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后,大唐依靠什么苦撑了一百五十多年

安史之乱后,大唐依靠什么苦撑了一百五十多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192 更新时间:2024/1/25 14:08:41

简单说,就是真的实现了:普天之下、莫非土。但是,宪宗之后,大唐却越来越弱,直至弱到尘埃里。庞勋起义、王仙芝起义以及黄巢起义,成了王朝灭亡的多米诺骨牌。自此之后,朝廷与地方、皇帝与节度使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唐僖宗末期的唐王朝,基本上就是一个长安周边的地区藩镇。

至于唐朝为什么还能苦撑150年,大体上有这样两种说法:

01.制度建设说

日本学者比较认同这个说法。

一是唐朝有先进的法律制度,唐朝的法律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不仅对官员而且对皇帝都有极为细致的规定,对权力产生约束。所以,唐朝的法律制度有效地支撑了王朝大厦。

二是唐朝的官吏制度,唐朝没有纯粹的科举制,而只能说是豪族接受了通过科举渠道进入官僚的事实,所以这是官吏与贵族的相互妥协,官僚支持王朝、豪族也支持王朝。

三是乡村自治,这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一贯路径,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之间能够维持比较稳定的管辖,而且在权力失序后,乡村还能保持稳定。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比如唐僖宗时期,出现了一段豪族复兴,朝中大权和藩镇大权,基本上都被豪族垄断了。这个时候,皇帝和宦官的权力虽然很小,但是国家却实现了集权。所以,豪族与王朝的妥协,对于唐王朝来说至关重要。黄巢起义彻底终结两京阀阅之后,唐朝就真的支撑不下去了,因为豪族这个力量没了。

02.江淮输血说

也可以认为是唐朝财政说。国家之所以能够存续下去,当然要有土地、要有军队,但国家权力的运行必须依靠财税提供动力。简单说,就是有钱啥都好办但没钱则彻底玩不转,国家必须死。但是,安史之乱后,河朔三镇基本独立,大唐失去了河北这个经济中心,所以财政问题就日益尖锐。

恰恰在安史之乱过程中,另一新的财源被开发了出来。安史之乱导致了又一批次的北人南迁,于是江淮地区的沼泽地被排干了水分,荒地变成了精耕良田,为唐王朝提供了生存下去的财源。

唐朝能够平定安史之乱,主要依靠的就是江淮财源的长途输血。后来,与各地节度使的频繁较量,朝廷凭借的资本就是江淮财源。因此,虽然藩镇造反不断,但大运河以及江淮财源方向一直比较稳定。即便出现叛乱,唐王朝也会不余遗力地雷霆消灭。

后期的庞勋起义、黄巢起义,基本上就把这个财源基础打翻了。而昭宗朝的藩镇割据,河南这个地区诞生了强藩,彻底卡死了输血的可能。所以,大运河与江淮财源的输血,保证了大唐王朝的权力能够继续运行150余年;而当大运河和江淮财源不再,那么大唐就只能走向末路了。

03.唐朝为什么还是亡了

始终有一个钱的问题无法解决。

唐朝的制度很先进,这个可以承认,但唐朝的制度也有漏洞。这个漏洞就是一直没有建立起正常的财税制体系。唐朝始终没能像隋朝那样,建立完善而正规的国家财政,而一直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因为没钱所以推行节度使制度,让节度使自己去找钱,这就为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后期的藩镇割据始终解决不了,实际上就是一个钱的问题。

经历宪宗朝的一次军事改革、一次财税改革,再加上后期的内部去军事化,唐朝基本解决了藩镇的问题,也就是控制节度使已经不成问题。

但是,两税法以来的中央财政又对社会竭泽而渔了,老百姓实在无法应付赋敛之苦,于是导致后期盗匪横行和起义不断。

又因为藩镇和节度使的权力被压制、力量被削弱,所以盗匪横行与起义不断的情况下,节度使和藩镇根本就无法发挥作用。黄巢起义,转战大半个中国,甚至直接攻占长安、建立了王朝政权。而其原因就是地方被削弱后,藩镇和节度使都无力为朝廷提供保障。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为什么会被人称为“王佐之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摘要:三国时曹操集团最重要的谋士,名至实归的首席谋臣荀彧,他的能力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会人称为“王佐之才”?图1:影视剧中的荀彧形象“王佐之才”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具有非凡的治国能力,最早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这里的“王”,指的是君主或帝王;“佐”,是辅佐

  •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要发动百万大军收拾高句丽一个弹丸小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炀帝杨广简介资料,杨广坚持攻打高句丽的原因,杨广三征高丽都失败了吗

    隋炀帝动员百万大军,的确是过分了。但李世民晚年准备彻底消灭高句丽,大唐也是举国搞动员。折腾的人力,也不止百万。四川打造辎重战船、江浙打造运兵战船、山东组织运输、河南和陕西征募壮士,整个大唐动员了30万作战军队。这还只是国内动员。在备战过程中,大唐也没闲着。公元647年,李勣所部跟高句丽干了10个月。

  • 宇文泰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牌:不仅关中再次形胜,而且奠定隋唐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01.宇文泰手中的关中牌到底有多烂北魏孝武帝元修,为摆脱权臣高欢的控制,于是离家出走,跑到了宇文泰控制的关中地区。此后,历史上就不再有什么北魏了,而是东西两魏并立,分别是高欢控制的东魏和宇文泰控制的西魏。西魏的重心在关中地区,统治范围可以延伸到河西地区。但是,此时的关中早已经不是秦汉时的关中。而且,

  • 项羽毒辣、章邯阴损、韩信意气、刘邦极幸运:暗度陈仓如何上演?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章邯手握兵权为什么不杀赵高,章邯历史,章邯为什么不投刘邦

    文/减水书生图/来源网络英雄是一种幸运,成功是一种偶然,现在的世界和历史的世界都是如此。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公元前207年10月,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大秦帝国正式终结。公元前207年12月,项羽驻兵戏下,各路义军齐聚咸阳。公元前206年2月,项羽分封十九路诸侯,刘邦被封巴

  • 刘裕灭国南燕慕容氏:鲜卑精骑遭遇到了新崛起的军事“贵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裕攻灭南燕后代,宋武帝刘裕电视剧,刘毅刘裕

    文/减水书生图/来源网络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淝水之战后,东晋经历了10余年国家内乱。内乱的结果:士族政治被颠覆,权力游戏迎来新玩家。以刘裕为代表北府军势力,成为一股新鲜血液注入到东晋的权力系统。连年累月的内乱是东晋权力格局重新再造的内因。如果说内因是主因、是根本,那么东晋

  • 刘备甘于平凡,没有野心?从他给四个儿子取得名字,就能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娶孙尚香,庞统临死前道出刘备一个秘密,刘备无耻要将女儿嫁给末将

    其实大家所熟知的三国人物中,一般是说起刘备可能会有一些佩服的语气吧,有诸葛亮的帮助,不过要是说起刘备就会想到他的儿子,刘禅。虽然是父子俩但是完全是差的太多了,所以不知道是说太笨了,还是根本没有继承刘备的天赋,虽然这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刘备的一个儿子,其实刘备不是只有他一个,还有三个,而且要说刘备甘于平

  • 杨贵妃喜欢吃的新鲜荔枝,是怎么运送的?唐玄宗为撩妹下了血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虽说帝王最是多情也无情,但是这撩妹的技术估计是个妹子都愿意,所以,宅男们不要抱怨没有妹子,是你的撩妹段位太低,坐在家里死宅有几个妹子愿意跟你?来跟唐玄宗学学如何撩妹。玄宗宠爱杨贵妃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到底宠爱到了什么地步呢?话说玄宗在有了杨贵妃之后,有一妃子偷偷写信给他,他突然想起这个妃子,就想

  • 刘备是汉室后裔?你错了,那只是一种安身立命的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为什么是汉室后裔,假如刘备三兴汉室功绩有多高,刘备光复汉室

    东汉末年,群雄蜂起,军阀混战。北有公孙瓒,袁绍,中有曹操,东有袁术,西有马腾,刘璋,南有刘表。这些人或是地方州牧,或是地方大户,都有不同的资本作为争雄的手段。但是,在争雄的势力中,却有一个人,内无家族显赫,外无强劲之亲,一个人白手起家,最后雄霸蜀中,成为一代枭雄。相信大家已经猜出来这个人是谁了,他便

  • 唐代著名的才子,却英年早逝,留下了一首古诗,被盛传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诗人王勃,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肯定会优先想到他的诗作——《滕王阁序》。这首诗虽然在后世中很有名,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他死前写的最后一首诗!李元婴虽然是皇帝的儿子,但是对玩弄权术一点都不感兴趣,反而非常喜欢和文雅之士交流,于是专门建了滕王阁,让他的朋友可以在此地悠闲的吟诗。王渤和李元婴本身不认识,

  • 三国时头上最绿的男人,老婆太漂亮被曹操霸占,关羽看了也心动,自己却不敢吭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与杜氏这个秦宜禄据记载早先曹操在洛阳担任北都尉时,他就给曹操当过手下,后来黄巾起义天下大乱,秦宜禄又成了吕布的手下。别看领导换的频繁,可人家命好,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谁看谁说漂亮,后来不知怎么的,秦宜禄有漂亮老婆的事传到了很多大腕的耳中,这下他们小夫妻幸福甜蜜的日子可就到头了。秦宜禄有一次曹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