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纸上谈兵”赵括一一人们误解了他千年,他从来没有“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赵括一一人们误解了他千年,他从来没有“纸上谈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07 更新时间:2024/1/27 13:47:16

今天的人们或许不知道赵括为何许人也,但大多数人一定知道“纸上谈兵”的成语。

“纸上谈兵”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赵囯“长平之战”的主帅赵括。

[var1]

在“纸上谈兵”的故事里赵括自幼熟读兵书,但他不会灵活运用,所以他的父亲赵奢在临终前,坚决反对让其为将,否则赵军必然失败。

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赵王派大将廉颇拒敌……

廉颇身经百战,他虽然年事已高,但很会打仗……

廉颇坚守高平,拒不出战,这让秦军十分的头疼。

[var1]

于是,秦军就用反间计,派人到赵囯大的肆宣传,说廉颇岁数大了,不敢冲锋陷阵,秦囯只怕赵国的赵括。

赵王不知是计,于是便派赵括代替了廉颇。

赵括接任后,一改廉颇坚守高平的战略,他按照兵书主动出击,最后在秦军前后夹击,没有援军和粮食的情况下,冒险突围,被秦军乱箭射死了。

[var1]

此战役就是世人熟知的“长平之战”,秦军将领白起将四十余万赵国降将坑杀,而赵括的“纸上谈兵”也成为了世人的笑料。

一直以来,赵括都是人们眼中的废物,是一个只知道死读书的笨蛋……

可是近些年来,有很多历史学家开始研究赵括,并且根据史料记载,为赵括鸣不平。

在这些史料记载中,赵括并不是一个无能之辈,而是一个颇具才能的年轻军官。

[var1]

这所有的一切都要从“长平之战”说起……

在“长平之战”最初,秦昭王派遣左庶长王龁向长平的赵军发动进攻,赵孝成王派遣老将廉颇退至丹河东岸,修筑壁垒,自此固守不战。

由于这场“长平之战”一拖再拖,赵国的财力开始慢慢挺不住了……

赵孝成王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让毫无实际战斗经验的赵恬替代廉颇,以便早日结束这旷日持久的战争。

[var1]

秦囯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大增,关中沃土使秦国储备雄厚。

赵国身处北寒之地,土地不如秦国肥沃,囯力更不能与秦囯相比。

如果按照廉颇长期坚守不战,那么赵国迟早会让秦国拖垮的,所以赵孝成王才派赵括应战,主动进攻秦军,挽回损失。

谁曾想到,秦囯听到赵国换将,于是偷偷换上了能征善战的白起为主帅,而赵国与赵括对此却一无所知。

[var1]

赵恬虽然没有什么作战经验,但他能在赵军被围,内无粮草 ,外无救兵的情况下,坚守阵地四十六天,军队操练如常,没有崩溃,并在主帅的带领下,奋勇突围,可见赵括的领导才能。

当赵括在突围时,不幸被秦军乱箭射死,四十多万赵军立即斗志全无,选择了投降秦军……

赵国军士们在主帅赵括生前尚能斗志顽强,而在主帅赵括死后立刻人心换散,可见军士们对于赵括这个统帅还是很认可的。

[var1]

在《史记.白起列传》中记载一一

“今秦虽破长平军,而且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赵括凭借自身的一己之力,使得秦军无力攻占赵国的都城邯郸,这样的主帅会是一个笨蛋吗?

“长平之战”赵军之所以会输得一败涂地,这里面的问题很复杂,决不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的。

[var1]

秦军起初的主帅为王龁,赵括如果对阵于他,或者不成问题。

可是,秦军后来偷偷换了主帅白起,这一点赵国与赵括都不知道,而白起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将领,他作战经验丰富,初出茅庐的赵括显然不是他的对手。

不过赵恬虽然没有白起会打仗,但他的战绩依然是可观的,“长平之战”赵军伤亡二十余万,而秦军则伤亡三十余万人,这样的对比并不容易。

[var1]

后来秦军主帅白起坑杀了二十余万赵军降兵,这场战役中秦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白起在“长平之战”后,自觉兵力不足,所以拒绝秦王命其统兵攻打邯郸,这些都是赵括的功劳。

赵括年纪轻轻,在“长平之战”前从未领军打仗,却在自己首次领兵中不惧强敌,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作战,直至以身殉国,实为人中龙凤。

[var1]

“纸上谈兵”这个典故据说是在清雍正乾隆时期才出现,但是究竟为什么要把赵括与这个成语联系起来,现在己经无从考证了。

另外再强调一点,纸张是在东汉时期才出现的,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是用竹签书写的,既然那个时代还没有纸,那么何来赵括的“纸上谈兵”呢?

赵括“纸上谈兵”实在冤枉,他并非无用之人,只是碰到的对手太强了。

[var1]

现在的我们是不是要还这位年轻军官一个公道呢?

赵括,一个被世人误解千年的赵国统帅。

[var1]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㚥):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

更多文章

  • 三国第一智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光耀后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历史上诸葛亮真实的能力如何,相信喜欢历史并且熟读历史的朋友们心中自然有数。我也没有必要在这里强行为诸葛亮正名。在此,我只向大家提供一些证据,正名诸葛亮的能力和美名并不仅仅是被罗贯中赋予的。司马懿对于诸葛亮是这样评价的:“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 诸葛亮真实的姓是什么?刘禅说八个字,道出他的真实姓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死讯传来刘禅哭了,阿斗刘禅诸葛亮,诸葛亮的历史地位

    由于出场的时候,就是刘备不厌其烦地登门拜访,为此关于诸葛亮的身世,人们也是语蔫不详。普通人只知道他只是住在卧龙岗,知道得多一些的人,也只是知道他大概是从琅琊迁居至此,更多的信息也就不太清楚了。但事实上关于这一点,书中其实是通过刘禅之口有过交代的。刘备在临终之际,对于自己的儿子很是放心不下,于是就演了

  • 《三国机密》后母果然狠毒 卞夫人承认害死曹昂 曹丕成为背锅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最毒妇人心,卞夫人说过为了自己的三个孩子,自己背负多少罪孽也无所谓。曹昂是曹操长子,被正妻丁夫人抚养长大,本身又是文武双全,是曹操最宠爱的儿子,从哪一方面来讲,都是曹操事业的最好继承人。曹昂的存在让曹丕三兄弟的才华无处施展。卞夫人很不甘心,她为了自己的三个孩子的前途,害死了曹昂。其实最让曹丕愧疚的是

  • 伊阙之战:不过是白起的战术胜利,却成合纵、连横战略的大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康白起真人照片,白起伊阙之战详细经过,白起对赵括的评价原文

    [var1] 一时间,合纵力量变得空前强大,令东周局势巨变。 眼看东周局势即将逆转,两件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却突然发生了:公元前295年,赵国突然爆发沙丘之乱,赵武灵王被权臣围困饿杀;就在赵国这次内乱的前后,齐闵王对孟尝君生出了疑心,一度将他驱逐。赵国与齐国,是山东诸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这

  • 倘若在落凤坡的不是庞统而是诸葛亮,三国的走向会发生变化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和庞统都是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诸葛亮适合做宰相,能够稳定局势,发展经济,在内政方面称他为三国第一也不为过。而庞统则是更适合作为军师,智谋超群,适合攻城略地,为蜀汉开疆拓土。但单论在各自领域的成就,此二人应是在伯仲之间。但是和诸葛亮相比,庞统留给蜀汉的实在是太少了,年仅三十六岁就殒命于落凤坡。可

  • 以怨报德:晋惠公2次开罪秦国,秦穆公1仗教他做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晋惠公与秦穆公的关系,秦晋和晋惠公,秦穆公考察晋惠公

    晋国郦姬之乱后,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大夫里克在守丧期间杀了奚齐、悼子,派人到翟国请公子重耳回国即位,重耳判断国内形势不敢回国。 里克又请逃亡在梁国的公子夷吾回国,当时跟随夷吾一起逃亡的吕省、郤芮说:“重耳都不敢回,我们还是得求助于秦国,借助于强国的势力这样更有把握一些。”于是夷吾派郤芮厚礼贿

  • 三国里,敢和吕布对打的只有4人,有一个吕布自己都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历史上谁能打得过吕布,三国中能与吕布单挑的有谁,三国中谁能单挑打败吕布

    三国这本书相信很多人都读过,虽然也存在一定的文学加工,但是有些也具有一定的真实价值。主要讲述的就是汉代末年,诸侯纷争,天下呈现三分的局面。那么在这样一个战乱的年代出现了许多武将,他们个个都功夫了得,其中吕布就是一员猛将,可以说杀敌无数了。在三国里敢和吕布对打的只有4人,接下来小编给你们说一说是哪4位

  • 他让韩先楚从苦工成长为师长,他牺牲后,韩的桌上一直摆放他照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先楚与曾克林之争是哪一集,虎胆悍将韩先楚实力,国民党韩先楚指挥部

    他就是韩先楚将军。韩先楚,1913年2月出生在湖北省黄安(红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过放牛娃,学过篾匠,在武汉做过短工。黄麻起义爆发,14岁的他参加了当地的农民协会,反帝大同盟。[var1] 土地革命时期,他参加了孝感地方游击队,并进行游击斗争。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4月,为加强留守鄂豫皖斗争

  • 人口买卖多猖獗?汉朝窦太后的弟弟都被人拐卖,在黑煤窑做童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窦太后弟弟被拐卖,古代拐卖人口的下场,窦太后简介

    其实像盗墓、拐卖人口这种流传至今的黑生意,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律法严禁,但因为高风险背后一定是高收益,金钱对罪犯的诱惑太大,导致即使有法律严惩,有些人还是要走上不归之路。别说普通人家,就连汉朝时期窦太后的弟弟都曾被人拐卖,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下这件事。窦太后的父亲因为经历秦朝动乱,因此隐居在清河郡观津县,

  • 与兄乱伦,害死丈夫,辅佐儿子,振兴鲁国,文姜的一生毁誉参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当时那个年代,礼教还未完善,兄妹乱伦层出不穷。[var1]春秋战国时期齐僖公的女儿,绝世美女文姜公主就是如此。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君齐僖公在历史上似乎并没有什么名气,不过他的两个女儿却是远近闻名。大女儿宜姜娇艳动人,美目盼兮。二女儿文姜更是貌似天仙,艳丽无双。夏商周时期,有贵族身份的男子只称氏与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