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8月12日,莽白发动咒水之难,杀尽永历帝侍从近卫。莽白得到清军进入缅境的消息后,曾写信给吴三桂,吴三桂兵临缅甸。朱由榔给吴三桂写了一封信,提起当年崇祯皇帝死后,吴三桂缟素誓师、提兵讨贼的壮举,大加赞美。又说起自己当前的处境,说自己的命运现在都掌握在吴三桂的手中,自己愿意服从新朝,只求能够活命。
而且,在书信的最后,朱由榔哀哀地恳求:“仆今日兵衰力弱,茕茕孑立,区区之命,悬于将军之手。如必欲仆首领,则虽粉身碎骨,血溅草莱,所不敢辞。若其转祸为福,或以遐方寸土,仍存三恪,更非敢望。倘得与太平草木,同沾雨露于新朝,惟将军是命。冀裁之。”吴三桂毫不理会朱由榔的哀求。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吴三桂的大军进入缅甸,缅甸人把朱由榔父子送到军前。
当时,吴三桂命令斩首,满洲将领反而不赞成,定西将军爱星阿说:“永历尝为中国之君,今若斩首,未免太惨,仍当赐以自尽,始为得体'',安南将军卓罗也说:“一死而已,彼亦曾为君,全其首领可也。”朱由榔给吴三桂写了一封信,提起当年崇祯皇帝死后,吴三桂缟素誓师、提兵讨贼的壮举,大加赞美。
确实,明末史学家张岱说他:永历惟事奔逃。当代史学家顾诚说他:毫无主见,用人不但,难当大任。使者去罗马找教皇哭诉,要十字军东征。在吴三桂攻入缅甸后,他给吴写信哀求:岂天覆地载之中,竟不能容朕一人哉!这些,都没能救得了他。因为,自己不行,求谁都没用。
总而言之,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元年的四月二十五日,吴三桂派杨坤、夏国相等人,在滇城的篦子坡用帛带把永历皇帝朱由榔和皇太子等人勒死,火焚尸体。大家都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