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子牙家族墓发现空心砖,佐证民国猜想,网友:走下神坛的姜太公

姜子牙家族墓发现空心砖,佐证民国猜想,网友:走下神坛的姜太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926 更新时间:2024/1/17 14:54:16

姜子牙的原型是西周的开国功臣、齐国首任国君太公望,姜姓、吕氏,被周武王尊称为尚父,所以,姜太公在不同文献和史料中有着不同的名号:姜尚、吕尚、太公望、姜子牙、吕牙等等。

但就是这样一个为周朝800年基业立下汗马功劳的显赫人物,其出身、遭遇、寿命甚至籍贯却充满了谜团和争议。就连以严谨著称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姜太公的出身也有着三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姜太公在渭水之滨垂钓,被周文王偶遇,立为师;第二种说法是姜太公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第三种说法是姜太公闻西伯贤,又善养老,主动前往投靠。

虽然三种说法各有不同,但却都指明了姜太公的穷困潦倒。《战国策》总结姜太公是:“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

所以,史书留给我们的姜太公形象是:70岁前一事无成,在投效周文王后开挂般扶摇直上,以出色的文韬武略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历任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朝太师,成为中华民族的“武”圣人。

但是,姜太公出身不高、身世卑微的说法,并不能让后世学者信服,也无法解释史书的矛盾之处。

首先,在宗法制度极为森严的商周时期,如此出身之人是绝无位列三公统辖贵族征战的可能性的;其次,在周文王被囚禁羑里时,散宜生闳夭“素知而吕尚”,如果姜太公当时只是朝歌一个普通的屠牛卖浆之人,这两位西周重臣又怎会知道太公名号,又跑去求问计策呢?

第三,《鬼谷子》和《孙子兵法》都指明了姜太公的身份不一般,“吕尚三入殷朝,三就文王,然后合于文王”,“周之兴也,吕牙在殷。”

正是基于上述疑问,民国著名经史学家杨筠如先生提出了猜想:他认为钓徒、游说之士、处士的说法,全本于战国的背影(意思是掺入了战国人的主观意构),姜太公的身世绝然如此卑微。

民国学者的这一猜想最终得到了考古佐证。

陕西宝鸡岐山县在文物普查时,意外在赵家台发现了一块西周空心砖(被誉为“华夏第一砖”),由此拉开了对包括赵家台在内的面积4平方公里的孔头沟遗址的大规模考古发掘。

孔头沟遗址先后发现有居住区、铸铜作坊、制砖作坊以及900余座墓葬,其中有两座墓葬级别与诸侯国国君或王室重臣相当。经与周公庙遗址对比可知,该处墓葬无殉人殉牲(表明不是殷商贵族),墓向为东西向(表明不是姬姓周人),经10号墓出土青铜器尚爵铭文判定,此遗址为姜太公家族墓。

太公受封是在周灭商完成之后,而太公本人一直活到了周康王时期,但孔头沟遗址家族墓的时间跨度却在殷商晚期至西周晚期。这意味着,在商朝晚期时,姜太公的家族就已经生活在周国辖区了,而且是关中很有实力的异姓大族。

这一发现也符合姜姓起源于陇西甘肃之说。姜太公的大族出身,以及常年往返朝歌、孟津、岐山的阅历,使得他能够及时洞悉殷商政治、军事动向,判定商周形势发展,这成为他策反诸侯兴周灭商的关键所在。

《炎黄源流史》就认为:“姜太公借以屠牛、卖饮、钓鱼为业,有倒商扶周的政治目的”。古史专家王玉哲也认为,吕尚长期活跃在朝歌的主要目的是要策反东部诸侯。

可见,姜太公扶周灭商是经历了漫长的准备和谋划的,他的文韬武略也形成于这一时期,而绝非从一个底层屠夫摇身一变成为韬略家这般神话。有一位网友对姜太公的评价十分到位:走下神坛的姜太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仙。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雪芹只是小说中的人物,真正的作者是这面历史之镜里唯一的反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正史上有曹雪芹吗,淮安曹雪芹故居,王朔评价曹雪芹

    而这部以《红楼梦》之名流行于世的小说,原名《石头记》。《石头记》记载的是通灵宝玉的坠落之乡,投胎之处,是通灵宝玉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姜子认为,写在石头上的《石头记》,就是发生在华夏大地的历史痕迹本身,重评就是写书,对象是这段历史!《红楼梦》原著中,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明白告诉读者,这段

  • 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于四爷”还是“传位十四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康熙传位四爷还是十四爷,雍正王朝四爷八爷突然被康熙撤职,康熙到底传位十四阿哥还是四阿哥

    “于”与“十”,就两笔之差,但改起来很容易,一横一勾即成。但是,康熙立储遗诏,会在汉文本中写得如此简单吗?你知道当时可都是繁体字啊!这都是江湖的传言。立储,事关江山社稷,事关国家安危,一生致力于扩大疆域、统一全国的康熙帝自然会郑重其事,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将最爱的皇太子胤礽两次立废,最后强忍巨痛地将胤

  • 清朝,为何没人愿意娶宫女?溥仪说是因为她们都失去了一种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溥仪交代,这些宫女们在长达十年的禁欲生活中,每天都必须小心翼翼的,要是做错了事情,不小心就会丢了命,再加上长时间的工作还有巨大的压力,让她们的身体承受很大的挑战,让许多人得了一种病,正是这个原因让这么多年轻女子失去了拥有一个孩子的能力。这种疾病就是--血郁。这种病简单来说就是气息忧郁虚弱。但是为什么

  • 他帮雍正获得了“九子夺嫡”的胜利,又是什么让他对雍正死心塌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和九王夺嫡的关系,雍正九王夺嫡音频,tvb雍正九龙夺嫡

    夺嫡之争如此激烈,甚至可以说是惨烈,雍正即位后跟他争夺皇位的阿哥自然不会有好日子过。而且雍正生性多疑,他继位之后排除异己,不仅把不支持自己的朝臣免官,就连自己的兄弟都一点不留情。他把八爷十爷削去王位,强制改名,终生圈禁狱中,最后受尽折磨而死,十爷的下场稍微好一点,只是被削位禁锢在京师,没有关在牢中。

  • 清朝宫女姿容窈窕,被放出宫后为何没人愿意娶?溥仪说出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大多数宫女都没有这中好运和手段,她们只能熬到二十五岁,等着被放出皇宫。按照道理说,宫女们出宫时也才25岁,完全可以选择嫁人。但事实上,她们已无婚嫁的可能,连清朝的流浪汉都看不上她们。这是为什么呢?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给出了答案。溥仪交代,这些紫禁城中的宫女,如果没有皇帝宠幸,那么十数年都要禁欲

  • 康熙生55个儿女,有人单儿子就生了120多,号称生育能力最强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14岁生了几个孩子,康熙第一个孩子多大年龄生的,康熙多少岁生下了最小的女儿

    可是还有一个人,他的生育能力比康熙还要厉害,他就是刘胜,他是汉景帝的儿子,当时12岁的刘胜被封为了中山王,他所在封地人口在全国排名第二位。刘胜的文学功底非常的好,善于言辞,在被封为了诸侯王之后,汉景帝因为担心那些诸侯王会造反,于是经常对诸侯王进行横挑鼻子竖挑眼。有一天,汉武帝款待那些诸侯王,然后刘胜

  • 墓园梁启超墓园实拍:院士儿子梁思成亲自设计,占地4300平方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梁启超墓的资料,梁启超墓景观及历史价值介绍,梁启超纪念碑在哪儿

    他,就是历史课本上的名人——梁启超。当年的“戊戌变法”,让梁启超“一战成名”,自此名留青史。时至今日,梁启超的散文《少年中国说》,一再被提起。“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鼓舞了几代人。民国十八年,即1929年的年初,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56岁。死后葬于北京,也就是今天

  • 清朝皇帝中,他一直以自己“爷爷”为榜样,并以超过爷爷为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怎么说呢,乾隆也确实做到了,他在各方面都超过了康熙皇帝。还是以数据和事实来说话吧!首先看寿命。乾隆活了89岁,不过超过了康熙(69岁),而且也是历朝历代皇帝中最长寿的,这个没有任何争议,就不用说了。其次看在位时间,康熙皇帝年号到六十一年,也就是说,康熙在位超过60年、未满61年。那乾隆的年号是用到乾

  • 列强瓜分租界时提出100年期限,清政府称:最多只能99年,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列强在租界中掌握了什么权,清末列强瓜分中国时局图,清末列强侵略中国形势图

    导语:清朝晚期,软弱无力的清政府使国家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皇室不懂御敌之策、官员只知贪污腐败、将帅只会临阵脱逃,最高统治者甚至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的混账话,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更不管黎民百姓的死活,只为让侵略者给自己留一条生路。这样无疑让侵略者有机可乘,一时间中国门户大开,

  • 打权臣,抢国库,咒大清亡国,乾隆得知后,一脸宠溺,笑摘龙冠给他戴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王朝追缴国库,清朝龙冠,乾隆微服私访与九千岁打赌

    讷亲什么人?那是乾隆心尖子上的权宠,走路带风,无人敢惹。可弘昼不怕,他混账了一辈子,还惧怕一个奴才?没错,弘昼打小就不是个好东西。念书时,他常被罚跪,原因很简单,书背不下来。一次,雍正考他们的蒙语,乾隆对答如流,弘昼却结结巴巴,一个字也背不出来。雍正大怒,将他撵到院子里罚跪,不到日落不许回宫。可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