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上班族:迟到要挨板子!欧阳修冒雨上班,白居易吐槽太累

古代上班族:迟到要挨板子!欧阳修冒雨上班,白居易吐槽太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869 更新时间:2024/2/8 5:37:20

唐元和年间,白居易在长安城百里之外的下邽县(今渭南市以北),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后将其母接来。

虽只在休假日或逢年过节回来陪母亲,但毕竟距离京城太远,所以写下了《晚归早出》:“筋力年年减,风光日日新。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描述了古代官人上班的辛苦。

古代的夜生活远没有今天丰富,人们更习惯早睡早起,符合农耕时代的生活节奏,故上班时间也比现代要早得多。

《诗经·齐风·鸡鸣》中有云:“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这首诗描写的是春秋时齐国官员上早朝的情景,人们从那时就要在鸡鸣的时候去上朝。鸡鸣的时间一般为卯时,即清晨五点到七点之间,而且官员们上朝之前查验人数,所以古代点名考勤称为“点卯”。

唐代时,长安城的街巷里设置了“官街鼓”,每每到了清晨五更二点时,便鼓声响起,开坊门。住在京城里的官员们听到鼓声,就知道上朝的时辰到了。

不过官街鼓最初的目的是用于报时和警戒,以防盗贼的作用,跟官员上朝无关。但是官员们会根据鼓声判断时辰,提醒自己不要误了上朝。

人们简单洗漱后,接下来就是一段披星戴月的通勤路。《明皇杂录》中有这样的记载:“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形象地描绘了五鼓时分官员们上朝的情景。

朝廷重臣在皇城周边均有府邸,晨起早朝很方便,可以坐轿子或骑马。汉代俸禄高于六百石的官员可以将一边漆成红色,高于两千石可以将左右两边均漆成红色。

唐宋时期,有了以文官和年长者为主,总体形成了文乘轿、武骑马的风俗。个别官员也有例外,比如王安石。他退居金陵后常常骑驴代步,有人想送他轿子被他训斥 “奈何以人代畜”。

只不过骑马坐轿都是官阶高的官员才能享受的待遇,三品以上的官员乘轿,四品以上的官员才骑马,其他人就只能靠自己的双脚了。

白居易虽然不常住在下邽,但他在长安城内租住的宣平坊昭国坊,距离大明宫也有大约三十里路,因为那时自己任左拾遗,官阶只有七品,逢到上朝日十分不便。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集禧谢雨》也描写过自己冒着大雨,踩着泥泞的道路,在鼓声的催促下赶路上班的辛苦情形:“十里长街五鼓催,泥深雨急马行迟。卧听竹屋萧萧响,却忆滁州睡足时。”不由的怀念起以前在滁州时可以睡足觉的日子。

明朝后期,魏忠贤为了方便自己夤夜出入宫门活动,他下令撤废路灯,故紫禁城的主干道上未设灯火,漆黑一片,导致可怜的官员们卯时上朝都是摸黑步行前往。

谁知清朝又继承了天启年间的这个规矩,理由是为了消弭火患,紫禁城内不允许夜间点灯。官员们依然是“戊夜趋朝,皆暗行而入,相遇非审视不辨”。

古人点卯的制度非常严格,大臣们凡无故缺席、迟到或朝班失仪,都属于违纪行为,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唐玄宗时期,规定 “文武官朝参,无故不到者,夺一季禄”;到唐肃宗时,“朝参官无故不到,夺一月俸”。

另一种更为严厉的针对缺勤的惩罚是杖刑,《唐律疏议·职制五》有规定:内外官员应上班而不到的,缺勤一天处笞二十小板,每再满三天加一等,满二十五天处杖打一百大板,满三十五天判处徒刑一年。倘是军事重镇或边境地区供职的 “边要之官”,还要罪加一等。

《元史·赵孟頫传》记载过大画家赵孟頫,在尚书省任兵部郎中时,就由于上朝迟到挨了板子。

当官员们到了宫殿中,皇帝开始奏事议政,称为“朝会”。与会者来自管辖不同政务的各个部门,官职品阶亦有高低之分,故开会时要依序站在指定位置上,唤作“朝班”,“上班”一词就是通过其演变而来。

朝会的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晨时上午九点结束,对于每天都要参加朝会的文武百官来说,若没有遇上龙颜大怒的情况,当日的压力便小了一半,接下来就该放松身心,回家美美地吃一个早午饭,所以退朝也叫“退食”。

唐代起,官员们在退朝后,都可在宫内饱餐一顿皇帝请客的“朝食”,“退食自公”遂成典故。元傅若金《寿王左丞》诗:“焚香凤阁春开宴,鸣玉龙墀午散朝。”

散朝后,百官就要回到各自所属的机关“属事”,一是落实皇帝下达的旨意,二是处理一些日常公务。在古代,官员们没有电脑和打印机可用,起草公文全靠手写,若公文一次不能通过,就要打回重做,有时甚至还要“几易其稿”方能过关,辛苦非常。

不在京城的各级地方机关的上班时间,与京朝相似,同样先参加长官主持的会议、然后各自办公的程序。

按制度,包括各科书吏、各班衙役在内,所有的“做公”人员,都必须以击响云板七声为号。于每天黎明准时上班,然后书办分别领取各个科室的印章(签押),衙役分别进入各自班次的岗位,以及秘书、侍从开启公堂之门等,亦都有不同的信号,一点不得含糊。

不过古人的上班节奏为“前紧后松”,遵循弹性工作制,只要完成当日的工作即可离开。当然,官署部门也不能一走而空,还要安排轮值夜班。若遇到灾害或战争,皇帝和重臣往往需要昼夜不停地处理紧急情况,这时皇帝身边秘书之类的官吏自然得跟着熬夜办公了。

古人以勤勉著称,上班制度极其严苛。与古代上班族比起来,当代人还是很安逸幸福的。何况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好好上班都是一个人的本分。

更多文章

  • 乾隆七世孙戴上亿扳指,专家建议上交,他直言回怼:我是皇室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论情感,他浪漫且专一,并将这一生的感情都倾注于孝贤皇后;论治国,他刚柔并济,广纳天下贤良为己任;图1论品味,那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的“乾隆花瓶”典雅且独特的色彩,一直被世人所喜爱。既是这样一位集万千才华和风情于一身的皇帝,又怎能不被子孙后代视为祖上之光?这不在大清覆灭一百多年后,有一位号称乾隆的第七世孙

  • 古代最能喝酒的朝代不是唐朝?你猜是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上最爱喝酒的朝代,唐朝喝酒,古代什么时候喝酒

    很多人以为我国古代历史最爱喝酒、最能喝的朝代是唐朝。斗酒诗百篇的唐朝,以7000首诗问鼎诗歌界巅峰,但最能喝酒的朝代并非唐朝,而是明朝。明朝帝王比唐朝更重视酒文化。明朝初年,朱元璋就下令修建了十座酒楼,后来又增加到十六座,简称“十六楼”。帝王将相都这么爱喝酒,自然对平民百姓也有影响,但天天喝酒没钱也

  • 清朝的宰白鸭有多残忍?父母亲自陷害,审案员都于心不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杀人卖肉案,清朝最可怕的100张照片,清朝女性犯人照片

    光绪元年,河南南阳府镇平县,秋后问斩就要开始了,看热闹的老百姓早早地就到了。一名叫胡体安的“盗贼”,因为到一位玉石商人家抢劫被判处了秋后问斩。据说,这名“盗贼”不仅抢劫了不少财物,而且还打伤了商人家的多名护卫。让大家意外的是,他看起来不仅长得瘦瘦弱弱,还一直哭哭啼啼,看起来怎么也不像能独斗护卫,成功

  • 经筳制度:被誉为古代的帝王之术,康熙之后为何却不受重视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帝王术,雍正王朝康熙帝王术,帝王术的核心是什么

    01引言古代的帝王,除了每天上朝之外,还会举办御前讲座,这种制度就是叫做经筳制度。经筳制度从宋朝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王朝灭亡,成为一种定制,可以看做是一种帝王之学。帝王主持御前讲座的例子,早在汉朝就开始萌芽,一直到宋朝成为定制,逐渐发展完善。这对于学术与思想的兴盛创造了条件。02经筳制度自宋朝创始

  • 大唐第一女人最大的困恼,狄仁杰巧妙解答,最终大唐重新姓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十大经典故事,唐朝四大贤相为什么没有狄仁杰,历史上姓李的历史名人

    武则天登基后,虽然做了不少荒唐事,但从整个历史来看,她的功劳远远超过了过错。 首先,武则天打击了日益强大的门阀贵族。李氏集团成为大唐的统治者后,其背后的力量陇西贵族的势力变得更加强大,从仕之路一直被垄断,武则天登基后,有力打击了这些保守而又强大的门阀贵族,长孙无忌、褚遂良、甚至李氏成员皆被武则天处

  • 马格尔尼访华:只因英国不愿三拜九叩,酿成清朝与世界脱轨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01引言清朝末年的历史被认为是是屈辱的历史,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其根源是因为中国不肯打开市场,这才酿成了不可估量的后果,用武力唤醒了沉睡的中国。其实早在清朝的乾隆时期,英国就对中国进行了友好的往来,但是中国的统治者妄自尊大,沉浸在康乾盛世的美梦中,不肯醒来。因此错过了最佳的良机,从而与世界脱轨

  • 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薛仁贵是大唐名将吗,正史里的薛仁贵,薛仁贵武力在大唐排名第几

    下面我们就从历史和小说两个方面简单聊一聊薛仁贵的传奇人生。 应召参军 薛仁贵,名礼,表字仁贵,以字行于世,故而世人皆称“薛仁贵”。生于隋朝大业十年(公元614年),为南北朝时期名将薛安都之后。其曾祖父、祖父、父亲,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职。由于父亲薛轨早逝,致使家道中落。幼年丧父的薛仁贵生活艰难,

  • 大唐到底有多开放?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在旁边拍手叫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从民众到皇室大唐的民风开放到让你难以想象,有句话说“脏唐臭汉邋遢宋”,单是皇室的几段风流史就让人们咀嚼至今,尤其是唐玄宗、杨贵妃和安禄山故事的开放程度更是让人难以理解。那么当时的大唐到底开放到什么程度?流传至今的杨贵妃给安禄山“洗三”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

  • 男子自称是慈禧后人,相亲节目让所有人叫他阿哥,遭女嘉宾团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慈禧生活作风,慈禧后人上非诚勿扰,翁虹扮演的慈禧秘史

    图1正所谓“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大清王朝的覆灭不仅为百姓带来了先进的民主制度,也为满清贵族们带来了灭顶之灾,所以在革命军即将攻破北京城门的时候,这些一辈子生活在紫禁城内的迂腐贵族们就统统带着家眷逃回了东北,从此隐姓埋名过起了普通百姓的日子。由于满族姓氏过于显眼,于是这些逃难的满清贵族便将自己的姓氏进

  • 孙殿英被俘后,韦杰前往其家中砸开中空墙,发现数件慈禧陪葬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殿英盗墓为啥拿走了慈禧的裤子,韦杰活捉孙殿英完整版,韦杰缴获孙殿英的宝物哪里去了

    经过多日的混战,孙殿英被韦杰俘获,只见他连连求饶,痛哭流涕的样子根本不像 曾经为非作歹的军阀,而韦杰对此也无动于衷。“你这辈子做了太多伤天害理的事,是时候受到惩罚了!你能盗慈禧墓而安然无恙,那是有蒋介石护着你,共产党从不做这种损阴德的事情,你好好在改造所里改造吧!”后来,韦杰让孙殿英将盗的宝物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