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法律规定,有一种人就算杀人也不用偿命,如今我国也开始推行

汉朝法律规定,有一种人就算杀人也不用偿命,如今我国也开始推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83 更新时间:2023/12/23 13:50:12

当今时代,我们国家的法律已经发展得很相对完善。每一个公民的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每一个触犯法律的人也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其实,这个发展的过程是十分漫长的。从先秦时期开始,真正的法律开始萌芽,这个时期的法律文化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中原法文化、秦法文化、齐鲁法文化和楚法文化。而后,又经过几千年的转变,才有了今天的法律形态。

古代法律的发展

法律最初的形态出现在原始社会的氏族中,氏族是由不同地位等级的成员组成的一个团体。这个团体由于长时间生活在一起,而形成某种习惯,这些“习惯”就如同隐形的规则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每一位成员的行为。

之后,奴隶制度的出现,让法律有了更加具体。夏朝是由禹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这个时期是法律由习惯过渡成文法的关键时期。夏朝之后,迎来商汤,便有了继《禹刑》之后的《汤刑》。而后为西周,这个时期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观念。

后来一直到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建立“一法度”,将当时的法律向全国普及。秦始皇一直被后人称为暴君,很大的原因就是秦朝的法律过于严苛,甚至有点奇葩。例如:在秦朝,如果犯了偷盗罪,就要接受砍脚之刑,还要服相应年限的兵役;

如果有人乱扔垃圾,那么他将会被“黥”,就是在脸上刻字,以儆效尤;甚至,在秦朝男性也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虽然现在看来,这条法规非常离谱,但在秦朝,这可是明文规定。

据说,秦朝有个叫张仪的人。有一天,张仪的妻子生了一场大病,张仪实在心疼,照顾妻子的时候就抽噎了起来。妻子却忍着病痛和他说:“秦律有云,成年男子若是哭,可是要被送进官府的”。话音刚落,便离开了人世。这句话便是张仪妻子生前的最后一句话,可见秦朝的法律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在汉朝,这些人可以“杀人”

受秦朝的影响,汉高祖刘邦为了避免像秦始皇一样失去民心,创造出了不少的“恤刑制度”,并且废除了很多酷刑,开创了“文景之治”。除了秦朝的影响,儒家思想对汉朝的法律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孔子有云:“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人触犯法律,他的家人亲属是可以帮他隐瞒罪行的。放在现在,这是很严重的包庇罪,但在当时,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甚至在汉朝,有些人杀人是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汉朝的法律规定,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和年龄未到7岁的小孩“杀人不偿命”。可是这样的规定,不免让人们担心某些不法分子会钻法律的空子,但是为什么汉朝的皇帝执意要实行这样的政策呢?

其实,汉朝的这项规定并不是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商朝就有类似“杀人不必偿命”的规定,只要赔偿一定的金钱即可。此时的规定是针对那些名门贵族制定的。也就是说,贵族们如果不小心致平民死亡,原则上赔钱就行,完全不必担心牢狱之灾。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因为商朝实行分封制,贵族们的势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所以为了安抚他们,在法律上就给予了一定的照顾。

东晋也有类似记载,“年在耄悼,礼不加刑”。南北朝法律也规定“耐罪囚八十岁以上,生非死罪除名”。唐朝规定“九十岁以上,虽有死罪,可不加刑”。

由此可见,每个时期的法律设定都有它背后的原因,而汉朝对老人和小孩的照顾,本质上其实就是法律上的人文情怀。汉朝的这种“人文情怀”一方面与暴政的秦朝形成鲜明的对比,能更好地笼络民心;另一方面这种措施看似对法律的改动很大,但其实并不会对社会安危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在古代,人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而汉朝规定80岁以上的老人杀人免受惩罚。即使真的有一部分人活到了80岁,也大概率不会有行动能力了,更不用说杀人了。而7岁的小孩,还处于懵懂未知的年纪。

并且在古代,没有暴力的游戏、动画等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没有像现在一样繁重的课业或紧张的家庭环境给7岁以下的孩子造成成长的压力,那时的孩子是真正的在“玩泥巴”,怎么会去杀人呢。

从这些方面便可以看出汉朝皇帝制定这项政策的明智,即收获了民心,改善了法律“冰冷强硬”的刻板印象,又不会影响法律整体的威严。

古代措施,沿用至今

在2011,我国正式出台了与汉朝相似的法律规定。并且将老人年龄由80岁降低至75岁,儿童年龄最终敲定为12岁。这项规定,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毕竟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的75岁和古代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并且现在12岁的儿童也受网络发展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早熟,越来越偏激。所以这两类人触犯法律的概率相比于古代要多得多,那是否说明,这项决议存在一定的问题呢?

对此专家给出了解释,其实75岁的老人如果杀害他人,且采用残忍的手段,还是会被执行死刑的。其他情况下,虽然不会被执行死刑,但也要承担相应的牢狱之灾。而考虑到儿童的身心迅速发展,特将最开始规定的14岁降低至12岁。但不少人仍然对这项政策抱有质疑的态度。

其实,在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美德。这也在法律上得到了体现,使“法”和“德”有了良好的结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老人和未成年人都是弱势群体,老人需要关怀,需要照顾;

未成年人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一个社会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犯罪几率大幅度增加,就不是简单的法律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教育、养老、社会等多方面。所以如果这方面的法律制定出现了问题,这决不是单纯的法律制定本身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更多文章

  • 他是李治留下的顾命宰相,却被武则天冤杀,但他至死没喊一冤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来谈谈唐朝的一位宰相,他叫裴炎。裴炎出身名门望族,即河东裴氏。河东裴氏在中国古代史上名气非常大,此门出过的宰相和将军近百人之多,其它官职的人则更多。裴炎则是其中之一。裴炎在唐高宗李治时期,步入仕途,不断升迁,最终受到了李治的重用,升任宰相。而裴炎对于李治或者说李唐王朝也是极为忠诚,除了传统的

  • 汉景帝共有14个儿子,汉武帝为何能继承大统,其他儿子结果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武帝是汉景帝第几个儿子,汉武帝是汉景帝的亲生儿子吗,汉景帝和武帝的关系

    汉朝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前后历时四百余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汉武帝作为一名雄才大略的皇帝名垂千古,他的事迹广为传颂,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然而,在古代奉行嫡长子继承大统的原则下,武帝作为景帝的第十子却依然能登上皇位,这其中的渊源后人或许无法得知,但是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相关史料

  • 他是隋唐时期的盖世枭雄,称号与项羽仅差一字,李世民也比不上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说,在隋末唐初的时候,纷争不断,当时有太原李渊,河北窦建德等等,但在这段时期的各个势力中,有一个人,虽然名声没有,前面的两个人的,但是在唐朝刚开始建国的时候,起了不少震慑作用,给唐朝一定的威胁性。他就是西秦霸王,也就是薛举。然而,这个人并不是安于现状的普通人,他看到大家都开始起义,也开始下定决心

  • 汉武帝去世前,如何处置26岁漂亮宠妃?不愧是一代帝王的想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时期具有神秘传说的钩弋夫人其实也不过是造的一个局。钩弋夫人是汉武帝已经年过半百时收入宫里的一个妃子,汉武帝与钩弋夫人的相识是因为身边方士“望气”使然。那是汉武帝与方士经过河间(今河北)之地时,方士向汉武帝说此地有奇女,得知可助国运恒通,汉武帝就命人去寻找,不就就带来了年仅十几岁的钩弋夫人,她的

  • 刘禹锡鲜为人知的诗词10首,能读过三首就算知识渊博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禹锡的诗最好的十首,刘禹锡最有名的十首诗全部,刘禹锡的绝美诗句

    1、《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月高微晕散,云薄细鳞生。露草百虫思,秋林千叶声。相望一步地,脉脉万重情。2、《答白刑部闻新蝉》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

  • 汉武帝苦战44年,与匈奴未分胜负;汉宣帝为何一战就把匈奴打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汉宣帝的收割公元72年,汉本始二年,西域大国乌孙受到匈奴的攻击,向汉廷求援。刚刚登基两年的汉宣帝刘询力排众议,遣蒲类将军赵充国等五将军率步骑共15万人,另以校尉常惠指挥西域驻屯军和西域亲汉各国的军队,共约5万人,共同出击匈奴。这一仗,赵充国等五将军虽然胜利,却胜果不大,只得到了300余首级和7000

  • 他是唐朝猛将,居功自傲,却深受李世民的喜爱,位列凌烟阁第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的二十四功臣排名,李世民凌烟阁功臣,李世民的传奇事迹

    尉迟敬德,名融,字敬德,后被成为尉迟恭,是唐朝开国第二勇将,年少的时候以打铁为生,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在高阳参军,平定叛乱,在作战中,以勇猛著称,随后刘武周杀了太尉王仁恭,起兵反隋,刘武周听说尉迟敬德勇猛,便将其招到自己的麾下,成为刘武周手下一员大将。随后,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入长安,称帝建立大唐,刘

  • 汉武帝一生穷兵黩武,是靠啥支撑庞大军费开支的?看完专家都得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商人首当其冲我们在历史书中都学到过,士农工商。在古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因为当时的农耕经济以及政治制度决定了商人非常卑微。大概的意思就是商人除了能挣几个臭钱,没有什么地位。而汉武帝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觉得商人们虽然有钱,但是为富不仁,从来不把钱拿来为国家做贡献。并且如果照古代的小农经济,农民和土地

  • 他一直都是太子却死后得封帝位 如果不死或许没有武则天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立了多少太子,武则天秘史婉儿和太子,太子李贤是武则天亲生的吗

    显庆元年,四岁的李弘成为皇太子。李弘幼年时期便成为太子,深得高宗李治的喜爱。高宗李治曾经对大臣言道:“孤之太子,仁孝十分,且接待大臣进退有度,从来没有什么过失。”李弘小时候读到楚世子芈商君弑杀君主的时候,问旁人道:“这种事情当臣子的都不忍听闻,圣人如何记载在书籍之中?”大臣回答:“圣人记载事物,善恶

  • 汉文帝登基当晚,连下3道诏书,将帝王权术运用到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大汉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建立离不开刘邦的呕心沥血,同时吕后的辛劳和付出也是不可磨灭的,毕竟就如古人所言: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没有她的存在,这个大汉江山也许无法达到历史上那么繁荣昌盛,大汉王朝可能会淹没在历史潮流中,随洪流消逝不被人们所赞叹。但正因为有了她周旋于各色人物当中,在、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