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趣事: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然后将洗澡水喝掉!

清朝趣事: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然后将洗澡水喝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38 更新时间:2024/2/3 13:32:42

苏麻喇姑终其一生没有出嫁,而且还有两个极为特殊的习惯,一是终年不洗澡。二是终生不服药,哪怕病情再严重也不吃药。

这不是野史,而是清朝皇室权威著作《啸亭续录》的记载,原话是这样的:

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

翻译过来就是,苏麻喇姑生性爱好佛法,晚年长期吃素。一年到头都不洗澡,只有到了除夕夜才用水擦洗一下,然后把洗下来的脏水全部喝掉,以此作为忏悔。

《啸亭续录》的作者是礼亲代善后人,是根正苗红的爱新觉罗子弟。自己家族的事情,自然不会有任懈怠,都是亲自撰写,确保了家族史内容的真实性。根据《啸亭杂录》的记载,苏麻喇姑应该是在年老之后,形成了一个比较有仪式感的沐浴形式。当时的苏麻喇姑,平时可能只会洗脸、洗头,并不会进行全身沐浴。

苏麻喇姑全年只洗一次澡,有何缘由呢?

与信仰有关

苏麻喇姑出生于蒙古家庭。蒙古人信仰“长生天”,以“苍天”为永恒最高神。自古至今蒙古人一直惜水如金、爱水如命,甚至他们在春夏两季白天不可以在河流中洗手。自幼生长在蒙古草原的苏麻喇姑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她认为人的身体是污秽的,用污秽的身体沾染圣水是犯罪,更是对长生天的亵渎。所以即使后来她跟随清廷到中原地区,还是保持着这种信仰:一年只洗一次澡。

祖先成吉思汗的影响

蒙古族居住在亚洲大陆腹地的蒙古高原上,远离海洋,受极地气候影响较大,降水量少且不匀。人们过着游牧生活,追逐水草放牧。如果没有水,就不会有青草生长,牲畜无法生存,人类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1203年,成吉思汗受到克烈部王罕的进攻后,退到巴勒渚纳,那里非常干旱,根本找不到水,他只好喝一些泥汁,成杰思汗的这段历史时刻警醒着后人。苏麻喇姑喝掉洗澡用过的脏水,应该比成吉思汗喝的泥汁好很多吧。

“臭”味相投,不止一人

其实在中国古代,不洗澡的人有很多。举个例子来说,在宋朝时期,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卫生是非常注重的,但是总也免不了有几个特立独行的人,跟苏麻喇姑一样。出生于宰相之家的窦云斌,就有不洗澡的习惯,身上的臭味非常浓。窦云斌身边的朋友都笑他,称之为“窦臭”。可见苏麻喇姑不洗澡,身上也一定会有这种臭味,只不过不管是谁闻到了,估计都不敢嫌弃。

如何掩盖味道?

苏麻喇姑会用一些有香味的东西来掩盖身体的味道。女人都爱美,当时香水、精油都已经有了,苏麻喇姑会把这些东西喷洒在自己的身上,同时她还会随身携带香囊。自己所穿的衣物也会进行一些熏香的过程。所以在各种香味的掩盖下,她身上的味道肯定也就很小了。

纵观历史,苏麻喇姑是清代绝无仅有的一位特殊“侍女”、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为了巴结皇后,娶了皇后的乳母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代皇帝50岁乳母下嫁宰相,唐朝宰相张九龄简历,唐朝历代宰相一览表

    窦从一拜谢,随后坐在一旁,唐中宗命人牵出一个女子,女子用扇子遮着脸,与窦从一对坐。唐中宗命窦从一背诵几首《却扇诗》,诗背诵之后,扇子缓缓移开,大家都抢着目睹这个女子的容颜。扇子移开之后,从皇帝到侍从都哈哈大笑,这个女子是皇后韦氏的老乳母王氏,年龄很大,而且原本是一个蛮婢。唐中宗封王氏为莒国夫人,唐朝

  • 民国才子:两次被清华认可,因不喜矫揉的生活,最终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民国十大才子排名,民国时期清华和北大,金家骏最后考上清华了吗

    有才之人自古就有,喜欢读书,喜欢自由,喜欢随性,可是就是这样的性格让这样的人不愿意将就;其实不管是多么有才的人,还是根本没有任何的天赋可言的人,唯一掌握不了的就是自己的命运,不过虽然是无法掌握但是却是可以改变、去适应的,若是连这样都做不到,可能只能甘于平凡,无奈的生活。我们都是知道的徐志摩是才子,殊

  • 她是乾隆最长寿的贵妃,无儿无女,陪伴乾隆50余年,活到90多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后宫最长寿的女人,乾隆的妃子谁活得最长,乾隆哪个妃子最长寿

    皇帝的后宫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说那里充满了明争暗斗一点也不为过,尤其是最近有很多热播的清朝宫廷剧,让我们更加直观的看到了清朝后宫里的争斗,那种多的妃子妃嫔为了自己的上位,为了自己的地位明争暗斗,使尽了全身解数,都想着受宠被重视,尤其乾隆时期,乾隆是有着风流性的皇帝,他四处巡查四处旅游,他所到之处,都会

  • 王猛为什么弃东晋而就前秦?不能用民族主义来理解古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丞相王猛和前秦的兴衰,东晋王猛,前秦王猛个人资料

    我们总用民族主义来揣摩古人。但,民族主义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的产物。中国古人,包括西方古人,都没有这个意识形态。先有人民主权,再有民族,然后才有民族主义,即忠于本民族的利益。而在这之前,老百姓忠于谁的呢?人民主权和民族主义之前全是君主制,所以,忠诚的对象就是君主以及君主背后的一套秩序。而华夷之辨已经算是

  • 鸦片战争后,清朝把香港割让,英国支付多少租金?说出来你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签订中英香港条约租期多少年,清政府一共割让出去多少领土,新界是哪个条约割让给英国的

    英国一直是世界上的老牌殖民地国家,在18世纪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殖民地也非常多,所以曾有着日不落帝国之称。英国也就凭着它的强大到处掠抢地盘据为已有。1840年前后英国人看上了香港,当时的香港还只是广州管辖的一个小荒岛,英国人觉得它的地理位置好,可以开发成为对华及远东贸易的口岸。第一次鸦

  • 赌徒拜访曾国藩被拒,门外说一番话,曾国藩:此人必出人头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人们虽然大力提倡不能以相貌的美丑评判人品,但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人依旧会强调他人给自己留下的第一印象。古代这样的事例也是比比皆是。比如曹操觉得张松长得丑,于是错失一座城池。再比如,孙权觉得庞统长得丑陋无比,而没有看到他的才能。因此,外貌在大多数时候也是比较重要的。曾经历史上也有一位有才能的人因为长相而被

  •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为何没有弑父登基?李渊一句话保住自己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皇子夺嫡的过程中还能被终止的,或者说能被皇上阻止的,应该没有几个,可李渊就是这样聪明的一个人,他用一句话,化解了李世民的杀意,并且让李世民没有沾上弑父杀兄的骂名。我们都知道玄武门之变,这件事是直接关乎李世民皇位的一件事,虽然说记载中写到,李世民是因为李建成的逼迫不得不对他下手的,但是如果李世民没

  • 令妃vs富察皇后,谁在乾隆心中更重要?富察皇后这两点比不上令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富察皇后原来曾生了两个阿哥,都曾经被乾隆秘密的定为皇储,但是可惜的是两个皇子都早早的逝世了,而令妃所出的颙琰并不是所有皇子中资质最好的,但是乾隆最后还是选择了他继位,由此也可见令妃在乾隆心中的地位。这样对比下来,乾隆都曾经封她们的儿子做帝,待遇也是差不多的,但是根据记载显示,富察皇后有两点是比不过令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不愿放过高句丽,临死还在谋划,究竟有什么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太宗与高句丽关系,唐太宗为何要打高句丽,李世民为什么要攻打高句丽

    首先当时的高句丽发生了很严重的政变,一个权臣夺取了皇位,高句丽开始变得稳定。这可能对高句丽本身而言,是一件特别的好的事情,但对大唐王朝来说,却根本不是这样。因为高句丽的领土很大,资源很多,人他也不少,这样的人如果团结起来了,现在可能还好毕竟还处于一个刚刚稳定的一个状态,时间长了呢?总有那么一天,高句

  • 魏璎珞死后,乾隆最宠幸的一个人,清朝因此由盛转衰,迅速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电视剧《延禧攻略》的最后,女主魏璎珞(为方便阅读,本文统称魏璎珞)如愿当上令贵妃,主掌后宫,成为后宫名副其实的无冕之王。事实上电视剧最后(不算删减部分)距离魏璎珞的死期还有十年时间,魏璎珞在历史上只活了49岁,乾隆比魏璎珞大16岁,活到了89岁才驾鹤西去。魏璎珞去世这一年,正好是乾隆四十年,此时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