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李治留下的顾命宰相,却被武则天冤杀,但他至死没喊一冤字

他是李治留下的顾命宰相,却被武则天冤杀,但他至死没喊一冤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38 更新时间:2023/12/11 3:28:30

今天我们来谈谈唐朝的一位宰相,他叫裴炎。裴炎出身名门望族,即河东裴氏。河东裴氏在中国古代史上名气非常大,此门出过的宰相和将军近百人之多,其它官职的人则更多。裴炎则是其中之一。裴炎在唐高宗李治时期,步入仕途,不断升迁,最终受到了李治的重用,升任宰相。而裴炎对于李治或者说李唐王朝也是极为忠诚,除了传统的忠君思想之外,可能还有李治对他的知遇之恩和无比信任。但这位李治留下的顾明宰相,却被武则天冤杀,而他还至死没喊一冤字。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公元682年,李治因病前往洛阳休养,让太子李显留在长安,同时还特别留下一人,即裴炎,让裴炎留下的目的是辅佐太子处理政务。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李治是已经在着重培养李显开始做皇帝了,而裴炎则是李治给他配的得力助手。其实,我们都知道,李治这样做,可能也跟武则天有关,在李治做皇帝的中、后期,因武则天的不断摄政,已经让李治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严重的不满,甚至抵触情绪,而他没有废掉武则天,除了武则天是皇后之外,最关键的因素是武则天已经权倾朝野,他已经扳不倒她了。因此,他能做的就是尽力呵护好自己的接班人,让李家的权力得以平稳过度。

接着刚过一年,即公元683年,李治的病情就已经开始恶化了,于是李治就在洛阳召来了太子李显,开始交代后事。并为李显留下了三个顾命大臣,即裴炎、刘齐贤、郭正一。而裴炎则是李治留下的首席顾命宰相。当年12月,李治驾崩,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

但是李显继位后,出现的问题比较多,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他没有善加利用父亲李治给他留下的顾明大臣及顾命宰相裴炎。当时朝权被武则天掌控,李显急于夺权自己掌控,就想了一个幼稚的办法:即不断提拔韦后的亲戚,想组建新的权力圈以抗衡其母武则天。不得不说,李显在政治上的表现真的太幼稚太天真。李治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没有扳倒武则天,反而连父亲李治留下的顾命宰相裴炎也得罪了,裴炎见劝说李显无果后,就把此事禀告给了武则天。武则天要教训一下这个儿子正好没机会没借口呢,于是就借势把李显给废掉了,可悲李显第一次做皇帝,只干了55天,两个月不到,龙椅还没暖热呢。李显被废,贬为庐陵王,逐出长安,接着被武则天立为新皇帝的是李显的弟弟李旦,是为唐睿宗。

接着我们继续说裴炎,作为李治留下的顾命宰相,他本身对李唐的忠诚是不用质疑的,但是李显幼稚,不知善加使用,最终搞得自己丢了皇位。那么李旦做皇帝,对于裴炎来说其实没有分别。为何?因为对于裴炎来说,他忠诚的对象不是某个皇帝,而是李唐江山,因此不管是李显,还是李旦,都代表的是李唐,所以裴炎对其的忠诚度都是一样的。因此,在李旦继位后,裴炎发现李旦不过是武则天手中的一颗棋子,即傀儡皇帝,他就产生了很大的不满,因为他忠诚的对象唐睿宗李旦被武则天架空了,而武则天首先作为一个女人,其次作为一个异姓人,她是不能代表李唐江山的,这种事在历史上没有先例,也不符合主流认识。于是就发生了下面的事:

公元684年,被贬扬州的徐敬业以扬州为据点,联合各路被贬官员或失意贵族聚兵十万起兵造反,才华横溢的骆宾王还为此写下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檄文。徐敬业造反的口号是清君侧,所谓清君侧,那很明显嘛,清君侧的对象就是武则天。这个消息传到了帝都,人人都很惊恐。按照一般的程序来看,如此大事,作为第一宰相的裴炎应该立即召开政事堂会议,以讨论如何平叛安民,拿出一个方案,以供皇帝参考。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发生如此大事后,裴炎却风轻云淡,什么事也没干,好像这事跟自己没关系一样。用今天的话来说,裴炎这种行为就是严重的不作为,即渎职罪。

裴炎不急,那武则天急啊,因为她是帝国的实际掌控人。武则天召集文武百官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当武则天问各位有什么御敌之策时,裴炎在会议上的发言非常简短,甚至只有一句话。他说:“这帮反贼之所以造反的原因是皇帝成年而不能亲政,如今只要太后还政于皇帝,而叛军则不攻自破矣。”

裴炎这话很可怕,第一他直接在否定了武则天召开御敌会议的意义;第二他等于借助叛军之势对武则天实施要挟,逼迫武则天还政给唐睿宗李旦;第三他的个人态度也再次申明,即他忠诚的对象不是掌控朝权的武则天,而是代表李唐江山的傀儡皇帝唐睿宗李旦。

那么裴炎的目的能实现吗?当然不能,在此之时,裴炎这个逼迫武则天还政的时机是一把双刃剑,一面倒确实是个可以逼迫武则天还政的好时机,但另一面也容易给人留下把柄,这不,裴炎刚发言完毕,就有人把他给指控了。指控裴炎的人是一位监察御史,他指控裴炎的理由也很充足,即:叛军来袭,国难当头,作为第一宰相的裴炎竟然不思如何讨贼平叛,反而却趁机要挟太后还政,请问裴炎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哎妈呀,这一条罪名,比裴炎要挟武则天更可怕。武则天就借势把裴炎给下到了监狱里,罪名则是谋反。这罪名来得真生猛真不可思议,话说裴炎怎么会造反呢?裴炎一番话的目的跟谋反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他要求武则天还政,结果不过是太后武则天退休,在后宫养老,而让李旦亲征主持朝局,如此怎么会是谋反呢?之后的事情也证实了此谋反之罪也不过是“莫须有”之罪名。因为众多朝中大臣都曾到武则天那里为裴炎求情,甚至发誓说裴炎不会谋反。但武则天的回答很有意思,她说:“裴炎谋反,确实有征兆的,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有的大臣说:“裴炎若能谋反,那臣也会谋反了。”武则天则笑着摇头说:“我知裴炎反,卿等不反。”

哎妈呀,这话说得云里雾里,到底武则天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其实不单是武则天态度令人费解,就连受刑人裴炎本身的态度也很令人费解。根据后来的一些史料显示,当时有人认为只要裴炎向武则天求情认错,武则天是会免其一死的,但裴炎却很奇怪,他说:“宰相入狱,岂能出来?”然后就安安静静地等死。按说裴炎被冤枉,别说朝臣说他冤,就连武则天也知道他是冤的,甚至可以说裴炎也知道武则天知道他是冤枉的,但是没办法,不冤杀他不行啊,武则天不可能还政李旦,她要继续掌控朝权,因此就必须除掉阻碍她的绊脚石啊。而裴炎在这场斗争中败下阵了,是不可能有翻盘的机会的,他如果求情,武则天会放他一命,但他也得改变自己效忠的对象,把李唐江山变成武则天。可是裴炎是做不到的,他不会效忠武则天,那么结果就很明显了,唯有一死,方能干净。也正是因此,作为李治留下的顾命宰相,虽忠诚无比,却被武则天冤杀,但他至死也没喊一冤字——这沉默赴死的态度其实就说明了一切,比如裴炎的无奈,再比如武则天在政治上的手段老辣、以及她在政治上的野心不断膨胀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景帝共有14个儿子,汉武帝为何能继承大统,其他儿子结果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武帝是汉景帝第几个儿子,汉武帝是汉景帝的亲生儿子吗,汉景帝和武帝的关系

    汉朝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前后历时四百余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汉武帝作为一名雄才大略的皇帝名垂千古,他的事迹广为传颂,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然而,在古代奉行嫡长子继承大统的原则下,武帝作为景帝的第十子却依然能登上皇位,这其中的渊源后人或许无法得知,但是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相关史料

  • 他是隋唐时期的盖世枭雄,称号与项羽仅差一字,李世民也比不上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说,在隋末唐初的时候,纷争不断,当时有太原李渊,河北窦建德等等,但在这段时期的各个势力中,有一个人,虽然名声没有,前面的两个人的,但是在唐朝刚开始建国的时候,起了不少震慑作用,给唐朝一定的威胁性。他就是西秦霸王,也就是薛举。然而,这个人并不是安于现状的普通人,他看到大家都开始起义,也开始下定决心

  • 汉武帝去世前,如何处置26岁漂亮宠妃?不愧是一代帝王的想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时期具有神秘传说的钩弋夫人其实也不过是造的一个局。钩弋夫人是汉武帝已经年过半百时收入宫里的一个妃子,汉武帝与钩弋夫人的相识是因为身边方士“望气”使然。那是汉武帝与方士经过河间(今河北)之地时,方士向汉武帝说此地有奇女,得知可助国运恒通,汉武帝就命人去寻找,不就就带来了年仅十几岁的钩弋夫人,她的

  • 刘禹锡鲜为人知的诗词10首,能读过三首就算知识渊博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禹锡的诗最好的十首,刘禹锡最有名的十首诗全部,刘禹锡的绝美诗句

    1、《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唐代:刘禹锡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月高微晕散,云薄细鳞生。露草百虫思,秋林千叶声。相望一步地,脉脉万重情。2、《答白刑部闻新蝉》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

  • 汉武帝苦战44年,与匈奴未分胜负;汉宣帝为何一战就把匈奴打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汉宣帝的收割公元72年,汉本始二年,西域大国乌孙受到匈奴的攻击,向汉廷求援。刚刚登基两年的汉宣帝刘询力排众议,遣蒲类将军赵充国等五将军率步骑共15万人,另以校尉常惠指挥西域驻屯军和西域亲汉各国的军队,共约5万人,共同出击匈奴。这一仗,赵充国等五将军虽然胜利,却胜果不大,只得到了300余首级和7000

  • 他是唐朝猛将,居功自傲,却深受李世民的喜爱,位列凌烟阁第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的二十四功臣排名,李世民凌烟阁功臣,李世民的传奇事迹

    尉迟敬德,名融,字敬德,后被成为尉迟恭,是唐朝开国第二勇将,年少的时候以打铁为生,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在高阳参军,平定叛乱,在作战中,以勇猛著称,随后刘武周杀了太尉王仁恭,起兵反隋,刘武周听说尉迟敬德勇猛,便将其招到自己的麾下,成为刘武周手下一员大将。随后,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入长安,称帝建立大唐,刘

  • 汉武帝一生穷兵黩武,是靠啥支撑庞大军费开支的?看完专家都得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商人首当其冲我们在历史书中都学到过,士农工商。在古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因为当时的农耕经济以及政治制度决定了商人非常卑微。大概的意思就是商人除了能挣几个臭钱,没有什么地位。而汉武帝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觉得商人们虽然有钱,但是为富不仁,从来不把钱拿来为国家做贡献。并且如果照古代的小农经济,农民和土地

  • 他一直都是太子却死后得封帝位 如果不死或许没有武则天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立了多少太子,武则天秘史婉儿和太子,太子李贤是武则天亲生的吗

    显庆元年,四岁的李弘成为皇太子。李弘幼年时期便成为太子,深得高宗李治的喜爱。高宗李治曾经对大臣言道:“孤之太子,仁孝十分,且接待大臣进退有度,从来没有什么过失。”李弘小时候读到楚世子芈商君弑杀君主的时候,问旁人道:“这种事情当臣子的都不忍听闻,圣人如何记载在书籍之中?”大臣回答:“圣人记载事物,善恶

  • 汉文帝登基当晚,连下3道诏书,将帝王权术运用到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大汉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建立离不开刘邦的呕心沥血,同时吕后的辛劳和付出也是不可磨灭的,毕竟就如古人所言: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没有她的存在,这个大汉江山也许无法达到历史上那么繁荣昌盛,大汉王朝可能会淹没在历史潮流中,随洪流消逝不被人们所赞叹。但正因为有了她周旋于各色人物当中,在、帮

  • 她才是唐玄宗最爱的女人,杨贵妃居然只是个替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这人被受唐玄宗宠爱的女人就是武惠妃。武惠妃自幼被武则天收养在宫中,生性温和、温柔体贴、知书达理,而且通晓音律,喜爱创作。唐玄宗即位时,武惠妃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武氏性情乖巧,善于逢迎,很快就博得唐玄宗的欢心。当时,唐玄宗有一位王皇后,但因巫蛊时间被废,这给了他册封武惠妃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