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白的生平,人们记得更多的是他一生漫游遍地,有种闲情逸得的味道,但其实李白也参与过不少政事,虽没有成为流传千古的政治家,但他一直有颗希望在政治上能有所成就的心,想要君主能够重视自己,可君主和一众朝廷大臣却都很封建贪权,与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完全合不来。
所以后来李白二十五岁便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的漫游生活,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是在漫游中度过,但即便如此,当“安史之乱”发生时他还是受了牵连,被流放夜郎。
晚年时,他听闻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讨伐安史叛军,于是就北上准备追随李光弼从军杀敌,但是中途因病便折回。第二年投奔他的族叔李阳冰,却不幸在11月病逝于寓所,年约61岁,最后葬于当涂龙山(今天的安徽马鞍山)。
古时候的文人几乎都要涉政,希望作为一个大男子,可以为国效劳,为国争光,在政治上能干出风光伟绩。但只有一部分愿意随波逐流的文人后来才能成为记载于史记的政治家,而有一部分像李白这样不甘愿随波逐流的,在那个封建时代便无法成为史记上伟大的政治家,遂成了后世人所敬佩的浪漫主义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