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上皇李渊生了30个孩子,难怪李世民,同样的问题武则天怎么解决

太上皇李渊生了30个孩子,难怪李世民,同样的问题武则天怎么解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435 更新时间:2024/1/19 8:05:48

一、太宗的难题

其父李渊成为太上皇后,权力被架空,在李世民登基两年后迁至大安宫。他终日待在大安宫中,除却偶尔参加李世民举行的一些家宴外,不曾离开过大安宫半步。

然则,这退位之后的8年里,李渊他虽然不问政事,但是也没闲着,整日在大安宫中与美人为伴,不断地为李唐皇室诞下皇嗣以壮血脉。直至贞观九年病逝,李渊共育有皇子22人,皇女19人,除却已故的共有35名皇嗣。

这三十多位李唐宗亲,可是愁坏了李世民,这么多人的吃穿用度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面对如此情况,这位大名鼎鼎的唐太宗也不好知如何是好,是杀还是留。

可是一回想起自己当年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已经落下无数骂名,自己争取皇位就是为了能够名垂青史,如今在对这些宗亲动手,怕是会再落下一个“不容兄弟”的骂名。不如,就许他们一世富贵平安吧。就这样,李世民在位期间,与诸王关系尚可一切平安。

二、叔侄和睦

唐朝贞观二十三年六月,皇太子李治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二。李治对待他的这些叔叔和姑姑们,可是比父亲李世民要好很多。据史料记载“高宗以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即位,诸王及旧在藩者并加封满一千户,赐物三千段,中马十匹。”

这是年轻的李治为稳固自身地位,通过大肆赐封宗室诸王,以示安抚与恩宠,换取这些叔叔和姑姑们的支持。这份和平的氛围,一直持续到了李治去世。

三、女皇布局轻松解决

李治去世后,武则天欲登大宝,她先是废除了唐中宗李显,改立皇四子李旦为皇帝,并以太后之身垂帘听政,把李旦变成了一个傀儡皇帝。此时大权在握的武则天可不惯着李唐宗室。武则天决心要铲除掉这些碍事的宗亲。

但武则天不是一个喜欢等待机会的人,她是一个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达成自己目标的人。就在武则天四处找寻机会的时候,一块石头的出现给了武则天一个契机。她利用这块石头,一边树立起了自己神皇的形象,一边开始着手处理李唐的宗室子孙们了。

垂拱四年初,一个雍州永安人唐同泰为武则天献上了一块“宝石”,这是一块来自于洛水的白石,之所以叫它“宝石”是因为,在这块白石上有八个朱红大字“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这块“宝石”一出来可就马上引起了轰动,古人讲究天人感应,“河出图,洛出书”这是一大祥瑞,唯有圣人出现才会有这样的情景随之出现。

武则天决心好好利用一下这块石头,先后给这块“宝石”赐名“宝图”、“天赐宝图”,并且给自己加封了一个尊号叫圣母神皇,又是圣母又是神皇,要知道这时的武则天虽已大权在握,但是李旦还在位呢,可见武则天的大胆。

并且为了庆祝此次天降祥瑞,决定在当年的十二月,亲临洛水来接受这个宝贝,同时要祭天。相应的还要举行一连串的庆祝活动,并且这次庆祝活动要求各州的都督、刺史、李唐宗室、外戚等统统都要参加,她还要求这些人都必须在拜洛水之前十天到达洛阳集合。

本来要求大臣们提前到场并不过分,但是李唐宗室突然就坐不住了,他们觉得武则天别有用心、居心不善。仿若惊弓之鸟一般的李唐宗室们觉得,武则天会不会是要利用这个机会,把他们一网打尽呢?

此时的李唐宗室觉得既然横竖都是一死,那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宗室之中就开始出现了造反的苗头,当时韩王李元嘉和越王李贞,这两个人的声望都很高,他们决定将整个造反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就是发动“群众”,也就是动员李唐宗室的成员。

那么如何发动呢?用恐吓的方式。这个李元嘉就让自己的儿子给李贞写了一封信“内人病渐重,恐须早疗,若至今冬,恐成痼疾,宜速下手,仍速相报。”

这信上说“我的妻子得了重病,恐怕需要早些治疗,若是拖到了冬天,怕是就没得治了,需要尽早治疗,你收到了消息赶紧给我回个信。”这看似普通的内容,实则背后暗藏玄机。

李元嘉这个信中的内人指的可不是自己妻子,而是指深居大内的武则天,说武则天脑子有问题,想把我们都给干掉,而且她这个想法越来越迫切了,所以我们要尽早控制住她,如果到了今年冬天,那恐怕就来不及了。

李元嘉这么和李贞沟通一下,决定就由他给宗室诸王们传话道明武则天的“计划”,把他们的猜疑描绘得跟真的似的,弄得大家都如同惊弓之鸟一般,觉得除了造反已经别无选择了。如此一来便完成了第一步,动员“群众”。

那么接下来第二步就是要伪造皇帝的密信了,意图敦促诸王起兵,这步还是李元嘉先让儿子修书一封说“朕被幽禁,王等宜各救拔我也”。李贞觉得这份书信,没能言明厉害关系。于是重新修书一份“神皇欲倾李家之社稷,移国祚于武氏。”他觉得这样一来更有说服力。

别说还真管用,宗室们接到信之后真是群情激奋,这前两步完成得都很好,但是到了这第三部出事儿了,常言道“堡垒往往是被从内部攻破的”,这宗室中出了叛徒,范阳郡王李蔼,他因为害怕造反失败,被武则天满门抄斩,于是便把宗室计划造反的事情告诉给了武则天。

而此时的宗室诸王们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尤其是这个越王父子,他们率先起兵,从各自的驻地起义造反,可是终归是势单力薄,武则天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平定了越王父子的叛乱。

其实武则天并没有想利用洛河拜图的庆典,诛杀李唐宗室,都是他们自己臆想出来的,武则天也知道要想杀这么一批有声望的人总得有个理由,她正愁找不到理由呢,正好现在这李贞父子起兵谋反,她决定好好利用这个谋反案,于是她找来当朝著名的酷吏周兴来审理此案。

周兴明白武则天的用意,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李唐宗室大半的人都网罗进了此案,全部处死。据旧唐书记载,唐朝时期李唐宗室里死于非命的子孙一共113人,在些人中死于武则天之手的就有70人。资治通鉴中讲“唐之宗室,于是殆尽已”。

四、总结

这些在李世民眼中无可奈何的宗室亲王们,在武则天这里只是影响自己建立武周的绊脚石。血统即是原罪,武则天与他们血脉不同,因此可以毫不顾忌地处理这些人,而李世民也不是杀不了这些宗室,但终究是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钳制着他的举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论雍正和乾隆的审美差异,爱新觉罗·牛皮癣是如何诞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瓷器父子俩在瓷器上的差别一眼就能看出来,清新淡雅水墨画和华丽人间富贵花。不多说,我们直接上图,感受一下直观的冲击。雍正年间瓷器乾隆年间瓷器雍正的是白底青花,清新淡雅。乾隆的则是花团锦簇,色彩艳丽。字画除了瓷器,字画差异也挺大。父亲喜好留白,儿子就把它填满。雍正字画乾隆字画乾隆还喜好往收藏的字画上盖章

  • 太上皇李渊临老入花丛,年过花甲又给李世民生出几个弟弟妹妹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登基后李渊又活了几年,经典传奇李渊李世民,隋唐英雄李渊把兵权交给李世民

    作为李唐的开国皇帝,李渊其实是个了不起的霸主,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大唐盛世。可惜,儿子李世民比他更厉害,把他的丰功伟绩盖过了。 60岁退休的李渊,也彻底看开了,放飞了自己。还是唐国公的时候,他就精力旺盛,早已经妻妾成群,儿孙满堂。也许正是一个区区唐国公,养不起这么多儿子,这才要把隋朝的江山夺了下来分

  • 扶乩少年彭玉麟:湘军名帅最初的生死考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庚辰岁(1880年),时年已六十六岁的彭玉麟去苏州春在堂看望老友兼亲家的大学者俞樾,两位老人家晚饭后闲来无事秉烛谈鬼,“雪帅”就讲了一段自己少年时期令人啼笑皆非却又惊险刺激的往事。01 猴精转世的奇葩老师当时他年未弱冠,还是衡阳石鼓书院的一名学生。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810年),与嵩阳书院

  • 大唐诗人王勃,古惑仔一样的往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王勃扯断了一根柳枝,随手一插,说,阿杜啊,四川那边我有的是喝酒的朋友,蜀州也富得流油,有的是人罩着你,走吧,别叽叽歪歪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自己是天生自带好牌,可是小王同学没打好。王勃爷爷王通,私立学校校长兼语文老师,学生里有房玄龄,温彦博好几个宰相。王勃爸爸王福畴也是唐高宗时期的太常博士

  • 为什么晚明乱世,清朝成为最后的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晚明陈新怎么当上皇帝的,晚明悲歌浙兵去哪里招募,晚明为什么烂尾

    其实严格来说,在天启朝魏忠贤主政之前,建州集团的头目努尔哈赤在辽东,其实也就是有几所不起眼的据点。辽东的很多大城市——比如沈阳,依旧掌握在明朝手里。但是,万历时期明朝的统治危机,导致了明朝不断陷入衰败。到了崇祯时期,明朝的问题已经不仅局限于边疆的土司问题,农民起义也比起天启时代有了新高峰。最终,在明

  • 安徽嘉汉精品钱币推荐:“乾隆通宝”的价值独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通宝是乾隆时期的流通货币, 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里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国策略,创造了封建社会里最后一个辉煌盛世,之后民间便盛传佩带"乾隆通宝"铜钱可驱灾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谐音"钱隆"而备受后世藏家所喜爱的钱币。该钱币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背面的满文比较复杂,上面有很详细的

  • 大唐第一宰相,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且看李世民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是如何成为宰相的,唐朝时期李世民的杰出贡献,李世民时的宰相

    他有多受宠呢?看几个例子就清楚了。 1、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后,他被封右仆射,《旧唐书.裴寂传》说“赐以服玩不可胜纪,仍诏尚食奉御,每日赐寂御膳。高祖视朝,必引与同坐,入阁则延之卧内,言无不从,呼为裴监而不名。当朝贵戚,亲礼莫与为比”,赏赐东西就算了,每天还让御膳房给他送吃食,在朝堂上同皇帝坐

  • 安徽嘉汉艺术强势推荐:“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每枚当钱十文”精品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清代银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

  • 太平公主:唐代真正的名媛,睿宗赏5000户,最后却被玄宗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关于太平公主的历史资料,唐代的太平公主,唐玄宗为什么杀太平公主

    01引言最近啊,“名媛事件”不断发酵,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说到名媛,笔者呢就想到了唐朝,唐朝女性地位可可以算是非常高。在唐代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的女性,堪称当时真正的名媛,这些女性不仅美,而且在政治上以各方面的才华也不输男性。笔者就为大家讲讲唐朝最负盛名的名媛——太平公主。想当年,一部《大明宫词

  • 雍正时期的和通泊之战有多惨烈,为何让京城八旗子弟每家都出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而清朝在19世纪前输得最惨的一次败仗也恰恰是雍正时期发生的,这一仗清朝可谓是输得十分惨烈,参战的八旗军几乎全军覆没,当时的京城八旗子弟家中几乎是每家都戴孝出殡办丧事。这场战斗就是清朝与蒙古准噶尔汗国打得和通泊之战,下面就来说说和通泊之战为何会使得清朝全军覆没,雍正又是如何处理这场战斗的善后事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