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多受宠呢?看几个例子就清楚了。
1、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后,他被封右仆射,《旧唐书.裴寂传》说“赐以服玩不可胜纪,仍诏尚食奉御,每日赐寂御膳。高祖视朝,必引与同坐,入阁则延之卧内,言无不从,呼为裴监而不名。当朝贵戚,亲礼莫与为比”,赏赐东西就算了,每天还让御膳房给他送吃食,在朝堂上同皇帝坐在一起,还让他跟随进入皇帝寝宫,尊称其为“裴监”,李渊乃开国之君,并不是昏君,裴寂如此待遇,古来有几人?
2、李渊又让裴寂之女嫁给赵王李元景为妃,与其结为姻亲,还对裴寂说:“至如前代皇王,多起微贱,劬劳行阵,下不聊生。公复世胄名家,历职清显,岂若萧何、曹参起自刀笔吏也!唯我与公,千载之后,无愧前修矣。”,后来裴寂想辞官归田,李渊又因不舍而感伤落泪,《旧唐书.裴寂传》记载:”高祖泣下沾襟曰:‘今犹未也,要相偕老耳。公为台司,我为太上,逍遥一代,岂不快哉!’俄册司空,赐实封五百户,遣尚书员外郎一人每日更直寂第。“这份宠爱,可见一斑!
可就是这样一位位高权重、显贵无比的第一宰相,却在李世民继位后第三年(贞观3年,公元628年)就被贬回原籍,而且李世民对他的评价是”计公勋庸,不至于此,徒以恩泽,特居第一。武德之时,政刑纰缪,官方弛紊,职公之由“,认为他德不配位,武德年间的政令松驰紊乱,都是他的责任,而他仅仅是凭借李渊的私恩才位居第一。有人认为这是李世民因为裴寂陷害了他的铁杆刘文静,因此对裴寂进行打击报复,可能有这种可能,但纵观裴寂的人生履历,他实际也确实名不副实。
开国功劳
裴寂历史可考的功劳有以下4点:
1、劝说李渊太原起兵和开国立唐。李世民与刘文静策划起兵反隋,怕李渊不答应,因此拉裴寂去劝说。然后在公元618年裴寂劝说李渊代隋自立,建立大唐。这个是他最大的功劳,但其实这功劳有作秀之嫌。李渊乃一代枭雄,看到隋末群雄纷争,他不想分一杯羹?扶一个13岁的娃娃当傀儡皇帝,李渊不想取而代之是骗鬼呢吧!这大概率是为了粉饰李渊的高贵形象,史官夸大了裴寂等人的作用。
2、公元617年李渊起兵时,他拿”上米九万斛、杂彩五万段、甲四十万领,以供军用“,当时他是晋阳宫监,拿这些东西自然容易,何况这就是一顺水人情,他不送,难道李渊就不会强取?就是不明白他还送了500名宫女,这除了满足李渊的私欲,与起兵有何相干?起兵后,李渊在进兵关中和蒲州之间犹豫,以李世民为主的人认为应该兵贵神速,迅速占领关中,而裴寂认为蒲州有隋将屈突通,担心腹背受敌。最后李渊两种意见都采纳了,李世民率兵入关,刘文静带兵抵抗屈突通,后来刘文静打败了屈突通。
3、他辅助太子李建成监国,《旧唐书.裴寂传》记载:“高祖有所巡幸,必令居守。”这是实实在在的功劳。
4、他主持修撰了《武德律》、《武德式》、《武德令》。
但是他的缺点就更多了。
人品瑕疵:贪钱财、性贿赂
当初他任晋阳宫副监之时,与李渊交好,就把晋阳宫的宫女嫔妃偷偷让李渊享用,这可是大逆不道之罪,他身为隋臣,如此毫无底线贿赂李渊,可见人品是有缺陷的。《旧唐书》记载,他在劝说李渊起兵时,说”二郎密缵兵马,欲举义旗,正为寂以宫人奉公,恐事发及诛,急为此耳“,将”性贿赂“之事坐实。
他为人贪财,李世民当时拉拢他时用的是什么方法?《旧唐书.裴寂传》记载:”时太宗将举义师而不敢发言,见寂为高祖所厚,乃出私钱数百万,阴结龙山令高斌廉与寂博戏,渐以输之。寂得钱既多,大喜,每日从太宗游。见其欢甚,遂以情告之,寂即许诺。“好一个见钱眼开的主!
军事能力差却无自知之明
公元619年,刘武周部将黄子英、宋金刚入侵太原,唐军行军总管姜宝谊、李仲文相继战死,这时裴寂主动请缨。李渊任命他为晋州道行军总管,还给了他便宜行事的特权,可最后他被宋金刚大败,唐军死伤惨重,裴寂骑马跑了一夜,才逃回晋州。他将晋州以东的城镇全部丢失。李渊没有责怪他,反而又让他镇守河东。
同年10月,宋金刚攻陷浍州,裴寂束手无策,只能命虞泰二州百姓进入城堡,却又将他们的积蓄焚毁,让百姓人心不安,还引发夏县百姓吕崇茂叛乱。吕崇茂杀了县令,响应刘武周,还将前来征讨的裴寂击败。连一个农民都打不过,也是醉了!这让一直宠信他的李渊都生气了,”召还,帝责让良久“,说:“义举之初,公有翼佐之勋,官爵亦极矣。前据武周,兵势足以破敌,致此丧败,不独愧于朕乎?”想象一下,裴寂当时是不是面红耳赤,如果当时地上有缝,裴寂是不是恨不得钻进去?
落井下石,陷害刘文静
公元619年,刘文静被小妾举报谋反,本来此事纯属诬告。虽然李渊有意将其处死,但裴寂在这次事件中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李纲、萧瑀力证刘文静清白、李世民为刘文静求情,裴寂这时却说:“文静多权诡,而性猜险,忿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验,今下未靖,恐为后忧。”他与刘文静“素有嫌隙”不假,但凭心而论,他此番言语有歪曲事实、落井下石之嫌,也看出他不是一个大度之人。(详见拙文《刘文静之死仅仅是与裴寂权位之争吗?且看李渊的态度,细思极恐》)
总结
同为宰相,其实就功劳而言,裴寂既无法与同时代的房玄龄、杜如晦相比,就是与刘文静相比,他也不如。后来他因亲妖人,被李世民逼其告老还乡,还乡后又由于有个叫信行的狂人说他”裴公有天分“,裴寂吓得要命,不仅让信行死于非命,又让家僮恭命暗地里将知道此事的人全部处理掉。事情败露后,李世民给他定了四宗罪,将其流放静州。《旧唐书.裴寂传》记载:”帝怒曰:‘寂有死罪四:为三公,与妖人游,一也;既免官,乃恚称国家之兴皆其所谋,二也;匿妖人言不奏,三也;专杀以灭口,四也。我戮之非无辞。’议者多请贷,乃放静州。“
五代时期刘昫评价他说:”裴寂历任仕隋,官至为宫监,总子女玉帛之务,据仓禀兵甲之饶,喜博戏之利苟多,启举义之谋为首。谒岳神以徼福,始彰不逞之心;留贵妃以经宿,终昧为臣之道。居第一之位,乏在三之规。恃高祖之旧恩,致文静之极法。终归四罪,尚保再生,幸也。“这评价总结了裴寂的一生,较为中肯!作为第一宰相,他不论才具、功劳、气量、人品都名不副实!
搜寻历史的点点滴滴,一起感悟中国五千年历史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