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狂傲好战的魏武侯,逼走吴起,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狂傲好战的魏武侯,逼走吴起,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652 更新时间:2023/12/8 5:54:31

[var1]

公元前412年,魏击领兵攻打秦国繁、庞二地,将当地百姓迁入魏国境内,打响魏国的秦国宣战的第一枪。公元前408年,魏文侯乐羊为统帅,领兵攻打中山国,魏击随军出征。在吞并中山国后,魏击被封为中山国君,由赵仓唐辅佐,坐镇中山,安抚当地百姓,希望和平相处,这样一个继承人堪称优秀。魏武侯继位时的魏国也说不上多强,就是把邻国都揍了一遍。魏国在李悝变法后,国力大大增强,为了获得与之相对的国际地位,魏武侯开始行动。魏武侯三年,魏国讨伐郑国,在注地重创救援郑国的秦军。魏武侯五年,魏武侯联合三晋联军,攻取楚国的榆关,打开魏国通往中原的门户。

[var1]

魏武侯七年,秦、魏爆发阴晋之战,魏国大胜秦军。也是在这一年,魏武侯与齐康公在浊泽会盟,帮田氏和周天子搭上线。魏武侯十年,魏武侯以赵国内乱为借口,发兵攻打赵国。魏武侯十一年,魏武侯与秦国的庶长改联合扶持公子连回国继位。在离开魏国前,公子连承诺,只要魏武侯还活着,秦国就不会和魏国开战。魏武侯十二年,魏国联合赵国在灵丘大败齐国。魏武侯十三年,魏国讨伐赵国直达兔台。魏武侯十四年,齐、魏联军再次攻打赵国,战争永远是魏武侯时代的主旋律。

[var1]

一个国家能够常年发动战争,是其国力强大的表现。但魏武侯四面征战的同时,危机也悄然埋下。魏国的危机有内外两方面,内部魏国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流失。平心而论,魏武侯也不是多么刻薄的君主,田子方让他当街破防,他还向对方认错。在对待臣子和人才方面,他虽然没有他爹的真诚与礼貌,但也不是刚愎自用的人。人才流失的问题不能全怪他,我们拿吴起举个例子,在魏武侯执政初期,相国李悝不幸病逝,魏武侯根基未稳,他便任命亲信田文为相国,这个举动让吴起十分不满,毕竟从功劳上,从能力上,自己都能把田文碾成渣渣。吴起左想右想想不通,右想左想也想不通,就找到田文对线,结果直接被田文说得哑口无言。其实魏武侯也没有忘记吴起,他亲身前往西河郡视察,然后就被直男吴起给整破防了。随后君臣就这样尴尬的相处着,可是他们两个就在公叔痤的挑拨下双双破防。魏武侯不再信任吴起,吴起也离开了魏国,并在未来继续让魏国破防。

[var1]

吴起是很有代表性的士人,对功名的极端追求,对君主的高度要求,对归属的高度摒弃,对威胁地位的人极力摧残。相对于安享人生,他们的常态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以及吃了上顿为下顿的幸福人生,也就是田子方口中的贫贱之人,当你给予时,我是你最锋利的剑,但当你不再重视我时,我将是别人手中最锋利的剑,这就是士,一怒而诸侯惧的士,他们的不忠诚让君王愤怒,但他们的才能也让君王垂涎三尺,这是士人群体的特质。另一点就是大环境的变化,你魏国招贤人搞变法,那我们也可以招贤人搞变法呀,毕竟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士人多的是。那些在魏国不受重用,或是被排挤的人就会到其他国家另谋高就。

[var1]

被魏国迫害最深的秦、赵、楚三国也先后开始改革,人才流失是魏国衰败的内因,外因就是时代变了,在魏国四面扩张的同时,其他国家也在扩张。南边的楚国在和越国一起搞死吴国后,开始持续性的小摩擦,在和越国兄友弟攻的同时,楚国也在向北扩张,夺取了不少郑国的土地,由此与三晋产生摩擦。西边的秦国虽然被魏国暴打,但天下很大呀,西边的小戎狄们,南边的蜀国,还有旁边的韩国,我干不过魏国,还打不了你们,秦国就开始找他们麻烦。而东边的齐国虽然经历了田氏代齐,但没有掀起动乱,随后便开始给三晋捣乱,今天跑到赵国去劫掠,明天找找魏国的麻烦。此时三晋内部也出现分裂的趋势,韩国作为魏国的老牌盟友,在魏国扩张的同时也开始行动起来。郑国,作为天下中心之地,它肥沃的土地与稠密的人口足以让任何国家眼馋。

[var1]

韩国就开始了行动,从公元452年韩虎谋取陈皋开始,到公元前375年韩哀侯正式灭亡郑国,韩国耗尽六代国君,还险些被郑国反扑,才吞下这块肥肉。为了稳定郑国人民,韩哀候还将都城定在郑国旧址,改称新郑,韩国也由此步入强国之中。另一位赵国则是直接和魏国开火。公元前386年,赵烈侯去世,赵敬侯继位,公子朝觉得自己也有能力继位,就想造个反,可是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造反失败的公子朝逃往魏国,魏武侯也想管管赵国,就帮助公子朝一起攻打赵国新都邯郸。这件事直接造成赵、魏决裂。公元前383年,赵国发兵讨伐魏国的附庸卫国,魏国大怒,联合齐国在兔台大败赵军。公元前382年,赵国再次攻打卫国,卫国急忙找到老爹魏国帮忙,眼见儿子被欺负,魏武侯亲自披甲上阵,联合齐国向赵国发兵,导致赵国战败,魏国趁机夺取了刚平,一路打到中牟。

[var1]

公元前381年,赵国攻打魏国,准备夺回失地,魏武侯也发兵讨伐赵国,但这次赵国学聪明了,他选择与向楚国联合,经历吴起变法的楚国也想找魏国叙叙旧,便命吴起驰援赵国。楚军跨过黄河,深入魏国地界,在州地击败魏军后,将军队驻扎在林中,切断了魏国河内与首都安邑的联系,魏国被迫回师救援,赵敬侯趁机夺取魏国的刺蒲,又在第二年夺取魏国的黄城。公元前380年,齐国发兵攻打燕国,攻占桑丘,燕简公向赵敬侯求救,三晋组织联军大败齐军。公元前378年,齐国再次出兵攻打燕国,燕简公再次向赵敬侯求救,三晋再次组织联军大败齐国。三晋联军攻入齐国本土,直至灵丘。就在魏国四面开战的时候,中山国趁机复国,赵国眼冒绿光先后两年讨伐中山国,并与韩魏瓜分了晋国国君最后的一点土地。

这便是战国,一切只为了利益与生存,没有任何犹豫。兼并战争的规模扩大与环境的急速恶化,从根本上铲除虚伪的信任与多余的道德贵族战争的时代结束了。

公元前370年好战的魏武侯去世,他的儿子公子缓和公子莹争夺君位,赵韩两国趁机干涉,赵国想杀掉公子莹,割取魏地,而韩国则是想把魏国一分为二,以此来削弱魏国,但赵国没同意,韩国就退兵了,公子莹这才得以集中军队击溃赵国和公子缓的军队。公子莹就是我们熟知的大魏王,不过历史上他叫魏惠王,魏惠王接手的魏国,国力依然强盛,军队依然强大,但面对开始改革的列国,已不再是碾压的态势,所有的国家都已压上战争的砝码,身处天下之中的魏国已经陷入了四面为敌的危险局面。

更多文章

  • 赵括要不要对长平之战的惨败背最大的锅?“纸上谈兵”是主要原因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长平之战发生的背景吧!公元前262年秦国在丞相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下进攻韩国,并成功占领了野王,将韩上党变成了远离本土的一块飞地,本来对上党秦国是唾手可得,但是因为上党太守冯亭的计策,将上党献于赵国,而赵国也欣欣然就就收了这块土地。秦国到嘴的鸭子飞走了自然不能善罢甘

  • 湖北赤壁新发现大湖咀遗址 初步判断是长江以南面积最大最完整的西周城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20日),记者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湖北商周考古获重要收获,考古工作者在咸宁赤壁新发现的大湖咀遗址。专家初步判断该遗址是目前在长江以南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周城址。2022年7月至今,考古队围绕遗址破坏较大的区域开展工作,发掘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据介绍,目前考古人员已对城址进

  • 央媒观豫丨殷墟:在甲骨文的发祥地追溯3300年前殷商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青年网安阳2月19日电 中国第一个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都城遗址,中国最早成体系的甲骨文,中国最早的车马坑遗迹,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的墓葬,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安阳殷墟是一座文明宝库。2月18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殷墟,见证殷墟

  • 嫪毐之乱,吕不韦负有不可推卸责任,流放蜀地后,自杀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里的嫪毐,嫪毐朱姬吻戏视频,吕不韦为什么把嫪毐送进宫

    第一,以吕不韦的罪行论,判处死刑也不为过。嫪毐之乱,吕不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吕不韦牵线搭桥,嫪毐这个烂人怎么可能混入宫中呢?私自瞒着皇帝,找一个假太监给太后当情人,还让太后生了两个儿子。吕不韦这是什么罪?是欺君之罪,杀头可能都算判得轻了。但是,秦王政并没有处死吕不韦。事实上,直到嫪毐叛乱后的第

  • 从周人的迁徙历程,驳斥周朝的“两京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周人,其实就是古羌人的一支,他们的先祖叫姬弃(后稷),因为善于种植农作物而被尧帝任命为农官,封于邰地(今陕西武功县),这里是周人的最早发源地。随着夏朝后羿的动乱,后稷的子孙姬不窋将周人迁到了“北豳”(今甘肃省庆阳市)之地避乱,这里和戎狄接壤。由于义渠戎的压迫,姬不窋的子孙姬刘又将周人南迁到了豳地(今

  • 世界上最大的一棵树,重2800吨年龄3500岁,诞生时我国还处于商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地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在随后的时间里开始出现生命,距离恐龙灭绝已经有6500万年左右。虽然时间让很多生物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非常古老的生物。比如一般的雪曼树。雪曼将军树位于美国加州水杉国家公园内。它被称为“世界之主”,是世界上最大的树(雪曼将军树)。据植物专家估计,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辛村遗址用24字掀开一个深藏功与“铭”的西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大河网讯 春日的早晨,一轮红日徐徐升起,坐落在淇河岸边的辛村,显得古朴而清幽。如果不是90多年前的那个偶然,人们大概不知道这个安静的村庄竟是两千多年前西周时期豫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康侯簋2月19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位于鹤壁市淇滨区的辛村遗址,这里历史上是

  • 周朝起源:甲骨文印证历史,难怪诗经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周人始祖后稷之后,不窋(zhú)迁入了戎狄山林,即“自窜于戎狄之间”,直到古公亶父时迁徙到了岐山周原,由此才建立了“周国”,这时才叫“周人”,因此对于“窜于戎狄”十一代的姬姓周族来说,“周虽旧邦”无疑名不副实,而且“周为旧邦”似乎也没有依据。既然如此,为何诗经中却还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背后到底

  • 《山海经》记载的三个神秘国家,已经被专家证实,有一个真实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山海经最吓人的照片,山海经白话文全文免费阅读,山海经中的国家有哪些

    想必大家一定对《山海经》这本书都有所了解吧,它是上古时期的一本志怪小说,这本说中记载的事情很多,涉及道德范围也很广,可以称的上是一本上古时期的百科全书,但是《山海经》也很神奇,从上古时期经历到现在,在这各朝各代期间,它一度被认为是一本荒诞不羁的神话小说,有些人不相信,有些人是不敢相信,但是在秦朝焚书

  • 陇县博物馆线上文物展系列 ——西周鸟纹方座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方座簋是青铜簋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主要存在于西周时期。张懋镕先生长期潜心研究西周青铜器,在《西周方座簋研究》一文中,对出土及传世的方座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指出方座簋源于陕西的宝鸡地区,是商末周初中国西部文化的产物。 陇县于1997年在县境内韦家庄就曾发现两件方座簋,是方座簋发现较多的地区。这件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