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晚明乱世,清朝成为最后的赢家?

为什么晚明乱世,清朝成为最后的赢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201 更新时间:2024/1/2 11:11:37

其实严格来说,在天魏忠贤主政之前,建州集团的头目努尔哈赤在辽东,其实也就是有几所不起眼的据点。辽东的很多大城市——比如沈阳,依旧掌握在明朝手里。但是,万历时期明朝的统治危机,导致了明朝不断陷入衰败。

到了崇祯时期,明朝的问题已经不仅局限于边疆的土司问题,农民起义也比起天启时代有了新高峰。最终,在明朝、农民军、建州集团的互相火并中,经过数十年战争,建州集团基础上的清朝,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那么,清朝为什么能成为赢家?

1、晚明的死结

其实相信做过生意、开过公司的朋友都能感受到:这年头,注册一家公司的难度系数,比注册一个即时聊天软件的账户还要容易。但是,如何管理好公司?运营明白公司?相信很多人面对这个问题。

说直白些,注册一家公司很容易,甚至可以用分分钟来形容。但是,经管才是最难的。

同样,晚明的局势,大体上就是这样:朱家建立的明朝此时立国将近三百年,早已严重腐化,也早该寿终正寝,并且,晚明时期,底层老百姓普遍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一定要造反,造反才是唯一的活路。

所以尽管李自成的起义军多次被明军击溃、歼灭,但要不了多久,李自成总还是能重新联络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民,组成新的起义军,向明朝讨要生存权。对于农民起义愈演愈烈,理论上说,最妥善的解决之道就是剿抚并用:一方面在军事上进攻农民军,一方面在民生上,逐渐安抚流民、瓦解流民队伍。

但是实际上,崇祯朝廷无法落实这个办法:所谓军事进攻,落实到明军,变成了杀良冒功,这直接导致农民军越打越多;所谓安抚,一方面崇祯朝廷没那个财力,二来,即便是崇祯朝廷有那个财力,在官府层层盘剥之下,这些安抚经费只怕一文钱也落不到基层。

所以,晚明朝廷面对的是一个无解的死结。

2、李自成的无奈

对于农民军来说,打天下是一个体力活:虽然李自成起初没什么军事素养可言,但架不住明军的长期神助攻,反倒让他在战火中,锻炼出了一定的军事素养。但是,如何在推翻明朝后,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这一点,李自成意识不到,甚至可能李自成没想过。

李自成本是个小人物。他起初也只想安分活一辈子。但是,晚明的社会,让他想安分生活已经成了不可能的事情。就这样,李自成参加了农民军,并逐渐成了农民军的领导者——对于李自成来说,李自成的谋反,只是为了求生,也只是基于求生本能。

其实即便是李自成接受了崇祯帝的招安,历史的走向也不会变。因为崇祯能招安一个李自成,却无法招安全天下的李自成。李自成接受了招安,依旧会出现其他的李自成,来取代李自成的生态位,继续出于谋生的本能起来造反。

3、皇太极的改革

建州集团头目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汗国,起初并不具备稳定中原的能力:不论是军事上还是软实力上。但直到皇太极继承大汗的汗位以后,发生了变化。

皇太极在位期间,对后金汗国进行了一番改革,同时完成了对漠南蒙古各部的征服,取得了漠南蒙古的臣服。甚至远在青海的蒙古酋长,也都臣服于皇太极。同时皇太极按照明朝的体制改革后金,并在后金的基础上建立了清朝。清朝学习明朝体制的同时,还对明朝的将领进行招降纳叛。

不过即便如此,清朝的体量,也是不足以征服明朝的。

4、清朝的胜利

明朝崇祯帝在位第十七年,农民军攻入京城,崇祯帝自杀。但是明朝和农民军的恩怨并没有结束,反倒升级了:明朝残余势力在南京开始筹备重建明朝朝廷,而农民军也自然是弑杀崇祯帝的乱臣贼子,双方不存在和解可能。

其实不光南方,即便是李自成大顺朝统治下的北方,明朝的残余势力(官僚、士绅)也开始暗流涌动研究如何推翻大顺朝。这个时候,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在研究“联虏平寇”:也就是忽悠清军打李自成。而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代表吴三桂,则直接付出了行动: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把清军请进了城。

在明朝残余势力和清军的打几下,李自成节节败退。而起初,明朝残余势力不明就里,直到清军是真心来帮忙的。等到意识到了清军有了鸠占鹊巢的想法以后,一切也都晚了……

更多文章

  • 安徽嘉汉精品钱币推荐:“乾隆通宝”的价值独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通宝是乾隆时期的流通货币, 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里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国策略,创造了封建社会里最后一个辉煌盛世,之后民间便盛传佩带"乾隆通宝"铜钱可驱灾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谐音"钱隆"而备受后世藏家所喜爱的钱币。该钱币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背面的满文比较复杂,上面有很详细的

  • 大唐第一宰相,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且看李世民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是如何成为宰相的,唐朝时期李世民的杰出贡献,李世民时的宰相

    他有多受宠呢?看几个例子就清楚了。 1、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后,他被封右仆射,《旧唐书.裴寂传》说“赐以服玩不可胜纪,仍诏尚食奉御,每日赐寂御膳。高祖视朝,必引与同坐,入阁则延之卧内,言无不从,呼为裴监而不名。当朝贵戚,亲礼莫与为比”,赏赐东西就算了,每天还让御膳房给他送吃食,在朝堂上同皇帝坐

  • 安徽嘉汉艺术强势推荐:“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每枚当钱十文”精品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清代银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

  • 太平公主:唐代真正的名媛,睿宗赏5000户,最后却被玄宗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关于太平公主的历史资料,唐代的太平公主,唐玄宗为什么杀太平公主

    01引言最近啊,“名媛事件”不断发酵,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说到名媛,笔者呢就想到了唐朝,唐朝女性地位可可以算是非常高。在唐代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的女性,堪称当时真正的名媛,这些女性不仅美,而且在政治上以各方面的才华也不输男性。笔者就为大家讲讲唐朝最负盛名的名媛——太平公主。想当年,一部《大明宫词

  • 雍正时期的和通泊之战有多惨烈,为何让京城八旗子弟每家都出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而清朝在19世纪前输得最惨的一次败仗也恰恰是雍正时期发生的,这一仗清朝可谓是输得十分惨烈,参战的八旗军几乎全军覆没,当时的京城八旗子弟家中几乎是每家都戴孝出殡办丧事。这场战斗就是清朝与蒙古准噶尔汗国打得和通泊之战,下面就来说说和通泊之战为何会使得清朝全军覆没,雍正又是如何处理这场战斗的善后事务的。

  • 1000多年来,西安都是国都的首选,为何唐朝后却输给了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为什么唐朝以后没有朝代定都西安,西安是不是唐朝的首都,西安和太原与唐朝有什么关系

    引言纵观古代历史上,再各代王朝的定都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成为历代王朝都城次数最多的就是西安,古代称之为长安。但是自从唐朝灭亡之后,西安再也没有成为历代国君作为首都的选择,这是为什么呢?西安作为国都的优越性西安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从古到今有10多个王朝将其作为自己的国都,有13朝古都的称号,可以说是备

  • 孙婉:孙中山次女,一嫁有妇之夫甘愿做外室,二嫁真爱却丧夫丧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孙婉 1968年1月,在澳门市的一栋两层复式小阁楼窗前,赫然站立着一位花甲老人。这位老人虽然已经满头白发,却丝毫遮挡不住她脸庞上美丽的容颜,只是在她的眼中,隐隐还有一丝凄凉与悲哀。她就是孙婉,也是孙中山的次女,更是孙中山这一生最心爱的孩子,没有之一。在之前,孙婉收到了一封国民政府发来的信件,信上强烈

  • 古代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真如书上吹的那么美好?背后全是假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文景盛世,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导图

    01引言在古代历史上,一个王朝发展水平比较高,我们常常将其称为是盛世,其中以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最为著名,成为了帝王们歌颂自己功绩的一种标志。盛世的特征,课本上大多都是将这个时代概括为人民富裕、军事强大,国家富强。但事实上,古代的盛世是吹出来的,还是真如歌颂的那么美好呢?02汉朝的文景之治古

  • 太监给慈禧梳掉一根头发,慈禧大怒:没用的东西!太监爬着求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慈禧上厕所为何宫女口含温水,慈禧太后的秘密国语免费观看,慈禧凤冠照片

    慈禧太后一生有三怕:一怕失权,二怕洋人,三怕脱发。 在慈禧太后眼里,她代表的就是清廷的颜面,所以仪容不能有半点瑕疵,她总会想尽各种办法,让太监们梳得一头好发。刚开始帮慈禧太后梳头发的,都是一些没有经验的小太监,只要他们一不小心,就会梳掉慈禧太后的头发,轻则挨板子,重则掉脑袋。这惹得那些为慈禧梳头发

  • 唐朝落魄诗人凭一首“蹭饭”诗,带火了无名琴师,成就了千古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女琴师张素英之死,琴师古诗苏轼,唐朝最火爆的诗人

    诗歌在盛唐时期百花齐放,人才辈出,期间产出的作品相比其他时期,不仅在数量上赢得头筹,连质量上也是首屈一指。一说起唐诗,第一想到的便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爱喝酒又爱广交友的“诗仙”李白;又或者是关注民生,诗歌被誉为“诗史”的“诗圣”杜甫;又亦或是诗歌内容通俗易懂,吟唱朗朗上口,颇受广大民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