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羊舌氏,这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姓氏,反正和羊的舌头有关,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杨姓的一部份。羊舌氏在晋国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兴衰成败呢?且看本章。
晋献公的有个弟弟叫姬伯侨,姬伯侨有个儿子叫姬文,姬文有个儿子叫姬突,这个姬突后来被封于羊舌邑,其后称羊舌氏,羊舌突就是羊舌氏的开基祖。
算起来,羊舌突是晋献公的侄孙,是太子申生和重耳(晋文公)、夷吾(晋惠公)的堂侄。羊舌氏作为晋国的公族,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
[var1]
幸运在于:晋献公“尽杀群公子”时,羊舌氏只是一个小公族,不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被晋献公提拔,以牵制卿大夫势力。在“晋国无公族”的那个时代,羊舌氏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不幸在于:在“骊姬之乱”中,羊舌氏站错了队,他们站在了太子申生这一边,他们最终随着申生的倒下而受到打压,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以至于在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时代,根本看不到羊舌氏的影子。
直到晋景公时代,羊舌氏才重新冒了起来,羊舌突的儿子羊舌职任大夫,并得到了晋景公的扶持,目的在于扶持公族势力,羊舌氏第二次崛起。
羊舌职的4个儿子:羊舌赤、羊舌肸、羊舌鲋、羊舌虎后来在晋悼公时代更是大红大紫,被称为“羊舌四族”。原因和前面一样:晋悼公想扶植公族势力来平衡众卿的势力。所以在晋悼公时代,晋国众卿们都只有乖乖地听他的话,谁也不敢乱来。
可是晋悼公一死,继位的晋平公不是怎么压得住场子,众卿势力又开始抬头,而且他们的目标就是逐渐做大的羊舌氏。羊舌氏为了自保,也得在众卿中寻找政治盟友,结果他们再次选错了人。
老四羊舌虎依附了本来势力还很强大的栾氏,偏偏这时栾氏被范氏陷害,被迫谋反,结果遭遇失败,栾氏垮台。羊舌氏因此受到牵连,羊舌虎被杀,羊舌赤和羊舌肸被抓,羊舌鲋因为依附范氏而得免(不过后来因为受贿被仇家所杀)。
后来在晋国的另一支公族——祁氏的帮助下,羊舌氏才被解救,不过祁氏因此而成为晋国众卿攻击的目标。
后来,在智氏、魏氏等的联合下,他们因为祁氏和羊舌氏的一起家务纠纷,而将两家全部灭掉,公族的势力彻底被晋国众卿铲除,也为晋国的分裂铺平了道路。
羊舌肸的儿子羊舌食我的后代逃了出来,定居在陕西华阴一带,形成了后世著名的“弘农杨氏”。弘农杨氏大家自己查,影响了中华几千年。