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为何没有弑父登基?李渊一句话保住自己性命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为何没有弑父登基?李渊一句话保住自己性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11 更新时间:2024/3/4 5:06:50

而在皇子夺嫡的过程中还能被终止的,或者说能被皇上阻止的,应该没有几个,可李渊就是这样聪明的一个人,他用一句话,化解了李世民的杀意,并且让李世民没有沾上弑父杀兄的骂名。

我们都知道玄武门之变,这件事是直接关乎李世民皇位的一件事,虽然说记载中写到,李世民是因为李建成的逼迫不得不对他下手的,但是如果李世民没有想当皇帝的意思,他早就在李建成防备他之初的时候就带着那群人归隐了,何必淌那浑水。

所以在客观角度来看,李建成虽然做的有些过,但是终究是因为他威胁到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也可以说他在逼着李建成对他动手,他的表现太好,好到让所有人觉得,他比李建成更适合当太子,也正因为他这样的自信,让他有足够的能力扳倒李建成。

玄武门事件发生后,李渊气愤难耐,但也知道事情到了这样的地步是没有办法改变,李渊的三个儿子两个都死了,要是自己再因为这件事和他闹得不愉快,可能性命不保,不管是李唐的名声还是李世民的名声就全都毁了,于是他在李世民进宫后对他说了一句话,朕最近好像被什么人蛊惑了,使得他们的父子感情趋于缓和。

李世民何等的聪明,自然就知道李渊的意思,这个皇位注定是自己的,也不着急一时半会,既然父亲有心想要避开这件事,那就避开,并且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皇帝,有何不可呢?

于是在玄武门事件后李世民并没有多做什么,而是等着李渊的诏书下来,等着当皇帝就好了,所幸李世民只是在皇位之争上残忍了点,但是在治理国家和百姓还是很仁慈的,这也算没有辜负李渊对他的期望。

之位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很多事考虑在内,一步错了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并且要保持冷静的决断,而李渊无疑是成功的,他避免了一场灾难。

大家是如何看待帝王之争的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令妃vs富察皇后,谁在乾隆心中更重要?富察皇后这两点比不上令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富察皇后原来曾生了两个阿哥,都曾经被乾隆秘密的定为皇储,但是可惜的是两个皇子都早早的逝世了,而令妃所出的颙琰并不是所有皇子中资质最好的,但是乾隆最后还是选择了他继位,由此也可见令妃在乾隆心中的地位。这样对比下来,乾隆都曾经封她们的儿子做帝,待遇也是差不多的,但是根据记载显示,富察皇后有两点是比不过令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不愿放过高句丽,临死还在谋划,究竟有什么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太宗与高句丽关系,唐太宗为何要打高句丽,李世民为什么要攻打高句丽

    首先当时的高句丽发生了很严重的政变,一个权臣夺取了皇位,高句丽开始变得稳定。这可能对高句丽本身而言,是一件特别的好的事情,但对大唐王朝来说,却根本不是这样。因为高句丽的领土很大,资源很多,人他也不少,这样的人如果团结起来了,现在可能还好毕竟还处于一个刚刚稳定的一个状态,时间长了呢?总有那么一天,高句

  • 魏璎珞死后,乾隆最宠幸的一个人,清朝因此由盛转衰,迅速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电视剧《延禧攻略》的最后,女主魏璎珞(为方便阅读,本文统称魏璎珞)如愿当上令贵妃,主掌后宫,成为后宫名副其实的无冕之王。事实上电视剧最后(不算删减部分)距离魏璎珞的死期还有十年时间,魏璎珞在历史上只活了49岁,乾隆比魏璎珞大16岁,活到了89岁才驾鹤西去。魏璎珞去世这一年,正好是乾隆四十年,此时乾

  • 除了是个诗人,李白的另一个身份鲜少有人了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李白的生平,人们记得更多的是他一生漫游遍地,有种闲情逸得的味道,但其实李白也参与过不少政事,虽没有成为流传千古的政治家,但他一直有颗希望在政治上能有所成就的心,想要君主能够重视自己,可君主和一众朝廷大臣却都很封建贪权,与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完全合不来。所以后来李白二十五岁便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的漫

  • 乾隆明知和珅贪污为何不杀他?只因他能满足皇帝这三个独特癖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和珅子孙今何在,纪晓岚和珅斗嘴最经典片段,和珅墓

    这第一点就是和珅长得太漂亮,一表人才。现代社会中,男人长得帅,人们称呼为“小鲜肉”,靠着这点颜值也能在自己的行业加不少分。古代也是如此,男人长得帅同样是资本,特别是在朝廷当官,长得帅皇帝也能多看两眼。关于和珅的相貌记载,史书上记载的不多,民间野史上倒是有一则他与乾隆皇帝的风流韵事。据说乾隆还是宝亲王

  • 唐朝太监可以废立皇帝,但同样专权的明朝太监,为何皇帝想杀就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太监有废立皇帝吗,明朝皇帝为什么能轻易杀太监,明朝皇帝和唐朝太监

    没别的原因,就是权力太小。废立皇帝这种事,等同造反,权力不够就想也别想。明朝的太监,皇帝想杀就杀。杀内阁大学士,皇帝稍微费点儿劲,因为要顾及文官集团的面子。但杀个太监,那就不是事儿,因为整个文官集团都会支持。唐朝,连节度使都敢嚣张,而能让节度使叫爸爸的太监,就只能更嚣张。唐朝的太监,就不是我们通常理

  • 清太祖努尔哈赤命中一劫:跪倒在地抱马腿叩头求饶保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清太祖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十三副遗甲起兵的故事,努尔哈赤遗诏

    努尔哈赤是清朝能成立的主要奠基人,如果没有他多年真正统一女真族的成果,就没有后期清朝问鼎中原的霸图,努尔哈赤曾经是明朝的官员,算得上是子承父业,但是努尔哈赤后期回归到旧部之后就开始了统一女真的霸业。努尔哈赤在最初回到旧部的时候,能找回的部下不过数十人,经过几年的休整,终于有了基本作战的能力,努尔哈赤

  • 唐朝的末日,没被安史之乱打趴的唐朝,为何间接亡于黄巢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黄巢最霸气三首诗,黄巢灭了多少世家大族,黄巢放出地狱恶鬼八百万

    经营这么多年,唐朝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而在懿宗时期唐的人口已经恢复到天宝时期的水准。之前宣宗等人不断努力,总算是让国家回到正轨,为何唐朝会就这样亡于黄巢的手中呢?首先,这场起义的位置非常关键,李唐王朝统治的核心是在关中地区,而经历安史之乱后,唐朝主要是依靠着关中与东南地区来维持生命,其中东南地区更是

  • 和珅提前讨好嘉庆帝,最后却成了他被处死的罪名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和珅被嘉庆帝抄家拿出遗诏,抄了和珅家以后嘉庆帝为啥后悔,嘉庆帝在和珅家的地位

    求生是人的本能,和珅自知罪孽深重,在乾隆驾崩之前曾巴结过嘉庆帝,但是最后却成了他二十条大罪之一。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满洲正红旗,他父亲在他九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和珅两兄弟差点被赶出家门。和珅后来考进了咸安宫,18岁的时候娶了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孙女,1769年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以文生员的身份承袭了一个

  • 此大臣学识渊博,连李世民都夸奖的西域高僧,他却一眼看破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身边有哪些很厉害的大臣,李世民最厉害的大臣,李世民时期最厉害的大臣

    想必大家都是有一些了解的,唐朝中期的时候,佛教是非常盛行的,所以也普遍的得到了很多百姓的认可,当然其实还有皇帝唐太宗,后来有李世民也是非常的信任,不过在小编看来其实信仰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是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在烦躁的时候平静下来的,不过因为期间和尚的地位比较的尊贵也因此有很多传言,当然冒充的假和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