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前神仙就爱管人间的事,为何后来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了?

商朝前神仙就爱管人间的事,为何后来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65 更新时间:2024/1/23 6:11:47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封神演义》中的各路大神,先是女娲生气让妲己勾搭纣王,祸乱朝政,后来就是商周大战,各路神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但问题是,在封神榜告成之后,神仙的脾气好像立马变了,成了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一个群体,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我们熟悉的《西游记》。好了,问题来了:为啥商朝之前神仙一个样,商朝之后神仙又另一个样呢?

图片:封神榜告成剧照

一、周代后民间鲜有神仙活动的原因

1、“封神之战”的真相

分析这其中的因果关系,还是要从商朝末年那场大战说起,商末大战对于神界来说是“封神大战”,对于人间来说是“武王伐纣”,对于道门来讲是“阐截之争”,因此其存在最少三方面的利益,加上各种内外因素夹杂在一起,最终引发了这场史诗级的大战。

但是问题在于,一连串的意外相互交错在一起,是没有如果的,也是没有人能够控制的。商朝灭亡后,从周朝开始为什么神仙就不怎么干预人间的事情了?大慧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大量的事情堆积在一起形成必然性。

图片:姜子牙见元始天尊动漫截图

西周从周厉王、周幽王开始就一团槽,到周平王迁都之后,周王室基本就衰落了,这个时候是公元前770年,距离伐纣的武王时代已经过去了270多年,我国历史进程也到了春秋战国时代。

平王继位本来就有争议,东迁后又搞出了伐郑大败等丑事,周王室的威信降到了冰点,此后各地诸侯国迅速崛起。按理说,周朝此刻已经气数将尽,用神话里的套路也应该上演一出“灭周大戏”了,为什么没有出现呢?

个人认为最关键的点就在于没有人有这样的气运,人间不改朝换代,封神大战不能开,神仙自然也就不能下界了,那么这种尴尬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图片:周王室人员剧照

2、两个主要原因

大慧认为有两个主要的原因,其一,气运未必全无。不管是史书上,还是诸如《封神演义》这样的神鬼小说中,都提到了“五百年有王者兴”这个概念。可见五百年是一个轮回的节点,过了这个时间,基本的气数也就消耗个差不多了,如果不到五百年,那就得再等等。

夏朝国祚470年,商朝600余年,都是接近五百年大关的,所以有点啥也就覆灭了,但是在周平王东迁的时候,周朝才过去了270多年,所以应该是气运衰而未竭的状态。事实上,在过去的270多年里,仙界也是很看重周天子的,并且好感十足。

在《列子》中就记载说,当时周穆王作为人界的天子,和天上的神仙相恋了,临行之时哪怕西王母都为其吟唱歌谣。按照封神的人设,其实就是金母,与昊天上帝是CP,后来还生了龙吉公主

可问题后来和周穆王搞在了一起,当然了,这或许是金母的冲动之举,也有可能是昊天上帝的刻意安排,这个不好说,但有一点是可以看出来的,周穆王这样的人间天子还是有很大魅力的。图片:西王母和周穆王情投意合剧照

其二,“杀劫”还没有来到。封神大战的起因里有一个很重要,就是昊天上帝让玉虚宫的金仙们称臣,即所谓的“兵解”,肉身毁灭后灵魂进入天庭。换句话说,大名鼎鼎的十二金仙都遇到了自己的“杀劫”,这个是一千五百年一次的。

这个问题可能很多朋友都忽略了,在《封神》中的黄河阵、万仙阵等桥段中都有出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个人认为这很有可能是昊天与整个修真界达成的共识,到了时间就来收人,但元始天尊显然很护犊子,也存了私心,于是就搞了张封神榜来护住十二金仙,也就有了后面的“封神大战”。

武王伐纣是公元前1046年的事情,如果以一千五百年的节点看,下一次应该是在公元454年,也就是南北朝时期,既然神仙们的劫数还没有到,封神大战也就不能再次开启,相应的,关于神仙在民间活动的记载也就少了。图片:发起“封神大战”剧照

2、天庭的完善

商朝之前神州大地基本是洪荒的状态,各路角色混在在一起,有好的有坏的,思想觉悟都比较低,也没什么规范和约束,想干啥都行。关键很多神仙还处于修炼的阶段,没组织没几率,因此出现大混乱的局面也是正常的。

“封神之战”后天庭的权威就树立起来了,各种职务都补齐了,和人间一样,有负责立法的,有负责起草规矩的,也有审判量刑的,甚至执法部门、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后勤部门一应俱全。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到《西游记》中孙悟空被招安后到了天庭成了弼马温。图片:孙悟空被招安剧照

玉帝本身也不希望有大乱子出现,必须身体力行,把人间的各种问题处理掉,甚至不听话的还要想办法剿灭或者招安,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好法制观念,这也是造成商朝之后,神魔很少在人间出现,不主动干预人间俗务的重要原因。

从《封神》中我们可以看出,像姜子牙以凡人的身份下界替天行道,也是有安排的,到了后来,历朝历代的皇帝、大臣其实也可以看做是“奉命下凡”,如果犯了错,天庭还是要管的,不可能让他们把人间搞得乌烟瘴气,只不过最大的改变是处理惩罚的方式。图片:姜子牙以凡人的身份下界剧照

像小说《说岳全传》、《水浒传》都是秉承的这个观点和原则进行创作的,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基于小说家之言和我国神话传说体系来讲的,仁者见仁吧!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殷墟妇好墓与所反映的商代晚期社会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商代是我国有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实证的第一个王朝。历史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是说帝喾次妃简狄吞食玄鸟卵而生下商人的先祖契。在商一代,商人一直将玄鸟作为他们的先祖神灵,并且在用于祭祀青铜礼器上也多有鸟的形象。商人好事鬼神,每逢重大节日或重要政治活动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通过占卜、燎祭祖先、坑杀

  • 实力超强的唐朝289年、西汉朝209年,为何周朝却能存活800年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第1名周(前1046年—前256年)790年国祚;第2名商(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554年国祚;第3名宋(960-1276年)316年国祚;第4名唐(618-907年)289年国祚(含武周690-705);第5名明(1368-1644年)276年国祚;第6名清(1644-1912年

  • 吊民伐罪,有始有终的殷商王朝之七世而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史载,高宗有贤子祖己,侍奉高宗极孝,亦称孝己。祖己亦有贤名,武丁祭祀成汤,有飞雉(乌鸦)登鼎而鸣,武丁惧,祖己乃训王修德政,勿念飞雉。武丁帝遂修政行德,天下咸欢。祖已长且贤,臣民信服,惜其母早亡,晚年的高宗惑于后妻之言,放逐出京,祖已忧郁而死,天下哀之。当然,也有人猜测,武丁放祖已,是效法其父,让太

  • 姜子牙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功臣,为什么他的子孙要被纣王煮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姜子牙为什么打死纣王,西周姜子牙现状,姜子牙第一次见纣王

    介绍生活在吉水地区的周部落在商朝之后能够征服殷商,建立周朝。除了自身的发展壮大之外,她还得到了众多皇子和一些能干大臣的辅佐。其中,姜子牙太公王是帮助周文王姬昌称霸,帮助其子周武王灭商建纣的主要功臣之一。甚至可以说,太公望是商朝灭亡的最大功臣。至于姜子牙(鲁尚)为什么被称为太公王,是因为周文王临行前曾

  • 司马迁在《史记》中透露:在夏朝之前,中国还存在一个神秘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迁记录的夏朝靠谱吗,夏朝前面有什么朝代,从夏朝开始的所有朝代

    在夏朝的记载之中,相信只要知道一些历史的人,都清楚夏朝的存在共有四百多年。但是由于一些出土文件的记载。可能我国在夏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而且不仅仅存在几百年,而且上千年,一共存在时间差不多一千六百多年。它的朝代名字叫做虞朝,这可不是随便说的,而是有史料记载的。大家都知道司马迁是我国历史学家的重要人物,

  • 细说殷商迁都历史,商汤立国定都于商丘,为何殷墟遗址却在安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殷墟和殷商,商汤总部在哪里,商汤都城

    1.亳:商汤立国,定都于亳。商族本是夏朝的诸侯方国,后自上甲灭有易后逐渐发展壮大,并逐步从氏族制过渡到奴隶制。商汤即位之前,商族都城曾历经多次迁徙,《史记·殷本纪》便记载“自契至汤八迁”,商汤即位之时,都城在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西南)。时值夏桀在位,夏朝统治已经风雨飘扬,商汤为了准备灭夏,便于夏桀

  • 三国里唯一一个让曹操掉眼泪的人,如果他不死就不会有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智谋相近,两者皆聪明机警,谋略深远。两者智商不消说,而谋略和决断力郭嘉还在曹操之上。(曹操的智谋不消说,奸臣之所以奸,就是因为聪明;郭嘉的征吕布、袭辽东、以及曹操大的战略方针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智谋绝对不下诸葛亮)决策力互补。曹操是个性格多面的人,因为本质也是个犹豫的人。但是,每当曹操犹豫不决的时候,郭

  • 蜀汉到底叫“蜀”,还是叫“汉”?不用争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蜀汉算不算汉的延续,刘备的国号是汉还是蜀,蜀汉是属于汉朝吗

    其实从这场争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历史,很多人还是挺严谨的。这种态度应该值得我们去学习,但蜀国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蜀汉政权的称呼演变。根据陈寿《三国志》的记载,刘备在建立蜀汉政权时,使用的国号确实是“汉”。因为刘备一直是以刘氏皇族自居,就像当年的光武帝刘秀一样,他们都打的也是兴复

  • 司马懿的临终遗言到底有何玄机?答案都在这里,一起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懿临终遗言,曹丕临终托孤司马懿,司马懿临终之前是什么状态

    史书是这样记录他的遗言的:“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辅帝平九州,慎之!慎之!”这番话司马懿是对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说的,大意就是我司马懿一生在魏国做官多年,位极人臣,地位够高了。但是大家都怀疑我有异心,令我十分害怕。我死之后,你们兄

  • 汉末群雄:刘备诱杀韩暹杨奉,刘吕失和互生嫌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览毕大喜,便遣陈登持书前去。过了数日,陈登趋回报吕布道:“韩暹、杨奉,愿为内应,专候将军进兵,会同击袁术,不致有误!”吕布因即起兵,带同张辽、高顺、陈宫、臧霸等一班将吏出城迎敌。行至数十里外,与袁术部将张勋相遇,张勋未敢交锋,闭营自守,静待各军接应;吕布即压营结垒,相去仅数百步。俄而喊声大起韩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