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尧帝为何要让后羿射日?考古显示,后羿射的并不是太阳

尧帝为何要让后羿射日?考古显示,后羿射的并不是太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84 更新时间:2024/1/6 2:12:47

那么后羿射日的真实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首先得搞清楚,后羿是谁?

史书对于后羿的记载往往会让人有矛盾、错漏的感觉。比如《山海经》和《淮南子》说:帝时期,天有十日,尧派出后羿,射下九日。而《左传》和《尚书》却说后羿生活在夏朝初期,因“太康尸位”,故有穷国国君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夏商周断代工程推断,夏朝的建立年代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当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断代工程将夏朝始年定的过早,夏朝建立时间应该在公元前2000年至前1920年前后。

而尧生活的年代则相对明确,根据考古发现的尧都陶寺遗址碳十四测定,陶寺早期王城始建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左右。

显然,从尧帝到夏朝太康时期中间间隔了至少300年,作为正常人类的后羿,当然不会活这么久。于是,有学者做出了两种推测:第一种认为尧帝时的后羿和夏朝时的后羿是两个不同的人;第二种推测认为夏朝时的后羿(也叫夷羿)是真实人物,而尧帝时射日的后羿是神话人物,是虚构的。

其实,后羿究竟是生活在尧时还是夏时的矛盾,很好解释。“后羿”并非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官职称呼。在甲骨文中,“后”是“司”字的反写,读音和意思相同,都是指司职某事。而“羿”则是善射的意思,二者合起来就是司职射箭的官员。

直到周朝建立,“后”与“司”的涵义才分开,“后”变成了对诸侯的代称。对此,南宋的林之奇在《尚书集解》中就做了精辟的解释:“喾时有羿,尧时亦有羿,则羿是善射之号,非复人之名字。……盖谓凡善射者皆谓之羿。此有穷之君亦善射,故以羿目之”。

上古时期,常用官职代指人名,以至于很多真实人物后世并不知道其真实姓名,所以,那位留下“射日神话”的后羿,原型就是尧帝手下的善射者。

上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对陶寺早期墓葬进行考古发掘时,意外在编号M3015墓葬中发现了多达111件箭簇,这一发现透露出三条关键信息:1.尧帝时期战争频繁;2.弓箭在当时已广泛应用于战争;3.墓主生前精通射术。

事实上,陶寺文化原本就是晋南的“外来户”,陶寺文化早中期流行猪骨随葬,在贵族墓葬中往往会出土猪下颌甚至整猪骨架。但整个晋南地区在陶寺文化兴起之前的2000多年时间里都没有该墓葬习俗。反倒是千里之外的山东大汶口文化和陶寺文化有着共同的猪骨随葬习俗。这些都跟文献记载中尧来自东夷的陶地相吻合。

而东夷,恰恰就是出“善射者”的地方。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搞清楚,这位尧帝手下的“后羿”为什么要射日?

《楚辞章句》曾言:“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按照神话的逻辑,是因为天上出现了10个太阳,弄得民不聊生,所以尧才命后羿射下其中九日。这种说法当然是荒诞不可信的。

倒是《山海经》里透露出一点关键信息:“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帝俊是谁呢?长期以来,学者们都对帝俊的身份有诸多争议,直到甲骨文中发现了“高祖夋”后,大家才恍然大悟,王国维先生一锤定音:帝俊正是商人的先祖夋。

《山海经》和甲骨文的吻合,逐渐剥去了“后羿射日”神话的外衣,后羿射的并非是天上的太阳,而是帝俊的儿子(或者说是直系氏族部落),也就是尧帝的陶唐氏和帝夋的商部落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战争,战争伴随着烧杀,所以才给后世留下了“草木焦枯”的深刻记忆,让后人误以为真的是天上的太阳灼烧所致。

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考古发现佐证了战争说。

自殷墟考古发现以后,经过长达80年的考古发掘,商文化的考古学分期已基本理清,其中,安阳市后岗遗址发现的后岗二期文化被认定为是先商文化,绝对年代刚好与尧舜时期有数百年重合。

后岗二期文化分布极广,最西处已抵达山西晋东南的长治盆地边缘,距临汾的陶寺文化仅有100余公里。而长治盆地的史前考古学文化面貌也的确呈现出多重考古学文化交错的复杂局面,但又与豫西和晋南临汾地区存在密切关系,表明陶寺文化对该地影响较大。

考古上的种种发现告诉我们,长治盆地经历过至少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部落的剧烈冲突,但最终又以陶寺文化的东进宣告结束。

淮南子》曾言:“尧乃使羿射九乌于三嵕之山”,而三嵕之山恰恰就在长治盆地境内(《新唐书·地理志》:潞州屯留县“有三嵕山”;《方舆纪要·屯留县》:三嵕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

文献记载中的后羿射日地与考古发现的陶唐氏与先商部落的冲突一致。这才是神话“后羿射日”背后的历史真相。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五大美女排名,西施仅排第二,第一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西施是什么人物,美女西施真人照片,西施高清大片

    [var1]骊姬骊姬是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晋君奚齐的生母。晋献公这样英武的一代明君,却被一个女人迷得神魂颠倒,玩弄于掌指之间。这个女人就是骊姬。[var1]夏姬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母亲为少妃姚子。夏姬是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名气不在中国四大美人之下。她因先后嫁了七次,又被称为

  • 妲己到底什么来头,周武王灭商后为何朝妲己尸体连射三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王与妲己,商朝灭亡后妲己又是什么下场,妲己是东伯侯之女为何会祸害商朝

    事实上,在汉代以前,史书对于妲己形象的渲染还十分宽泛,对她罪行的指责仅仅局限于她是亡国之君的宠妃。比如《国语》就有一段精辟论述:“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石甫比……周于是乎亡”。妹喜和伊尹,妲己和胶鬲,褒姒和虢石甫,夏商周三朝的政权

  • 山海经中偶然发现共工的身份之谜,其中隐藏关于不周山灾难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从此之后大地顿时一片漆黑,火神祝融驾着遍身冒着烈焰的火龙出来迎战,所到之处,云雾廓清,雨水齐收,黑暗悄悄退去,大地重现光明。接着共工与祝融又发生了多次战争,最后共工一族节节败退,被打的落花流水,浮游活活气死,相柳逃之夭夭,共工心力交瘁,无法再战,狼狈地向天边逃去。[var1]共工一直逃到

  • 孔子能成为圣人,除了勤奋好学,还因为遇见了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孔子是怎么成为圣人的,千古圣人孔子纪录片,孔子一生的成功经历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知识渊博,光弟子就有3000多人,春秋战国时期,曾周游各国讲学,但是一直未得到重用,晚年后注重教学,使得一些家庭困难无法上学的孩子接受正常教育,受到世人尊敬。所以到现在,孔子的好多思想,沿用至今,受到发扬和追捧。[var1]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孔子的一生经历了诸多磨

  • 大禹奉命治了个水,为何就能得到天下?考古发现推翻夏朝建立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为什么是大禹建立夏朝,大禹建立的夏朝建都在哪里,大禹是不是夏朝的开国皇帝

    1.夏朝到底存不存在?在所有传世文献当中,中国人对夏朝的存在是深信不疑的,包括《史记》在内的权威史书都将夏朝视作中国第一王朝(少部分文献认为虞朝为第一王朝)。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以古史辨派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开始质疑夏朝的存在,认为夏朝极有可能是周人编造出来的神话故事。不过,随着《竹书记

  • 历史上唯一与大圣人孔子传出绯闻的女人,虽貌美却遭孔子厌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于孔子的野史,历史上有没有孔子这个人,历史上一位比孔子还伟大的圣人

    孔子,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者,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教育家。[var1]孔子的一生并不顺畅,在多个国家辗转想博得功名,都无功而返,很是不招人待见,最终以游学讲学为主要谋生事业。56岁的孔子讲学到卫国,卫灵公夫人南子听说此事,便要召见孔子。对于南子的盛情邀请,孔子畏葸不前。南子淫荡的名声显然令孔夫子颇为忌惮。

  • 夏朝存在四百多年,为何却没有留下文字?诸葛亮南征所见或可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夏朝灭亡前的诡异事件,诸葛亮南征地图,夏朝的四大历史事件

    唯独能够证明夏朝存在的夏墟至今仍未找到,只有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在考古学上进入了夏纪年,但也属于夏朝后期都邑了,不能窥以夏朝全貌。那么夏朝到底存不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竹书纪年》曾明确记载:“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也认为夏朝的存续时间在400年以上。事实上,直

  • 合纵抗秦的最后一役五国联军连连败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其实到了战国后期的时候,原先的六国合纵抗秦的联盟已经成为了五国联盟,这五个诸侯国分别是赵、韩、魏、楚、燕,原来的齐国自后期已经退出合纵联盟转而依附秦国,而秦国兼并六国的脚步自齐的妥协之后便转向了魏国。 [var1] 当时在强秦的进攻下,实力与秦相差悬殊的魏国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秦军

  • 夏朝始建于公元前2070年,那怎么解释陕西石峁这个考古Bug?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夏朝的考古资料,夏朝考古探索发现,夏朝历史有考古依据吗

    经过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领域的170多位专家长达5年的努力,最终得出夏朝始建于约公元前2070年的结论。此后,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课本教材,均将“约公元前2070年”这个节点作为夏纪年的肇始,晚于这个时间点的为夏代,早于这个时间点的则是先夏时期。然而,在《

  • 刚遇贵人被炊事班伙夫救回,又被亲姐酒驾坑惨,赵王武臣无辜丧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王武臣的姐姐被李良杀死,壮丁也是兵赵国武被日本人抓,赵王武臣的结局

    武臣本是秦末起义军陈胜的手下,受命率三千兵马北攻赵地,军事进攻加上强有力的政治宣传活动,一路队伍不断壮大,数十座城池不战而降,直到占领邯郸。以张耳为右丞相,陈余为大将军,再派人通知张楚的陈胜王,“俺也称王啦,今后咱们平起平坐。”[var1]陈胜大怒,“忘恩负义,背后捅刀。”就欲诛杀他们的家属,派兵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