接待你,我直接上百尺高楼上去高卧,而让你们睡在地下,哪里只有区区上下床的区别呢?”

刘表听了,放声大笑。

这也正是成语求田问舍的来历。

甚至刘备还评价陈登是:“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意思是陈登这样的人只有历史上的大才才可以相比,这评价相当高了。

陈登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他的才能却是极为突出,无论是治理地方还是军事指挥都是三国时期顶级的人才,更何况陈登还具有相当厉害的战略眼光。这样的人自然能得到曹操和刘备两位枭雄的尊重。

只可惜陈登因为吃了生鱼片而英年早逝,真是可惜可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项羽死后楚国还有15万兵马,为什么钟离昧只身投靠韩信最终被抛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项羽死后他的十万部队去了哪里,钟离眛为啥背叛项羽,项羽死后的三个情况

    [var1]1钟离眛是对项羽始终不离不弃的将领之一,另一位是龙且,早已战死,暂且不论,垓下之战项羽无颜过江见江东父老因而自刎而死,那么项羽无颜面回江东见父老,且江东还有属于项羽的地盘,人口还有上百万,兵马还有至少15万之众,钟离眛完全可以打着项羽的旗号回到江东,招兵买马继续与刘邦对抗,即使要投靠韩信

  • 奥利给!秦始皇靠爱豆C位出道,33岁翁斐然变素人,五官依旧耐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有这样评价,历代未有之。当然是因为他建立了不世功业,统一了中国。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是开创大一统中华的始皇帝,是推动历史进步,大有作为的皇帝。有位博主,以现代正当红的爱豆年龄为例,用饭圈思维,给网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秦始皇的牛掰。他是这样说的,秦始皇在丁程鑫进18楼的年纪当上了皇帝,在蔡徐坤的年纪出掉了

  • 都知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但很少有人知道,周公才是儒学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孔子为什么崇拜周公,孔子为什么能创立儒家,儒家创始人孔子

    [var1]那么,什么是周公解梦?为什么叫《周公解梦》?周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周公解梦到底真实可信吗?周公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孔子以“吾不复梦见周公矣”之言,隐喻周代礼仪文化的失落。孔子特别推崇周代礼仪,在他看来,周代的政治制度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周公是经常在孔子梦中出现的人物,在长期以儒教文化

  • 秦时明月:李斯走过的“道路”并不平坦,到处铺满了“枯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李斯出身小圣贤庄,曾和韩非一起 拜在荀子门下学习,由于嫉妒韩非的才华,学成之时便投入了当时最强的秦国,目的就是想有实力和韩非一较高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李斯是个嫉妒心极强的人,他为了能有实力和韩非一较高下不惜以身犯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敲开了秦相吕不韦的大门,成为吕不韦的食客。后来他不小心卷入了八玲珑的

  • 谈谈战国时期,赵国和燕国出现的两次禅让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燕王哙的禅让燕王哙是战国中期燕国的国君,他在位时期正是齐、秦两国崛起,将战国初期称霸的魏国赶下霸主宝座的混乱时期。而燕国作为资格最老的诸侯国,虽然跻身战国七雄之列,但是实力并不强。整个战国中前期的历史就是一部变法图强的历史,由于战国初期魏文侯任用李悝开展变法,使魏国迅速成为战国的第一位霸

  • 汉朝名将霍去病,一生未娶英年早逝,为何会留下一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国家内部的政策改革与发展,汉武帝对外采取扩张政策,彻底解决匈奴的威胁,夺取河西走廊,将汉朝的北部疆域,从最初的长城沿线,推到了北漠地区。众所周知,自古君王皆多疑,但是汉武帝对当时功劳最高的霍去病加官进爵,却从来不疑心他,这是为何呢?霍去病是平阳公主府的丫鬟卫奴儿所生,因不被父亲承认,更是落得私生

  • 秦穆公说:德行有缺的姬夷吾更加有利于秦国控制晋国^Retitle^1676595816798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国的由来中,一直到了平王东迁才有了正式的地盘和名号,当然这样的地盘是周平王许诺的已经被戎狄部落占领的土地,所以秦国只能浴血奋战,自己打拼土地。但就算是这样的自强不息也不被其他诸侯国接受,因为秦国的先祖是养马的。到了秦穆公时期,秦国明白自己的势力一直在中原之外的西边,想要和中原先进文明接

  • 三国盛产人才的两个郡:一个盛产谋士,一个名将辈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颍川郡一、荀彧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跟随曹操后,荀彧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于寿春忧郁而亡(一说服毒自尽),享年五十岁。二、荀攸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曹操迎天子

  • 秦国得蜀中奠定灭六国之基,三国诸葛亮却说益州疲弊,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答案是否定的,这里有三个原因:其一是二者参照的角度不同;其二是秦国的国土面积更大,不光拥有益州一地;其三是诸葛亮笔下的益州连年战乱,确实已经过度的消耗了民力。(一)秦与六国当时的秦国相比于六国,无论在国土面积上还是在综合国力上都是比较强的国家。而三国时期的蜀国则不是这样,他们的综合实力与吴国相当,却

  • 李牧为何没能参加长平之战?给李牧迷们一个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李牧是赵国在战国末期唯一的军神,以一己之力带领赵军抵抗秦军,数次把赵国从灭国的边缘拉了回来。李牧死后不到半年,赵国便被王翦所灭。赵王迁冤杀李牧,可真谓自毁长城,自灭社稷。但像李牧这样的优秀军事将领,《史记》对他记载却存在残缺,至少李牧迷们心中一直存在三个疑团:(一)李牧到底是哪位赵王在任期间大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