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末的朝廷一直很畏惧列强吗?这个事情告诉你,国有国法!

清末的朝廷一直很畏惧列强吗?这个事情告诉你,国有国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22 更新时间:2024/2/3 13:47:19

我们都知道,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我们很多国家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列强在其中罗列了很多不合理的条约,其中比赔款更加侮辱清朝的,当属于领事裁判权。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当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犯法的话,中国无权依照本国的法律审判,而要交给外国在中国的领事,依照他们国家的法律进行判决。这是践踏中国法律,更是侮辱中国尊严的行为!

这只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才有的,但是在鸦片战争之前,领事裁判权是没有的。外国人犯法,中国政府可以依法判决。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广东的故事,告诉大家在领事裁判权没有生效之前,清政府对待外国人是多么的霸气。

在清朝的时候,广东是可以通商的,并不是我们一直以为的“全面闭关锁国”,而在广东的“十三行”则是处理中国和外国贸易的机构。如果贸易有争端,或者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官府都要拿十三行问罪,因为外国人想要来广东通商,都是先要和十三行沟通,请十三行做保的。

话说在道光元年的时候,有一艘美国籍的商船在广东进行贸易,船上的水手想要吃水果,于是就中国妇女买。但是两人因为水果的价格发生了争执,水手用瓦罐将中国妇女砸进了水里,在附近的差役赶紧跳水去救,但是为时已晚,这个妇女已经死了。

此时闹到番禺知县那边之后,番禺知县大为震怒,马上就拍案做出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便是将给这艘商船做保的十三行负责人逮捕,同时将美国在番禺的所有货物扣押。另外将那艘美国籍商船困在港内,严禁岸上的人提供水和食物。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美国商船将那名水手交给了清朝知县审判。在审判的那天,在番禺的所有美国侨民都来了,围观这件大事。砸死妇女的瓦罐、妇女的尸体,还有很多目击证人都在,证据链完备,而且水手也认罪了。

番禺知县于是宣判:这个水手判处绞刑,立即执行。那名妇女在未经十三行作保的情况下和外国人贸易,也要判刑,但是她已经死去,不追究。在一边的差役不阻止这种非法的贸易,犯了渎职罪,重打八十杖。

之后,番禺知县将这件案子的始末上报给了广东巡抚,请求决断。广东巡抚又上奏朝廷,请示皇帝。道光觉得这个审判有情有理,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于是就批准了这个判决。广东巡抚随即知会番禺知县,可以执行死刑。于是,这个水手,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绞刑处死,偿还中国妇女的性命。

其实这种事情在当时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情,既然有贸易,就有贸易争端,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这种事情,当然没有这次的严重。然而没过多久,鸦片战争爆发了,领事裁判权便在中国扎根了,中国的颜面扫地。

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天朝上国的姿态,对于洋人都是蔑视。但是就是这群被我们称之为蛮子的外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我们的大门,将我们的经济彻底拖垮,让中国近代陷入百年的混乱之中。我们在痛恨列强无耻的时候,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我们自己?

更多文章

  • 魏晋南北朝服饰之“服妖”现象:男服女妆多互效,乱世变节易风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绚烂多姿的服饰艺术与礼仪制度相得益彰,礼盛于太平,服正于礼盛,各朝各代正统服饰是基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形成,而朝代更替之际,服饰亦会伴随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发生转变。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思想文化活跃的时期,政权更替下的社会动荡激发人们各阶层思想与个性之活力,亦影响衣冠服饰风格形成独特之异美

  • 历史上最富有的三人,和珅不是最富有,可惜最终都是一无所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真正的和珅,和珅是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人物吗,历史上的和珅是怎么一个人

    当百姓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打开家里的粮仓帮助百姓们度过困难的时期,但是他却十分的浪费。当然他的钱来路也并不是光明的,他是靠在江上打劫一些来往的富商而富有起来的,可以说是十分的无耻了。他的生活十分的奢侈,让百姓们都十分的憎恨他,最后因为被人诬陷,然后被官府地军队捉住,在乱市被杀头,然后他的家产也被抄光

  • 如果没有此人,满清只是野蛮人,不可能统一中国,清朝也不会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为什么不能挽回满清王朝,满清历史真实照片,满清是否会改变历史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这位满清帝国的奠基人在折腾了明朝十多年之后,终于含恨地闭上了眼睛。他的出现给后金挑战明朝带来了希望,同时也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短暂的安排过后,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被推举为新汗,年号“天聪”。此时皇太极年35岁。正是这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带领他父亲留给他的基业实现了历史性的

  • 同样是游牧民族,元朝蒙古人能征服天下,清朝八旗子弟却无心开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蒙元政权对“土地”的渴望源于草原民族的“分封制”。蒙古帝国实际上是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草原游牧贵族通过多年的军事征伐建立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蒙古社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军事贵族阶层,他们热衷于掠夺,不断发动战争,正如成吉思汗所言:“取天下啊,各分土地,共享富贵"。蒙古民族在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带领下,先是统

  • 李莲英长相丑陋,为何还深得慈禧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莲英与慈禧的真实关系,档案北京卫视慈禧与李莲英,老梁故事汇慈禧李莲英

    会梳头,深得慈禧喜爱慈禧太后是一个爱美之人,非常在意自己的容貌。晚清时期,皇宫内有一个职位:专门给慈禧太后梳头。由于慈禧的年龄越来越大,难免出现掉头发的情况,梳头匠这个工作担负着很大的风险,轻则打骂,重则有生命危险。专门掌管慈禧日常的太监,因为此事犯了难,太后每次梳头都掉几根头发,不止如何是好。李莲

  • 崇祯临死前,突然顿悟了天启皇帝遗言魏忠贤可托付,断不可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天启叮嘱崇祯重用魏忠贤是真的吗,魏忠贤能控制天启吗,崇祯与魏忠贤什么关系

    想要了解更多的话,我们就要翻阅史书,去查证这件事的缘由……原来魏忠贤本是崇祯帝哥哥,也就是天启皇帝,是他的手下。但是天启皇帝是按照旨意继承皇位,自己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一心只对木材雕刻之类的有兴趣。而魏忠贤想保护着自己的太监之首的位置,也就只能按着天启皇帝的兴趣不敢说什么不是。当时的魏忠贤,因为天启

  • 解密清朝:统治中国300多年的姓氏“爱新觉罗”到底是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对于我们长期以来单姓和复姓的汉人来说是非常绕口的,随后在后世称呼都称呼皇帝的称号或者名字,但是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到底是从哪里而来,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探索一下。在朝鲜的记载中,努尔哈赤姓雀和崔,雀的含义主要是源于努哈哈赤先祖的传说,先祖是母亲吞下雀卵才生了他的来,而崔则是因为朝鲜族对觉罗的发音和崔相似,

  • 宋朝传下的结婚习俗,《婚姻法》没写,但现代男女却依然热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有婚姻法吗,宋朝时期的婚俗,宋朝时期的婚姻制度

    婚原本写作“昏”,一种说法是古人认为黄昏是娶妻的吉祥时刻;另一种说法是远古部落会选择黄昏时候到其他部落抢掠女性成婚,目的是防止被抢女性找到回家的路。从古至今,产生过多种不同的婚礼习俗,从原始社会的抢婚、群婚,到秦汉时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到隋唐时期的“六礼”,古代婚姻制度和习俗的逐步完善,背后折射

  • 帮助雍正当皇帝的隆科多,最后为什么被雍正帝幽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隆科多是清朝唯一一个被皇帝公开叫舅舅的人,他是康熙、雍正两朝皇权交替中最为关键的核心人物,看过《雍正王朝》的人应该知道,当时隆科多是九门提督,他将康熙驾崩的消息提前告诉胤禛的,胤禛连夜赶忙皇宫,随后拿出康熙的遗嘱,胤禛即皇位。这也使得雍正的继位显得扑所迷离,对于隆科多的功劳,雍正帝是记得的,雍正在编

  • 阿云案:一起简单刑事案件,如何掀起北宋四场法律大讨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宋阿云案图片,阿云现在怎么样了,阿云案件

    这次议法虽然没能形成定论,却并非毫无意义。一个意义是阿云案从司法走向立法。以后的讨论不再是阿云案该怎么判的司法问题,而是此类案子该怎么判的立法问题。另一个意义是理清了到底争论什么。以前是私心杂念,现在是实事求是。许遵算是因私成公,掀开了一起立法讨论。司马光和王安石做到了实事求是,他们都能保持智识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