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甫的千古名作被人误解,苏轼拍案而起:诗圣梦中给我解析

杜甫的千古名作被人误解,苏轼拍案而起:诗圣梦中给我解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06 更新时间:2024/3/6 22:47:36

诸葛亮是一个奇人,虽然他并没有能够帮助刘备完成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的志向,但也能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建立了一番功业。《三国演义》诞生之后,诸葛亮俨然成为了半仙,甚至近乎于神的地位。其实,在《三国演义》之前,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的志向难酬,更让后世的文人感慨万千。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几乎化身为发明家。他使用了威力巨大的诸葛连弩,设计了不可思议的木牛流马,更是以变幻莫测的“八阵图”,差点困死了吴国大将陆逊。这些稀奇古怪的发明,并非子虚乌有,在史籍上都有记载: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三国志诸葛亮传》

特别是八阵图,大概最受人关注。相传在诸葛亮之前,黄帝和大将风后就共同创造出了八阵图。《风后八阵兵法图》介绍,所谓八阵分为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每个阵势在各种环境中,都有优势和劣势,军队只要灵活掌握,自由切换,便能发挥巨大的威力。

小说中的诸葛亮,仅仅摆出石头阵,就让陆逊晕都转向,进来容易出去难。如果不是得到黄承彦的帮助,吴国精锐肯定尽失。因此,八阵图引得后人无限想象,比如诗圣杜甫就曾经写过同名五言绝句《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当时的杜甫移居至夔州。当地有武侯庙,江边还有八阵图遗址,相传就是诸葛亮留下的。杜甫向来就是诸葛亮的粉丝,凭借无限敬仰,他写下了大量讴歌诸葛亮的诗歌,此诗就是其中之一。

在前两句中,诗人以工整的对仗,强调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和军事才华。三国鼎立固然有诸多原因,并非诸葛亮一人之力,但诗人以一句话的概括,抒发了对诸葛亮的尊敬。同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出众,也并非昙花一现的八阵图可以体现,诗人偏偏将其作为神出鬼没、奇谋频出的代表,更增添了诗意。

第三句是杜甫面对历史遗存,发出的感慨。即便过了几百年的时光,那些英雄人物早已成为了冢中枯骨,那些所谓的丰功伟业早已成为了过眼云烟,但江边的石头,却任凭岁月的侵蚀,依然完好如故。

第四句成为了很多人的争议,在唐朝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这是说明当时刘备和诸葛亮都发誓要为关羽报仇,发兵讨伐东吴。然而,刘备却无能地被火烧连营,甚至病死在白帝,这留下了千古的遗憾。

然而,这个解释,总让人觉得有些问题。感觉有些牵强,又说不出哪里不对。直到苏轼在《东坡志林》中给出了他的理解:

仆尝梦见人,云是杜子美,谓仆曰:“世人多误解吾诗。《八阵图》诗云:‘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人皆以为‘先主、武侯,皆欲与关羽复仇,故恨其不能灭吴’,非也。我本意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意;此为恨耳。”此理甚长。

原来,苏轼说他曾经梦见杜甫本人。在梦里,杜甫对苏轼说,世人误解了他的《八阵图》,最后一句并非他想报仇未果的遗憾。他原本就认为吴国和蜀国唇齿相依,必须联合起来才能打败北方的魏晋。后来蜀国被灭,就有蜀国和吴国失去信赖,无法联盟的原因在内。刘备破坏了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策略,这才是他的遗憾。

小珏认为,苏轼这么绘声绘色描写梦中的场景,自然是虚构的。这一定是他自己的理解,而且这个解读更符合当事人的政治意图,是非常理想的。东坡先生完全不必假托梦话,直接说出来也能获得赞同。所以,到了南宋时的王十朋,更是以诗应和杜甫:

一家天下裂三都,忠愤填胸出阵图。千载相知惟白水,此心元不为吞吴。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爵位最低的诸侯国许国是个怎样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战国许国为什么爵位低,许国最新消息,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出处

    [var1]地位极低只是个男爵周武王灭商分封诸侯,当时的诸侯分成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这也是诸侯国的地位之别。按照《尚书》记载,公爵侯爵封地方百里,伯爵方七十里,子爵男爵方五十里。而确定爵位高低的准则,一个是血统,一个是功劳。不过,地位等级最高的公爵诸侯,原本仅有三个,也就是虢国、虞国和宋国,像是与周

  • 杜甫和鲁迅,跨越千年的知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相同点一:爱国这两位,一个是唐代诗人,一个是清末民初的作家,所居的时代在时间上跨越了千年,但却有一些共同点。都十分的爱国,是其中之一。文学界对杜甫的定义就是南宋爱国诗人,对鲁迅的定义是爱国作家。中国自古就有文如其人的说法,而爱国这一特点,也直接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那怕他们表达爱意的国家相距了千年。杜

  • 淝水之战中大破秦兵的谢安,却有个不靠谱的弟弟谢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名士王述是谢万的岳父,三十多岁时还没出名,有人就埋汰他痴傻,后来王述得到丞相王导的赏识,才逐渐知名。谢万瞧不起这位老丈人,曾戴着白头巾去王述家走亲戚。一见面,谢万就张狂地说:“我老听人家说岳丈傻,今天一看,岳丈确实傻啊!”王述倒没跟毛脚女婿一般见识,淡定地说:“好像是有这样的风言风语,那主要是因为我

  • 楚国实力强劲,为何在战国争霸中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楚国,作为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都无比活跃的国家,其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各国之间处于上游,实力不可小觑。然而,在争斗激烈的春秋战国时代,它最终还是走向了失败,其背后的原因无疑是值得探讨的。[var1]贵族政治极大损害了楚国的发展1、贵族势力的强大分散了楚国的实力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力排众议、采纳李斯在

  • 杜牧一首七言小诗,其立意新颖却遭后世多人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杜牧经典小诗,杜牧个人简介,清明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写的是楚汉之争的故事,在秦朝被推翻后,刘邦和项羽开始争夺天下。经过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被击败,他带着少数兵马突围跑到乌江边,当时曾有人劝项羽乘船逃到南方,重新组织军队,再和刘邦争夺天下。而项羽经过这次失败,已经失

  • 杜牧一生不羁,老了睡不着时写此诗,充满禅意,最后10字发人深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表面上他一生不羁,而在内心深处,杜牧就如他笔下的诗一样,常常都是风轻云淡,追逐内心的宁静。晚年的一个夜晚,杜牧睡不着,写下一首名为《不寝》的诗,向我们吐露了他的心声。这个诗名《全唐诗》只有这么一首,全诗写得明白如话,却充满禅意,最后10个字发人深省。通过这首诗,我们也得以窥见一个最真实的杜牧,那

  • 他为大唐立下殊功却惨死流放途中,唐玄宗很后悔,后世评价不公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哪个鼎盛时期的王朝会穷酸成这样?难道是唐玄宗贪图享乐,花销太大了?唐玄宗脸一黑:别闹,才进入开元九年,那时候俺还是个锐意进取的明君。那么,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就一个原因,逃户太多。所谓逃户,就是那些逃脱户籍管理的流民。大量的流民导致朝廷的赋税、徭役、兵役失去了征收的对象,于是财政亮

  • 春秋战国诸侯并立争霸,作为共主的周天子,为何不自己掌握军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周朝要天下共主,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与周天子关系,春秋战国怎么处理周天子

    但即便是在杂乱的环境中,中原腹地之内还有着周天子存在,他被大大小小的诸侯称为“天子”,是公认的“天下共主”,虽然在后期天子压根没啥权力,甚至吃饭和居住都成了问题,但不得不说,诸侯们仍然要在表面上对他恭恭敬敬。那么问题来了,周王室既然出天子,为什么不把军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而是让各地的诸侯不断做大呢?

  • 此人是李世民的堂弟, 也是唐朝三名将之一, 却被后人丑化了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小编最近在回顾小时候经常看的电视剧叫做《薛仁贵传奇》,那部电视剧可以说承载了小编的好多回忆,比如某天为了躲避父母的唠叨,缓解学习上的压力,小编就经常跑到奶奶家,窝在炕上,看电视机里的薛仁贵披荆斩棘,把敌人打的十分狼狈,每次看见成亲王李道宗还有那个张美人就气的牙痒痒…but在小编重温这部电视剧后get

  • 此国家曾是世界最强,唐朝都不是其对手,如今却分崩离析四分五裂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阿拉伯帝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君主制王国,即使是在同时期的中国也很难和它平等的外交,阿拉伯帝国称赞自己是世界上最强的西方世界,连中国都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根本都不屑于看待中国,根本不值一提,而历史却用它自身的发展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什么都不是永恒的——现在的阿拉伯帝国已经变得四分五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