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七雄割据。作为七雄之一的赵国,曾有廉颇与蔺相如两位名臣。描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将相和》,被世人熟知,至今还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之中。
一国中的文臣和武将能够团结一心,实属国家大幸。然而,在历史的洪流之中,随着赵国逐渐走向衰落,这两位名臣晚年的结局也颇为凄凉,令人感慨。
负荆请罪,化干戈为玉帛
赵惠文王时期,廉颇作为赵国的名将,多次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其英勇之名传遍了各个诸侯国。在赵国,廉颇也因此享受很高的声誉。
[var1]
当时秦国在不断地吞并战争中,逐渐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与秦国相比,赵国逐渐落了下风。
因此在秦王提出用15座城池换赵国的和氏璧时,赵国虽然不愿,但碍于秦国实力不敢拒绝,只得派蔺相如出使秦国。
面对蛮横无理的秦王,蔺相如毫不畏惧,据理力争,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最终将和氏璧完好无缺地带回了赵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
归来的蔺相如受到了赵王的赏识,后来的渑池会盟中,蔺相如与赵王一同来到渑池,并与秦王周旋,保全了赵王的尊严。回国后赵王升蔺相如为上卿,官职在廉颇之上。
[var1]
征战沙场的廉颇对此心存不满,并放话:“我见相如,必辱之。”后来廉颇折服于蔺相如的谦虚与深谋远虑,羞愧交加的他决定负荆请罪。蔺相如也展现了君子气度,两人化干戈为玉帛,成为了好友。
蔺相如与廉颇两人一文一武,共同辅佐赵国。在秦国逐渐强大的情况下,赵国在自我保全的同时,还能多次征战周边小国,促使国力逐步强盛。秦国虽然有吞并之意,但因为忌惮赵国实力,只得转而去攻打其他弱小的诸侯国。
诸侯争霸,赵国衰落
廉颇与蔺相如是赵惠文王的左膀右臂,深受赵惠文王的信任。然而,在赵惠文王去世之后,其子孝成王继位,这位新继任的赵国君主,却并不信任廉颇和蔺相如。
[var1]
赵惠文王还在世时,秦国曾举兵攻打韩国。韩国向赵国求助,赵惠文王询问了朝中大臣的意见,最终派出大将赵奢前去增援。
赵奢一路过关斩将,击退秦军,受到赵惠文王的赏识,归来之后其地位与廉颇蔺相如相当。这时赵奢的大放异彩,受到重用,为日后赵国走向灭亡埋下了伏笔。
赵惠文王去世后不久,一直将赵国视为眼中钉的秦国抓住时机向其发动战争。孝成王派出廉颇应战,而廉颇驻守长平,与秦军相持不下。这场战争一直分不出胜负,本就不信任廉颇的孝成王最终决定撤下廉颇,派赵奢之子赵括取代廉颇之位。
虽然是大将赵奢的儿子,自小也熟读兵书,但赵括只懂理论,根本无法应对战场上的变化,最终将赵国军队推上了绝路。长平之战中,赵括的错误决定使赵军战败,赵括兵败被杀,赵国军队中的20万士兵被秦军将领白起坑杀,赵国元气大伤,由此逐渐走向衰落。
[var1]
廉颇和蔺相如一片赤诚,勠力同心,推动着赵国逐渐走向强盛。然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赵惠文王之后的君主,都不愿再重用这两位老臣。
郁郁不得志,两位名臣晚年凄凉
赵国大败后,秦军曾一路攻到赵国都城邯郸,幸得其他诸侯国相助,赵国在这场战争中才免于灭国的命运。
然而,之后的赵国实力衰微,为赵国鞠躬尽瘁的蔺相如见此情景悲痛不已,再加之本就年迈,身患重病,在长平之战后不久,蔺相如便悲愤交加,因病去世。
曾经意气风发,面对蛮横无理的秦王也毫不畏惧,到了晚年却不被重用,仕途失意又要面临亡国之危,最终在失意与悲痛中离开人世。蔺相如的结局,着实让人唏嘘。
[var1]
与蔺相如有着刎颈之交的廉颇晚年同样凄凉。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后,重新起用廉颇。在燕国攻打赵国时,廉颇与乐乘率军大破燕军,燕国被迫割5城求和。这时的廉颇被封信平君,成为了稳固赵国的中坚力量。
然而,在赵孝成王去世后,廉颇因为与乐乘不合,被赵悼襄王夺去将军之职,廉颇一怒之下带兵攻打乐乘,乐乘逃跑后,廉颇害怕回到赵国受到赵王惩处,索性离赵投奔了魏国。
曾经是赵国的一员大将,廉颇来到魏国后也未得重用。他同蔺相如一样,为赵国鞠躬尽瘁,奉献了所有,最终却落得投奔他国的下场。廉颇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希望能够重回赵国,为赵国效力。
当时赵国也常受到秦国的骚扰,无将可用的赵悼襄王又想起了远在魏国的廉颇。于是他派人去请廉颇回国,但其身边的奸臣郭开却因与廉颇有仇,故意让出使得使者说廉颇的坏话。
[var1]
当赵悼襄王从使者口中得知“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时,认为廉颇已经不能再担将军重任,便不再派人前往魏国请廉颇回国。
尽管后来廉颇来到了楚国,成为了将军,但这时他的心中思念赵国,也没有了曾经的英勇,没能为楚国立下什么功劳。见此情景,楚国自然也没有再重用廉颇。
岁月的洗礼之下,廉颇最终成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变成了垂垂老矣的老人。在失意与无奈中,这位将军最终客死他乡,在楚国寿春走完了生命最后的旅程。
在廉颇死后不久,秦国又一次发动战争。赵国气数已尽,无力还击,最终被秦国吞并,走向灭亡。
廉颇和蔺相如一片赤诚,勠力同心,推动着赵国逐渐走向强盛。然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赵惠文王之后的君主,都不愿再重用这两位老臣。
[var1]
虽然曾经享有无上的荣耀,但在晚年时,蔺相如在无法帮助国家复兴的悲痛与年迈病痛中离世,而廉颇为了赵国一生征战沙场,最终却客死他乡。
这两位战国时期的名臣,因为“负荆请罪”的故事被世人熟知,但最终的结局却十分凄凉,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