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汉朝自刘邦算起,到汉武帝四代,太后干政成为政治传统,令老刘家的大老爷们非常不爽。特别是吕后,差点把刘家带把的男人杀了个精光,绝了刘家香火。而文帝朝的薄皇后,景帝朝的窦太后,也个个不是省油的灯,提拔外戚专权,架空制约皇权,令景帝和武帝都痛苦不堪。
武帝的母亲王太后,虽然劣迹不明显,但早年屡次改嫁,骗婚汉景帝,联合馆陶公主算计栗太子栗夫人,为了自己的儿子刘彻上位,可谓不择手段。武帝明面上不能对母亲怎么样,但暗地里对这种宫心计十分忌惮。
总结祖上和自己几代的人生经历,武帝觉得留下钩弋夫人,有可能令吕后或者窦太后那种强势太后专权的局面重现,不仅不利于幼子刘弗陵当皇帝,还有可能威胁龙子龙孙们的卿卿性命,于是便乘着自己还清醒,结果了钩弋夫人的小命。
杀母立子,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这一套玩的比汉武帝更溜。但为什么后来在中原王朝,虽然还有太后专权,却不立子杀母了呢?
不错,先人的经验,看似没错,但时代在变革,不能与时俱进,简单粗暴地杀人灭口,很明显是不理智的。汉武帝的脑子很好使,但用过了头,连几十年后的事也要管,而历史也很不客气,当头给了他一棒子,让刘弗陵短寿,海昏侯昏聩,如果没有上官太后出来主持局面,西汉公司就得提前宣布破产了。
太后之所以是太后,自有太后的用处。太后缺位的那段时间,权臣霍光补缺,仍然对皇权形成威胁,这难道是汉武帝愿意看到的吗?
聪明反被聪明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