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唐朝覆灭是注定的?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由盛转衰?

为什么说唐朝覆灭是注定的?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由盛转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89 更新时间:2024/1/15 1:07:29

长期以来,中国的朝就被“马尔萨斯陷阱”给束缚,陷入了几百年一次的轮回之中。所谓“马尔萨斯陷阱”,别名为王朝周期率,简单来说就是解释人口和土地之间的关系。

在农业社会期间,王朝人口的增长是呈现几何倍数级增长的,但是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增长却十分缓慢,长久以来,就会出现人多地少,人口平均占有土地极少的情况。

这时候整个天下就会发生新的大洗牌,以最残暴的战争手段大量削减人口,将土地重新划分,迎来新的王朝,然后开始又一轮的轮回。

这样的轮回无论多强大的王朝都无法避免,就连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最为强盛的唐朝也是如此。

唐朝在繁盛百来年后开始由盛转衰,最后覆灭,是注定的,但是也需要一个引爆所有王朝弊病的导火索,这个导火索就是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

唐朝从隋朝末年的战乱中兴起,建立唐朝的李氏家族和隋朝的杨氏家族是血缘上的亲戚关系,见证了隋朝的灭亡之后,自然也吸取了其的教训。

继承了隋朝的经济制度,然后降低了农民要交的赋税,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唐朝经济迅速地发展,盛唐由此而来。

唐朝所采用的土地制度是均田制,均田制是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的一项新的土地制度。相较于之前的土地私有制来说,均田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

而且做到人人都有田可种,这就大大加强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唐朝的农业水平,这就是盛唐的基石。

但是均田制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唐朝的田地在均分了几代之后已经所剩无几了,这也就陷入了前所说的“马尔萨斯陷阱”。

唯一解决的方法就是开疆拓土,开辟新的土地,但是在唐朝中期的各个皇帝都建功平平,在玄宗时期甚至从对外进攻变成了防守。

于是均田制濒临崩溃,许多地区甚至已经回到了从前的土地私有制制度,而且土地兼并更甚于从前。唐朝的经济基石已经被腐蚀了,就差一个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花。

唐朝因为其出色的军事实力,疆域版图远胜前朝,然而随之而来的就是严重的管理问题。这些新的疆域对于中央来说实在是太远了。

难以管理,而且这些疆域大多都是唐朝对外扩张的桥头堡,如果要发起进攻,中央的军令到地方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严重影响军事效率。

于是唐朝中央政府决定给予这些偏远的边地更多权力,以方便边地政府便宜行事。而这些地方的长官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节度使”,他们所在的地区也就形成了藩镇,在唐朝对外发动进攻时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但正如前文所说,唐玄宗时期,唐朝由对外进攻转防守,而这时那些拥有大权的地方节度使就成为了唐朝中央的心腹大患。

这些地方节度使拥有的军队数量甚至比中央政府还多,而且唐朝在地方节度使得任命上大批采用番人而并非是汉人,这些外族人始终保持着巨大的野心,对唐朝中央虎视眈眈。

唐朝中央多次想要削藩,但都因为种种原因而失败,这也加剧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就差一个能够引爆这种关系的事件了。

唐玄宗天宝年间,大臣们再次提议削藩,这次削藩的对象是镇守东北三镇的节度使安禄山,唐玄宗最后同意了这次削藩。

于是安禄山联合另一个节度使史思明,发动了唐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彻底引爆了唐朝多年以来积攒的弊病。

唐朝的中央军多年未战,被来自边地的军队多次打败,安禄山的军队逼近东都洛阳,唐玄宗被迫逃出长安。但是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军队要如何应对呢?

玄宗最后选择了新设置节度使,原本唐朝只在边地设置节度使,但是在紧急关头也顾不了那么多,为了应对安史之乱,在内地也设置了节度使。

这些节度使在内地征发士兵,为击败安禄山、史思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也为唐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极端地说,唐玄宗设立这些新的节度使,无疑就是饮鸩止渴,已经注定了唐朝的灭亡。这些新节度使在打败安禄山和史思明之后,自己内部又产生了矛盾,开始内斗。

唐朝中央能够控制的土地已经不多了,地位就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天子,已经无力控制王朝,唐朝就这样一步一步迈向了他注定好的结局。

唐朝的灭亡是注定的,他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但是也逃避不了封建王朝的局限性。只要生产力被束缚住,任何上层建筑的变革都只是治标不治本。我们要坚持发展科技,解放生产力,这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国策。

参考文献:《唐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清亡国后,当时的格格都嫁给了谁?这几位大明星竟是皇室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清最后的格格嫁给了谁,哪些大明星是清朝的皇室子孙,大清最特殊的5位皇子

    当辛亥革命结束之后,满清朝廷也彻底地走下了历史的舞台,而满清朝廷作为清朝的遗老遗少的庇护者在满清朝廷灭亡之后,大清的格格们都嫁给了谁呢?如今在娱乐圈中也有几位明星都曾经是皇室子孙。溥仪作为满清朝廷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因为溥仪成为了满清朝廷的亡国之君,所以他是不幸的,但是溥仪却看

  • 为什么说唐朝之后,长安城就不再适合当首都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后的长安城,唐朝长安城内宏伟富丽的建筑,唐朝长安城在哪个城市

    回顾历史,自秦朝到唐朝的一千多年,长安城因其魅力吸引了众多王朝在此建都,包括秦、汉、隋、唐等强盛的王朝。甚至在长安称帝是很多人的毕生所愿,更有诸葛亮“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说法。可是自唐朝衰亡后,长安城也再没有了它的光环,后世的统治者也都不再选择在此建都。 长安的光环没落了,但是之前的繁华不可否认

  • 1989年,曾国藩墓被盗,专家进入墓穴探查后,为何下令永久封闭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1989年的冬天,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110接警中心接到报案:头天夜里,居民们后半夜听到有闷雷似的声响,怀疑是有人在那里搞爆破,方向就在桐溪寺后面。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安机关接到报案,迅速赶到了桐溪寺,由寺里的僧人引导着来到寺后的伏龙山,只见这里有一处墓穴被炸开了,只见墓碑上的铭文写道:“皇清太傅大学士

  • 为什么秦始皇还有武则天的墓到现在还没有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闲话少说,我们直奔主题,先来说说看这两座皇陵挖掘的难点在哪?毫不夸张的说,即便现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在这两座帝陵面前还是略显薄弱。 秦始皇陵:一座令人望而生畏的宏伟工程众所周知,秦始皇嬴政就是一个基建狂魔。他在位时,修建了很多大型工程,比如秦直道、长城、灵渠等等,这些工程无一不是“黑科技”,成为千

  • 为什么武则天侍奉李世民12年没有子嗣,和李治就能连生6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和李世民 李治的关系,武则天能得到李治的宠爱吗,武则天与李世民有什么关系

    武则天的一生非常传奇,她先是侍奉父子两代君王,最后自己又成为了一代女帝,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过奇怪的是,武则天侍奉唐太宗李世民十二年,一个孩子都没有。之后和唐高宗李治在一起却生了6个孩子,为啥会这样呢? 李世民一生一共有35个孩子,武则天之后也生了6个孩子,这说明他们两个生育能力都没有问题

  • 他是北宋第一奇人,给人算命时刚进家门扭头就走:这一家不是凡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章惇,宋朝算命奇人,北宋最厉害的奇人是谁

    北宋有一位奇人,活了一百一十八岁,精通道家之学,善于相面,乃是一位神秘的世外高人。他便是一代道教奇人陈抟。陈抟出生于晚唐,据说,他四五岁时,有次在涡水岸边游戏玩耍,有青衣老妇给他哺乳,从此变得益发聪明过人,读经史百家,一见成诵,过目不忘。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就久仰陈抟的大名,并且还特意的邀请

  • 为什么李治将死去的新城公主,以皇后礼将葬,这其中有什么猫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治为何只当了42天的皇帝,李治儿女一览表,李治和武媚娘吻戏

    唐太宗李世民称帝之后生儿育女,家庭美满和睦,其中他和长孙皇后生下一个女儿,这个女儿长相秀丽俊俏,在兄弟姊妹中排行又是最小,从小备受宠爱,而当时的太子李治对这个妹妹更为宠溺,以至于妹妹死后,将其以皇后之礼下葬,后世专家千年后却说墓中壁画不光彩。 一、金枝玉叶尽享荣华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大唐盛世,他怎么

  • 北宋初年,蜀地多次爆发叛乱、起义,这到底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反抗不断964年十一月,宋太宗赵匡胤派兵讨伐后蜀,到了第二年一月,后蜀皇帝孟昶投降,至此蜀地正式纳入北宋的统治之下。然而没过多久,蜀地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原来的后蜀军队在绵州举兵,他们推举原后蜀的文州刺史全师雄为首领。叛军攻占彭州,很快就发展到了十几万人。北宋在蜀地的平叛战争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

  • 花脚大仙分享:《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特展5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特展5花脚大仙“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在杭州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由杭州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策展,以近40年南宋临安城考古发现为主线,组织全国21家文博单位珍藏的青铜器、书画、金银器、陶瓷器共311套(1080件)文物,展示800余年前杭州城

  • 为什么晋朝的存在感低?太少的故事、太少的英雄,关键是没有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朝之后再无真正的汉人,晋朝名人有哪些啊,老梁讲晋朝历史

    所谓存在感,是主体本身具有某种特质,进而对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你很特殊而且引人关注。或者说:你是个美女,所以引众人回头。 因此,存在感,就需要有两个要件,而且缺一不可:一个是主体具有某种特性;一个是客体被这种特性所吸引。再聚焦一下,就是两个字,即“信息”。你能释放信息,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