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逵一斧把梁山砍成四派,鲁智深卢俊义吴用的表现令宋江伤心:这是二次火并?

李逵一斧把梁山砍成四派,鲁智深卢俊义吴用的表现令宋江伤心:这是二次火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110 更新时间:2024/1/9 23:55:07

李逵暴怒揭老底,只说了宋江和阎婆惜、李师师关系令人不齿,却没提一丈青扈三娘,那是因为在三打祝家庄后,他已经当众揭穿了宋江的重色轻友真面目:好几个梁山兄弟被祝家庄活捉,林冲生擒扈三娘后,宋江不但没有要求走马换将,反而猴急地把扈三娘送上梁山交给了宋太公——这就是准儿媳先见公爹了。

李逵怒砍杏黄旗并想斩杀宋江,这明显是个“误会”,在这场误会闹剧中,众好汉的表现很是耐人寻味:李逵这一板斧,把梁山好汉好汉砍成了四派,吴用、卢俊义、鲁智深、武松、燕青的态度,恰好可以证明重阳节菊花酒会之后,宋江已经威风扫地,甚至可能已经失去了相当一部分好汉的支持。

李逵大闹忠义堂,水浒原著是这样描述的:“李逵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迳奔宋江,当有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五虎将,慌忙拦住,夺了大斧,揪下堂来。”

砍旗杆、撕旗面、奔宋江,这不是转瞬之间就能完成的,砍过树的读者当然知道,偌大的旗杆倒下来,李逵再奔向几丈开外扯旗子,起码要两三分钟,在这段时间里,燕青至少能摔他十七八个跟头,鲁智深和武松出手,也能把他拍扁剁碎三回。

李逵砍倒杏黄旗,只有宋江一人怒喝,其他好汉全都默不作声;李逵杀向宋江,只有马军五虎将出手阻拦,其他好汉全都袖手旁观;直到李逵被制服,双方签订生死状,梁山实际的二号人物吴用也没有出现,名义上的二号人物卢俊义更是变成了隐形人。

这种种怪异之处,让我们发现了所谓的“梁山兄弟”,也不过是一帮各怀心腹事的乌合之众而已,李逵这一斧子砍得好:不但砍掉了宋江的威风和颜面,也砍出了梁山好汉的派系立场,还砍出了一些人对宋江的怨恨,以及一些人谋求上位的野望。

无论是在江湖还是在官场,讲究的都是恩怨分明不隔夜,不记仇是当场报,一笑泯恩仇只是个存在于《三国演义》中的笑话:甘宁射杀了凌统的父亲凌操,最后凌统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再不为恶”,那不是襟怀宽广,而是大逆不道,正史中并无此事,“有国士风”的凌统绝不会如此荒唐。

李逵是夯货而非国士,对重阳节菊花酒会上差点被杀之仇,也只能记在心里,现在抓到了宋江的“把柄”,要是不大闹一场,他也就不是黑旋风了。

要没有马军五虎将一拥齐上,宋江必然性命不保。侥幸不死的宋江一定十分伤心:我的干妹妹干妹夫扈三娘王英在哪里?我的小迷弟花荣在哪里?我的智囊吴用为何不说话?欠我救命之恩的步战绝顶高手的鲁智深武松为何毫无反应?

宋江伤心,我们可以用一句谚语来解释:“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在重阳节菊花酒会上,宋江即兴赋得《满江红》,寒了鲁智深和武松李逵等好汉的心,却让关胜、林冲、呼延灼、董平、秦明等人看到了七彩肥皂泡,所以真正的步战高手冷眼旁观,马军五虎将却冒着被斧劈的风险去跟李逵搏斗——如果宋江被李逵砍了,换一个人当寨主,招安可能就没戏了。

宋江是招安的招牌,在盼招安的梁山马军五虎将眼里,他万万死不得,于是我们看到了李逵一斧子劈出的梁山第一大派系——招安派。

与招安派相对的,自然是反招安派,身受奸臣之害的林冲因为性格原因不反对招安(林冲被招安气死或气走只是电视剧的说法),但是铁面孔目裴宣、阮氏三雄、行者武松乃至花和尚鲁智深,或者苦大仇深,或者独具慧眼,都是打心眼里反对招安。

招安后的梁山好汉是为虎作伥还是和光同尘,这是一个问题,会不会被奸臣秋后算账,也是一个问题。想明白这两个问题,一般的梁山好汉都不会愿意招安。但是很遗憾,能想明白的好汉不多,所以当招安已成定局的时候,宋江并没有听到反对的声音。

除了热切的招安派与明智的反招安派,中间还夹着一个骑墙派,这类人的典型就是智多星吴用。

在吴用眼里,只要价码足够,他就可以出卖一切,就是叛宋投辽也在所不惜。

与吴用持同一立场的,还有小李广花荣、矮脚虎王英之流,他们对官府有一定仇怨,对权力也有一定的向往,但是他们更喜欢随波逐流,绝不会在关键问题上表态,更不愿意站在宋江或反招安派的对立面。

我们细看水浒原著就会发现,朝廷并没有半点对不起宋江的地方,而卢俊义却被山贼和官府坑得不轻,宋江跟朝中奸臣并无个人恩怨,但是鲁智深武松却不少高官有过节。

玉麒麟卢俊义作为梁山名义上的二把手,但是话语权远不如智多星吴用,在是否招安的讨论中,卢俊义绝不会贸然发表意见,以免被宋江猜忌为有僭越之意。

卢俊义既不属于招安派,也不属于反招安派,甚至也不算骑墙派,坐在梁山第二把交椅上,他不可能对头把交椅一点想法都没有。

如果李逵真把宋江砍了,卢俊义肯定会第一时间冲上去将李逵一拳击毙,那时候不需要宋江遗言,也不需要吴用林冲推举,梁山就改姓卢了。

卢俊义可以算作潜龙派,只要宋江挂掉,是否招安、以什么方式招安,那就得卢俊义说得算了,所以他不着急出手,五虎将制服李逵之后,他也像曹营的刘备一样不言不动,老老实实地当他的隐形人。

宋江遇险,只有五人相救。宋江在伤心之余,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替天行道”的口号是不是得罪了太多的人:在招安派的“朝廷忠臣”看来,替天行道是天子之职,宋江此举是不臣、僭越;在江湖中人看来,宋江这是既出售自己又想立牌坊,失去了强盗本色。

从李逵大闹忠义堂这件事来看,宋江在梁山并不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和认可,连大家认为是宋江心腹的花荣、王英,宋江的盟友吴用都不出头,说明当时的梁山好汉早已貌合神离,如果宋江不及早促成招安,下一个抡兵器的,可能就不止一个李逵了。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梁山一百单八将因为比贾家楼四十六友人数更多、关系更复杂,所以像李逵大闹忠义堂那样的事情根本就无法避免。睿智的读者诸君也可以替伤心的宋江反思一下:李逵几乎是没朋友的,就是这样一个夯货,也敢挑战宋江的权威,假以时日,长此以往,类似的事情会不会接二连三地发生?面对一盘散沙,宋江该如何自保?如果发飙的不是李逵,而是鲁智深武松或卢俊义关胜,一个处理不好,会不会引发梁山第二次火并?

更多文章

  • 山河月明:朱棣迁都北平并非只是回到老根据地,而是必然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山河月明杨荣让朱棣祭陵片段,朱棣迁北京正确吗,山河月明朱棣徐妙云大婚是哪集

    “天子守国门”出自于明朝,但将这句话放到除宋、元两个朝代外,历朝的几乎都是天子守国门。说到这个,我们先说长安。长安位于关中地区,关中地区的地理位置实在太优秀了。北方是茂盛的草原,南方是四川粮仓,西方又是陇西大山,帝国只要坚守潼关,就可以成就万世基业。而渭河灌溉的关中平原,又是王座的天然基石,刘邦恐怖

  • 山河月明:朱棣、朱允熥为什么在朱元璋眼里输给了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朱棣朱允炆,朱允熞,朱元璋为什么看中朱允炆

    一、朱标一脉:在朱雄英早逝后重新排序成为皇长孙的朱允炆和正宗原配嫡子朱允熥。二、皇子一代,马皇后嫡出的皇次子秦王朱樉,马皇后(也有说是李淑妃)所生的皇三子晋王朱棡,马皇后(有说是碽妃、元妃)所生的皇四子燕王朱棣。 朱允炆,1377年出生,明洪武二十五年十五岁。他的劣势是非正宗嫡长子,优势在于他是朱标

  • 山河月明:朱元璋父子为啥选择傅友德制衡蓝玉、朱棣,而不是别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电视剧《山河月明》里北元王廷覆灭后,大明边塞并没有获得多长时间的安宁,依然有部分残余势力不断骚扰边境,其中就包括王保保旧部乃儿不花。朱元璋认为挥师向漠北扫荡是成本最低的抵御方式,便命太子太傅、凉国公蓝玉任征敌大将军,燕王朱棣为左副将军,晋王朱棡为右副将军,再度率兵北伐。 因蓝玉与朱棣不和,为防止两人

  • 山河月明:拿下那群老兄弟后,朱棣重掌锦衣卫!重八病倒,将下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他不是没有给过他们机会,只是他们一直没有珍惜,反而变本加厉的让自己难做。到了此间时刻, 断不能再忍! 身在凤阳的韩国公李善长家中,聚集了一干提心吊胆的人,他们不是旁人,正是当年陪着朱重八打天下、现在有可能被他有所处置的老兄弟们—— 早已过惯了养尊处优生活的他们已然没有了曾经上战场厮杀的那份勇气

  • 山河月明铁铉身份,成也朱棣败也朱棣,人物原型实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铁铉朱棣的关系,山河月明铁铉遇见朱棣,山河月明铁铉是啥身份

    据悉,《山河月明》中的铁铉真实身份是明朝官员。奉命到外地实习历事期间,铁铉发现贵族豪绅强取豪夺,弄得百信苦不堪言告状无门。当地官员官官相护,为了防止铁铉告密,将铁铉列为通缉犯。为了掩人耳目,铁铉被迫当了和尚,和老和尚姚广孝以师徒相称。 只有姚广孝和铁铉两个人的时候,铁铉虽然叫姚广孝师傅,但是一直

  • 尚食:皇帝病危,朱瞻基遇刺,两个叔叔逼宫,幸亏这两人力挽狂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尚食》是由许凯、吴谨言主演的古装励志美食大剧,该剧讲述了大明永乐年间,少女姚子衿(吴谨言饰)入选为尚食局宫女,最终与皇太孙朱瞻基(许凯饰)相知相伴,开启盛世的一段励志爱情故事。好了言归正传,在剧中,太子朱瞻基的父皇终于要熬不住了,只不过是有人在皇帝的膳食动了手脚而已,因为有些人为了上位已经等得不耐

  • 尚食:朱瞻基驾崩前一句话,胡善祥直接崩溃出宫,子衿成最后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跟他待得时间更多,两个人有相同的理念跟野心,为此很多事情非做不可,朱瞻基再不乐意也要迎娶胡善祥,皇祖父的宠爱不是一成不变的,姚子衿就成为可怜的弃子,她的能力不容小阙,张皇后给了她机会入宫,朱瞻基也知道有一位随着自己一直被培养的女孩子,因为她不想受到约束,朱瞻基不强迫她成为自己的妃子,要不然太子

  • 尚食:朱瞻基沉迷儿女情长,有被废的危险,胡善祥感动,成全二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难道他就不该想想,自己能够保住太子之位顺利继承皇位,不都是因为先帝宠爱朱瞻基的缘故才能达成所愿。如今倒好,就因为朱瞻基在朝中的威望过高,给他造成了压力,想让自己的小儿子顶上,也不想想自己都多大年纪了,自己能在皇位上做多久,把江山交给一个孩子他能放心吗? 当然,朱高帜想要废黜朱瞻基的太子之位,其实

  • 宋高宗赵构活了81岁,为何56岁的时候就非要退位?赵构:没法干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高宗赵构最终下场,宋高宗赵构真实照片,宋高宗赵构真实图片

    而宋高宗赵构就在其中,虽然在这五位特别高寿的皇帝中有3位都曾经退位让贤。武则天是因为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被迫退位让贤。而乾隆皇帝则是因为之前立了誓言,在位时间不得超过皇爷爷康熙的执政时间。 总的来说,这两位的退位让贤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太情愿的意味。而宋高宗赵构呢?他活了81岁,却在56岁的时

  • 宋高宗为什么重用秦桧,奸相可以挡雷,可惜赵构还是难逃口诛笔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构为什么要重用秦桧,宋高宗和赵构关系好吗,赵构 秦桧

    秦桧的种种失德不臣之处,难道宋高宗一点儿都不知道吗?如果知道,那宋高宗为什么还如此重用秦桧呢?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去到那血与火的年代。 宋高宗这么做不是他愿意的,他是被迫的。宋高宗也知道,绍兴和议,老百姓都骂我,岳飞之死,老百姓们也都骂我,说我是昏君,不念父兄之辱,不念失地之辱。那么,谁来替我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