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孙权和刘备谁才是真正的汉贼?从爱国的角度看,也许都错了

曹操、孙权和刘备谁才是真正的汉贼?从爱国的角度看,也许都错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878 更新时间:2024/1/27 15:46:09

以仁义忠心著称的刘备当真忠心于汉室吗?

刘备给后世的印象一向非常好,不仅有皇室血统,做人谦卑有礼,而且还有一颗仁慈之心,最重要的是刘备一直以汉臣自居,曾经还大喊汉贼不两立的口号,但刘备后来称帝了,还是在汉献帝没有去世的情况下称帝的,那么刘备是否真心忠诚于汉王朝呢?

其实刘备对于汉室一直是有着抱怨的,自己怎么说也是汉室宗亲的一员,可刘备人到中年之时混到了摆地摊去卖草鞋的地步。

虽然汉室依然是刘备心中的目标,但是他忠于的却是自己心中的那个汉室而已,至于谁来当这个汉室的皇帝就不太重要了,如果可能的话自己来做可能会让汉朝更加的强大。

当时刘备跟曹操一起在许田围猎之时,关羽就曾经劝过刘备直接将曹操杀掉,但刘备认为曹操内心还是以汉室为主这样的理由拒绝了关羽。

可随后刘备就偷偷造了曹操的反,说白了就是当时杀掉了曹操,自己也许要把命交代在那个地方,所以才会找了一个很烂的借口而已。

其实刘备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仁义而已,当时荆州被破,曹操带着大军前来捉拿刘备的时候,刘备居然拿着十几万的百姓来当自己的挡箭牌。

当时说的真好听,为了让百姓有一条活路,可是等真正到了蜀国之后才发现,压迫的比曹操狠多了,在刘备的心中根本就没有百姓这么一说,只是单纯的认为这些百姓将来可以成为了自己的士兵,再加上后方的曹操在追杀自己,也许这些百姓还可以挡一下曹操大军的追击。

如果曹操当真对百姓下手,自己就会用仁义的制度点来对曹操进行谴谪,这样一来百姓就会对刘备更加的忠心,可以说这小算盘打得非常不错。

尤其是等到曹丕篡汉建魏之后,果断就自立为帝,难道就不可以来个清君侧吗?当时的十八路诸侯一起讨伐的事不就是所谓的清君侧吗?只能说刘备早就有自己想当皇帝的想法。

只是一直以来汉献帝还在,自己就这样做的话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当曹丕废掉汉献帝之后,刘备可以说是最开心的一个,毕竟自己努力了这么久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一个佑大的基业。

如果他要是真得忠诚于汉王朝,那么汉献帝或者汉献帝的后人在他心中应该永远是皇帝,而不是自己取而代之,所以那些好听的口号只是收买人心的幌子而已。

天高皇帝远的孙权

孙权是最晚称帝的一位君主,表面上看好像他比较忠心,其实孙权也是不会忠诚于汉王朝的,他之所以最晚登基主要是为了韬光养晦,在实力相处弱小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的一个策略,如果孙权早早称帝的话,那么他会成为众矢之的,很可能会步了袁术的后尘,成为全天下攻击的目标,所以孙权无奈只能臣服于曹操。

说实话孙权在自己偏远的江东就属于土皇帝的哪种,不论朝中传出来的任何命令,都是听听而已,要让他执行,只能说汉献帝想多了。

虽说孙权给出的借口是曹操挟天子在号令自己等人,但是不臣之心早就昭然若揭,而且整个东吴的规格直接就是以帝王的层次来进行的,不论是宫殿的形势,还是后宫的规模,再加上朝中百官的称谓,这就是一个皇帝的行头,只是名号上依然还是自称汉朝的臣子而已。

孙权的野心不少,而且城府极深,他对汉王朝的忠诚度是很低的,如果不是因为势力弱小,如果把他和曹操的位置换一下他可能都会提前称帝,孙权这种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才保得东吴最后灭亡,但要论对汉王朝的忠诚度,他是比不上刘备和曹操的。

忠奸难辩的曹阿瞒

曹操给后世的印象是汉贼,他制服了汉室皇帝,还打着皇室的名义号令诸侯,因此被很多三国迷认为是当时最大的汉贼,表面上看是这样的,但深入分析后发现其实曹操不是汉贼,他才是最忠诚于汉王朝的人,因为他的一生都没有称帝,也一直以汉臣自居,当年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是最积极的,各路诸侯勾心斗角为自保不肯出兵追击董卓时,只有曹操出兵并且大败而回,可见曹操想要振兴汉室而不是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另外还有一件事可以表明曹操一心为了汉王朝而不是为了自己,那就是把讨伐董卓的联盟之主位置让给了袁绍,曹操被想要袁绍的家世和声望集合各路诸侯灭掉汉王朝的祸害董卓,只可惜袁绍并没有那么爱国。在董卓和袁绍想要新立皇帝时曹操都非常反对,就在汉王朝气数将尽的时候,也是曹操力挺献帝才让汉王朝延续了下去,看曹操一生,对汉王朝忠心耿耿,从来没想过篡位称帝,他才是最爱国的汉臣。

曹操一生都是以丞相自称,就是对汉朝天子表示了应有的尊重,也许在朝中的行事风格可能让大家看起来不顺眼,毕竟我们要知道整个大汉朝当时都是曹操一个人在支撑。

当时的汉献帝还很年轻,也许自己身边的那些所谓的忠臣一句话就会让他相当曹操就是一个有二心之人,其实所谓的忠奸谁又能看得清楚。

王允如果不是被李傕等人给反攻都城,说不定就是第二个董卓而已,只是他的时运不济才会在自己快要成功的那一瞬间走入了深渊。

汉献帝从小就经历了各种的暗杀与宫斗,自己的哥哥也因为帝王之位被毒杀,可以说汉献帝从小就没有一丁点的安全感,在他的眼中全天下就没有一个人是忠臣。

所以汉献帝才会尽自己的全力寻找可以让自己掌权的机会,比如说刘备这个所谓的刘皇叔,就是汉献帝抛出去的一个诱饵而已,说白了就是让整个局势更乱一些,也许自己还有机会可以重新掌握大权。

所谓的奸忠在汉献帝的眼中已经不重要,因为这些人的实力强大与否都不如自己掌权来得真实与可信。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所以大多数时候汉献帝在曹操的眼中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屁孩,每天处于叛逆期,不论大人说任何的话都要反对,单纯的反对而反对,根本就无法分辩所谓的对与错。

于是曹操直接改变了自己的执政方式,很多时候会强硬的改变汉献帝的某些不正确的理念,这才会导致大家看到在朝中对汉朝天子无理的曹操。

其实人家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谋夺汉献帝的位置,只是想好好的培养一下汉献帝如何在当一个英明的皇帝而已,只是爱之深恨之切,用的手段可能会过激一些,让大家看起来不那么友好,于是奸臣曹操的名声就这样传了出去。

总结

在当时的情况下,刘备所谓的忠义也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机会,毕竟快四十岁的人了还一事无成,大丈夫怎么可能窝囊的活一生,再加上刘皇叔的名头实在是好用,于是刘备就打着这么一个仁义的旗号开始招摇撞骗,还真让他成就了一个偌大的蜀汉。孙权就不用说了,从头到尾就没有对汉朝有过什么忠诚度,如果不是看到袁术当时的下场,也许下一个要称帝的人就是孙权,只是谨小慎微而已。唯一可能对汉朝还保留着自己最后一点忠心的可能就是曹操了,以当时曹操的势力,如果他要当皇帝,谁敢不从,怎么也比自己的曹丕要强上数倍吧,可是一直到曹操死后依然还保留着丞相的称号,这就说明在曹操的内心当中自己一直是一个臣子,只是没有将汉献帝这个孩子抚养好而已,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很多事情做的太多就是过头了,做的太少又无法让对方学到精华,曹操也是为难的很呀,明明自己是最爱国的一个人,却在三国当中留下了奸臣的名号。

更多文章

  • 齐景公欲与晋昭公联盟,派晏婴出使晋国,晋昭公很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晏婴是春秋时期的齐国人,他辅佐齐国三位国君长达五十余年,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齐国自齐桓公以后,国君屡屡被杀,国家长期混乱,国事日渐衰败,齐景公继位后,欲振兴齐国,他重用了晏子。为了提高晏子的待遇,齐景公对晏子说:你的住房面积太小,又靠近市场,低矮潮湿,喧闹多尘,我决定把你们那里拆

  •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下):反清复明唯一的机会是怎么失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下):反清复明唯一的机会是怎么失去的?在今天的(下)篇里,小编将为大家分析,金庸小说中另一次没能实现的合纵,《鹿鼎记》中的反清大联合。韦小宝拆散反清大联合[var1]《鹿鼎记》中,除了打着明朝旗号的台湾郑氏及其附属组织天地会,以及沐王府等一干明朝遗老遗少,在做着反清复明的地下工

  • 那年大雪荆轲走了再也没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我说过,任何挡住我去路的人,都只有一种结局,至于你,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从今以后跟着我,我会还你一个更好的韩国,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的韩国,第二个选择…就算是面对再强大的敌人,也总有人在保护你,所以你千万要争气。希望可以等到那时候,你也有能力做到去保护他人。这才是真正的大侠,一个令人敬仰

  • 曹操有7个美貌的女儿,最终都嫁给同1个人,这人是谁咋这么优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以前我不喜欢曹操,因为曹操比较奸诈,小时候看三国,感觉刘皇叔是最温柔体贴的,在内心一直希望刘备能够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后来发现,争天下哪有什么善良之辈,哪里又有什么温柔体贴,只不过刘备比较会拉拢人心罢了。相比之下,敢于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将天下人负我”之语的曹操,更有几分真性情。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 黄帝其实是一种战斗机的名称?学者解释的《山海经》真的可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黄帝其实是一种战斗机的名称?学者解释的《山海经》真的可信吗?众所周知,《山海经》是一部颇具神话色彩的地理类丛书,自先秦甚至上古开始,经过无数人的编撰整理,现存的山海经可以说是一本囊括神话、历史、地理、医药和宗教的奇书。[var1][var1]有“海阔天空奇谈怪论之代号”的称号,据说,书中哪怕一山一水

  • 曹操被刺杀,众人将他救下,曹操:凡是救我的人,全部斩了!到底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历史上最多疑的君主,三国时期的曹操肯定位列其中。他年轻的时候刺杀董卓未遂,跑回乡里的路过吕伯奢一家时,这家人杀猪热情款待他,但曹操听到磨刀声以为他们要杀了自己,在没弄清楚真相情况下居然把吕伯奢一家人杀了。掌权之后担心有人暗算他,就把为自己盖被子的士兵给杀了,然后还编造梦中杀人的谎言。曾经还有一次

  • 《边陲春秋》杨振华云南剿匪记——七、邪靠伏击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杨振华云南剿匪记七、邪靠伏击战杨子春的三个土匪大队,祝金龙、吴乔云和接他大队长之职的吴乔云老婆,还有“歪把老三”都活捉了。那么杨子春呢?得到可靠情报,杨子春觉得大势已去,仅带少数亲信骨干匪徒要向缅甸逃跑。4连连长带着小分队长途跋涉,来到南定河畔,在杨匪外逃必经之路的邪靠设伏,计划一举歼灭杨子春股匪。

  • 曹操俘虏吕布后犹豫是否要处置,为何不问身边的谋士,反而去问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布容貌3d复原图,曹操是怎么抓住吕布的,吕布

    当时曹操的身边还有郭嘉,为什么他也没有为吕布说话呢?这一切还得从吕布的生前事迹开始说起。吕布出生于公元161年8月8日,是三国时期出场较早的第一代名将。但是这也意味着他日后昙花一现的短暂命运。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正反两个角度来探讨一下吕布的性格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吕布身上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他

  •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简介·十六国·后燕篇(384年-407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朝历代帝王一览表,中国古代各朝的帝王世系,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历史简介

    1.慕容垂,原名霸,字道明,小字阿六敦,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人,前燕文明帝五子,在位11年(384-395),俊伟不凡,骁勇善战。才兼文武,勇猛多谋。384年,在荥阳自称燕王,385年称帝,都中山(今河北定州),394年灭西燕,395年大胜北魏。享年70岁,在位十三年,谥号成武皇帝,庙号世祖。

  • 曹操杀害的5位奇才,这4位纯属自寻死路,最后一位死得属实冤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孔融也是三国时期很有名气的人物,他自小就聪明绝顶,能言善辩,甚至我们还学过他的《孔融让梨》,成年之后他的能力很强,有着渊博的知识。后期他所在的青州被袁绍攻陷之后,无奈之下孔融只能逃到许都,并且在曹操的挑拨之下成为太中大夫。孔融自小生活在名门望族,而且自小就顶着光环生活,因此他的性格十分的孤傲自许,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