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牧为何没能参加长平之战?给李牧迷们一个真相!

李牧为何没能参加长平之战?给李牧迷们一个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73 更新时间:2024/2/4 1:13:33

李牧是赵国在战国末期唯一的军神,以一己之力带领赵军抵抗秦军,数次把赵国从灭国的边缘拉了回来。李牧死后不到半年,赵国便被王翦所灭。赵王迁冤杀李牧,可真谓自毁长城,自灭社稷。但像李牧这样的优秀军事将领,《史记》对他记载却存在残缺,至少李牧迷们心中一直存在三个疑团:(一)李牧到底是哪位赵王在任期间大破的匈奴;(二)李牧大概什么时候从的军,死时多少岁;(三)长平之战时,李牧为何没能出场。因为史料太少,要准确回答这三个问题太难,但我会竭尽全力向大家阐述一下我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以作抛砖引玉。

李牧到底是哪位赵王在任期间大破的匈奴?我认为这个时间区间应该是在赵孝成王在任的最后几年至赵悼襄王登基的元年,即赵孝成王十九年至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7年-公元前244年)。我的理由有两点:

(一)李牧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是在赵悼襄王二年(公元前243年)。《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悼襄王二年,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在这一年李牧不仅完成了伐燕的任务,还应该以赵国相邦的身份出使了秦国。《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而归其质子。”李牧前往秦国结盟,是要迎回哪位质子?我认为是春平君。《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悼襄王二年,秦召春平君,因而留之”。既然在赵悼襄王二年李牧可以带领军队伐燕及出使秦国,一则说明赵国北部边地已经不存在重大威胁,可以让李牧干点其他事情;二则说明李牧因为在北部边地立了大功,所以引起了新君的注意及得到了新君的认可,才有了接下来的伐燕和出使两件大事。解除北部边地威胁(立功)到新君给予新的重任,这个承前后的时间不会太长,所以李牧大破匈奴,横扫东胡林胡的时间就应该在赵孝成王最后这几年。

(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李牧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敲黑板划重点,请特别注意看“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一句。如果是秦国统一了天下,不会用赵边城而是秦边城。十余岁,少则十一年,多则十九年,以赵国灭亡的公元前228年反推,得出的时间区间也是在公元前247年到公元前239年之间。再结合赵悼襄王二年(公元前243年)李牧开始伐燕和出使,即可得出李牧一定是在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44年之间大破的匈奴。

李牧大概什么时候从的军,死时多少岁?这是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我只能给出我的臆断:在赵惠文王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72年。我为什么会选择这一年?因为这一年赵国击败了东胡,夺取了东胡的欧代地。这也是赵国继赵武灵王平定三胡后正史唯一一次记载的对胡用兵。《史记·赵世家》记载:“惠文王二十六年,取东胡欧代地。”既然占领了胡人的地盘,赵长城还得延伸修筑,还得招兵屯扎以防胡人的去而复返。李牧或许就是在这次被征召入伍,正式加入了北地边军,从此开始了“常居代、雁门,备匈奴”的军事生涯。那么李牧加入北地边军时的岁数多大?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但是我给出一个最低年龄参考。秦昭襄王在长平之战时曾征召河内十五岁以上的壮丁,即在战国时期年满十六岁即可以当兵了。另外在长平之战后,秦国曾释放了二百四十人归赵。史载“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所谓“小”者,即未成年。这个两个事例说明在战国时期当兵的最低岁数是十六岁,而与是否成年关系不大(古代成年的标志为加冠,一般在二十岁)。即李牧完全有可能当年是十六岁入伍。如果李牧是于十六岁在公元前272年入伍,那么长平之战爆发时他的年龄为二十八岁;在大破匈奴时的岁数应为四十一岁至四十四岁;最后被赵王迁冤杀时的年龄应为五十九岁。个人认为这个年龄轨迹的推断比较符合李牧的事迹。

[var1]

长平之战时李牧为何没能出场?除去北地边军和边军将领要常备胡人侵袭以外,李牧未能在长平之战登场的原因有三:

(一)赵国的名将太多了,当时的李牧应该毫无知名度,排次序都排不到李牧。那个时候赵国不仅有廉颇,还有乐乘(曾率领赵军大破秦军),甚至说不定还有田单。说到田单入赵的事情,很有意思。赵国为了得到田单让齐国放人,割让给了齐国济东三城共五十七座城邑。马服君赵奢为此和平原君赵胜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而平原君赵胜坚持割地请人,把马服君气了个半死。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读《战国策·赵策·燕封宋人荣蚠为高阳君》一章。这个田单来了,干得还挺久,在赵孝成王二年,还当了赵国的相国。《史记·赵世家》记载:“孝成王二年,惠文后卒。田单为相。”我们要知道长平之战是从赵孝成王四年开始,所以田单完全有可能掺和长平之战。所以,赵国军事人才济济,李牧很难出头。即使李牧之后在北部边地立了军功,如果没有发生乐乘和廉颇内部火拼事件而双双离开赵国,估计李牧都没有登场的机会。《史记·赵世家》记载:“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李牧登场的时间正好是自己大破匈奴立了军功而廉颇和乐乘又双双出走之时。

(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部队主要就是北地边军,用于打击三胡和中山国。所以我们看长平之战时,秦国骑兵大放异彩而赵国骑兵却不见踪影。但是这支机动性极强,战斗力极佳的边地部队一开始就控制在赵国宗室手中,而非其他将领,更非李牧。我们来看看证据:《史记·赵世家》记载:“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这里掌控调动胡人兵马的是赵固;“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牛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从这里可以看出边军的众多将领中,大多数为赵氏宗亲。比如赵袑、赵章、赵希。因此长平之战爆发时,李牧再努力也是一位副将,就好比后来的司马尚。我推测当时控制北地边军的应该是平阳君赵豹。因为长平之战后我们尚能看见平原君赵胜窜上跳下的身影,但是不再见平阳君赵豹的行踪。另外,赵豹本身在边军中应该拥有巨大军功,我猜测赵惠文王二十六年攻取东胡欧代地的战役就是由赵豹指挥,因为在司马迁写完“二十六年,取东胡欧代”一句后,马上无缝对接又写了一句“二十七年,封赵豹为平阳君”。这当中我相信有因果关系。所以,李牧能够独立掌握北地边军应该是在长平之战后,此时的赵国元气大伤,赵国宗室力量减弱,更加依靠平民将领。因而在赵孝成王十年至赵孝成王二十一年这十一年期间,乃是李牧快速成长,统领北地边军独当一面的黄金时期。当然在这十一年中,李牧也有起落,因为他抗拒执行赵孝成王的军事策略。赵孝成王骨子里喜欢主动,对长平的廉颇是,对边地的李牧也是。不过在遭遇对匈奴战斗的失败后,他重新放权李牧,让其采用自己的方法打击匈奴,才有了李牧大破匈奴的壮举。

(三)李牧并非名门之后,不能像赵括一样坐直升电梯走上最炫的历史舞台。其实赵括的年龄和李牧的年龄应该差距不大,但是赵括可以凭借其马服子的身份直接登上长平的舞台。而李牧,虽然见证了马服君赵奢在阏与的辉煌,虽然把马服君赵奢列为了自己的人生偶像,虽然对赵奢的阏与之战的打法已经研究得烂熟于胸,但这时候的赵国是不会给他任何出场的机会。

李牧,挽狂澜,支危厦。如果给他一个像秦国这样的舞台,我相信他能比白起更厉害。“但时李牧将军在,嬴政不易定江山”,此言不虚也!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坚为什么要死磕董卓?一是私人恩怨,二是渴望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董卓孙坚简历,董卓孙坚最强黑科技搭配,三国志董卓孙坚还配谁

    之后,董卓听说孙坚进占阳人,立即派胡轸为大都护、吕布为骑督,带五千人马,前往迎击。但是,在这场战役中,胡轸全军溃败,部下督华雄也被孙坚斩杀。董卓惧怕孙坚的勇武威猛,派部将李傕前往劝说,想与孙坚结为婚姻之好,并且让孙坚开列子弟中能任刺史、郡守的名单,答应保举任用他们。在利诱面前,孙坚一身正气,严词拒绝

  • 世界各国的“第一夫人”,颜值都很高,还有一个会六国语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世界各国的“第一夫人”,颜值都很高,还有一个会六国语言。你觉得这些第一夫人谁最好看?还有别的第一夫人比她们好看吗?欢迎评论。文/豹哥说历史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总统们都要忙于政治公务,每天必须出席各种社交活动。由于有很多活动需要带上自己的妻子,所以我们经常在新闻里能看到世界各国的“第一夫人”。当然会有些“

  • 蜀汉十大猛将,五虎将排名意外,第一无人能能及,至今受人推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第九位,关平。他是关羽关二爷的长子,能够一刀斩翟元,战平庞德杀退曹仁,未尝一败!第八位,李严。要说李严,只有50回合战平黄忠这一战绩。但是,足矣。当初两人交锋,诸葛亮对黄老将军说李严不可力取,事实证明这句话是对的。第七位,关兴。作为关羽关二爷的次子,他曾30回合打败孙桓,一刀斩周平,此外董禧杨陵这几

  • 迁都栎阳——大秦东进的关键三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近日,考古工作者在秦汉栎阳城遗址,发掘两座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发现了贯穿整座宫殿的南北轴线、距今约2400年的高等级“冲水式”厕所(首次发现),以及都城附近的犁沟、牛蹄印等农业景观。那么,这里所说的大型宫殿群,是于哪一朝哪一位君王在位时所建,它的背后又隐藏着大秦王朝怎样的奋斗历程?栎阳城遗址考古发现的

  • 孙膑到底有没有写过兵法?山东西汉墓中出土的竹简轰动了学术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山东出土竹简揭露孙膑狠毒一面,孙膑评价商鞅,孙膑与田忌女儿的关系

    [var1] 孙膑 作为战国时代最有名的军事家,孙膑是否留下过著作呢? 《史记》记载:“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说明孙膑是有兵法流传的,但是没有提到名字。 《汉书·艺文志》曾著录《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可是到唐代之前,《齐孙子》就散失了。从隋朝之后,人们就再也没有看到过孙膑的兵法。[va

  • 刘表麾下的一员猛将,屡战屡败,却射杀了三位东吴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一具体来说,黄祖是出自荆州本地的士族,因此,刘表担任荆州牧后,立即任命他为江夏太守,这体现出刘表拉拢荆州本地豪强的策略。江夏郡位于荆州和扬州的交界地带,也即是防御江东的重镇。公元191年,袁术派遣孙坚征讨荆州。面对孙坚这位猛将,黄祖自然不是对手,在初次交锋失利后,黄祖选择坚守不出。后来,在刘表支援一

  • 张郃三五十合战平张飞,曹洪四五十合战平马超,二人一样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超和张郃谁厉害,张飞和张郃哪个厉害,张飞张郃交手记录

    张郃三五十回合战平张飞巴西之战中,张郃多次和张飞交手,其中第一次和张飞交手,是在两军阵前单挑,两人大战二十回合后,蜀军将领雷铜抄了张郃的后路,张郃不敢恋战,转身逃走。张郃逃到岩渠山后,便当了一个缩头乌龟,无论张飞如何挑衅,问候其十八代祖宗,他都不出战。最后,张飞假装喝酒,找到小路,才终于骗出张郃。两

  • 孙膑为何神秘失踪?孙膑给田忌献最后一计,田忌为何舍弃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田忌与孙膑的结局,田忌和孙膑是什么关系,田忌和孙膑之间的故事

    [var1] 出身大家,师承王诩 孙膑生于阿、鄄一代,他原本并不叫孙膑,因为他受过膑刑,所以大家就叫他孙膑了,至于他的本名,历史上并没有相关的记载。根据历史记载,孙膑的出身很不错,据说他是卫武公的后代。他的师父是王诩,人称鬼谷子,是当时著名的谋略家,集兵法之大成。[var1] 逃奔齐国,成为田忌的谋

  • 孙策临死前,把大乔托付给孙权,但孙权对大乔的做法,受人唾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策死后孙权对大乔做了什么,孙策和大乔真实历史,孙策死后孙权怎么安置大乔

    这两个人就是大乔和小乔,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里面的二乔就是指她们两个,大乔是孙策的妻子,而小乔只是周瑜的妻子。 说起孙策这个人,其实挺悲哀的,他父亲死后,年幼的他不得不扛起东吴的大梁,把东吴打理的井井有条,但是天妒英才,在一次外出的时候被刺杀身亡,而东吴的掌权人就变

  • 孙策与周瑜皆是意气风发的大好男儿,为何娶了大小乔之后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策和周瑜关系有多好,孙策与周瑜的关系是什么,大乔小乔孙策周瑜

    说起二乔,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她们俩是东汉末年客居江东的乔公的两个女儿。她们两人有倾国倾城之姿,就连古人也有诗句写道“铜雀春深锁二乔”,可见两人的美貌。众所周知,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孙策和周瑜二人看到这两位美丽的女子怎能不心动呢?所以孙策纳大乔为妾,周瑜纳小乔为妻。 本来娶得美人归应该是一件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