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男子自称是慈禧后人,相亲节目让所有人叫他阿哥,遭女嘉宾团灭

男子自称是慈禧后人,相亲节目让所有人叫他阿哥,遭女嘉宾团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01 更新时间:2024/2/12 7:22:13

图1

正所谓“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大清朝的覆灭不仅为百姓带来了先进的民主制度,也为满清贵族们带来了灭顶之灾,所以在革命军即将攻破北京城门的时候,这些一辈子生活在紫禁城内的迂腐贵族们就统统带着家眷逃回了东北,从此隐姓埋名过起了普通百姓的日子。

由于满族姓氏过于显眼,于是这些逃难的满清贵族便将自己的姓氏进行了汉化,比如象征皇族的“爱新觉罗氏”就被改成了“金”、“罗”、“荣”等;“钮祜禄氏”则被改成了“郎”;

慈禧太后的“叶赫那拉氏”则被后人改成了“赫”。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辉煌的大清王朝终究还是成为了南柯一梦,曾经的那些荣华富贵也早已成为了过眼云烟,但时至今日竟仍有人自诩是“满清贵族”之后,在社会中散播着“高低贵贱”的言论,赫庆铃便是其中最为出名的一个。

他不仅留着清朝时期的辫子、穿着清朝时期的服装,还逢人便以“八阿哥”自居,甚至上了综艺节目还要所有人为他下跪!

图2

赫庆铃是如发现自己“贵族”身份的呢?他在电视上的丑态百出是哗众取宠的闹剧还是有意为之的表演呢?

普通工人成“慈禧之后”

如果单从身世上看,人们完全无法把赫庆铃与“满清贵族”联想到一起。

赫庆铃出生在辽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中,小时候由于学习成绩差,赫庆铃早早便选择了辍学步入了社会,没有一技之长的他选择到一家工厂上班,工厂给他的工资也仅仅只限于糊口而已。

赫庆铃长相普通、出身普通、工作普通、能力普通,无论从什么方面去看,他都是这芸芸众生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唯一能让他与别人产生出差别的可能就是户口本上那个“满族”户籍了。

本来赫庆铃对于自我的认知还是十分清醒的,他也平静着接受了自己普普通通的人生。他渐渐习惯了朝九晚五的工作,习惯了平凡的收入,习惯了他人的漠,习惯了自己的渺小。

曾几何时赫庆铃一度认为“自己的人生将会一直这样平凡地度过”,直到一天同事的一句无心之语彻底改变了他对自己人生的看法。

图3

这天忙里偷闲的赫庆铃与同事们在单位门口闲聊,其中一人赫庆铃问道:

“小赫,你这姓氏挺少见啊,你是不是少数民族啊?”

赫庆铃笑着回答道:“是啊,我祖籍是满族的。”

不料赫庆铃的这位同事听到赫庆铃是满族人后竟然惊讶地说道:“哎呦!你是满族人?那你该不会是‘皇亲国戚’吧!”

同事的这句话彻底勾起了赫庆铃的好奇,他向同事问道“此话怎么讲?”,只见那人头头是道的向赫庆铃娓娓道来。

根据此人的描述:

相传一百多年前,满清贵族逃离紫禁城后,有一部分人来到了赫庆铃的老家并在那里扎了根过起了隐姓埋名的隐居生活,这也是赫庆铃老家满族人口众多的原因。

据说这些逃难的皇亲国戚在后来都改了姓氏,而其中慈禧太后的后人“叶赫那拉氏”就把姓氏改成了“赫”!

这本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但奈何“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赫庆铃从那一刻起便将自己的身世靠在了“慈禧”一脉上。

图4

那天工厂下班后,赫庆铃急忙回到家中,翻出了多年来一直压箱底的族谱,在这本已经残破不堪的族谱上面赫庆铃还真找到了自己老祖宗的姓氏,果不其然就是“叶赫那拉”氏。

此后赫庆铃又不知又从哪道听途说来一些小道消息,竟然推断出了自己“八阿哥”的贵族身份。

从那一刻开始,他赫庆铃便再也不甘充当一名无名小辈了,他下定决心要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因为他的身份不一样了,他不是从前那个碌碌无为的“路人甲”了,他今后就是高人一等的“八阿哥”了!

打肿脸充胖子

进行完了简单的“认祖归宗”,赫庆铃便想着“既然我是满清贵族,那从气质上就得让人一眼看出来我的身份”

于是乎他用自己本就不多的积蓄为自己接了一头又长又粗的辫子,接完辫子的第二天赫庆铃就来到了单位,将一纸辞呈递给了单位领导,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已经是贵族了,贵族怎么可能上班呢?”

看着眼前这个一头辫子,还穿着清朝服装的赫庆铃,工厂的领导还以为他患上了精神病,急忙就给他“请”出了办公室,对于前领导的无礼举动,赫庆铃不屑的说道:

“这样是放在以前,你这脑袋可就保不住了”

从那以后,每天清晨这里的人们都能在公园里瞧见一个穿着奇特的大辫子,这人每天都穿着一袭清朝服装,手里拿着鸟笼在河边优哉游哉的闲逛。

图5

这人不仅穿着怪异,行为举止也是令人费解。

他逢人就以“八阿哥”自居,与人问好时还会学着电视剧里那般躬身作揖,见到这样稀奇的一幕,许多游人都会因为好奇而上前围观,随着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往往需要警察出面才能疏散人群。

这个人们眼中的“另类”正是赫庆铃,而赫庆铃还曾可笑地认为,这些警察是来为自己“护驾”的护卫,可见赫庆铃此时已经“病入膏肓”无法自拔了。

赫庆铃慢慢发现,自己“贵族”的身份居然会让自己受到从未有过的关注,他的虚荣心在这种前提下急速地膨胀起来,他开始刻苦钻研“满清皇室礼仪”,争取让自己的言谈举止看起来更加符合贵族的形象。

久而久之,赫庆铃便在这种疯狂的学习中迷失了自我,到了最后甚至已经达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辞掉工作后的赫庆铃整日整夜地将自己沉浸在幻想之中,可现实生活却告诉他,他的存款额已经不多了,但已经魔怔了的赫庆铃根本不在乎这些“俗物”的多少,在他看来作为“八阿哥”的自己如果出去工作就是“丢了祖宗的颜面”,可在其他人看来赫庆铃的所做作为无非就是在打肿脸充胖子罢了。

图6

周围的朋友们都将他的变化看在了眼里,他们都曾劝过赫庆铃赶快停止这种哗众取宠的行为,可赫庆铃非但不听反而将这些朋友骂了个狗血淋头,赫庆铃义正言辞的对他们说道:

“我这是在传承祖宗化!”

此后赫庆铃的怪异举动引来了媒体们的关注,他们纷纷对赫庆铃的所作所为进行报道,如此一来赫庆铃逐渐成为了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人物。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这种受人关注,引人羡慕的感觉逐渐让赫庆铃感觉飘飘然了起来,他变得越来越傲慢自大,而这种傲慢与无知则令他再一次综艺节目上丑态尽显。

综艺节目,丑态百出

这一年,赫庆铃参加了一档极受欢迎的相亲类综艺节目——《非诚勿扰》。

在节目中他的登场亮相确实让所有观众都眼前一亮,大家都感觉这个留着辫子、身穿满服的小伙子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而此后赫庆铃的言谈举止则让观众们大跌眼镜。

图7

赫庆铃一上来就向大伙阐明了自己“慈禧”后人的身份,说他此行的目的是要效仿先祖那般为自己进行“选妃”,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从主持人的表情在人们好像看到他在说:“你是认真的吗?”

赫庆铃这种雷人的语句瞬间带走了人们对他的好感,但赫庆铃这种雷人的表演才刚刚开始。

按照节目惯例,在节目开始前需要播一段小视频来介绍一下男嘉宾的过往经历,而看完赫庆铃的VCR后,主持人好奇的向他问道:

“我很好奇一个问题,您不工作,没有收入是怎么生活的呢?”

不料赫庆铃就然给出一个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回答,他笑着说道:

“你们见过皇亲国戚给平民打工的吗?我要是打工就是给我们‘皇族’丢脸”

紧接着,主持人略带怒意地问他“你所说的平民是指哪些人?”,赫庆铃给出的答案更是让所有人感到愤怒,他对着台下的观众笑呵呵地说道:

“这要是一百多年前,你们都是我的下人”

不料在台上穿着尽显“富贵”的赫庆铃此后的话更是让人“三观尽毁”,他傲慢地说道:

“以我‘阿哥’的身份,这要是在古代,你们所有人都要向我‘跪安’呢。”

主持人瞪大了眼珠盯着赫庆铃看了半天,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提倡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竟然有人会在电视机前公开说出这种有关“尊卑”的言论,相信此刻他的心中一定在想

“这人怕不是有病吧?”

图8

此后按照节目惯例,主持人问赫庆铃希望找一个怎样的女生做伴侣,赫庆铃认真地说道:

“以我高贵的身份来说,我希望的‘妃子’一定要是一个才情出众的女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理解我的这种行为,今后我也一定会认真对待这份感情”

此言一出惹得哄堂大笑,所有人都以为赫庆铃是来搞怪的,在赫庆铃说完这一席话后,台上的24位女嘉宾都默契地灭掉了自己的亮灯,来时自信满满的赫庆铃只能灰头土脸的离开了舞台。

当主持人问其中一位女嘉宾“为什么选择灭灯时”,这位女嘉宾是这样回答的

“我感觉他从一上台开始就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好像在这里的所有人都低他一等一样,我非常不喜欢这样。”

这时电视导播将镜头转移到了黯然离场的赫庆铃身上,当工作人员向他询问“失败感言”时,赫庆铃依旧摆着他那骄傲自满的嘴脸说道:

“这些女嘉宾没有一个有眼光的,她们没有选我是她们的损失,事实证明这些人没什么福气。”

此后这期节目一经播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都唾骂赫庆铃是跳梁小丑只知道哗众取宠,但也有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些人认为赫庆铃离谱的行为与言论应该都是节目组有意为之的。

图9

这种说法确实不是毫无道理,我们都知道诸如《非诚勿扰》这类大型的综艺节目在播出之前就已经录制完成了,观众们看到的一般都是经过导演剪辑完成之后的作品了,也就是说观众们看到的一切都是节目组想让观众看到的。

如果节目组不是为了以赫庆铃的另类形象换取更高的收视率,那么他们又为何不叫涉及赫庆铃的画面全部减掉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在这之后赫庆铃的名气就一天比一天臭,不只是受不了舆论的压力,还是说赫庆铃幡然醒悟,在此后的日子中关于他的消息就越来越少,“八阿哥”的身影也渐渐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其实赫庆铃的种种举动都是因他的好逸恶劳而造成的。作为一个没有文化的小人物,他不想着如何靠着自身努力换取物质与尊重,却将自己的人生押宝在虚无缥缈的贵族血统上,他怎么不想一想,就算他真的是慈禧太后的后人,那他的血统能有末代皇帝溥仪的血统纯正?

图10

作为封建王朝的代表人物,溥仪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以战犯的身份住进了抚顺战犯管理所,难道大清皇帝的身份不比他这个“八阿哥”尊贵?皇帝犯了罪都需要劳动改造,用劳动换取报酬与尊重,他一个小小的“八阿哥”就可以不劳而获了?

我想赫庆铃压根就不知道溥仪的历史,如果他知道这些相必他就不会做这“八阿哥”的白日梦了。

更多文章

  • 孙殿英被俘后,韦杰前往其家中砸开中空墙,发现数件慈禧陪葬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殿英盗墓为啥拿走了慈禧的裤子,韦杰活捉孙殿英完整版,韦杰缴获孙殿英的宝物哪里去了

    经过多日的混战,孙殿英被韦杰俘获,只见他连连求饶,痛哭流涕的样子根本不像 曾经为非作歹的军阀,而韦杰对此也无动于衷。“你这辈子做了太多伤天害理的事,是时候受到惩罚了!你能盗慈禧墓而安然无恙,那是有蒋介石护着你,共产党从不做这种损阴德的事情,你好好在改造所里改造吧!”后来,韦杰让孙殿英将盗的宝物上交,

  • 南朝刘宋皇室有多荒唐?皇帝竟找自己的弟弟“借种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宋皇帝有多荒唐,南朝刘宋皇帝世系表,南朝刘宋的历史

    前废帝刘子业,荒淫无道,染指自己的亲姐山阴公主刘楚玉,屠戮皇室宗亲,最后被自己的叔叔湘东王刘彧所杀。 山阴公主刘楚玉也非良善之辈,养面首,性情放荡,生生让皇族第一美人变成了皇族之耻,最后死在刘彧杀刘子业的兵乱之中。至于湘东王刘彧,别看曾经被侄子刘子业关在笼子里,视同猪狗一般,但是他杀刘子业,除了报

  • 南朝刘宋庙号怪现象:自己高祖,儿子太祖,孙子世祖,一家都是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帝王的称谓除直接叫名字外,还可以称他们的谥号、庙号、年号。一般来说,汉隋谥号,唐宋庙号,明清年号。 以上三个称谓,带某帝的,便是谥号。一看到某祖或某宗,就是庙号。两个字的,没朝代名的,年号是也。 例如,汉武帝、汉景帝、汉文帝……都在称谥号,宋太祖、宋太宗、唐太宗……称的是庙号,万历、崇祯、康熙、

  • 二十四史是一部帝王将相史?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新”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二十四史是一部什么体史书,梁启超史学理论的特点及评价,二十四史在体例上属于什么史书

    引言梁启超是近代史上算的上是一位成就极高的人物,不仅在政治、文学上颇有造诣,而且在历史研究上也有很多的成果。在历史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上更是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他提到二十四史非史也,只是一部帝王将相史,倡导新史学。新史学观念之源起梁启超是近代史学的奠基者之一,无论是在研究历史的理论还是方法上都做出了很

  • 南朝4帝中谁的能力最强?刘裕:在朕面前,其他3位都是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谁扶持南朝宋刘裕登基,刘裕与南朝皇帝,南北朝时期的刘裕皇帝

    南朝4位开国之君,分别是:建立刘宋王朝的宋武帝刘裕。建立萧齐王朝的齐高帝萧道成。建立萧梁王朝的梁武帝萧衍。建立南陈王朝的陈武帝陈霸先。除了萧道成的谥号为高帝外,其他3位都是武帝。可见以武立国,在南北朝时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方式。也从侧面证明一点,这4位皇帝都不太好惹。那么他们的能力,孰高孰低呢? 一、

  • 南朝4国宋齐梁陈,谁更出色?刘宋国祚59年,梁武帝:我在位48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干啥去?建功立业呗!种地能攒几个钱?上了战场,稍微捡几个人头,这辈子活命的本钱就够了!因此南北朝能人非常多。能在这一堆能人中脱颖而出,可见建立南朝4国的开国之君都是何等人物了。他们分别是: 刘裕、萧道成、萧衍和陈霸先。这4位君主,分别建立了刘宋、萧齐、萧梁、南陈等4个政权,合称南朝。与北方的北魏政权

  • 民国清华三位教授:一生未娶无后代,为国家培养人才,却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江毅为何一生未娶,民国清华大学四大导师,民国时期的北大教授都有谁

    三尺讲台,手中的笔描绘出理想中华,他如辛勤的园丁,用心浇灌着每一株幼苗;高深莫测的哲学世界,他畅游其中,苦思冥想,找寻未来的方向,用心守护着一个人,直到头发花白;物理界的泰斗,民国时代的孔子,桃李满天下,鲜有人知,他从未萌生一丝不甘,历经浩劫却始终满怀热忱。他们被称为“清华三孙”,因为他们的名字里都

  • 为什么陕西关中,尤其是西安在唐代后就再没有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国都作为朝廷的所在地,是整个王朝的核心所在,所以国都的选址必须极具战略高度。自然环境因素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历史上,我国的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 而关中地区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下游冲积平原,自古以来,土地肥

  • 康熙与侍卫下棋时中途离开,并让他在原地等待,内官:他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这就是说,除开大是大非以外的问题,康熙帝的处理态度一向很宽和,待人接物也很是仁厚,这得益于烙印在他骨子里的儒家思想。但正是这样一位宽仁爱民的明君,却让一条鲜活的生命无辜丧生。这一切的背后又埋藏着怎样的历史纠葛?康熙围猎在许多影视剧中都会展示皇帝们对围猎的喜爱,而清朝皇帝对围猎的执着,就好比北方同胞对

  • 对于整个华夏文明史,可以没有李世民,但不能没有秦始皇的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要是在李世民十三岁时就病亡了,唐太宗还有出头之日,李建成第一个不答应。还有唐统一战争南中国可不是他李世民平定的,别把那群唐军南征将领不当人。另外秦帝国能够大举修宫殿,驰道,陵墓,长城,运河等大工程。这本身不就是嬴政君臣的能力体现吗?能组织起上百万人常年累月的工作,还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反叛也是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