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的战车上,领导的位置在哪里?

春秋的战车上,领导的位置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76 更新时间:2024/1/23 4:55:34

春秋初期是西周刚灭亡,东周刚开,但是周的王纲坠落,诸侯们不但不尊天子,甚至还敢和天子公然对阵而战。周王室在西周末年开始就用郑国国君在朝做公卿,从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祖孙三代都参与周的朝政。到了周桓王的时候,双方有了矛盾,周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卿士之权,一再演变激化之下,周王室和郑国终于战场相见了。

[var1]

周桓王亲自率领王师上战场。周天子在不同的场景中所乘坐的车有五种,叫作“五路”。在战场上用的战车叫“革路”,驾车的马用黑白相间的马勒,就是络头。车上还要树着大白旗,“大白”是一种旗帜的名称,上面画着熊虎一类的图案。

周的王师分为三军,周桓王亲自率领中军。两位卿士“虢公林父”率领右军,“周公黑肩”率领左军。在春秋这个时代,官员并不严格区分是文官还是武官。从王、诸侯到公卿、大夫,都可以上战车,乘着战车出战。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桓王面对敢于和王师作战的郑国军队,被郑国的将军祝聃一箭射中了肩膀。

[var1]

不管是天子驾六还是诸侯驾四,一乘战车上有三个人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是驭手居中,他左面的“车左”拿弓箭射杀敌人,驭手右边的“车右”用矛戈击杀敌人。如果是天子、诸侯为军队的主帅就在车中间的位置,立于鼓之下。如果不是主帅,天子、诸侯会在左面的位置,驾车的驭手在中间,而持矛戈的武士在右。

春秋后期,晋国卿族之间发生混战,演变成诸侯国之间的混战。被赵氏驱逐出晋国的范氏、中行氏得到齐国、郑国支持,攻打晋国赵氏。当时赵氏的宗主,史称“赵简子”的赵鞅率军出战。铁之战时,赵鞅的战车上给他驾车的是邮无恤,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驭手。邮无恤自己说,当时战争太激烈了,两骖马的肚带几乎快要断绝,就在这种即将失控的情形下,他依然能够控制骖马,所以他认为自己是最厉害的驭手。据说邮无恤死后化为“天驷星”,天驷星也叫“房星”,属二十八宿之一,专指“马”。唐代诗人李贺有一首《马诗》:“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房星”指代“天马”。

[var1]

给赵鞅当车右持戈的蒯聩是卫国的太子,父亲是卫灵公。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与蒯聩不睦,蒯聩欲刺杀南子,但是阴谋败露了,于是蒯聩逃出卫国到晋国投奔赵鞅。在铁之战中,蒯聩持戈为车右。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蒯聘因为看到敌方人马众多而吓得从车上掉下来,被邮无恤骂,说他像个娘们儿一样。但是在战争过程中蒯聩却很英勇地协助了赵鞅。

在春秋时期,无论是天子诸侯,还是公卿大夫,亲率军队、亲临战场、亲冒弓矢的事在车战中极为常见。赵鞅这次身负赵氏的兴灭而亲自出战。在铁之战中赵鞅被郑国人击中,打得伏在箭袋上直吐血,倒在车里。关键时刻是蒯聩持戈救援。铁之战赵氏取胜,从此以后赵氏在晋国地位稳固,为以后三家分晋中占一席之地奠定了基础。

[var1]

春秋中期的鞍之战是一场晋国与齐国的争霸战争。后来成为韩氏宗主、晋国正卿的韩厥当时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晋国大夫,以司马的职务参战。在战前的夜里,韩厥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早逝的父亲。在梦里,父亲对韩厥说,明天交战的时候你不要在车左或车右的位置。大战之中,韩厥遭遇出战的齐顷公。韩厥听从了父亲在梦里对自己说的话,没有在左面的位置,他自己作为驭手在中间的位置,驾车追赶齐顷公。齐顷公的驭手看出韩厥是个贵族君子,建议射杀他。齐顷公觉得这不合乎于礼,于是命射左右。韩厥车上的车左和车右都被射死了。但是韩厥仍然在驾车追赶齐顷公。路上有一位晋国大夫自己丢了车,遇上韩厥,请求搭乘。这位晋国大夫上车后先是站在车左的位置,被韩厥的手肘推开。然后他又站到韩厥右边去了,结果又被韩厥的手肘推开。最后这位大夫只能站在韩厥身后的位置,算是在正中。韩厥追上了齐顷国的车,可是他误把齐国大夫逢丑父当成了齐国国君俘虏了回去。

[var1]

驾车的驭手身份地位并不低。晋悼公死后,春秋后期的晋国日渐衰落。曾经与晋国为盟友的鲁国和晋国的宿敌齐国结成同盟,准备一起攻打晋国。公元前497年,周敬王二十三年,齐卫联军准备渡黄河伐晋,齐景公把大夫们的战车都收了,然后攻打河内,现在的汲县,这地方原来是卫国的,现在属于晋国。这时禀报说晋国军队来了,于是立刻迎战。齐景公想和卫灵公同乘,就命人套好战车跟卫灵公说“寡人请摄”。意思就是说,齐景公要求和卫灵公合作,他要亲自给卫灵公做驭手,于是披甲上车。这做事风格很像齐景公。当时齐景公少说也得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卫灵公当时也得有四十多岁奔五十了。这是两个中老年男人的组合。结果晋国军队并没有来,虚惊一场。也许齐景公早知道晋军没来,才敢这么表演的。

作者:沅汰,文化学者,历史作家,《沅汰博物馆指南》主编

主要作品:《龙凤传奇》、《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高澄传》、《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中国古代《古国迷踪》系列,《博物馆青铜器名称汉字解读》系列、《汉字》字形释义、《青铜铭文里的西周史》、《晋国霸业》、《梦回春秋》、《春秋人物故事》等。

更多文章

  • 千仞雪献祭爷爷开启第九考!玉小刚和唐昊拜把子,唐三修习大须弥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尽管千仞雪无论如何不愿意承认爷爷有罪,但天使神的意志却坚信他有罪,最后千仞雪不得不承认,不作为就是千道流最大的罪恶,理应处死。她能果断杀死自己,却绝不愿意杀死爷爷,哪怕放弃所谓的天使第八考,放弃成神也绝不愿意。而在第241集预告中,千仞雪的另外一面暗黑千仞雪,再度如蛆附骨追了上来,由于第八考是动画原

  • 商鞅变法强大秦国,六国为什么不去效仿?有这3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1、因为六国不知道商鞅变法的精妙同时期的六国根本感觉不到商鞅变法有多强,在六国的眼中,秦国确实强大了一些,但是他们认为这就是变法该有的效果,这并没有让他们有多惊讶。前有李悝、吴起变法,变法之后国家都变强了,秦国变法之后的外在表现也只是打了两场胜仗,俘虏了魏公子卯和魏国将军魏错,并没有让六

  • 夏朝历史系列1:父子从事高危行业,父亲被诛,儿子成功治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黄河就是一条暴怒的母亲河,她滋养了华夏文明。却也时常泛滥,淹没农田、摧毁房屋,致使无数人家破人亡。当时的帝王尧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君王,他发誓要治理黄河,让黄河不再泛滥,让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可是5000年前什么最重要?人才啊!于是他招贤纳士,从整个华夏范围选举有治水能力的人才。于是大臣獾兜向帝尧推荐

  • 朱元璋和孔子到底有什么仇怨?不仅对其贬低,甚至不许其后人当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 某天在和刘伯温议政时,谈到了有关孔子的《论语》,刘伯温对朱元璋说了一番自己对于孔子的见解。刘伯温认为:孔子一生从未有过为官为政的实际经验,而这本《论语》,也只不过是其弟子,对他谈经论道的一些记录而已。而对于宋朝时期,赵普用半步《论语》打天下的传闻,实在是有些让人质疑。如果半部《论语》就

  • 赵王身边有高人,关键他一个都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王集团李继敏的家庭,赵王刘遂,赵王是个怎么样的人

    长平之战前,秦赵两国差不多站在同一条线上。战后,赵国彻底丧失了强国地位,既没有了统一天下的可能,阻挡秦军东进都费劲。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抛除地缘、经济等因素不讲,秦赵两国国君在用人上的差距实际上也决定了两国最终的国运。廉颇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果断将进攻模式切换为防御模式,搞得秦军在长平前线耗了三年,半

  • 此民族为汉族前身,因灭过夏朝遭后世抹黑,专家:该还原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即使是在汉族诞生以后,民族融合的进程也并未停止,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匈奴、羌、突厥等,因为长期与汉人杂居,也成为了汉族的一部分。而在汉朝建立之前,还没有汉族一说,华夏区域内生活的人们被统称为华夏族,但实际上,华夏这个概念非常窄,因为受传统的夷夏观念影响,只有居天下之中(黄河中下游)的才能叫华夏,

  • 宁夏固原传奇1:“料民于大原”,秦国的磅礴壮阔历史之源和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固原历史简介,宁夏历史真实故事,西汉时期的固原

    《固原传奇》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var1]前言固原,是宁夏的五个地级市之一,它的地理位置有些特殊,背靠六盘山,面对宁夏平原,而六盘山背后,就是著名的关中平原!关中平原是属于中原农耕文明影响的地方,宁夏平原则属于游牧文明覆盖的地方,所以六盘山也成了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天然

  • 女战神妇好:为国家打下一半的领土,自己却因为难产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武丁仔细端详着卦象,考虑到西北羌人的蠢蠢欲动,迫于无奈,只能让心爱的女人征战沙场。此人是谁?竟敢口出狂言,武丁身为一国之主,都头疼已久的事情,她就敢大包大榄?原来,她就是武丁的首任王后。武丁也没想到自己娶了一个军事奇才, 机缘巧合之下,妇好一战成名。当时,商朝的西北边境多年来屡遭古印欧人的侵犯,他们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这是中国古代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坚战,此战之后赵国损失45万精兵,之前建立的优势急转直下,赵国国内无论是国内的经济建设,还是军事上的休养生息,赵国都很难再调整恢复到战前的巅峰状态。而秦国取得了最终胜利,但是却并未趁机一举灭掉赵国,这是为何?[var1]

  • 夏朝是怎么建立的?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公元前2033 至公元前1562)夏朝开国君主-禹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他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夏朝总共传了十四代,十七个王,延续近五百年。(夏朝的世系年代无定说,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