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友人被贬岭南5年,漂亮小妾执着追随,苏轼得知后写下首千古绝唱

友人被贬岭南5年,漂亮小妾执着追随,苏轼得知后写下首千古绝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571 更新时间:2024/1/26 3:27:50

有一次,苏轼前去看望被贬谪的友人王巩,无意间见到了王巩的美娇妻,瞬间羡慕不已。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友人的这位妻子不仅拥有美丽的容颜,还拥有豁达通透的心态,丝毫不觉得跟着王巩被贬到荒凉之地是在受苦。

交谈过后苏轼忽然来了灵感,当即作了一首词,却意外成了经典诗作,流传到几千年之后仍被世人赞颂。

苏轼的友人和妻子是如何在困境中生活的?苏轼写下了怎样的一首词?

这还要从苏轼的的文学造诣以及他被贬的经过说起...

文章必独步天下

苏轼出生于北宋宋仁宗当政时期,其父是当时小有名气的文人苏洵

在父亲的影响下,苏轼和弟弟苏辙也喜欢上了文学创作,相比之下少年苏轼的天赋要略高于弟弟苏辙。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在父亲的带领下,离开家乡到京城参加科考。

苏轼的家乡在今天的四川一带,距离当时的京城很遥远,因此到了第二年,他才赶到京城参加了当年的科考。

当时的主考官正是名噪一时的欧阳修,科考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

欧阳修向来主张诗文革新,而苏轼的文风恰好是清新洒脱的新式风格,因此苏轼的答卷令欧阳修耳目一新。

对于苏轼的文章,欧阳修越读越欣赏,随即给苏轼评定了第二名的成绩。

文中,苏轼写到:

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曰宥之三。”

欧阳修对此尤其喜欢,却不知这句词是何出处。

于是他在事后询问了苏轼,不料苏轼却直言:“何必知道出处!”

欧阳见苏轼才情过人,又如此豪迈洒脱,瞬间对其更加欣赏了,直言苏轼日后必定前途无量,并且预测他“文章必独步天下”。

若是普通的年轻人,受到科举主考官如此赞扬,必定会洋洋得意千恩万谢。不过,苏轼一向耿直,并没有把欧阳修的话当回事。

此后,苏轼又参加了中制科考,一举考中进士并入朝为官,从此步入了时人趋之若鹜的仕途。

当时是宋神宗主政,神宗向来爱惜人才,他见苏轼才华横溢,便封苏轼为大理评事。

在官场上苏轼清正廉洁,喜欢结交有真才实学的同僚,但却从不结党营私,因此深受宋神宗欣赏。

不过苏轼当了几年官后,父亲苏洵却忽然去世了。

当时,宋朝非常注重孝道,很多官员在当差期间如遇父母过世,都会选择回家守孝。

苏轼从小深受父亲教导,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非常悲痛,于是便暂时离开了朝堂,回到家乡为父亲守孝。

卷入朝堂风波惨遭贬谪

三年守孝期满后,苏轼又回到了朝堂继续任职,然而彼时朝堂之上早已掀起了王安石变法的风波。

对于王安石推崇的一些激进举措,苏轼和他的恩师欧阳修非常不满。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给宋神宗,大谈王安石推行新法的种种弊端,不料此事被王安石知晓了。

王安石愤怒不已,便安排心腹御史谢景在宋神宗面前弹劾苏轼的种种过失。

苏轼一向不善结党,又远离朝堂多年,自然不是王安石的对手。

在王安石等人的排挤之下,宋神宗差点对苏轼起了杀心。

好在宋神宗顾及祖宗律法,没有要了苏轼的性命,只是将他贬了官。

在北宋时期,官员如果受到刑罚或贬谪,皇帝为了彻底清除隐患,往往会连带着收拾与这位大臣亲近之人。

苏轼性情豪迈,一向喜欢以文会友,因此在文坛中结交了不少好友,其中一位便是王巩。

苏轼被贬后,他的亲弟弟苏辙并没有受到多大牵连,反而是王巩由于与他私交甚密,成了首当其冲被殃及的池鱼。

王巩是什么身份呢?

在苏轼的众多朋友中,为何唯独他被牵连的程度最高呢?

王巩是宋初名相王旦孙子,从小受到家族长辈的影响,对诗词歌赋非常感兴趣。

成年后的王巩勤于创作,不但出了多部书集,还在诗作和绘画方面小有成就。

王巩本人有真才实学,再加上祖上荫庇,很快就功成名就步入了仕途。

进入朝堂之后,他先后出任太常博士、扬州通判、宗正寺丞等职务,虽然官职不高,但一向淡泊名利的他也乐在其中。

在为官期间,王巩结识了与他兴趣相投的苏轼。

严格来说,是他仰慕苏轼的才华,主动接近苏轼并与他结为了诗友。

王巩和苏轼喜欢的诗歌风格相近,二人常常互相切磋,并保持书信往来。

苏轼喜爱在府中设宴,以诗会友,王巩作为他的好友自然常常受邀赴宴。

因此在外人看来,这二人可谓私交甚密。

后来,苏轼因为得罪王安石和宋神宗被贬谪,王巩也正是因为与苏轼过于亲近,而惨遭连累。

不幸中的幸运

王巩向来品行端正、为人仗义,本身对于功名利禄并没有多高的奢求,因此他并没有参与这次“保守派”和“激进派”之间的党争。

但此次宋神宗铁了心要连带着惩罚他,他虽然深感冤屈,但也无可奈何。

君命不可违,接到圣旨的王巩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收拾三两行囊准备奔赴苦寒之地。

此去路途遥远,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于是,他把家里的佣人读遣散了,并且允许妻妾们自由选择是否追随他。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几天过去,昔日繁华热闹的官邸,瞬间就变得空空荡荡。

而平日围在他身边的那些妻妾,也大多选择了大难临头各自飞。王巩顿感心中悲凉,失望之余准备只身上路赶赴岭南。

不料这时一个名叫“宇文柔奴”的女子忽然出现了,表示愿意追随王巩。

“柔奴”是家里的一名小妾,在此之前王巩与她的关系并不亲近。

直到此时这个女子立在自己眼前,王巩才想起,原来这是自己曾经带回来的一名歌女。

“宇文柔奴”小时候也是大家闺秀,其父是宫中御医,母亲是出身名门的贵妇。

在父亲和母亲的栽培下,柔奴出落得亭亭玉立,不仅能歌善舞还略通诗词歌赋,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一般美好。

然而不幸的是,几年前她的父亲因为卷入宫斗,被人冤枉成了戴罪之身,最终惨死在了牢里。

父亲遇害后,母亲由于伤心过度不久后也撒手人寰了。

当时,宇文柔奴尚且年轻,偌大的家业便被叔父一家霸占去了。

叔父担心日后柔奴会夺回家产,便狠心将她卖到了歌舞坊,让她沦为了一名舞姬。

之后,宇文柔奴被迫留在歌舞坊卖艺,过着凄苦无依的生活。

在一次演出的过程中,她恰巧遇到了父亲生前的好友陈太医,陈太医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到老友的骨肉流落在风月场所。

于是,他便托了很多关系,将宇文柔奴救了出来。

之后他便将柔奴养在自己府中供她吃住,还教她一些治病救人的医术。

宇文柔奴学有所成之后,便辞别了陈太医,开始在外行医养活自己。

后来在一次出诊的过程中,柔奴认识了意气风发的王巩,顿时对他心生爱慕之情。

王巩见此女容貌秀丽、心地善良,便将她收入了府中。

起初,家中妻子以为王巩只是买回了一个歌女,也就没有在意。

后来,妻子得知原来柔奴也曾是大家闺秀,不仅能歌善舞、通晓诗词,还擅长行医救人,瞬间感觉她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

因此,妻子常常趁王巩不在家刁难柔奴,并且安排她干很多活,让她没有过多时间与王巩相处。

柔奴本身性情淡薄,也不擅长宅斗,再加上她曾在歌舞坊讨过生活,也就没有觉得自己过得有多委屈。

在她看来,能在心爱之人的庇护下,得以安身立命就很好了。

王巩怎么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个不争不抢的弱女子,成了自己在绝境中的唯一慰藉。

此心安处是吾乡

二人收拾妥当后,就出发上任了。

在途中,王巩每每看到荒凉的景色就不禁感伤,脸上时常挂着忧愁和烦闷的表情。 柔奴心思细腻,他知道王巩心中苦闷便常常开导王巩。

不仅如此,她还想尽办法改善王巩的生活,一边沿途行医赚取收入,一边悉心调养王巩的身体。

王巩看柔奴作为一介女流,在困境中都能如此顽强,心中瞬间敬佩不已,先前的烦闷也一扫而光。

就这样,二人一路上互相扶持,时而行医救人,时而吟诗煮茶,丝毫不像是被贬谪出京的样子。

到了上任的地方后,王巩依然保持着诗词创作的热情,柔奴也在他的影响下,喜欢上了吟诗作赋。

这里虽然不如京城繁华,但夫妻二人举案齐眉,日子过得也算是非常滋润。

一晃5年时间过去了,王巩奉诏返回京城为官,夫妻二人瞬间感觉守得云开见月明。

彼时苏轼也接到了消息,当年王巩是因为被自己牵连才惨遭贬谪,对此,他一直心怀愧疚,却没有机会当面向王巩致歉。

于是,这次他算准王巩回京的时间,早早准备了迎接的酒席,要为王巩接风。

待到王巩前来赴宴时,苏轼一脸惊愕,这么多年,他以为好友在那苦寒之地饱受风霜,应该是一副沧桑落寞的样子。

可眼前的王巩不仅身强力壮、面色红润,就连精神头也丝毫不比五年前差。

苏轼此前听说岭南地区并不富庶,被贬到那里的人大都难以忍受艰苦的生活条件,因此很是疑惑。

于是他好奇地问王巩:“岭南那里究竟好不好,听说那里的日子很不好过呀?”

还不等王巩回答,一旁侍奉的女子就轻声回复:“此心安处是吾乡。”

听到这句话苏轼顿感一惊,区区一个侍女怎会如此有才?

看到苏轼惊讶的模样,王巩赶忙拉着柔奴的手说道:

“我与柔奴已经结为夫妻,在岭南的确生活得很艰苦,但柔奴始终都悉心照料着我的身体和生活。

她常常宽慰我,只要心思安定淡然,哪里都可以是自己的故乡。”

之后,王巩又讲起了五年前自己被贬,家中妻妾个个都离他而去,只有柔奴甘愿陪着自己吃苦一事。

听完这些话后苏轼非常震惊,他原以为面前这个女子只是徒有美丽的容颜,只负责侍奉王巩。

没想到,她不仅贤惠能干,还能鼓励王巩在逆境中迎难而上,不被生活打倒,这样的女子的确难得。

宴席散去后,苏轼送别了王巩和柔奴,看着二人远去的背影,苏轼瞬间羡慕王巩有这样一位红颜知己。

于是他走进书房,当即写下了一首词《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准备送给宇文柔奴。

其中一句是:

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这首诗中,他以岭南梅花来比喻王巩的妻子宇文柔奴。

赞颂她在困难中不向生活低头、迎难而上的坚毅品格,同时也感谢她多年来对于王巩的照顾和鼓励。

而那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一直流传到后世,诗句中豁达乐观的情怀,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走出了生活的困境。

结语

在我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普遍低下,宇文柔奴作为没落家族的女子,原本等待她的是悲惨的生活。

然而,每一次她身处困境中,都能乐观坚强地活着,并且带动丈夫王巩以平静豁达的心态,度过贬官的日子。

这区区一介弱女子,身上却展现了有情有义、豁达开朗、济世救人等诸多美好品质,难怪大文豪苏轼能亲自作诗赠予她!

更多文章

  • 李贺这首诗造语新奇,避熟就生,别具一格,被赞为少有的沉郁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李贺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大意是: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当年主父偃向西入关,资用

  • 细数明朝的那些奇葩皇帝们-《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奇葩皇帝合集,最奇葩的明朝历代皇帝,明朝各个皇帝有多奇葩

    图片鸣谢网络1.洪武皇帝朱元璋,农民出身,先当乞丐,又当和尚,最后当皇帝,这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那是蝎子的尾巴——独一份。同时也告诉我们,好饭不怕晚。这个没读过多少书的皇帝定下了《皇家管理制度》,而且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封建王朝灭亡,基本变化不大。图片鸣谢网络2.永乐皇帝朱棣,历史上藩王造反且能成功

  • 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他们沾亲,但没想到还有这样一层关系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高句丽不打不行,卧榻之侧,怎么能够听别人的呼噜比自己还打得响亮,是个男人都忍不了啊。何况高句丽虽然是个小国,从东汉开始,就和华夏的中央政权缠绵不休,没能力时就称臣上贡品,有能力时就打仗抢地盘,所以得到一个“叛服不常”的评价。高句丽厚着脸皮折腾了五百多年,终于把辽东四郡全部弄到了手,与华夏的中央政

  • 苻坚因淝水之战被嘲讽千年,带领氐族崛起的领袖,真如此不堪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王猛 图王猛去世苻坚之所以统一北方,建立稳固的统治,王猛是最重要的功臣。尽管苻坚雄才大略,内外事还是由王猛主持,王猛不仅治国有方,而且很能打仗,前秦扩张最重要的一仗就是由王猛亲自带兵,以6万打败燕国40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在苻坚发动淝水之战前几年,王猛就去世了。王猛有很深的汉人情结,他不想汉人

  • 金朝灭亡,皇帝被切成两半,为何金朝如此遭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金哀宗见已无力回天,现场将皇位传给了元帅完颜承麟,然后自溢身亡。为了免遭蒙宋联军羞辱,他嘱咐部下,死后要把自己火化掉。不曾想,蒙宋联军太过神速,金哀宗尸体还未烧完,就攻进城来,将他的尸身一劈为二,作为战利品分别带回本国邀功!新立的皇帝也很快战死,城中的金朝皇族男性全部被灭杀。女性则惨遭凌辱,生不如死

  • 武则天第1次宠幸薛怀义后,为何激动到难以自拔?其目的很简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第一次见薛怀义,武则天对薛怀义的看法,武则天为啥喜欢薛怀义

    据历史记载武则天的第一个男宠是薛怀义,薛怀义原本是个小药贩子。后来由于武则天的宠爱,被封为辅国大将军、鄂国公等朝廷高官,最后被太平公主乱棍打死,既然武则天那么喜欢他,为何没有保护好他呢?由于武则天完全有这个实力。薛怀义的原名叫冯小宝,最初是洛阳城的一个小贩,和一位千金小姐的侍女相好,后来被小姐发现,

  • 乞丐皇帝朱元璋的传奇人生: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乞丐皇帝朱元璋,千古一帝朱元璋的故事,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奇一生

    潜龙在渊朱元璋在1328年10月21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贫苦农民的家庭。 父亲名为朱世珍,母亲为陈氏。 朱元璋在家里排第四,在家族兄弟中排第八,因此又名朱重八。朱元璋影视剧照在1343年的时候,朱元璋老家濠州发生百年难遇的旱灾。第二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在半个月内,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

  • 武则天掌控自己的命运,用自我意识,抨击着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全肉出装,武则天妈妈情史,武则天手指是十簸箕吗

    作为个人,武则天无意识中构建了女性自我意识。她冲破了当时女性所处的困境,拥有了自我意识,并依靠一步步有意识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宰。作为妻子,武则天和丈夫高宗的夫妻合作关系,正是她女性个体自我意识复苏的体现。而武则天对于高宗的掌控,在于她有研究男性心理的智慧。而幼年丧母的李治、对

  • 他不仅是皇帝,还是个霸气的诗人,你读过朱元璋写的诗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34位功臣名录,朱元璋的诗,朱元璋和陈友谅

    朱元璋剧照(一)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朱元璋《咏竹》朱元璋赞美竹子不染污泥,刚直不屈的性格,不畏酷雪严寒的高洁品质。暗喻自己不惧恶劣的环境压力,充满坚强不屈的斗志。(二)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朱元璋《咏菊》这首诗是根据唐朝起

  • 武则天囚禁最后一个儿子,独断朝纲,引起10万人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囚禁了儿皇帝从此,群臣上朝时,龙椅是空着的,龙椅后面的帘中,坐着皇太后武则天临朝听政。囚禁了新皇帝,武则天就是实际的国家领导人了,她开始着手准备打造自己的帝国了。因为现在虽然是临朝听政,大权在握,但毕竟是一件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情,武则天先是追尊武氏祖先,让她已故的祖先都当上王爷王妃。再就是提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