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贺写的这首诗颇有哲理,让人学会看淡生老病死

李贺写的这首诗颇有哲理,让人学会看淡生老病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651 更新时间:2024/1/21 16:58:09

在唐代,也有一位帝王“好神仙,求方士”,他便是唐宪宗李纯,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位皇帝为了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全国上下便开了找仙丹寻仙药的不良风气。

在这期间,一位看似柔弱,笔锋却犀利的诗人实在看不下去了,他认为此举荒唐至极,对国家和人民而言都是一种灾难,于是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苦昼短》,这位诗人便是号称“诗鬼”的李贺

这首诗想象力极为丰富,颇有李贺的诗风,前面用大段笔触描写了他对生命的看法,实际上也是间接讽刺唐宪宗的荒唐举动,可以说这首诗在当时有着非常重要的劝谏意义。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时光无情,匆匆在指缝中流逝。人从出生到暮年,似乎也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李贺多么希望时光能停下来,让他感悟一下时光的美好,但终究是不可能的事情。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无人可知,但是每个人都知道一年四季,春秋冬夏从来都是循环往复,日月星辰亦是东升西落正常运行。时光消磨着人的寿命,诗中一个“煎”字,饱含了李贺对生命的多少无奈与心酸。

人生在世,都要吃五谷杂粮,有的人富贵,日日吃饕餮大餐,便会胖一些;有的人穷苦,只能吃粗茶淡饭,便会瘦一些,这本无可厚非,在世界上根本没有不食五谷杂粮、断绝人间烟火的神仙,有谁真的见过神仙呢?

诗中的神君指的是汉朝的长陵女子,据说在她死后被奉为神君,当年汉武帝在生病的时候曾向她祈求长生。而太一,指的是天神中最尊贵的天帝。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当然,这只是李贺的幻想,人世间既没有神龙和神木,所以更无需去斩断龙足,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李贺身上那种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在古代道教中,有些帝王为了长生不老,达到成仙的目的,不惜服黄金、吞白玉,实际上由于食用金属中毒反而死得更早,自古以来,有谁真正见过骑驴升天成仙的人呢?一切不过是一种妄想。

当年的汉武帝刘彻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最终在茂陵中只剩下一堆白骨,何言升仙之事?而秦始皇嬴政更是讽刺,他在巡游途中死去,宦官和宰相为了掩盖他的死亡事实,在身边放了很多腐臭的腌鱼。

李贺将生命的意义用非常富有激情而浪漫的手法表现出来,让人感觉到人生虽短暂,却也要理性地看待。

《中国诗词大会》里那么优雅的董卿也说过:“每个人的美丽都是短暂的,只有用知识和涵养来装饰自己,才能美一辈子。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永远会在未来发挥作用,让我变得更好。”

读诗词既可以增加孩子学识和见识

同时也能无形中培养一个人的气质。

如今新教改的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孩子的是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的诗词介绍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也理解不了。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

融合了一百多位名师的翻译和考题预测。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这套书籍总结了考试所有常考的古诗文,并且标注了常考点以及常考题型。

书中详细梳理了大赛选手的答题,更精心润色了评委点评,将节目中的知识浅显、系统地凝结在书中,供喜爱节目、喜爱诗词的读者翻阅、梳理。此外,书中还添加了与每场主题相关的画作和同主题诗词拓展,可见古人留下的瑰宝,节目中展现的只是万分之一呢!

现在全套《中国诗词大会》8册只需99元,平均一本不到15元。

这是兼顾知识性、趣味性的诗词书,读者们不仅可以提升文化素养,也可用收录的题目自测对诗词掌握程度,将自己慢慢修炼成真正的诗词达人!

大家若想加深诗词知识,或者享受徜徉在古诗词中的美好,或者在接下来的第七季中大展身手,或者作为诗词积累,或者当作写诗启蒙,入手一套《中国诗词大会》全套8册的诗词大合集,都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

一套在手,铭记心口,可以说以后在诗词的江湖里,是想咋走咋走!

更多文章

  • 浅谈:南北朝虚币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北朝历史,乱世三百年闲话南北朝,易中天讲南北朝历史

    但是,时至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虚币开始出现。所谓虚币,就是铸造一枚五铢钱,再用法律规定这一枚五铢钱可以当做数百枚、数千枚五铢钱,这种扰乱市场的行为无疑带来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无数百姓的劳动成果被国家以强制法令的方式剥削,只要简单地制造一枚价值百枚或千枚铜钱的虚币,就可以使得百姓的积蓄瞬间缩水,国家

  • 古人冬天怎样取暖?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取暖方式让人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玄宗的弟弟李范怎么取暖,李范和李隆基的关系,李范

    在古代来说,人们冬天取暖并没有如今这么发达,而歧王也是被很多人评为最懂得享受的,不过取暖方式却让人尴尬。当初的取暖方式其实还是十分单一的,不过歧王却直接用人的体温来取暖。要是放到如今的现代社会,就不要轻易尝试这种做法了。大家也都知道,对于古人皇室的人来说,其实紫禁城也可以说得上是很棒的避寒圣地,毕竟

  • 古代社会男尊女卑,为何武则天偏爱太平公主,究竟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肉麻的诗,武则天为何杀薛仁贵,武则天手指是十簸箕吗

    不过让很多人感觉意外的是,武则天也非常宠爱这个太平公主。加上武则天对待自己的儿子都是非常残忍了,这一点有目共睹。但是为何武则天也会这么宠着太平公主呢,其实原因还是很简单的。在当时的状况下,按常理皇位自然是要传给儿子的。而武则天作为女性,她自己想要当上皇帝,那么也就意味着身边的儿子,他们都是自己的对手

  • 梦回大唐穿上唐朝汉服感受大唐文化绚丽多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唐时期外国人能不能穿汉服,重回大唐汉服走秀,大唐汉服文化旅游

    这里有满满的大唐历史文化,充斥了满满的大唐元素,感受着大唐文化的多姿多彩,当时的丝织品,陶瓷品,金属器皿,香料,医药等等已经达到了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当时的航海业已经发展到了繁荣昌盛时代,随之便有了唐三藏西天取经三下东洋的故事。唐三藏不但到了印度中东和西欧各国,还三次下东洋倭国。他把唐

  • 杜甫逃过曾经好友的杀害,然而却在饱餐一顿烤牛肉后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但杜甫实际上饱读诗书,自然很有才华,所以在失意的时候更是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也是流传至今。只可惜,杜甫或许可以用时运不济来形容他了,在他想要辅佐唐玄宗的时候,结果这时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离到了蜀地避难,而杜甫则是选择去了三川地区,后来太子李亨自立为帝,杜甫想要去投奔李亨也就是唐肃宗,结果却被

  • 把人生失意写得如此诗意的诗人,恐怕也只有写出这首诗的孟浩然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而可怜的孟浩然,虽然在当时写诗的名气非常之大,但是科举考到了40多岁,却依然没有能够中进士。而这个时候的孟浩然心态已经完全失衡了,他有点不相信自己命中就没有当官这个选项,但血淋淋的现实告诉他,这就是他的命。即便是人生遭遇如此的不顺利,但毕竟孟浩然还是尽力挖掘存在于其中的诗意。这首唐诗就写于他40多岁

  • 唐朝八大酒鬼:李白只排第六,第二位喝三斗才见皇帝,头一位更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第八位:焦遂。诗曰:“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焦遂是长安一个平民,以喝酒而闻名。他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第七位:张旭。诗曰:“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是唐朝著名书法家,其草书被称为“唐代三绝”之一。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

  • “南唐后主”李煜:娶了姐姐,爱上妹妹,幽会写下的诗词却成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皇帝,李煜的一生并不是成功的,甚至于可以用失败来形容,但作为诗人,李煜却是很成功的,他在南唐诗词界的地位无人能撼动,甚至于对我国诗词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在那个时候,不管你是谁,都没有婚姻自由,都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这样李煜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被安排好了婚姻。没成想这份婚

  • 杜甫诗中的安史之乱——看唐朝在危难之际三次借兵回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从上文我们知道,经过灵宝一战,哥舒翰的河西、陇右二师丧失殆尽,李亨紧急令李光弼和郭子仪的朔方军回师救援。可是,与哥舒翰的西方二师和安禄山的东北三师相比,朔方军仅是一支偏师,从此再无力量可以与安史叛军相抗衡。于是,唐肃宗李亨想到了借兵回纥。1、杜甫《北征》和大唐第一次借兵回纥(即回鹘)阴风西北来,惨澹

  • 防火防盗防姐妹,杨贵妃三姐和唐玄宗私通,手下家奴敢打公主,拆了前宰相住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杨贵妃三姐虢国夫人了。这位虢国夫人曾出现在杜甫的诗句中,杜甫说她天生丽质,总是嫌弃脂粉会降低她的颜值,所以常常素颜朝天,就连面见圣上也只是淡淡地描一下眉毛。而虢国夫人在历史上更出名的,是很多人说她和唐玄宗有私情。虢国夫人早年就嫁给了一个裴姓人家,后来丈夫早逝,三十多岁的她就成了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