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是汉人,是乾隆的生母,她原姓钱,后改姓钮钴禄

她是汉人,是乾隆的生母,她原姓钱,后改姓钮钴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626 更新时间:2024/1/17 12:04:30

在这批公布的谕旨中,有一份是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十四日的上谕,主要内容是雍正把藩邸的侍妾封妃,其中有关熹妃是这样写的:“格格钱氏封为熹妃。”格格是指藩邸的使女,而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这位格格居然姓钱,而不是钮钴禄。我们可以对比《清世宗实录》的记载(编纂于乾隆六年即1741年),同样的上谕,其他的内容都一致,唯独熹妃有了变化:“格格钮钴禄氏封为熹妃”。上谕是第一手的原始资料,而实录是后期编纂的,从证据效力角度讲,上谕优于实录。不过,有没有上谕写错,后期进行补正的可能呢?

在这里就需要说一下允祹。允祹是康熙的皇十二子,雍正初年管理礼部。根据正史记载,在雍正二年六月,其因将封妃金册上的妃子姓氏写错,被从贝子降为了镇国公,至于妃子是谁,史料并未记载。那么,有没有可能是他把熹妃的姓氏写错了呢?根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雍正举行了册封典礼,熹妃的册是这样写的:“咨尔格格钮钴禄氏”。前面也都说了,实录是后来编纂的,那么原始的册文又是怎么写的呢?是否与实录所载有差别?

虽然原版册文已不得见,但所幸的是熹妃册文制草者黄之隽,将他的制草文流传下来。黄之隽原是翰林院编修,为皇家的册文、碑文、祭文制草是其职责所在。晚年退休后,黄之隽自定他的全集《(上广下吾)堂集》,其中制草卷,收录了他的二十篇制草,内有熹妃册文底稿,实录里的那句“咨尔格格钮钴禄氏”,在底稿中是“咨尔钱氏”。另外,生活在康雍乾时代的萧奭,做《永宪录》将他所见的邸报、诏谕汇集成书,关于雍正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封妃大典的邸报,书中是这样记载的:“丁卯,午刻上御太殿……封钱氏为熹妃。”通过黄之隽的制草和萧奭的邸报摘抄,我们可以知道,原版金册上,极有可能熹妃就是钱氏。而允祹之错,莫非真的与此有关?

笔者认为,所谓的允祹在金册错写妃姓,与熹妃无关。首先,如真的是熹妃金册错误,既然允祹作为皇亲都受到处罚,制草者黄之隽安然无恙,可能吗?其次,允祹如果把熹妃金册写错,那上谕中的“格格钱氏”又作解释?要知道,无论《清史稿》还是《清世宗实录》,允祹的错误都是在金册上错写妃姓。

最后,从流程看,先是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发布上谕,再根据上谕,草拟封妃金册,金册正式赐给妃子,已是十二月二十二日封妃大典上的事了,而将大典的经过做成邸报,更是之后的事情了。如果真的是把钮钴禄错写成钱氏,在上谕颁告天下后,这个错误就应当被发现,别人不说,钮钴禄格格早就去告御状了,怎么可能让你一错再错呢?再退一步讲,就算上谕的错误没发现,封妃大典上,雍正总是要发现的吧,怎么可能让之后的邸报继续保留错误呢?而发布时间相差十个月的上谕、金册、邸报,都把熹妃姓氏写成钱氏,那这就不是错误,而是说明熹妃真的姓钱。

总之,从证据学角度来讲,原版上谕、黄之隽制草和萧奭的邸报摘抄已能相互印证,可以认定这样一个事实,即熹妃原姓汉人的姓氏钱氏,后来改姓钮钴禄。那么有没有可能熹妃原是钱氏,后来被凌柱家的女儿钮钴禄氏调包,也就是说钱氏和钮钴禄氏是两个人呢?考虑到当时乾隆已经13岁了,知道亲生母亲是谁,如真的这样操作,让乾隆情何以堪?所以,这种可能是没有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熹妃钱氏,因为某种需要或者隐情,而改姓钮钴禄,为名正言顺,把她的母家安排为凌柱家,在后来编纂实录时,将钱氏的印迹全部抹掉。至于这隐情是什么,因为没有史料记载,笔者就不妄加推测了,想必这会是一个天大的秘密。(文/澹台卓尔,图片来自电视剧《甄嬛传》)

更多文章

  • 好圣孙朱瞻基:巩固了父亲的太子之位,确立了明代宦官的重要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朱瞻基简历,大明风华朱瞻基

    对于朱瞻基来说,他的一生基本可以分为两段:前期,为了让自己父亲明仁宗朱高炽顺利继位,努力向朱棣证明自己的能力;后期,为了制衡文官集团的庞大力量,不让自己失去对王朝的掌控,积极推动太监参与王朝治理。在明仁宗继位之前,他的太子之位并不牢靠,主要原因在于明成祖朱棣对自己的这位大胖儿子十分不喜欢。为此,曾先

  • 读《宋史·太宗一》:拿到玄幻小说主角模板的宋太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母亲王娡如果不是我自己知道我在写历史,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写玄幻小说,毕竟玄幻小说的主角基本上都是天生自带各种异象。以上这段文字是我根据《宋史·太宗一》中开头的一段话做出的合理想象,如有虚构,请找元朝末年丞相脱脱,因为他是编修《宋史》的负责人。宋太宗,赵炅(登上皇位后自己改的),初名赵匡义(爹妈

  • 为了防止年世兰怀孕:雍正足足上了3道保险,对枕边人也能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真的宠爱年世兰吗,雍正最爱年世兰,雍正王朝雍正命将士脱铠甲那段

    皇后如此,帝王也如此,皇帝对爱他的年世兰下手,仅仅是为了权利,而为了防止年世兰怀孕,雍正足足上了3道保险,对枕边人也能下手。1,欢宜香说到皇帝太后之所以能让年世兰无缘有个孩子,其中缘由逃不过这个欢宜香。而甄嬛告诉年世兰真相也包括欢宜香,这让年世兰最后的心理防线被击破。年世兰说欢宜香是皇帝为了爱她,特

  • 朱元璋与康熙的儿子都很多,为何二人对待太子的态度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有二十六位皇子,二十四位都已成年。太子是他的长子朱标。朱标康熙有三十五位皇子,也有二十四位成年。太子是他的次子胤礽。胤礽这两位皇帝的生育能力都比较强,而且生存率也比较高(在这一点上,朱元璋略胜一筹)。可他们俩对待自己选出来的太子,态度却完全不同。朱元璋想让太子朱标早点继承皇位,所以早早地就把太

  • 为何清朝末代皇帝傅仪退位后,满族人都改成汉姓,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毕竟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的。不过在清朝末代皇帝傅仪退位后,满族人都改成汉姓,这也是让很多人觉得十分不理解,但是其实这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一回事吧。当初,清朝时期皇室的话基本都是爱新觉罗氏,可以说得上是贵族了,而清朝灭亡后这些人也就沦落成

  • 明朝牛人很多,为什么下西洋的偏偏是太监郑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郑和,回族,原来姓马,叫马三宝。后来被朱棣赐名郑和。云南昆阳州人,生于官宦之家。其祖父是元朝的高官,相当于今云南省省长,父亲是侯爷,所以说他是正儿八经的富贵子弟。那么他是怎么成为太监的呢,事情是这样的。1381年,明军平定云南,十岁的郑和被俘虏带到都城,成为了一名小太监,后来被分到了燕王朱棣的府上,

  • 为何乾隆多次下江南?其实并不只是为了贪图享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当时很多人都会觉得,以为乾隆皇帝下江南只是为了贪图享乐。据记载,乾隆皇帝下江南也有着去看望父母的可能性,其实乾隆皇帝的父母是陈世倌夫妇。而在乾隆下江南的时候,也都是住在了陈家安澜园,只不过是想和父母一起团聚。后来,又加上一些史料的记载,人们也渐渐接受了这个情况。然而对于乾隆皇帝来说,其实多次下

  •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女儿?她们分别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赵匡胤有六个女儿,前三个女儿早亡,只有后三个女儿,活到了赵匡胤建国大宋时,所以自然女儿们也像以前的帝王一样,把女儿们联姻了!因史料不全,赵匡胤的女儿们按先后次序排。赵匡胤长女赵氏,建国后被赵匡胤追封申国公主,生卒年不详,生母不详,早薨。赵匡胤次女赵氏,建国后被封为成国公主,生母不详,早卒。赵匡

  • 他自称是多尔衮后人,为保贵族血脉娶表妹为妻,还向国家讨要故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个自称多尔衮的十代孙子,至今留着辫子。为了保证正宗皇室血系娶堂妹,甚至向中国要北京故宫祖宅的传奇。爱新觉罗氏州迪伴随着封建社会的毁灭,很多那个阶段的皇室贵族都隐名埋姓过着不张扬的生活。住在广州市的周家一家也很不张扬,因为周家的父亲一直

  • 明朝一官员太过清廉,回乡时盘缠吃紧,朱元璋勃然大怒:极刑处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他坐上皇帝的位置之后,制定了十分严格的法律法规,他亲手惩办了不少的贪官,对贪官可谓是一点儿也不手软,其中有些人甚至是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按理来说,痛恨贪官的朱元璋应该是十分赏识清官的,可他却曾经下令诛杀了一个清廉到连回乡的路费都没有的官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尝尽人间疾苦的皇帝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