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代皇帝中,朱元璋能够称得上“千古一帝”吗?

中国历代皇帝中,朱元璋能够称得上“千古一帝”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23 更新时间:2024/1/16 13:02:19

在古代封建朝中,统治阶级官僚集团总会把本朝开国帝王尊奉为千古一帝,这里面就体现出了浓厚的意识形态问题,当然,大名鼎鼎的布衣天子朱元璋也曾被明初士大夫么称之为“千古一帝”,这里面有不小的阿谀谄媚的成分,不过纵观朱元璋一生,从草根成长为帝王却也有他非凡的才能。

从广义上来讲,千古一帝只有一位,那就是皇帝制度的创造者秦始皇。但是后世人为了给各朝杰出的帝王们树立一个高大雄伟的形象,就提出了狭义上的千古一帝,主要就是给一些杰出的君王们增加一份名义荣誉,像唐太宗、太祖、明太祖等都是狭义上“千古一帝”的代表。

如果朱元璋能够称之为千古一帝,那一定不是因为朱元璋的政绩多么卓著,也不是因为朱元璋有什么制度创举,而是在于他这辈子传奇的人生逆袭,从一个单纯的放牛娃成长为铁腕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也是独一份。

朱元璋出身农民,成长在战场,具有极强的革命力和号召力,是打天下的一把好手,但是并不是治天下的能人,他对加强皇权的用心远大于治国理政,以至于明朝在政治、经济方面呈现出了极其保守的风格。

明朝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就是驱逐元廷,恢复了汉人统治,缓解了近百年的民族矛盾,解放了广大平民,这与朱元璋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此外,朱元璋在历朝历代皇帝中堪为勤政的代表人物,对待军国大事一丝不挂的态度值得称赞,也算是位杰出的帝王。

更多文章

  • 重大发现!陕西首次考古出土柳公权晚年撰书墓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记者12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长安区清理发掘了3座唐墓,其中一座墓葬里出土的一方墓志是由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柳公权撰文并书写。 这是此次考古发现的柳公权撰书墓志。 这一考古项目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凤林北路与文苑南路交接处东部,发现这方墓志的墓葬平面呈“刀把”形,南北向,墓室被盗

  • 唐高宗李治忠厚老实没心机?不谈政治成绩,3件小事推翻该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是诗仙李白、高僧玄奘,可能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虚心纳谏、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可能是在那个封建的男权社会登上了权力巅峰的一代女皇...总之,不会是咱们今天的主角——唐高宗李治。就连在众多的电影电视剧里,这位皇帝也像是武则天身边的一个配角,不仅没有高光时刻,还给我们留下了平庸无能、病怏怏、

  • 这股存在了千年的力量,以张居正的强硬霸道都改变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长长的人生道路上,人难免会感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这时,我们可以从杂乱无章的过去中,寻找各个事件的因果始末。历史,是经验的宝库,它引领着人们体悟失败;历史,是民族的集体记忆,使人对自身民族更有认同感;历史,成就了经验的宝库,更避免了后人重蹈覆辙,成为众

  • 隋唐最重的十个兵器排名,李元霸的锤仅第四,排第一的兵器八百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唐李元霸抢兵器,隋唐十大武将兵器,李元霸的兵器是谁用过的

    你知道《隋唐演义》中谁的兵器最重吗?我敢肯定很多人都会说是李元霸的擂鼓瓮金锤,或者是宇文成都的凤翅镏金镗,但我想说的是在随唐演义这个庞大兵器宇宙中,擂鼓瓮金锤只能排在第四,而凤翅鎏金镗要排在倒数,那么比这两把武器还要重的究竟有哪些呢?本期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隋唐演义》中的十大重量级兵器。 第十,囚龙棒

  • 万历皇帝的无奈、唏嘘与悲歌-《风雪定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万历皇帝定陵简介,万历皇帝为什么要修建定陵,万历皇帝后期的生活

    要不是当初在北京旅行,亲自走过定陵,这本被丢在二手书店看来乏人问津的旧书想来不太可能引起我的兴趣,如今看完这充满血泪的四百多页,现在反而很后悔当初没有多按几次快门。《风雪定陵》,是考古,是历史,是政治,更是小说。说它是本考古相关的书,是因为里头记载了定陵从开挖到如今的大小细节;说它是历史,是因为随着

  • 明朝那些事儿:“兄友弟恭”的朱祁锳和朱祁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兄友弟恭,一直是一个寓意非常好的词语。而能做到兄友弟恭,要么是志趣相投,要么就是臭味相投。明朝的藩王朱祁锳和朱祁铣,就是臭味相投的两兄弟。那还是朱高炽在位的时候,将除了太子朱瞻基之外的所有儿子全部封为了藩王。其中最受到重用的就是朱瞻埈,在大哥朱瞻基登基后,朱瞻埈是少有手握大权的藩王。可是身为藩王注定

  • 枯井中救出一女子,却被大将一剑刺死,隋炀帝叹气道:可惜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开皇八年,杨广刚刚十九岁,还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小伙子。不过他的爵位和官职却是整个天下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存在。杨广十三岁获封晋王,官拜并州总管,十五岁进封武位大将军,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十九岁又兼任淮南行台尚书令,统辖五十万大军,总管灭陈事宜。当时已处于南北朝末期,隋朝雄踞北方,陈朝偏安江南,双方的力

  • 国宝画重点丨字帖上新!陕西发现柳公权晚年撰书的墓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现存唯一经考古发掘有明确出土地点的柳公权晚年撰书的墓志——严公贶(kuàng)墓志经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土柳公权是“楷书四大家”之一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自创“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实习员陈徐玮介绍撰书墓志时柳公权已71岁墓志长76.7

  • 清史将袁崇焕写成受尽冤屈的孤臣,有何政治目的?大明帝国的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 非历史学科班出身:酒徒与阿越是工程师,当年明月与山高月阔是公务员。2. 笔调与叙述比起一般历史书籍生动活泼,但难免沦为夸大与渲染。3. 喜欢从野史和推论去论述历史,喜欢的读者会读得津津有味,不喜欢的读者会认为不够严谨。本书的书名《明月几时有——大明帝国的叹息》不脱离翻案历史书籍的命名原则:语不

  •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是杨贵妃红颜误国,还是唐玄宗情怀泛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最高当权者不恰当的感情生活是怎样引来这场灾难的呢?此话何讲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明皇中兴—开元盛世 用在贤明君主身上,几乎所有的赞美之词都可以用在开元初期的李隆基身上。公元712年八月,二十八岁的李隆基登上皇位。唐玄宗后人又称唐明皇,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一年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