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王破阵乐”——盛世大唐睥睨寰宇的血性狼舞,踏出万邦来朝

“秦王破阵乐”——盛世大唐睥睨寰宇的血性狼舞,踏出万邦来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662 更新时间:2024/1/6 22:35:27

[var1]

(秦王破阵乐)

贞观元年正月,李世民大宴百官,命人演奏《秦王破阵乐》。这是它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之中,这部大型舞剧再现了战争的场景,表演时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通典》上说:

“破阵乐,大唐所造也。太宗为秦王时,征伐四方,人问歌谣有“秦王破阵乐”之曲。及即位,贞观七年,制破阵乐舞图: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阵之形。令起居郎吕才依图教,乐工百二十人,被甲执戈而习之。凡为三变,每变为四阵,有往来疾徐,击刺之象,以应歌节,数日而就。”

《唐会要》对它的评价是:“观者睹其抑扬蹈厉,莫不扼腕踊跃,懔然震悚。武臣列将,咸上寿云:此舞皆陛下百战百胜之形容。”

[var1]

(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在讨伐刘武周的时候,军队里面就有''破阵乐''的曲子。

李叻《太平广记》载:“

太宗之平刘武周,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军人相与作“秦王破阵乐”之曲,后编乐府云。”

李世民使用''坚壁挫锐''的战术,以较少的代价取得讨刘的胜利,唐军欢欣鼓舞。''秦王破阵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秦王破阵乐''是在军事实践中走出来的、以''破阵''为名、表达战争场面的一出大戏,是李世民指挥才能的集中体现。是唐军对战无不胜的渴望。

[var1]

(秦王破阵)

“破阵”一词,始于《旧唐书》李世民征高丽之役:“

(太宗)因名所幸山为驻跸山。令将作造破阵图,命中书侍郎许敬宗为文,勒石以纪其功。”

唐太宗编导的''破阵乐舞'',队形取材于''八阵图''。''以八八六十四人为正军:三八二十四人为游军;天、地、风、云四正也,龙、虎、鸟、蛇四奇也。

十六阵为天衡,衡重列居两端,左右为挟,各二队.十二阵为地轴,轴单列居中间,上下为比,天冲四面,地冲六者,八阵为风,八阵为云。分合之机,阴阳之节,刚柔之宜,非智者莫能窥”。

[var1]

(秦王破阵乐演奏者)

“秦王破阵乐”自产生至完善,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通俗到高雅的渐进过程。这个过程展示了李世民作为一名开国君主治国安邦的韬略,同时也体现和凝聚了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的音乐审美追求。

舞队演出“秦王破阵乐”时,左面呈圓形,右面呈方形;前面模仿战車,后面摆着队伍;队形展开像簸箕伸出兩翼,形成打仗的态势。舞者身披银甲,手中持戟,全舞共分三折,每折为四阵,以往来击刺动作为主,歌者相和。

据《旧唐书》记载,舞队摆出各种阵势,“发扬蹈厉,声韵慷慨”,伴奏音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不仅具有浓厚的战阵气息,还有强大的威摄力,令观者凛然震竦。

[var1]

( 古画中的秦王破阵乐)

''秦王破阵乐''在各个章节尽量做到进退有节,变化有据。

它有八种阵型的变化:第一变''四门阵'';第二变''雁行阵'';第三变''七门阵'';第四变''双门阵'';第五变''八门阵'';第六变''四天阵'';第七变''张翼阵'';第八变''蛇行阵''。

表演时''交错屈伸,首尾回互'',总共可以形成十二种阵式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

''秦王破阵乐''所用的曲称为''燕乐''同,又名''法曲''。用西域''龟兹''乐器伴奏,《乐府诗集》载:

''唐太宗贞观中,始造燕乐。。。。立部伎八:一安乐,二太平乐,三破阵乐,四庆善乐,五大定乐,六上元乐,七圣寿乐,八光圣乐。自太平乐以下用龟兹乐。''

''破阵乐''的歌词,是围绕音乐的主旋律创作的,既有七言、五言,也有六言。.其中著名的有:''

秋来四面足风沙,塞外征人暂别家。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也有古风味道的“武功既成,缀兆有翼。以节八音,以象七德。俣俣蹲蹲,朱干玉戚。发扬蹈厉,其仪不忒”。

[var1]

秦王破阵乐

唐代贞观时期,政治稳定,国家统一,为文化艺术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发达,全面走向繁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为文化艺术的繁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唐朝统治阶级实行全面开放的政策,强大的国力吸引了大批外域文化,尤其同朝鲜、日本以及西域的交往甚密。

在这种交往中,大唐文化在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这些外来文化对盛唐文化的影响也是极其明显。

也正是对外来文化的不断汲取,才促成了博大精深泽被四方的大唐文化不同经济文化的相互补充,互为影响,使得唐朝时期的文化艺术全面繁荣。

这种文化艺术的大发展也正是秦王破阵乐产生及发展的源动力,容纳一切,融通一切的大唐气魄使得“秦王破阵乐”始终处在一种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同时也使它成为唐代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

''秦王破阵乐''影响深远。早在唐代名声就传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印度、日本。

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载:“

王摩揭陀戒日王曾言:尝闻摩诃至那国,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成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盛德之誉,诚有之乎?”

[var1]

(日本版的秦王破阵乐)

唐穆宗长庆二年,唐朝结束了与吐蕃的战争,两国结盟时,吐蕃也为唐朝使节表演了《秦王破阵乐》,可见它在国际上的影响有多深远。

武周时期,日本遣唐使粟田道磨将《秦王破阵乐》带到了日本,从此在日本生根发芽,形成了九种传谱。

有琵琶谱、筝谱、笙谱、笛谱等等,是日本当时大型国家庆典时必演的保留歌舞。

''秦王破阵乐''也是后世宋词词牌名称。

柳永有《破阵乐》写道:''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摇风,木未系彩舫,龙船遥岸。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秦王破阵乐''作为大唐盛世时的乐舞,显示了大唐的文治武功,能够激励三军、砥砺士气,它的艺术性体现在音乐、服装、动作、布局的合理调配,有很强的震撼力。

是我们研究唐朝练兵操练、宫廷表演的范例,为我们再现了古代战争中两军势均力敌的对战场面,让我们看到了大唐军队从布阵到进攻,从冲突到胜利的战争画卷。

[var1]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秦王破阵乐''的艺术性直到今天还有着很强的审美特征。

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的大型团体操中的''中华武术''就是借鉴了''秦王破阵乐'',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的武舞,也是受到''秦王破阵乐''的发而作。

唐代宫廷一般以歌舞伴酒筵的情况比其他朝代更为普遍,“每宴游,酒酣既舞”,艺术和娱乐结合在一起,激发出人们卓越的艺术创造力。

据《新唐书》载:“秦王破阵乐”是太宗宴会必奏之曲,《秦王破阵乐》作为唐代歌舞大曲中的典型代表,以其出色的艺术特征兼容多种文化性质,集宫廷、宗教、民俗音乐为一身,在唐朝各个时期,屡屡出现在政治外交娱乐享受以及宗教祭祀活动中,它与《霓裳羽衣曲》一样,是唐代歌舞艺术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块瑰宝。

参考资料:

刘餗《隋唐嘉话》《旧唐书·音乐志》《太平广记》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妃子有多美 西北大学复原秦陵颅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妃子非常的美,在经过西北大学复原秦陵颅骨之后,再次展现出美貌。秦始皇是历史所有皇帝之中非常有名的,一个,第1次就完成了大一统的皇帝,虽然只有50年的生命,但是却有着极其复杂的人生。13岁的时候是秦王,23岁就已经变成了皇帝,掌握大权,10年之内统一六国,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并无皇后秦始皇虽为一国

  • 《大秦赋》:等了70集,秦国终于开始了灭国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国灭亡最后一战,秦国统一前的战斗,秦国一统天下的大战役

    [var1]在剧情中,嫪毐之乱就讲了10几集,嫪毐还差点成功掀翻了年轻的嬴政。之后在宗亲和郑国渠上又耽误了不少时间,等秦国大约完成了积累时,剧情已经所剩不多了。[var1]说起来,秦国之前的众多谋划大约都是为强秦而弱六国铺垫。78集的电视剧,在足足铺垫了69集之后,随着韩非子的死,韩国第一个被灭了国

  • 霍去病被史书夸大了吗?不但没有夸大,反而还被我们严重低估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汉武大帝刘彻和霍去病,霍去病真实存在吗

    中国历史上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帝王并不多,秦始皇算一个,还有一个就是与秦始皇齐名的汉武帝了。那么汉武帝为何会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呢?他的主要功绩就是奠定了大汉王朝强盛的局面,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特别是抗击当时欧亚大陆上最强的帝国——匈奴,是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是他给了一个族

  • 《大秦赋》荆轲刺秦王严重失真,瞎编乱改,太子丹成失败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因为它是出于我们的语文课本,所以对于这个著名的故事片段,《大秦赋》特意拿出一集来进行描述。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剧情的发展却有点出乎意料,让人怀疑自己读了假的语文课本。[var1][var1]首先,该故事一开始就是燕太子丹、荆轲、高渐离、秦舞阳在厅

  • 势单力薄的刘秀,为什么在短期内发展如此之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秀的简介资料,刘秀为什么在历史上介绍这么少,刘秀为什么在历史上的地位高

    这就要说到刘秀成功的原因了,因素还是很多的。从开国皇帝的出身来看,一般情况下都是农民,甚至像朱元璋那样年轻的时候混得非常差。刘秀是汉高帝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虽然到了他这个时候已经与平民无异,身份已经不能影响什么了。但他曾入读太学,学问还是很厉害的。他是本人兼有太学生、贵族、豪强三

  •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正确用法,浅谈韩信与陈馀的“井陉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井陉之战"是汉军消灭赵国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细节微操拉满的一次战役,韩信在"井陉之战"中以弱兵击败了陈馀号称的二十万大军,可以说是《孙子兵法》中对死地的教科书式的表现。"井陉之战"的历史背景:"彭城之战"失败后,刘邦与韩信的两条路线[var1]项羽分封天下没过多久,各地就出现了叛乱,威

  • 霍去病射杀李广之子李敢,汉武帝为何不追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的时候,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当时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汉武帝就没打算启用他。但是李广也知道,这可能是自己这辈子最后一次打的大仗了,如果不抓住这次的机会,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封侯了。汉武帝经受不住李广的请求,最终答应他带兵担任前将军。但是,汉武帝却私下里对卫青说:“李广年纪大了,运气又比较

  • 《大秦赋》嬴政拔刀杀人,吕不韦不寒而栗,赵姬私生两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嬴政嗜血本性开始暴露秦国本来与燕国商议联合瓜分赵国,甘罗小儿自作聪明,用钱财贿赂赵国丞相郭开换得五座城池,秦国单方面撕毁盟约,让秦王陷入不仁不义之地,甘罗竟向嬴政邀功,还屡屡提及吕不韦,嬴政一怒之下直接拔剑杀死甘罗。[var1]吕不韦来到大殿觐见,之间甘罗躺在地上,嬴政坐在地上手持沾满鲜血的秦王剑一

  • 历史上钩弋夫人究竟做错了什么事,汉武帝为什么要对她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88年,钩戈夫人陪汉武帝上林苑游玩,一天,年幼的刘弗陵贪玩,衣冠不整地跑来跑去,这一幕却恰好被汉武帝看到,汉武帝走上前抱着刘弗陵,忽然勃然大怒指着钩戈夫人说:“这成何体统,岂是我汉家之风。” ,在一旁看着孩子嬉戏的钩戈夫人,从来没见过汉武帝当着她的面龙颜大怒,吓得立刻跪地谢罪:“请皇上恕罪,请

  • 《山海经》中唯一吃过龙肉的人,若你是这些姓氏,或许是其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之中总有一些光怪陆离的故事和神话传说,虽然其中的真假难辨,但是它带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极大的愉悦了人们的身心,也让现代的人了解到了古时候究竟有哪些离奇的事情发生,或者是曾经在中国大陆上生存过哪些奇特的物种,而要是想了解其中的故事,那《山海经》绝对是一本绝佳的选择。在《山海经》的描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