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后人装病不愿前往朝见朱元璋,老朱给他写了封信,病立马好了

孔子后人装病不愿前往朝见朱元璋,老朱给他写了封信,病立马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76 更新时间:2024/1/16 22:47:01

不过孔子算是个例外,这也是必然的,称帝建国离不了要靠儒家思想治国,要再把孔子推倒,天下读书人就该不干了。

[var1]

洪武元年(1368年)3月,朱元璋徐达北伐,顺利攻下山东济宁路,孔老夫子的故乡曲阜正在这里。

老朱在这一年二月刚刚在南京国学祭祀过孔子,还派遣了使者去曲阜进行祭奠,表现得对孔子极其尊敬。

既然至圣先师的老家在自己控制中了,朱元璋就想见见孔子后人,向天下儒生表明自己对孔子的尊敬。

于是,他下诏召孔子第五十五代孙孔克坚前往南京朝见。

[var1]

皇帝召见,非同小可,照理孔克坚必须立刻程,星夜前往。

不过这时候情形却不太一样,因为天下还有两个皇帝:朱元璋和元顺帝

这一年,朱元璋刚刚称帝,天下形势还是一片混乱,最后的赢家到底是大元还是大明,谁也说不准,北方不少文人士绅支持的还是大元,更多的人在观望。

这要是向刚刚兴起的大明示好,万一朱元璋被揍趴下了,元朝皇帝兴师问起罪来,可如何是好?

况且,相比朱元璋这个土包子,元朝皇帝也对孔子更为尊敬,这位孔克坚还在元廷出任国子监祭酒一职,这可不是个小官,相当于今天清华北大这些最高学府的校长兼教育部部长的一些作用。

孔克坚思前想后,犹豫不决,最后想出了个折中的办法。

他向使者声称自己生病了,有心赴召但无力奔波,只能派自己儿子孔希学前往南京,代自己朝见朱元璋。

在孔克坚看来,这一手既能稳住朱元璋,又不至于落下把柄到元朝手里,可以继续保持观望,真是一举两得。

[var1]

没想到,朱元璋性格强硬,眼里揉不得沙子,听到孔子后人不愿赴朝,他龙颜大怒。

老朱原本就出身微贱,小时候没读过书,没接受过孔子教育。如今好不容易大权在握,想表示一下对孔子的尊敬,孔子后人却找借口推脱,在他看来,这位衍圣公既是看不起他,也是看不起刚建立的大明。

朱元璋什么样的流氓没见过?装病这种套路过于低级,在他面前都上不了台面。

老朱感到受到了莫大侮辱,虽然再三压抑自己,终究咽不下这口气,干脆提起笔来,写下一封信,派人立即骑快马送到孔克坚处,信里是这么写的:

吾虽起庶民, 然古人由民而称帝者, 汉之高祖也。尔言有疾, 未知实否。若称疾以慢吾, 不可也。

文字里的意思很明显,我虽然是平民出身,但你不能看不起我,汉高祖刘邦不也跟我差不多。

更让孔克坚不寒而栗的是老朱的质疑:你是不是真的有病?我还不太清楚,你要是敢装病来骗我,到时可饶不了你!

[var1]

孔克坚感到大事不妙,老朱的手段他早有耳闻,当时还没设锦衣卫,不过锦衣卫的前身检校们干的是相同的工作,装病这事假得太明显,哪里逃得过密探们的耳目。

孔克坚的病一夜之间就好了,他立即日夜兼程赶到南京,朝见朱元璋。

衍圣公认怂了,朱元璋也就顺水推舟,在谨身殿接见了孔克坚,记载中会见气氛热烈友好,又不失亲切,两人就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共识。

其实说到底,这都是朱元璋做给天下人看的,在他心里对孔子其实不以为然,要让衍圣公在自己政府里担任要职,那是想都不要想。

这年八月,老朱下诏““衍圣公袭封及授曲阜知县, 并如前代制”,又赐给孔府土地2000顷,并钦赐洒扫户115户。

但这也就到头了,朱元璋觉得孔子后人们好好伺候老祖宗就是了,其他事不用他们插手。洪武起衍圣公不兼其他职务,不在中央任职,只主孔子祀事。

[var1]

一年后,朱元璋甚至下诏,孔子的祭祀不用在天下大张旗鼓,在曲阜当地搞搞就行了,“孔庙春秋释奠, 止行于曲阜, 天下不必通祀”。诏令一出,朝野大哗,在大臣们反对下,朱元璋最后收回了成命。

出于治国需要,碍于儒家思想的影响,朱元璋不得不在形式上表现出对孔子的尊重,但无疑,在他心里对儒家是并不以为然的。

更多文章

  • 曹操麾下最强七大武将,英才辈出更胜蜀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下面单从带兵打仗,征战沙场角度考虑,看一看曹魏阵营最强的七大武将。7、徐晃徐晃,魏国五子良将。徐晃参与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关中之战、汉中之战等几次重大战役。特别是关羽水淹七军把曹军围在了樊城,徐晃率军千里奔袭,挡住了兵锋正劲的关羽,大挫蜀军锐气,立下了大功。徐晃因此被曹操赞为“有周亚夫之风”。曹丕

  • 秦人尚武,秦国的战车有多强?《诗经》里用151个字就说得很清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秦军很厉害,但原因其实也不能归功到嬴政一人头上,从秦襄公开始,秦人尚武的风气已经开始形成。[var1]在《诗经》里,有一篇诗歌就生动记录了秦襄公时期秦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全文不长,仅有151个字,画面感却扑面而来。这篇诗歌名为《小戎》,全文如下: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

  • 他谋略不输荀彧荀攸,一计令曹操挟天子一计间接害死关羽却少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荀彧和荀攸是什么关系,曹操对关羽使用的计谋有哪些,荀彧荀攸郭嘉战法搭配

    说到东汉末年,恐怕是最广为人知的一段历史时期了,除了因为一部《三国演义》令其大火以外,其间如井喷之势涌现出来的无数英雄豪杰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各路豪雄经过一场场混战之后,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格局。而魏蜀吴三家,又以曹魏的实力最大,不但帐下猛将如云,谋士同样不少,像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

  • 盘点古代五大不败战神,赵云只能靠边站,第一战绩辉煌,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战斗无数,国家之间的侵略与防御,大大小小的战斗,不知道要打多少场,很少能有将领说,自己从来没有输过一场战役,而能够做到身经百战却从来没有输过一场的将领,当时绝对是少之又少。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古代不败战神究竟有哪些?五、慕容恪慕容恪,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四子,前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弟,十六国时期前燕杰出

  • 孙权为何不早称帝? 孙权称帝比魏蜀晚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从上面的时间轴中,可以看到孙权是称帝最晚的,而且是在魏蜀相继称帝后的八九年,才正式称帝,建立东吴。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孙权称帝比魏蜀晚?孙权为什么不早称帝呢?最大的原因就是名分问题。汉末之时,汉献帝在曹家,孙家、刘家都是汉臣。古代讲究大义名分,曹丕通过汉献帝禅让的方式篡汉称帝是顺理成章,这在大

  • 明朝突现40斤公鸡,道士见后:此乃山海经记载之物,所见之处国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灭亡前出现40斤公鸡,明代奇闻怪事大全,明朝高僧墓地发现的异兽

    说到古代的王朝更迭,我们会发现每个王朝开端都是非常安定欣欣向荣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辉煌与平稳后,又由盛转衰最后被新朝代取而代之。其实每次有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在它之前都会有一些特别奇怪的事情发生。虽然有的人会说这些都是胡扯的,但是有些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var1]据明朝史料记载,这个事情发生在

  • 揭开历史秦始皇:历史上真正的秦始皇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墓里有秦始皇吗,历史上秦始皇到底有多伟大,历史上秦始皇的真实历史

    历史上秦始皇可以说得上是一个雄才伟略的王,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被称为“万世一帝”的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中病逝。或许秦始皇注定要成为历史上的争议人物。他的死,和他的身世,以及这位英雄的总体规划一样,也引起了后人的争议。目前,史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因病而死,二是因缘而死。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

  • 康熙在孔子墓前不肯下跪,大臣用黄布遮住1字,康熙随即三叩九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年康熙六次南巡,三经泰山和曲阜,恰好曲阜又是孔子故乡,为了表示对孔圣人的崇敬,自然是要去拜一拜孔庙的。虽说古代帝王平日起都是至高无上,接受臣子们的跪拜,但如今面对孔圣人,康熙甚至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这样的待遇恐怕除了太庙里的祖宗和明太祖朱元璋,也就孔子能有了吧。行完大礼,康熙又亲自诵读

  • 关兴与张苞结拜,为何没有刘禅?原因有四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你知道吗?关羽的儿子和张飞的儿子,也是结拜兄弟。在《三国演义》中有介绍到,当时关兴和张苞都想给自己的父亲报仇,于是为了争夺一个伐吴的先锋官,两人打了一架,幸好有刘备出面,让他们也和自己一样,结义。不过不是桃园三结义,而是只有关兴和张苞。为何关兴和张苞结义的时候,没有叫上刘禅一起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司马炎统一三国的时候,为什么蜀国和吴国并没有联合抗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也不认识诸葛亮还是鲁肃,两个人都是建议蜀吴联合对抗北方的曹魏。他们确实也是这么做的,比如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就是孙刘联军共同取得的!刘备也借此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进而成为割据政权。[var1][var1][var1]但是在荆州的处理上,刘备和孙权并没有处理好,从而导致了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个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