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离世后,乾隆正准备登基,张廷玉突然喊道:慢,还有一道密旨

雍正离世后,乾隆正准备登基,张廷玉突然喊道:慢,还有一道密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780 更新时间:2024/1/16 1:44:26

在清宫影视剧《如懿传》中有这样一段情节:里面的乾隆皇帝尽管非常喜欢富察皇后生下的嫡子,孩子刚生下不久,立储的心思就昭然若揭。不过,他还是没有将这份心思表现出来,只是秘密将永琏立为太子,消息密封于匣内。

然而,天不遂人愿,永琏很快就去世了。尽管如此,乾隆皇帝在伤心之时还是将永琏封为端慧皇太子。后来,他又将令妃的儿子立为储君。这是一项具有清朝特色的立储制度,它是皇权加强的一种表现,而乾隆自己也是经历秘密立储制度的人。只不过在雍正驾崩之后,他准备继位,但当时的大臣张廷玉在立储密诏前却喊道:说还有一道密诏要宣布。那么,张廷玉为何阻止乾隆继位?

满清秘密立储制

在封建皇权时代,皇帝在很多时候来说,是大于天的存在,虽然没有呼风唤雨的神力,但却有呼风唤雨的权力。因此,人人都想当皇帝,但皇帝只有一个,没有斩千军万马的能力与魄力,是不可能走到至尊的位置的。开国创业的皇帝是如此,在和平的时代,下一任皇帝想顺利成为皇帝也是如此。

因此,皇位是充满腥风血雨的。对于敌人来说,争夺皇位手段狠厉,可以理解,毕竟这关乎着自己与子子孙孙的利益。但皇子继位来说,争夺皇位手段狠厉,就难以理解,尤其是在儒家思想要讲究兄友弟恭的理念的统治下。

然而,皇家无亲情,不仅不讲究兄友弟恭,甚至还残杀兄弟以及皇帝。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朝,充分吸收了历朝历代关于皇位血腥斗争的教训,尤其是还有一个“九子夺嫡”的事件,因此开始确定了“秘密立储制度”。

这项制度就是皇帝将心仪的继承人写于纸上,然后放在匣子内,放在乾清宫的牌匾中。等到他自己驾崩后,大臣和其他人将遗诏找出来,然后宣读皇帝的下一任人选,实现权力的平稳过渡。雍正皇帝作为九子夺嫡的胜出者,更是看重这个制度。

虽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雍正最看重的是皇四子弘历,但他还是走程序将弘历的名字写在匣子内,不过雍正不同于以往的皇帝,他还写了另外一封遗诏,也藏在乾清宫中。这份遗诏少有人知,唯有张廷玉一人知道。

所以当弘历顺利接受大臣宣读雍正最后的遗诏,准备登基继位的时候,张廷玉这个时候站了出来,表示先皇还有一封密诏。一时间,所有的人面面相觑。因为这密诏来得太突然了,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而且众人不理解的是:已知的遗诏都已经宣布弘历是下一任皇帝,那么另一封遗诏内容是什么?总不可能是推翻乾隆是皇帝的事实吧?

皇帝遗诏大于天

实际上,雍正的另一封密诏内容没什么特别的,尤其是经过张廷玉念出来后,所有人悬着的心都安定下来:里面的内容就是雍正作为上一任皇帝,希望下一任的乾隆要勤勉奋进,好好治理大清的江山,毕竟他自己就是一个劳模,兢兢业业数十年,可谓十分勤勉。

另外还有就是遗诏内又写了一些内容,是让乾隆好好对待如张廷玉等大臣,他们能力突出,一心为朝廷着想,要多提拔,让其死后享受太庙待遇。也就是说,张廷玉成了托孤大臣,且身份尊贵非常。

这么一看,雍正的这份遗诏也没什么不得了的,至少不会影响大局,那么张廷玉为何如此执着于将遗诏的内容公开呢?

其实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这份遗诏内容关乎他自己的切身利益。里面明确的说了他的待遇,甚至连死后享受太庙的待遇都说出来了,张廷玉虽然是一个一心为朝廷着想的大臣,但他也不是大公无私到什么都不在意的人,尤其还是关于功名利禄的,所以他肯定要积极支持将密诏内容宣读出来,尽管它并没有影响大局的作用,但影响自己的大局和未来。

第二个原因就是他维护了皇权。秘密立储制度就是清朝皇帝摆脱群臣干预,自己选择心仪储君的方式,是他们皇权扩大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张廷玉作为一个从康熙时代起就在朝廷奋斗的人,自然知道皇帝们的小心思,所以他要着重宣布读出来。

还有就是雍正当时写这一份密诏的时候,只有张廷玉自己知道。若是他自己知道,但却不将这事情说出来,那么将来密诏被发现之后,甭管其是否影响大局,但绝对是会影响张廷玉的前程的。因为他明知而不告知皇帝及众人,是在蔑视皇权吗?是在蔑视先皇的遗诏吗?

这个罪名张廷玉自然是担当不起的,何况在雍正即位的时候,康熙皇帝曾经为了让雍正皇帝重用他,将张廷玉连贬三级。但张廷玉什么都没说,而是照常上朝。他为何不说?因为他心里门儿清,这是康熙皇帝要雍正皇帝重用自己的举措。一个从康熙朝代就在做臣子的人,不可能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

所以圣旨内尽管只是一些训勉勤政的话,但张廷玉还是煞有介事的宣布,并将其找出来进行宣读,一是为皇权,二是为了大清的江山,乾隆需要时刻勤勉恪恭,三是为了个人的前程和小命利益。

结语

张廷玉作为一个臣子,自然是不可能真正阻止乾隆继位的,何况雍正的圣旨锦帛上明确写了乾隆就是最后的继承人。而他之所以积极宣读另一份圣旨,在于张廷玉作为雍正时期的臣子,表达了他对雍正的尊重,对皇权的尊重。试想,如果他知道另一份密诏,却不三缄其口,将来乾隆皇帝知道了,势必也会找他清算,因为他不相信张廷玉了。

另一方面就是他作为大臣,之所以宣读密诏体现的是他对江山的看重,以及对自己利益的维护。毕竟这最后一份遗诏里面有关于雍正的托孤,也就是自己在朝廷的职位安排。人都是自私的,张廷玉也不例外。所以,他是聪明的,聪明地借遗诏实现自己的利益。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民国20强大学现校名和排名,一起来看看旧时高校在当今的命运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榜单中统计的是民国时期20强高校,清一色的国立XX大学命名,也算是比较好区分。我们可以看到民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等等现在我国著名的高校,由此可见其实现在诸多985顶级高校,其实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而在当时,最强的高校莫过于国立中央大学,也算是现如今南京大学

  • 乾隆的三位皇后,富察氏是白月光,魏佳氏是朱砂痣,如懿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帝王都比较多情,但是清朝的皇帝,很多却是因为痴情而出名的,努尔哈赤和阿巴亥,皇太极与海兰珠,顺治帝和董鄂妃,明明都是坐拥江山与后宫三千佳丽,偏偏却只钟情一人,只可惜这些被帝王多钟情的女子结局都不是很好。比起这些皇帝的痴情,乾隆皇帝是既痴情又多情!而乾隆的后宫中,深受宠爱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魏佳氏

  • 她是“小燕子”的历史原型,清朝唯一的汉人公主,拒婚顺治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还珠格格的原型是清朝唯一的汉人公主,那就是和硕格格,孔四贞。孔四贞是孝庄皇太后的义女。孔四贞是定南王孔有德之女,孔四贞之父孔有德原是明朝参将,崇祯五年降清,被封为定南王,顺治九年李定国奇袭广西,攻破桂林,孔有德自尽,其家一百二十余口悉数被杀,孔庭训被活捉,六年后被处死,只有孔四贞逃往北京。当时,顺治

  • 她是清朝最后一位格格,83岁去世,临终留下一句遗言让人泪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这个时候还有这样的一位格格才刚刚降生,她就是醇亲王府的七格格,也是最后出生的皇族成员爱新觉罗·韫欢,由于当时清王朝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所以即使她是有着格格的身份,但是也不能在享受格格的待遇了。她和溥仪的第一次相见还是在她三岁的时候,但是那个年纪那还能记得住人,所以她和溥仪也就算是不认识,而直到

  • 龙袍上的秘密!解码清乾隆皇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皇帝的龙袍,黑色龙袍和黄色龙袍有什么区别,汉朝龙袍和清朝龙袍

    清朝服饰制度繁复庞大的程度超越了中国歷代各朝,不论是皇室或是各个品官阶级的服装及佩带的冠帽附饰都有严格规定,不能任意变动。明黄色是中国自隋唐以来就明文规定的最尊贵顏色,普通百姓臣子如果敢穿黄色衣物,可判死罪,清朝也严守此制。乾隆叁十七年(西元1772年),清朝服制的最终典章制度正式确定下来,在当时因

  •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为什么会“战神”变成“战五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综观石达开的一生,前期基本上攻必取,战必克,鄱阳湖一战,打得曾国藩心胆俱裂,欲投水自杀。可是,后期的石达开屡战屡败,不仅多次攻城不克,取地无方,连小小的地方团练也经常让他碰壁,最后32岁折戟在在大渡河畔,被清军屠杀于成都。那么,这位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形象”的军事将领,为何前后期

  • 和珅最爱的9个女人,拥有白人、黑人美女各一人,娶干女儿为妾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和珅也是个深情的人,他对自己的结发妻子至死不渝,恩爱一生,三妻四妾只能说是那个年代特有的产物,并不能说和珅这个人有多么花心。和珅的结发妻子名为冯霁雯,两人幼时便相知相识,和珅的发迹都离不开老丈人的援助。和珅老丈人英廉是清廷大学士,举保和珅成为了乾隆的贴身侍卫,也给了和珅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冯霁雯

  • 他是太平天国忠臣 为拱卫天京死守常州 结果城破战败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太平天国在江浙皖杀了多少人,太平天国天京死了多少人,史上十大未解之谜太平天国

    陈坤书,广西桂平县人,先是在老家参加拜上帝教,后来参加金田起义。在太平天国中,他因军功被封为殿前前功曹副侍卫、求天义、副掌率殿后军主将、忠诚七天将、协天神将,1862年晋为“殿前礼部副眷僚顶天扶朝纲护王悦千岁”,在李秀成的自述中把封陈坤书为“殿前礼部副眷僚顶天扶朝纲护王悦千岁”记作封王,并说洪秀全这

  • 她是孝庄的妹妹,嫁给皇太极之子,最后却成了多尔衮的王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豪格是皇太极长子,生于1609年,这一年他的父亲刚刚十七岁。1626年,皇太极继承努尔哈赤汗王的位置,1636年于建州称帝,豪格恰恰均以壮年之龄共同经历。这一切都让他的“资历”在众阿哥中脱颖而出。一直以来,豪格都被视作政权的继承人来培养,不仅征战沙场还允许其参政议政,小小年纪就可以看出气势非凡。在被

  • 乾隆八年号称“史上最热的夏天”,到底热到啥程度?超乎你的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身高,乾隆在夏天如何避暑,夏雨荷与乾隆

    同时夏天又是个炎热的季节。近年来,随着气候问题加剧,导致每逢夏季全国多有极端高温天气报道。可这些都没有乾隆八年的那个夏天更酷热、更难熬。 最热夏天汹涌来袭 乾隆皇帝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他在位期间使“康乾盛世”达到了巅峰。乾隆皇帝勤政爱民,巩固边疆,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版图。六下江南也成为了后世人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