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少年疾苦,到了25岁,受童年玩伴汤和的邀请,加入了红巾军的队伍,从此开启了自己“开挂”的生涯。朱元璋因为勇猛果敢,被郭子兴元帅重用。郭子兴不仅将义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还让朱元璋下乡募兵。朱元璋和汤和一起,第一次去募兵,便招募了徐达等人。当时郭英只有17岁,看到朱元璋在募兵,便想报名,但被父亲郭山甫阻止。
郭山甫是一个相士,禁不住儿子的游说,决定亲自出门看看朱元璋到底是何人,没想到他刚看到朱元璋的面容,立即改变主意,他认为朱元璋面相大富大贵,让儿子死心塌地跟着朱元璋你。对此,《明史·卷一百十三》有相关记载:
太祖微时过其家,山甫相之,大惊曰:“公相贵不可言。”因谓诸子兴、英曰:“吾相汝曹皆可封侯者以此。”
因此,郭山甫不仅让郭英死心塌地的跟着朱元璋,还让郭英的哥哥郭兴也投奔朱元璋,另外,郭英有个妹妹,年仅14岁,也被郭山甫送给朱元璋做妾,也就是后来的郭宁妃。这里需要说一下,郭英和朱元璋的上司郭子兴虽然都姓郭,但二者没有亲属关系。
后来朱元璋“自立门户”,带领24个人南下滁州,徐达、汤和、郭英、郭兴等人都在其中,在攻下滁州,收复常遇春等人之后,郭英被任命为朱元璋的宿卫亲将,带领200多人日夜守护朱元璋的安全,用现在的话说,郭英就是朱元璋的保镖或警卫连长。
接下来,只要是朱元璋参与的战斗,郭英“每战必随”,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在朱元璋征讨陈友谅的时候,陈友谅旗下的将领陈同佥手持长朔,直接杀到朱元璋跟前,朱元璋大惊,连忙大呼“郭四何在?”此时,郭英(在家排行第四)持枪赶到,一枪捅死陈同佥,这剧情,和尉迟恭救李世民非常相似。事后,朱元璋冷汗未干,就对郭英说:“吾之尉迟敬德也!”
郭英参与的战斗很多,最重要的一次,莫过于在鄱阳湖之战,当时朱元璋处在劣势,陈友谅船大人多,为了打赢这一仗,朱元璋阵中除了女人,基本上都上了战场,朱元璋亲自持刀拼杀,郭英守护其左右。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来犯,朱元璋避之不及,郭英为了保护朱元璋,身负重伤,还好常遇春及时赶到,一箭射跑张定边。郭英把朱元璋托付给常遇春后,他自己带着廖永忠等人,驾着小船向敌营冲去,正好遇到陈友谅的头伸出船舱,郭英的右臂受伤,艰难的拉弓,一箭射死陈友谅。《明史》:友谅从舟中引首出,骤中流失,贯睛及颅死。
明朝成立后,郭英不再紧跟朱元璋身边,而是跟着徐达、傅友德、冯胜等人南征北战,《三典世家》总结郭英的战绩:郭英一生遇五百余战,身披七十余伤。
郭英被封为武定侯,他的哥哥郭兴被封为巩昌侯,她的妹妹被封为郭宁妃,郭英家族在明初势力很大。但郭英为人非常低调,不管遇到大小事情,他都主动向朱元璋汇报,朱元璋非常信任他。有几次朱元璋的儿子到外地就藩,朱元璋都是派郭英去护送,可见信任。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了帮孙子朱允炆稳定江山,大肆诛杀功臣,特别在蓝玉案爆发之后,傅友德、冯胜等功臣悉数被杀,有文臣借机举报郭英,说郭英在家里圈养150多名家奴,以于图谋不轨。朱元璋当时疑心很重,若换做其他大臣,肯定要问罪。但面对郭英,朱元璋却并不追究。后来御史裴承祖咬住郭英不放,说郭英私自杀掉了5个家奴,朱元璋掩盖不住,就派人抓郭英“问罪”,但只是做做样子,随后又将郭英放了。
朱元璋死后,郭英因为伤病原因,一直在家养伤,靖难之役的时候,郭英还短暂的帮李景隆去攻打朱棣,但随后无功而返。朱棣称帝后,念郭英是太祖信任之人,并没有为难他,郭英病逝后,朱棣追封他为营国公。郭英是朱元璋身边继汤和、沐英之后,少有的善终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