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炀帝修京杭大运河目的何在?你把大运河的路线连起来,就明白了

隋炀帝修京杭大运河目的何在?你把大运河的路线连起来,就明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5 更新时间:2024/2/7 19:17:35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确切的说,虽然隋炀帝搞了一条大运河劳民伤财,硬是把一个朝代都给累趴下了,但是隋炀帝挖掘的大运河,并不像唐玄宗给杨玉环花费重金买荔枝那么没有意义,它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但凡是功劳大的东西,花费也就大,修大运河这么一件超级工程,势必花费巨资。为什么隋炀帝要拼命修这条大运河呢?他的目的何在呢?

也许,我们把大运河的路线连起来就懂了隋炀帝的良苦用心了。隋炀帝杨广出生于公元569年,当时的天下还处在一片大乱当中,北朝和南朝在互相斗争,厮杀不断。不过杨广的命比较好,他出身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爹杨坚是北周的隋国公,他姐姐杨丽华则是太子妃,这样的家庭出身,隋文帝可以说人生开局就是王者了。

不仅出生好,隋炀帝还长的非常帅气,大约是贵族代代都娶美女当老婆,使得基因当中的美貌因子得以长期固化吧。史书记载杨广“美姿仪,少聪慧”,是当时妥妥的高富帅。不过,出身富贵不代表杨广是个膏粱子弟,反而给了他学习最先进的帝王之学和树立远大的雄心壮志以最好的机会。

他并不是杨坚的嫡长子,所以后来杨坚称帝后按理不该是他继承皇位。然而,不论是史书上说他装的也好,骗得也好,他确实比他哥哥杨勇要有更长远的政治眼光。杨勇在家里宠爱美女,生活用度奢侈,而杨广则反其道而行之——至少公共场合表现出来他是更加节俭得。如此一来,最后皇位落到了杨广的身上。

史书上评价说,这是杨广阴险狡诈——然而,哪一个政治家身上没有一点儿狡诈的因素呢?这些事情至少说明,隋炀帝是一个 有长远规划的人,他有自己更为远大的理想,所以可以为之暂时性的放下短暂的利益。果不其然,隋炀帝上位之后干出的一系列事件都表明——他确实是一个拥有远大理想的皇帝。

他继承杨坚的意志,让吐蕃和突厥不敢侵犯中原,并且在内政上实施各种改革,创建科举制,又把目光看向辽东。“烦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赋敛百端”的他在当时的名声其实并不是很差,甚至还有“隋炀帝初平陈,斩五佞人以谢三吴,当时天下称贤”的说法,直到他后来越搞越大。

那么他由一代英主转向一代暴君的转折点是从哪里开始的呢?这大约就是从挖掘大运河开始的吧!大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这个长度,如果是算土方的话,即使是在现代估计也是一个四五年的超级大工程了,而隋炀帝在那个没有挖土机和大机器的年代,仅仅花了5年就打通了。

这期间老百姓付出的艰辛,当然是无与伦比的。没有挖掘机,得去用人挖;没有货车,就用人力拖;没有定位的仪器,也得用人来替代。所以这条大运河一修,隋炀帝在民间和朝堂的名声都急转直下,大家都开始一致认为隋炀帝是个暴君。那么,隋炀帝冒着被天下人指责的风险去修建这条大运河,目的何在呢?

我们先来把大运河的路线给连接起来吧!大运河北起涿郡,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附近;南至余杭一带。期间分为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四段,连通了黄河、海河、淮河、钱塘江、长江五大水系,水域面积占了当时隋朝的小半个版图,同时水域横跨中国南北,几乎把中国的最南边和最北边都连了起来。

我们把整条大运河的路线都连起来一看,它像什么呢?是不是正像一条把中国南北都连接到一起的纽带呢?从公元220年三国时期的开始,中国基本就形成了以南京(当时称之为健康)为核心的南方地区,和以长安为核心的北方地区。与此同时,涿郡那一代也在魏晋南北朝400多年间形成了不少的割据势力。

当然,除了这3个核心之外,还有蜀中地区。这使得当时的中国在文化与习俗上面形成了一块一块的分裂现象而不是一整块的大统一现象。隋文帝虽然于581年建立隋朝,开了版图上统一的隋朝,但是以余杭为核心的南方地区、以涿郡为核心的北方地区、以长安为核心的中原地区、以成都为核心的蜀中地区,他们在思想上真的统一了吗?

俗话说得好,天高皇帝远。当时除了以长安为核心的中原地区外,其他地方真的是“天高皇帝远”。隋炀帝的命令不能够彻底地到达那些地方,隋炀帝的恩泽也不能够彻底到达那些地方,甚至于隋炀帝这个人,也不能够到达那些地方。为了让自己的政治触角伸向全国各地,为了真正地实现大统一,隋炀帝做了很多事情。

比如带上文武百官和数十万军队巡视西部地区,比如三征辽东、比如下江南。而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就是他实现把自己的政治触角伸向当时意识上分化为数个板块的重要介质。借助这条大运河,他向东可以快速到达涿郡地区,宣扬自己的武力与恩泽,向南可以快速到达江南,实在是完成真正大一统的必备利器。

虽然,隋炀帝没有好好地享用这条大运河的重要作用,但是他的继任者——李唐王朝确实深受其恩。与此同时,大运河也大大地增进了南北的物质文化交流,发展了当时的社会经济。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请功臣吃饭,上了3荤1素,刘伯温大呼:别吃,皇上要杀人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在看出朱允炆的问题所在后也是十分焦虑,担心自己去世后,朱允炆的皇位会受到其他人的威胁,于是他便开始考虑要怎么震慑朝中重臣以及如何才能让朱允炆的叔叔们乖乖的听命于他。就在朱元璋绞尽脑汁之时,马皇后要过生日了。朱元璋借此摆下宴席,请王公大臣们到宫中一聚,想借此机会警告一下他们。皇帝宴请群臣,规格很

  • 武则天发明18个汉字,只有1个保留至今,但认识的人却寥寥无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千龄所钟,万国攸向。浩浩海渎,神皇平之。福兮祐兮,在圣母兮;盛兮昌兮,在神皇兮。圣母皇皇,抚临四方。东西南北,无思不服。秃发狂瞽,侵我西土。皇赫斯怒,爰整其旅。荒徼之外,各安其所。穆穆圣君,受天之祐。圣皇为谁?神皇圣母。”由于当时的社会对于女人做皇帝是非常反感的,而当时文化的主导者儒生们更是对女人

  • 朱元璋约徐达下棋,本想除掉徐达,棋盘上出现2个字,让徐达得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惩罚徐达站岗,朱元璋让徐达当丞相,徐达让朱元璋答应条件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自然不想要别人揭短,不仅是在这方面,而是当上皇帝之后就会很谨慎,或者说猜疑,动不动就要砍别人头,这也跟皇帝的心情有关,因此很多人在面对朱元璋的时候总是特别小心。有一次朱元璋下棋输给了徐达,但是一看棋盘2个字,朱元璋就大悦,赐湖给了徐达,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一次,朱元璋邀请徐达陪他一起

  • ''安史之乱''后本可以再次伟大,可皇帝选择自我沉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简单的历程就是:唐玄宗两大宦官掌权——宦官专权——消灭武将权大者——藩镇胆惧,扩大权力自保——藩镇割据——皇权好的政策无法推广——国力日渐衰落。(1)杨思勖、高力士两大宦官掌权,前者率除边镇外精锐平内乱,后者率京中精锐护卫皇帝。由此,导致肃宗、代宗重用宦官成为历史必然明朝中后期的许多问题,其责任都可

  • 朱元璋突然将岳父满门抄斩,6年后说出原因,百官们听后感觉腿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为何要把岳父满门抄斩,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岳父进宫,朱元璋将岳父一家满门抄斩

    胡美对朱元璋的恩德十分感激,所以也一门心思为他效忠。此后胡美在朱元璋的麾下屡立战功,先后征武昌、取淮东、下湖州、围平江、取无锡、平福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猛将。是故明朝开国之后,胡美也因为战功而身居高位,官拜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胡美为豫章侯,食禄一千五百石。朱元璋不

  • 唐朝后期最重要的一场改革,本为拯救时弊,但为何最终破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改革十大措施,唐朝后期走向衰亡的原因,唐朝后期是怎么衰亡的

    尽管在唐玄宗统治初期,唐朝正处于开元盛世之中,但这一危机已经在酝酿,唐朝变府兵制为募兵制就是一个例证。府兵是拥有一定财产的自耕农,他们需要自备武器去参军。但是,由于均田制的破坏,府兵们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成为破产者,无力再负担兵役,因此只能流亡。府兵兵源因之枯竭,国家不得不改革兵制,由国家出钱招募士兵

  • 朱元璋设“鸿门宴”,问:猪蹄叫什么?沈万三回3个字如今成名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猪蹄叫啥,沈万三对朱元璋的态度,沈万三怎么评价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原本一介布衣,后来,起义成功,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有功也有过,总得来说朱元璋治贪官污吏,总是得心应手。朱元璋刚登上皇位,就逼迫曾经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交出兵权,这件事情被很多人用来骂朱元璋忘恩负义朱元璋便开始设下了鸿门宴,邀请沈万三赴约,其目的就是将其杀掉,然后将其钱财

  • 隋朝开国四大名将,杨素第四,韩擒虎第三,第一第二都被皇上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名将杨素个人资料,韩擒虎简介,隋唐演义韩擒虎

    第四名杨素。杨素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隋朝建立后,升御史大夫。开皇八年(588年),以行军元帅身份率水军东下攻灭陈朝,以功拜荆州总管,封越国公。因其帮助杨广(隋炀帝)成为太子。杨广继位后,杨素又领兵讨平汉王杨谅叛乱,累官司徒,封楚国公。大业二年

  • 1300年前的唐代银棺材,奢华无比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制作于唐元载元年(公元694年),为泾川县大云寺出土。这座寺院的修建也跟武则天推广女性经变故事为主题的《大云经》有关系。一共出土了一整套佛舍利五重宝函,由玻璃舍利瓶、金棺、银椁、鎏金铜匣与石函组成,层层套置。银椁前后上圆下方,两侧前高后低,内放舍利。通体錾刻缠枝忍冬,两侧各安两个圆环,底座四周有勾栏

  • 朱元璋见一农夫叹气,老大爷说了1句话,朱元璋怒斩当地县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天,朱元璋微服私访,由于是春天,所以他前往农田查看百姓的耕种情况。到了南京附近的一个农村,朱元璋见到各地农田的长势都非常好,非常满意,但到达最后一地的时候,却发现了一奇怪现象。一位农民在耕地的时候,脸上并没有表现出喜悦,反而是唉声叹气的。朱元璋立刻上前攀谈,本来他以为农民是有什么困难,但农民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