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出身寒微,世代务农,家人连个正儿八经、像模像样的名字都没有。古时候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妇人分别尊称为公与媪,兄弟排行的次序以孟、仲、季相列,于是,刘邦的父亲就叫刘太公,母亲叫刘媪,大哥早死,二哥叫刘仲,他是老三,理所当然地就叫了刘季。
刘邦家里很穷,只能以农活为生,但是刘邦受不了务农的沉重与折磨,也许是认为这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没有出息,反正老三刘季从小就“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不种田,又没有别的事情可干,就整日游手好闲、东逛西窜。
刘邦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去自己哥哥家蹭饭。因为刘邦的无所事事,所以他的嫂子对他这种蹭饭的行为十分讨厌。有一天,刘邦的嫂子早早就把饭吃了,等到刘邦来的时候,就告诉刘邦他们吃完饭了。于是刘邦就生气地走了。
后来刘邦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给了很多人封赏,但是唯独没有给自己大嫂的儿子。最后刘邦的父亲来求刘邦,刘邦才封了一个极具污辱性的称号——羹颉侯。大嫂一听就知道刘邦还在记恨当年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