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孙权麾下最刚猛的硬汉,不幸战死沙场,留下一句旷世名言!

他是孙权麾下最刚猛的硬汉,不幸战死沙场,留下一句旷世名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288 更新时间:2024/1/22 15:05:33

三国名将辈出,但以蜀国为多,魏国次之,而东吴最弱。当然造成这个结果或错觉,最关键的因素还是拜《三国演义》所赐。但是东吴名将真的很弱吗?未必,东吴名将不但不弱,而且多文武兼备之才,比如周瑜、甘宁等人,但是在小伙伴心目中堪称东吴最刚猛硬汉的当世良将却是此人。

此人就是太史慈。太史慈是何许人?太史慈,字子义,生于公元166年,即东汉延熹九年,再过一年,汉桓帝就要死了。我们都常说自古好汉出山东,太史慈就是山东黄县人。此人有三样本领,第一枪法很厉害,第二戟法也极其出众,第三箭法更是超一流。除此之外,太史慈在年少的时候还十分勤学,所以他不单纯是一员武将,而是一员文武兼备之将才。

太史慈的长相也颇具特点,我们都知道三国中有一副漂亮胡子的是关羽,被诸葛亮赞为美髯公,但是这位太史慈堪称东吴的关羽,他也有一副长长的胡子,而且其风采不输关羽。

太史慈的一生主要有三个亮点:第一亮点是北海救孔融。话说黄巾军的一个统帅管亥带领大军围攻北海,孔融带领大军列阵迎敌,管亥拍马来杀孔融,孔融的一个部将叫宗宝,出战迎敌,但没有几个回合便被斩杀,孔融兵大败,退守城池。管亥领兵攻城,非常急切,孔融很害怕,他就想派遣人出去搬救兵,但是手下的将领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出去,因为贼兵势大,出去无异于送死。

恰在孔融苦难不堪的时候,有一人挺枪杀来,此人正是太史慈,太史慈冲破黄巾军,来到城中拜见孔融。当然太史慈来救孔融并非无缘无故,因为太史慈避难辽东期间,他的母亲留在北海,这期间孔融经常派人给送点米面油之类的东西去慰问,因此太史慈的母亲认为这是欠孔融的恩情,特让太史慈去报答,所以太史慈才出现在此地。

那么太史慈能够救孔融之危机吗?绝对能,因为太史慈不但勇武,而且多智。当时孔融希望能够搬到刘备的救兵,但是需要一个使者,太史慈欣然接受。可是黄巾军紧紧围困城池,想冲出去并非易事。于是太史慈就在早上出城,来到城壕边上,练习射箭,黄巾军以为太史慈要出逃,纷纷警戒防备。但是太史慈练完了射箭,就回到了城中。他这样连续干了好几天,黄巾军以为太史慈就是练习骑射而已,他以后出来,不再防备。但最后一天,太史慈却借机忽然骑马冲过黄巾军的队伍,杀奔出去,等黄巾军意识到的时候,太史慈已经跑远。结果太史慈请来了刘备的援军,解除了孔融的北海之困。

第二亮点是太史慈酣战小霸王。如果说北海救孔融更多彰显了太史慈的智慧,那么在和孙策的大战中则彰显的是他的武力。当时太史慈效力于扬州刺史刘繇。刘繇这个人在史书上也算是一个好汉,他早年表现也很不俗,在他19岁的时候,一个堂叔被土匪劫持,成了人质,刘繇为了搭救这位堂叔,就组织了十几个兄弟进入土匪窝做卧底,然后找到机会杀掉土匪头子救出了堂叔。后来刘繇受到朝廷重用做了官,因为官清廉,官声很好。

但是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自孙策渡江创业以来,他的愿望是要吞并江东,所以刘繇的地盘也无可避免成为孙策觊觎的对象,最终双方发生征战。在公元195年左右,有人劝刘繇重用太史慈,但是刘繇并没有重用,在此处有一个疑问点:那就是刘繇如果重用太史慈,可能孙策的称霸江东之路或许会增加难度。不过很可惜,刘繇并未重要,所以太史慈只是一个负责军情侦察的普通将领。

一日,孙策带领黄盖等十三名猛将侦查敌营,太史慈认为是活捉孙策的良机,但是没人敢前往,只有一个小兵跟随。于是就发生了太史慈和孙策大战的结果。两人一开始挺枪大战50回合,不分胜负,于是太史慈乃诈败引孙策来到山背后,两人接着大战,又战50回合还是难分输赢。接着出现了一转折:即孙策的枪被太史慈闪过并夹住,而太史慈接着刺过去的枪也被孙策闪过和夹住,两人都滚下马背,开始了地面肉搏战。

但这个肉搏战看起来有点像两只猛虎撕咬,《三国演义》中说两人互相把战袍都扯碎了。接着孙策抓走了太史慈背后插的短戟,而太史慈也与此同时夺走了孙策的头盔。有小伙伴曾根据孙策和太史慈所取之物的不同和重要性,认为太史慈武力略高于孙策。但终因两人没有决战到最后,结局不得而知。如同关羽和黄忠大战一百多回合战平的结果差不多。但这一战却奠定了太史慈的武力地位。

第三亮点是太史慈不幸战死,却留下旷世豪言。太史慈后来投降孙策,两人英雄相惜,成为一段三国佳话。孙策死后,太史慈又成为孙权麾下最猛的战将,在合肥之战,张辽准备活捉孙权,太史慈迎战,大战七八十回合,没分胜败,这个成绩也很不错。不过因乐进袭杀孙权,李典射死宋谦,导致太史慈急忙回阵,所以他与张辽之战的结果也成了一个悬念。

太史慈的结局非常令人遗憾,通过太史慈多次表现,他虽然属于一个比较有脑子的猛将,但是却被张辽比逊色了一点。因为接着太史慈给孙权献了一计,安排人混入合肥新城,然后点火为号,让城中发生混乱,以实现里应外合。孙权求胜心切,就同意了。但是结果很遗憾,太史慈安排的那个人倒是真的在城中点了火,引起了一些骚乱,但却被张辽很快就平息了,而且张辽还干脆将计就计,安排士兵点火为号,还大叫“反了”,并且吵吵嚷嚷打开了城门,城外伏兵太史慈以为城中得手,遂引军杀来,然等他的却是如雨的箭。太史慈身中多箭,身受重伤,回营不治而故。

太史慈在临终之前悲愤地说:“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虽不幸战死沙场,结束了生命,但他这句话却振聋发聩,流传千年,成为无数人杰的座右铭,激励他们去奋斗和建功立业。

更多文章

  • 唐朝把胖当成美吗?从安史之乱前后女性审美的演变中窥探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难道唐朝真的把胖当成美?从安史之乱前后女性美学的发展历程,窥探真理从安史之变看唐代妇女审美习惯的变迁“长短不一,大小不一,谁敢恨玉环飞燕。”这是苏轼写的一首诗,从诗中可以看到一种对女性美学的认识。苏轼可能只是想要表达一种女人不管是瘦还是胖都可以很漂亮,而不是说女人瘦就漂亮,或者胖就一定漂亮。但到了今

  • 朱元璋为何让李善长身居高位,最后被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善长是怎么被朱元璋斩的,朱元璋电视剧李善长之死,朱元璋收留李善长孙女

    论起功劳,李善长在文官中并非最大的,军师刘伯温的功劳远远大于他,李善长当时也不过是一个后勤部部长,在战术战略上的才能并不大,之前也是个教书先生,因为参加多次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朱元璋在天下初定的时候并没有急着论功行赏,等局势稳定下来,才开始商议论功行赏的。李善长被封为公爵,刘伯温被封为了伯爵,朱元璋

  • 唐朝故事一则:被妇人吓尿的大力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文人康骈在《剧谈录》一书中记载:“咸通中有左军张季弘,勇而多力,尝雨中经胜业坊,遇泥泞深隘。有村人驱驴负薪而至,适当其道。季宏怒之,因捉驴四足,掷过水渠数步……”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860年——874年),有个叫张季弘(一作张季宏)的武士,在军中做事,天生勇猛而力大无比。他曾路过长安城朱雀街东第

  • 朱元璋晚年疑心很重,只有一位武将,他从不怀疑,保他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一生的黑历史,朱元璋唯一没杀死的功臣,朱元璋手下谁善终了

    朱元璋少年疾苦,到了25岁,受童年玩伴汤和的邀请,加入了红巾军的队伍,从此开启了自己“开挂”的生涯。朱元璋因为勇猛果敢,被郭子兴元帅重用。郭子兴不仅将义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还让朱元璋下乡募兵。朱元璋和汤和一起,第一次去募兵,便招募了徐达等人。当时郭英只有17岁,看到朱元璋在募兵,便想报名,但被父亲郭

  • 唐朝和亲公主都是“冒牌”的,就不怕被发现吗?藩属国偷着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和亲,又称和番,是古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一种政治联姻关系,一般是中原王朝将公主嫁到北方,换来游牧民族不侵扰、联盟或者臣服的结果。不过,中原王朝很少将真正的公主嫁到北方去,主要是因为北方路途遥远且生活艰苦,而是将一些宗室女,甚至宫女封为公主,再嫁到北方去。历史上第一个选择和亲的王朝是西汉

  • 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如何?唐朝的吐蕃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文成公主进藏之后,吐蕃通过文成公主进藏,从中原获得了先进的技术,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在唐与吐蕃的和平时期,唐国放弃了与吐蕃的战争,而是将大量的力量投入到了与高丽的战争之中。此时吐蕃眼看唐王朝无力再顾西北,于是出兵攻占唐与吐蕃交界的吐谷浑,唐军平定高丽,欲夺回吐谷浑。吐蕃大捷,令其对唐之战信心大

  • 朱元璋游玩时出了一上联,刘伯温听了直摇头,至今无人能对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那么一位成功皇帝的背后就一定有一个深谋远虑的军师。就拿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来说,他能创立大明,与他身后千古难遇的大军师刘伯温脱不了干系。今天就来说说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件趣事,至今仍是一段佳话。朱元璋一次出行在南京城游玩时,途经了一座叫“多

  • 唐朝一地痞混混,埋葬父亲时挖出龙穴,三十年后成为开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什么叫乱世出英雄?与其叫乱世出英雄,倒不如说是乱世选英雄。因为乱世时人性就像是在火里翻滚,融化了平静时的虚伪和面纱。当整个人类遭遇重大灾难的时候,英雄不得不做出重大决定出来拯救世界,英雄自己也因此获得了重大提升,变得英勇果断经验丰富,处事往往能洞察先机抓中关键。当假面被撕开以后,我们更需要有英雄出现

  • 《水浒传》中命丧沙场的最强十大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十 方杰由于秦明死在方杰手中,于是被很多朋友将其捧上神坛,其实从他与秦明交手的过程看,方杰丝毫占不到优势,至于杜微助战是否说明方杰劣势,就见仁见智了。不过,方腊手下的大将都很难缠,石宝如此,方杰也是如此,与关胜战十余合,花荣夹击,虽然只办得遮拦招架,却毫不畏惧,宋江急于求胜,又派出李应和朱仝,方杰这

  • 唐太宗问袁天罡:大唐何时亡?袁:猪上树时,李世民没听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袁天罡死在李世民前面,唐朝时期的袁天罡是怎么死的,袁天罡对李世民的评价

    首先来说说著名的占卜师,袁天罡。对于袁天罡,众说纷纭,有的说他是“一代妖人”,有的说他是从现实世界回来的,否则的话,他又如何能够预测到,这种“超能力”,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根据历史,益州成都的袁天罡,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从小就双亲过世,过着穷困潦倒的日子,不过袁天罡从小就酷爱看书,尤其是对一些疑难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