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忠义堪称三国第一人,认清刘备本质,拒绝投降而死,不是关羽

此人忠义堪称三国第一人,认清刘备本质,拒绝投降而死,不是关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912 更新时间:2023/12/29 8:57:39

在这些忠义的人物中,最著名的无疑就是“武圣”关羽,但是其实在当时的历史中有人比关羽更为忠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个比关羽更为忠义的三国历史人物,甚至可以说是三国忠义第一人,毕竟关羽不管怎么说也曾经变相投降过曹操,接受了曹操的恩惠。

这个人就是当时益州军阀刘璋的从事王累。王累,广汉人,和当时刘璋的手下张松法正孟达等人对比就足可见其忠义,而和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中间派相比也可见其刚烈。而且从当时军阀割据的形势来说,王累也是一个真正认清刘备本质的人物。

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张松建议刘璋迎刘备入川时,王累对刘璋说道:刘备之前投降曹操便想着加害曹操,后来和孙权联合抗拒曹操,又用计夺了荆州,刘备这样的人物看着仁义其实却是野心家。张鲁等人犯界只是皮肤表面的癣疥之疾,而刘备一旦入川则是引狼入室,心腹大患。

从第一次王累和刘璋的对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王累不仅忠义而且看出了刘备仁义后面的本质。正如王累所说的刘备所谓仁义只不过是其收买人心的手段,只是其称霸天下的方式,在面对地盘、人口等政治资本是绝对不会手软的。后来,在张松等人的不断劝谏下,刘璋下定决心要去涪城迎接刘备,王累又开始了死谏。在刘璋准备出城门时,王累一手拿剑,一手拿谏书,倒挂在城门上。刘璋拿到谏书后发现还是劝谏其不要迎刘备入川的言语,于是大怒不听其言,结果王累割断白绫,撞死在城门上。

大家也都知道,后来的事实证明王累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王累对刘备的认识,可以说是相当透彻,刘备并非人品不好,而是在当时的乱世任何一个有雄心之人都是以地盘、利益为重的,在面对地盘、实际利益时是不会讲私德的,只可惜刘璋没有看清这一点,最后自作自受,引狼入室,让刘备夺走了益州。

王累的忠义行为在当时和《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认可和赞扬,在原文中王累死后,罗贯中老先生感其忠义,写道:“倒挂城门捧谏章,拼将一死报刘璋”。王累的事迹在正史中和演义故事中基本一致,虽然忠义可惜未遇雄主,在历史上也只是昙花一现,对后世影响不大。

而为什么说王累是忠义第一人呢?至少有两点是别人所无法比拟的,首先就在于王累从始至终只追随刘璋一人,真正做到了忠臣不事二主,而大家都知道在当时的乱世尤其面对失败的军阀,其部属能做到如此的其实很少,周瑜、诸葛亮等人虽然也是从一而终,但是毕竟孙权、刘备都是笑到最后的军阀。沮授等人也算宁死不降的人忠义之士,不过其实沮授之前是韩馥的谋臣。

其次就是纵观三国历史,真正能做到死谏的人也只有王累,其余的人物虽然也多有劝谏,但是能够死谏为主的其实很少。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似乎投降汉朝宗室而有仁义之名的刘备在当时也并非不能接受,但是王累就是如此坚决。有人可能会说王累是愚忠,但是其行为在当时的乱世还是很让人动容和钦佩的。

胡侃文史其他历史类文章:

一代雄主死后陵墓上面变粪坑,老汉翻修茅厕,揭开惊天古墓面纱

大家都知道“无毒不丈夫”,但只有联系上一句,才能正确理解真义

曹操错过两大将领,一个断送其统一天下的机会,一个遗祸子孙后代

千年古墓,历经二十多次偷盗,文物一件未丢,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孙策真的死于许贡门客之手?非也,或许这只是曹操谋划的一场阴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白一生云游四方,无业游民的他,资金由何而来,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白的出生年月,李白总资产多少亿,李白杀过人吗

    ——李白前言:其实很多人对李白的一生都是充满羡慕的,诗仙李白可以说,一生都是云游四海,诗歌相伴,看起来非常的潇洒,而他的云游也并不是穷游,每次出游都风风光光,确实是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出游经费多到惊人根据史书记载,他出游一次大概是在30万钱左右,可能现在大家对这个金额没有太大的概念,其实简单换算一下

  • 此人勇过吕布, 跟随刘备三十余年, 混得比赵云还惨, 始终却是个杂牌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布顶几下赵云会哭,正史上唯一打败赵云的武将,马超赵云吕布谁更厉害

    赵云是三国时期比较著名的将军,也是蜀汉五将之一,可是在真正的历史上根本没有这种说法,因此赵云也只是一个杂牌将军。但赵云确实为蜀汉立下很多战功,跟着刘备二十多年,能力也十分突出,作战也有勇有谋,但刘备就是不给予他要职,可以说是十分的可惜。虽说赵云的经历十分令人惋惜,但他至少还在历史上混了一个好名声和不

  • 来看看李建成的势力有多大,就知道李世民只是一个成功了的赌徒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当初李渊建立唐朝的时候,李渊和李建成父子负责朝廷的行政,而李世民则负责在外打仗。这就导致了李世民在军队中树立了一定的威望,但是,在行政上,李建成掌握了优势。这种军政分别委任给两个人的模式,在战争年代,为唐朝取得胜利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效率,但是,随着唐朝对外战争的结束这一矛盾开始凸显出来。李世民在军队

  • 此人才是三国第一猛将, 吕布甘拜下风, 赵云遇见都要退避三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第一猛将是吕布还是赵云,赵云被吕布折磨,马超赵云吕布谁更厉害

    在三国小说中,关于哪位将领最厉害到现在人们也在争论,有的人认为是吕布,有人认为是赵云,但是在那样一种情势下,三国势均力敌,每个政权都有自己的猛将。但是究竟是谁最厉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意见,不同的人都喜欢不同的猛将,在这其中我认为文鸯是称的上猛将这个称号的,虽然他鲜为人知,也不经常被人提及,但是我认为

  • 晋朝皇帝最讨厌1种动物,见1只杀1只,晋朝一共发现2只俱被杀死焚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晋朝皇帝最害怕的一种动物是什么,黄帝养了哪几只凶兽,哪些朝代是明令禁止杀牛的

    在西晋时期有一位皇帝对于一种动物非常讨厌,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动物产自西南方,而根据史书记载,西晋皇帝们甚至还为此动物定制了一个法律,严禁任何人将这种动物带到江北,以防危害到皇帝的安全。在史书中记载,当时的富豪石崇胆大妄为,奇珍异兽他见得多了,偏没见过这种动物,于是决定托人将这种动物偷偷弄过来一只带

  • 此人让一代雄主汉武帝喝尿,事后,武帝不仅没为难他反倒给他官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就是这样一代雄主,竟也有被人叫嚣着喝尿的时候。不过事后,武帝不仅没为难他反倒给他官做。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武帝刘彻刚登基时,本想带兵打仗的。可当时他奶奶窦太后还在世,管得严,因此仗是没法打了,只能去打猎。于是,武帝经常改换装束,暗中离宫外出溜达,有时向北走到池阳县,有时向西走到黄山宫,有时向南到

  • 李白被一位名人嘲讽,他回敬名人一首诗,堪称骂人不带脏字的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同样被称为诗仙的李白,也因为生气而回敬了一首诗,没想到竟然成为了骂人不带脏字的典范,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吧!,开元六年,18岁的李白在寒窗苦读之后,决定来到外面闯荡世界,他先后游览了江油,剑阁等地,在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顺江而下,来到

  • 此人手握蜀国重兵,几乎与诸葛亮分庭抗礼,为何离开江州就不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江州,赵云担任江州都督几年,荆州不失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东汉后期巴郡是一个物产丰饶、人口众多、生产发达的地区。公元154年巴郡太守但望在给朝廷的奏报中指出:郡治江州,气候炎热,疾病流行。“地势刚险,皆重屋累居,数有火害,又不相容,结舫水居五百余家,承三江之会,夏水涨盛,坏散颠溺,死者无数。”可见山城江州经常发生火灾水灾,给老百姓造成严重的祸害。这种状况一

  • 晋武帝司马炎,如何统一天下,开创太康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何曾曾经说过: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主上开创大业,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贻厥孙谋之道也,及身而已,后嗣其殆乎!晋武帝司马炎,推翻了魏国的统治,一手建立了晋朝。司马炎从小便十分的聪明伶俐,展现出了与旁人不同的天赋。在他年轻的时候,他的父亲司马昭变因病去世,他也因此继承父亲的侯位。并

  • 汉中之战,曹操兵力强盛,为什么仅仅输了一场就主动放弃汉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不重视汉中呢?因为对于曹操来说,汉中虽然是一个进攻益州刘备的前沿军事基地,但弊端也是明显的。汉中与中原之间隔着秦岭,这对粮草运输造成了较大的困难,以那时候的运输能力来说,翻越秦岭不仅耗时很长,而且道路艰险。可汉中对刘备不一样,这里是益州的北大门,曹操占据此地,无异于在刘备的头上悬了一把刀,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