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三个人,每一个单独摘出来,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这其中尤以刘备的故事最为励志,从一个卖草鞋为生的平头百姓,虽然背着“汉室宗亲”的名义,可实际上没有半点势力,艰苦奋斗大半辈子,年过半百才成为一方诸侯,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这也是为什么,相较于曹操和孙权,刘备对于身边能用之人更加看重,也才有了“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般脍炙人口的话语。许是刘备真的是“爱江山不爱美人”吧,相较于子孙满堂的孙、曹二人,刘备到年过半百之时才有了刘禅这么一个儿子,为了光复汉室江山,这般付出不可谓不大,最关键的是,这个儿子自小便命运多舛,几次都差点沦为对手的阶下囚,因此殒命。
其实除了刘禅这个亲子之外,刘备还曾收了一个养子,彼时甘夫人还没有诞下刘禅,刘备一度以为自己可能不会再有后代了。所以对于这个养子,刘备一开始就寄予了厚望,是准备自己老去之后,便把自己打下的江山交于他手的,此人便是刘封。
对于刘封来说,比较尴尬的是,在他被刘备收养之后不久,甘夫人就诞下了刘禅,如此一来,刘备辛苦打下的江山有了正主来继位,刘封自然就有些无处安放。不过刘备待人向来推心置腹,更何况是自己的养子呢。
所以刘备有了刘禅之后,对待刘封的态度并未有太多变化,他让刘禅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文治上,让刘封主要精力放在了武功上。其意图是十分清楚的,就是希望刘禅继承他的基业,而刘封成为护国柱石,辅佐刘禅匡扶汉室天下。
不知道是不是刘备一心一意都放在打江山之上了,从而忽视了对其子嗣的教育,刘禅就不说了,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足以说明刘备在教育方面的失败了。而刘封,与刘禅相比,也是半斤八两。尽管其在行军打仗之上,确实表现出了一些过人之处,但在为人秉性之上,却有着致命的缺陷。
刘封20岁之前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也让刘备非常满意,尤其是在入川的战役中,刘封在战场上表现勇猛,因此益州平定之后,刘备就任命刘封为副军中郎将。之后汉中之战,刘封和孟达一起攻下了上庸郡,刘备升将其官职提升为副军将军。
按照这样的升职速度,刘封只要稳扎稳打,必定会在蜀汉军团之中有着一席之位。成为史书留名的大将也不无可能,可上面已经讲了,刘封在为人秉性之上有致命缺陷。
汉中之战后,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过程中他多次命人通知刘封和孟达,要求二人侧面支援,不过在此之前,由于关羽始终瞧不上刘封,刘封一直对关羽心有不满,所以并未理会关羽的求援。他觉得以自己刘备养子的身份,刘备一定不会对他进行处罚,可他错估了自己行为造成的后果。
因为刘封和孟达的不作为,最终导致关羽在徐晃和吕蒙的两面夹击下溃败,虽然明面上刘备并未因此事直接处罚刘封,可是刘封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却已一落千丈,再想得到重用是绝无可能了。
襄樊之战后,刘封没有被处罚,更加有恃无恐,开始自持身份欺负孟达,最终将孟达逼反,孟达反了之后,刘备再也忍受不了刘封,直接将其赐死。为此刘备还深感悲痛,尤其是在听到刘封那句“我后悔不听孟子度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