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换了件衣服就变强了?真实的胡服骑射,没有书上写得那么简单

赵国换了件衣服就变强了?真实的胡服骑射,没有书上写得那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043 更新时间:2024/2/12 11:25:09

[var1]

就如故事的主人公,赵武赵雍不鄙弃胡人,反而认真学习胡人军队的优点,以此来改善自己军队的弱点。

从前听故事的时候,便知道赵雍是个军事天才,能够能够说一不二,迅速改善士兵服饰问题。可随着年纪渐长,逐渐才懂得胡服骑射这个故事,远不是课本上看的那样简单。

[var1]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一蹴而就的事情,那些表面看起来光彩夺目的人和事背后的辛酸与无奈,是我们看不到的。

国势衰落,诸雄虎视眈眈

战国诸雄争霸时期,赵肃侯率领全国士兵与诸国连年打仗,在苏秦的帮助下,赵国击破魏国百年基业,使得魏国怀恨在心。

[var1]

然赵肃侯去世后,稚子难服其众,诸国心思异动。年仅15岁的少年赵雍,在其他五国的虎视眈眈下继任了王位,成为赵武灵王

赵国先主下葬,魏国暗地联合各国使者,携带万人锐师以会葬为名齐聚赵国,准备发动战争一举拿下赵国一雪前耻。

少年赵雍虽年轻,但依然冷静沉着。他命令赵国火速进入戒备状态。同时派人以重金利诱韩国和宋国,使得秦、魏、楚、齐三国陷入腹背受敌的处境。其后他又使用计谋,转移了楚国的注意力,诱使楼烦王朝着最弱的燕国开战。

[var1]

解决了危机局势,他强制命令来吊唁的五国军队禁止进入赵国境内,另一方面又将参与葬礼的使者接到邯郸,而在赵国内早已经准备好精英强兵等待着。

这样一来,楚国和燕国被牵制,秦国,魏国,齐国三面围困,精锐士兵到不了赵国的边境,对上已经结盟的赵国,宋国和韩国几乎毫无胜算。

于是一场灭赵的阴谋就此破灭,然而这远远不是初登王位的赵雍,所要面对的最艰难的处境。

[var1]

五国会葬的危机之所以能够成功解决,也并不是因为赵国实力强悍,而是因为赵雍利用七国之间的嫌隙来互相牵制,这才让赵国得以一丝喘息。

赵国兵力与其他几个国家相比孱弱不堪,无法相提并论。赵国的弱小,就连上不了排名的小小中山国都能来侵略,灭国的危险依然没有过去。

[var1]

这种糟糕状况,不得不逼迫赵雍在国家存亡之际,寻找新的生机。他仔细分析了国家的军队,发现,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士兵的服饰不太贴合,做不到来去自如的程度,于是他便下定决心改革服装。

历经层层阻碍,克服所有困难

赵雍在与北方小部落打仗时便发现,胡人的衣服都是短衣长裤,且他们的衣袖窄小,作战灵活方便,很适合劳作和打仗。

[var1]

自古以来人们都愿意呆在舒适圈里,守着过去的章法行事度日。赵雍提出效仿胡人的服饰和骑兵这一想法,打破了那些守旧之人的舒适日子,刚提出便遭到剧烈反对。尤其是赵雍的叔父公子成,更是斥责他大逆不道。

但年纪虽小的赵雍,手段却有雷厉之风行。他没有选择退缩,对他来说这是提高赵国实力的一次机会,他绝对不会放过。

但战国时期的服饰不仅是为保暖华丽的意思,它还有象征阶级的意思,所以服饰一般不会改动。更何况胡人向来被鄙夷看不起,他们的衣服绝不可能被采纳。

[var1]

赵雍面对抵抗和反对,为众人仔细分析国情,提出要根据国家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国家的决策,只要是对国家发展强盛有利,何必拘泥于别人的看法呢。

然口头上的言论终究是纸上谈兵,并不会让那些皇亲国戚心悦诚服。更加过分的是,那些反对者散播谣言,认为赵雍是用胡服故意羞辱他们。

[var1]

赵雍深知一道命令,并不会让那些爱挑拨是非的人善罢甘休,于是他便召集所有朝臣的面,以箭射入门楼上的枕木做威慑,直言若还有人再反对,枕木便是他的下场。这一威慑,让所有人都不敢再妄言,也让他的叔父公子成,真心帮助他完成服饰的改革。

计划详细周全,改革终成功

中原服饰向来繁复,上衣正色多为交领右衽,下裳混合色裙状。因而赵国官兵打仗所穿的都是长袍,加上铠甲笨重,且步兵和兵车混合在一起,没有骑兵,完全不灵活。

[var1]

士兵在战场上往往死于累赘之多。而胡人骑兵众多,且服饰简单轻巧,都是短衣长裤。赵雍在得到朝臣的支持后,下令让全国,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都穿胡服。

在胡服得到推行后,他又购买马种养马,为马建马籍,收集最好的牧草,专门配备专人饲养和服务,配备更适合的弓箭和军刀。成立完整的管理系统。

并且为了招募骑兵,他提高骑兵的饷银待遇,在用人方面他打破传统的尊卑观念,只要有才能,不拘泥于血统。这一举措让许多底层百姓,甚至是胡人都得到重用。

[var1]

赵雍为了组建骑兵,每一步的计划都制定得相当精细和完善。当招募的士兵足够多的时候,他便着手培训骑兵军官。

由于军官不同于一般的士兵,需要作战经验和强悍的实力。赵雍便设计了严格的培训和考试,只有合格的人才能胜任。

经过层层严格的筛选和选拔,赵雍终于拥有了第一支骑兵。不仅如此,他还以骑兵选拔人才位借口从里到外严整了赵国军队。

[var1]

骑兵营的建立大大改革了赵国兵力弱小的情况,为了在全国顺利推行改革,赵雍决定代合组建的精兵去攻打曾经侵略过赵国的中山国,两次征讨,使得中山国彻底丧失对太行山孔道的控制。

后来出兵林胡,使得林胡损失惨重,被迫向赵国贡献优良的马种。补充了马种,赵雍的骑兵力量更加强盛。成为战国时期的霸主。

小结:

赵武灵王冲破了层层阻碍,攻克了无数艰难,根据赵国自身情况制定和实施强兵计划,加强了赵国的实力。这一改革的实施,结果不仅仅是一国之强,他的成功对于后世来说影响深远,意义非凡。

它打破传统的阶级观念,以才能用人,让底层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消除了民族隔阂,推动了中华明的发展,这种勇气是中华几千年来罕见的,而赵武灵王做到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空城计,诸葛亮在城楼上抚琴焚香,为什么司马懿没有一箭射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空城计诸葛亮为什么能骗过司马懿,司马懿抚琴,诸葛亮空城计真实情况

    首先,诸葛亮是处于攻势。他出祁山,攻北魏,但不想被马谡失了街亭,不得已退兵。在司马懿攻到西城时,诸葛亮身边只有两千余人的兵力,而司马引兵十五万。《三国演义》在这里的描写是”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我觉得非常好,这句话点明了魏军与蜀军交战时的心里状态。诸葛亮初攻

  • 大秦赋:吕不韦连续两次失策,一次看错了赵偃,一次小看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秦赋吕不韦偷笑镜头,大秦历史人物吕不韦,赵高与吕不韦的关系

    《大秦赋》自热播以来,备受好评。由段奕宏饰演的吕不韦更是展现出了其慈眉善目,同时又老奸巨猾的商人本色。不得不说,吕不韦幽默的谈吐,和他那张永远和颜悦色的面孔着实吸粉不少。何况作为丞相的他,一直一心一意地为大秦和秦王做各种谋划。因此这个角色在剧中也是难得的有着大格局的正面人物。[var1] 吕不韦从一

  • 他刀法箭术堪称双绝,射退关羽,砍杀妙才,死因却令人哭笑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虎将关羽真实死因,十大箭术,历史上的黄忠箭术真的那么高超吗

    他,出道很早,成名很晚。他刀法过人,箭术更是顶级。他,武力值神秘莫测,有人认为他若年轻十岁足以轻松败关羽,也有人认为他的武力值几乎可以和吕布相抗衡,但同样也有人认为他的武力没有那么高。总之,他的武力和年龄成为被争议不断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三国第一老将——是的,单论老将,他绝对是第一,而且

  • 大秦赋:他是大秦四朝元老,就连吕不韦对他也是恭恭敬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白起和王翦,但其实在大秦帝国中,还有一位四朝元老级的人物,他一样为大秦帝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蒙骜。[var1] 蒙骜的一生前前后后共效忠了秦王朝四世: 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和秦始皇。要知道任何一位将军能够在四朝皇室的更换中都得以重用,这是十分罕见的,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

  • 三国最无耻的人,陷害赵云,气死大哥,脸皮比王朗还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最惨的武将赵云,老三国诸葛亮骂死王朗,王朗太史慈

    他的脸皮应该有多厚?夸张一点,拿锥子都戳不破,就算是射上几箭,也都是点事儿没有,而且这个人不光脸皮厚,还整天害人,无论是赵云,还是关羽都被他坑过,并且最后连大哥都被气死了,也弄得刘备亡国,但是他也是没有办法,毕竟这可是自己的大舅哥,而坏人能够做到这个地步也是绝无仅有了。既然说他脸皮厚了,我们就来看看

  • 大秦未解之谜:末代秦王“子婴”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他是扶苏的儿子;有人说,他是秦始皇的弟弟;还有人说,他是秦始皇弟弟成蛟的儿子。为什么秦二世胡亥杀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唯独留下了“子婴”?真相到底是什么?子婴这个人,在历史上的“戏份”不多,但是却很重,尤其是最后投降刘邦,让他一夜成名。历史上,子婴的出场,不过三次。第一次,秦始皇在沙丘去世后,

  • 假如关羽败走麦城以后,逃回成都,后叙的故事情节如何来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关羽回到成都可以说第一件事就是和刘备商量如何夺回荆州攻打东吴。首先关二爷是个爱面子的人,让他受了如此大辱,他肯定是不能忍的,而刘备这个时候也是刚刚战胜曹操,刘备一辈子都在被曹操追着跑,终于男人一回了,所以士气正胜。而刘备早就有这个打算,加上关于的撺掇,所以伐吴之战会提前很多。由于关羽没死,张飞也

  • 大秦帝国:一本欲罢不能,让你真正了解秦国由弱变强的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很少接触大秦的历史,心里也总是抗拒去看去读。[var1] 后来看了电视剧《大秦帝国》,才了解到原来秦国变强变富的过程是如此的曲折,如此的坎坷。 随后买来了《大秦帝国》精华版套书,翻开书后就不可自拔,被里面的故事吸引,被里面人物的聪明才智所征服,也知道原来秦国变强变富是如此的不容易。[var1]

  • 孙坚死后,他的军队到哪里去了?为何孙策在袁术手下为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策孙坚是袁术手下吗,孙坚为什么是袁术的部将,孙坚死后为何部队给了袁术

    看过《三国》的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孙坚被刘表杀死后,他的军队到哪里去了?为何他的儿子孙策和部众会在袁术手下,而且孙策还没有率领他父亲的部将呢?”虽然这是演义里的内容,但是历史上也差不多,孙坚死后,孙家到底发生了什么?孙策为何会沦落至此呢?这要从他父亲孙坚说起了。孙坚为长沙太守时就以勇武闻名,说他名冠

  • 为什么商鞅认为: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就越强、越稳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鞅车裂图片,商鞅死后嬴驷三年不上朝是真的吗,大秦帝国第一部商鞅

    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强大息息相关,只有国家的富强,而老百姓却连饭都吃不起,那么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激烈的民变。这种事情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屡屡发生。严重的甚至能够改变历史的走向。元朝末年的红巾军起义,明朝末年的“闯王”李自成起义,都是很好的例子。[var1] 然而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