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三见老子,老子三段话,道尽天道玄机,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孔子三见老子,老子三段话,道尽天道玄机,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36 更新时间:2024/1/26 13:55:57

老子孔子是古代两位有名的先贤哲人,两人生活在同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历史上两人曾见过三次面,每一次会面老子的话都道尽玄机,让孔子受益匪浅。

老子是道家学说开创者,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两位哲人的学说影响了后世几千年。两人的交流是两种学说的融合和碰撞,其间每一次对话都值得我们后人反复品味。

上善若水 至善之道

孔子第一次拜见老子是在青年时期,孔子听说老子在周室做国家档案馆的管理人员,饱览群书,学识渊博,便带着弟子南宫敬叔专门从路过前去洛阳拜访。

[var1]

孔子在洛阳逗留了几天,在洛阳老子和孔子互相谈论了很多道理,孔子受益良多。临走时,老子前去送行,途中经过黄河,孔子发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感叹:“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孔子感叹人生年华易逝,如河水一般一去不回,又不知其归处。

老子便说:“人是从天地之间而来,所以与自然本就是一体,人的生老病死就如春夏秋冬一样,都是自然规律,并没有什么可以悲伤的。人若顺然自然便不会被烦忧所乱,若为仁义奔走,若让名利留心,焦虑烦恼就会产生。

[var1]

孔子说:“我为人间大道而忧虑,仁义不施,各国的战乱灾祸就不能停止。人生短暂,我长叹难以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

老子指了指奔腾的黄河说:“你知道水的德行吗?”孔子很疑惑,老子就说:“上善若水,水就是最高境界的善。它能温养滋润天地间一切事物,却从不追名逐利,以求回报。它敢于处在人所厌恶之处,这样的德行反而更接近大道。”孔子听后恍然大悟,拜谢老子。

[var1]

水随波逐流,善于根据环境改变自己,顺应自然之道,从不随意争斗,虽柔弱,却又能击穿顽石,这便是最高境界的善道。具有完美品性的圣人,应该如水一般,不骄不躁,顺应自然规律,包容世间的一切。

人之本性 顺其自然

孔子第二次拜见老子时,距离前一次已经过了很长时间,这时的老子已经辞官,回到了家乡苦县。

当时孔子收集了很多儒家经典书籍,想把这些书放在周王室档案馆里,以便流传后世。档案馆官吏不同意,孔子的弟子便说:“老子曾在此做官多年,不如找他求情吧。”于是孔子便带着弟子前去拜访老子。

[var1]

孔子见到老子,说出了来意。没想到的是,老子拒绝了他的请求。孔子就老子陈述起了收集到的经典书籍,想让老子明白,他的书确实是传世经典,值得流传后世。老子却听得很不耐烦,说:“你直接说重点吧。

孔子说:“重点就是‘仁义’。”老子就问:“你所说‘仁义’,是人与生俱来的品性吗?”

孔子回答:“这当然,君子没了仁义怎么在社会上怎么立足呢?没有了仁义的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呢?修养仁义不仅是君子的本性更是人的本性,先生为这样问呢?

[var1]

老子说:“那仁义究竟该如何做呢?”孔子回答:“仁义就是心思端正,为人谦和,博爱世人。”

老子说:“你的话太迂腐,太不现实了,世道如此之坏,你却教人博爱。人不停宣扬对人无私,推行仁义,反而才是最大的自私。”

“天地万物本就有其运行规律,日月星辰,散发光泽。禽兽飞鸟,物竞天择。花树草木,挺立大地。摆脱仁义的束缚,遵循大道而行,方能求得至高境界,不停宣扬和追求仁义,就就如同敲着鼓去追丢失的孩子,不仅惹人发笑,对寻求大道也没有帮助。”

[var1]

老子认为,宇宙自然,天地万物都有其自有规律,人只要遵循天道本性,自安其乐就好,不断标榜和推崇所谓的仁义,反而会扰乱人的本性,离大道越来越远。

大道之境 不可传授

孔子第三次拜见老子时是在五十一岁,此时的孔子已名扬天下,老子已隐居许久。已过天命之年的孔子依然还未寻求到心中的大道,便前去找老子请教。

面见孔子后老子就问:“你又来找我做什么啊,我听说你如今已经是北方有名的贤人了,难道还没有寻到心中的大道吗?”孔子有些惭愧的说:“是的,还未寻到心中的大道。”

[var1]

老子就问:“你是如何追寻你心中的道的呢?”孔子回答:“最开始,我向天地寻求大道,过了五年,没有求到。后来我又从阴阳变化中寻求大道,二十年后依然未寻得大道。

老子说:“你这样真的是很难求到道的,如果大道可以奉献,那么臣子就一定会把大道奉献给国君,如果大道可以举荐,子女都会把大道送与父母至亲,如果大道可以随意传授的话,那么人都会把大道传给子孙后代。但这一切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var1]

老子认为,大道之所以不可以随意传授,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品格,每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内心,用心去感受和体会道的运行,才能识得大道。内心开悟道理,没有外在顺应,道就不会运行,外在进入内心,心中没有主导,道就不会停留。只有心中开悟,外部顺应,方能领悟到真正的大道。

结语

孔子作为一代宗师,学识渊博,可以长途跋涉,虚心前去求教老子,这份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就值得后世所有人敬佩。

中华化是儒道结合,相辅相成的文化,既讲究清静无为,又讲究积极入世,如何选择取决于那个思想更顺应时代,孔子和老子都是独具人格魅力的先贤,他们的思想对后世都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名人智慧:曹操袖手静观除二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袁尚和袁熙是三国袁绍之子,他们与曹操都是冤家对头,数年来打得难解难分。袁绍死后,他们不再是曹操的对手,兄弟俩决定率手下仅存的几千残兵败将,逃往辽东休整,以图东山再起。此时的辽东太守是公孙康,他和袁绍旧日有嫌,曾经对打了几年。尽管袁绍满心想着吞并辽东,但最终也没有得手。后来,袁绍与曹操争夺中原,公孙康

  • 神医扁鹊被撤下课本?原来他竟是个骗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就文章本身来说,还是十分优秀的,韩非子的文章文采十足,寓意极深,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但是在2017年9月更新的新教材中却将神医扁鹊的踪迹删除的一干二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经了解,扁鹊此人的大部分事迹都是骗人的?[var1][var1]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扁鹊并不是他的原名,扁鹊本

  • 项羽每逢杀完人,必喊“三个字”,如今却成为大学生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当年秦始皇出游的时候盛况空前,有一人在围观的人群中指着秦始皇,说我可取而代之,这个人就是后来的项羽,秦末战乱四起,笑到最后的是项羽和刘邦二人,在早期的楚汉争霸中,项羽其实一直占据优势地位,但是关键的一战他失败了,所以最后刘邦得了天下。历史上记载,楚霸王力能扛鼎,历史上喜欢用扛鼎来形容一个人的力气大,

  • 漫谈圣人二三事:孔子高足干过什么“荒唐”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孔子的一生最著名的三句话,孔子最推崇的圣人是谁,孔子成长的六层境界

    孔子[var1]如果从现代社会秩序这个角度来看,孔子在人伦上是有一定的缺陷的,这也对其弟子、孙子等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从先秦文献中,我们可以得知一件事儿,那便是孔子、孔子的弟子曾参、孔子的孙子孔伋都曾有休妻的经历!曾参孔伋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的原配夫人是宋国人,即亓官氏;两人婚后第二年,育有一

  • 诸葛亮一生四个憾事:信错一人,跟错一人,娶错一人和杀错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一生三大错,诸葛亮聪明为什么会选错人,诸葛亮一生有哪三个预言

    说起中国古代聪明绝顶之人,大家自认而然会想到诸葛孔明。虽然《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有神化他的迹象,但不可否认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也是一个超有智慧的军事家、政治家。后世之人赞叹欣赏诸葛亮,一方面是佩服于他的无穷智慧,另一方面也是肯定他一生对蜀汉的忠心。可以说没有诸葛亮的辅助,刘备集团很难有后来的蜀国基业。纵

  • 连横大智慧之张仪 推墙第一人却遇到高人神人相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仪连横图解,张仪的经典故事及启示,张仪的连横之术是什么意思

    一个出身贫寒,命如草芥的屌丝是如何登上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舞台呢?这里我从他一生中遇到的四种人来剖析他的连横智慧。大凡一个彪炳历史的人,一生会遇到三种人:高人、神人、贵人、小人,叫高人指点、神人保佑、贵人相助、小人督促;而自己通常是一个强人、智人。[var1][var1][var1]高人不是普通人会遇

  • 司马懿子孙从皇帝变奴隶,网友戏称:智商都被司马懿父子们用光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昭灭掉蜀国之后,很快得病死去,他的儿子,三十岁的司马炎继位晋王。经过两代三人的积累之后,他的孙子司马炎才取魏帝而代之,这时距离司马懿去世已经十四年了。司马家族的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一个个都是高智商,玩弄权术于手掌之中,但是谁也没想到,司马家族所开创的晋朝却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白痴皇帝司马衷。有

  • 蜀汉最长寿大将,弯弓射白猿,白猿一个举动让他叹息:我阳寿已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有号称五虎上将的五位将军,虽说没有全部都很长寿吧,但其中两位寿命都还可以,可以称之为“古来稀”了。像是赵云,赵云算得上比较幸运的一位将军了,作为将领可以寿终正寝,还是在70岁的年纪,不能不说幸运;黄忠多活了几年,在75岁时被小人暗算才逝去了。而五虎的另三为将军寿命都有点儿不太长,好比马超,竟然在

  • 送老婆选美,老婆成为皇后,他走上人生巅峰,不是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不韦娶了谁,中国富翁娶泰国选美皇后,惊艳绝伦的选美皇后

    [var1][var1][var1][var1]人生关键处就那么几步,人生成功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当年吕不韦以爱姬做投资,最终名扬天下富贵无双。小编要说的这个人,与吕不韦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名字叫刘美。如果我们读史书,百度刘美则第一句为:美即后之兄也。这里的“后”,指的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如果再百度刘

  • 司马懿只害怕两个人,一个让他委屈,一个让他憋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年少因才学而闻名,20岁出头,曹操想启用他,他因看不起曹操出身,托辞不受。到208年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20多年征战攻伐,败陶谦、灭吕布、击袁术、降张绣、平袁绍,统一北方,风头正盛,想启用司马懿,他依然不情愿。曹操最后采取强制手段,才使司马懿做了丞相府文学掾,主要职责是处理日常公文。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